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地基基础阶高 地基基础高度

1、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独立基础是分两种情况的:

地基基础阶高 地基基础高度地基基础阶高 地基基础高度


①、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独立基础(无筋扩展基础 );

②、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独立基础(扩展基础)。

2、对于扩展基础而言:

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将规范》(GB50007-2002) 第8.2.2条: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

②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

③一般经验:当600mm≤基础高度≤900mm,阶梯型基础分两级;当基础高度≥900mm时,则分三级。锥形基础顶部每边应沿柱边放出50mm。当然基础高度的最终确定,还是要按照计算结果来取。

3、无筋扩展基础

①一般由基础台阶宽高比b2:H0(刚性角)控制,对无筋扩展基础都要满足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的限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将规范》(GB50007-2002) 第8.1.2条表8.1.2)。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将规范》(GB50007-2002)第8.1.3条:采用无筋扩展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柱,其柱脚高度h1不得小于b1(图8.1.2),并不应小于300mm且不小于20d(d为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

详细请翻阅规范。

房屋地基高度的标准

1、楼房的地基基本上是由楼房的高度,楼房的结构设计,地面的土质,地下岩层的深度,以及你所处地的气候决定的。 一般,土质疏松;建筑结构单薄;楼房高度非常;岩层深;气候雨热不同期要打得更深。反之则要相对浅。建筑类的宗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不能一概而论。

2、房屋地基高度的标准是有分类的,一、砌体结构的话,根据抗震烈度的来分:6,7度区,高宽比可以达到2.5,照你的话说房屋建筑的高度是地基长的2.5倍,而不是几分之几;8度区最大高宽比为2;9度区为1.5。在实际施工中遇到比上述比值大的,就要经过特别计算。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应分为A级和B级。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可较A级适当放宽,其结构抗震等级、有关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应相应加严,并应符合本规程有关条文的规定。

3、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当桩与箱基底板或筏基底板连接的构造符合规范有关规定时,桩一箱或桩一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国家对地基的最高和最低没有固定的标准吧,现在很多小区都采用半地下车库,如果一下雨就被淹,应该是设计问题,排水和疏导没做好。

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如何确定?

确定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需要综合考虑构造及受力两方面的因素。

1、构造要求

(1)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每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

(2)柱下阶梯型独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

(3)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需要满足上部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一、二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1.15la;三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1.05la;四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la。其中,la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4)当基础的高度小于la(laE)时,应保证基础的高度能够满足柱子纵向钢筋直锚长度20d,d为柱子纵向钢筋直径。

2、受力要求

(1)柱下独立基础高度满足抗冲切要求。

(2)柱下独立基础高度满足抗剪切要求。

(3)当柱下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基础的高度尚应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1、先进行深度修正,确定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视荷载的偏心情况,将按轴心荷载计算所得的基底面积放大1.1~1.4倍,即:

3、取基底的长边L与短边B的比值n(一般n≤2),即:B=SQRT(A /n ); L=nB4、检查所求的宽度是否需要进行宽度修正,若需要进行宽度修正应该要重复步骤1、2、3;5、计算偏心距e与基底最大基底压力Pmax是否满足,若不满足需要重新调整基地尺寸,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我个人觉得可以利用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代替自己的计算,这样更有效率,而且MorGain 试用版就可解决。【摘要】

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是由设计确定的。一般过程如下:

1、结构师根据柱传来的竖向荷载,级地基的承载能力设计基础底面的面积,再根据刚性角验算基础的抗冲切破坏能力,计算基础的高度。对于砖石砌体柱、一般采用刚性基础。对于钢筋混凝土柱、钢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2、如果,经验算基础的高度过高,采用刚性基础不经济或受其他因素影响,必须减小基础的高度。可以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3、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在受力时,相当于悬臂梁,可以通过基础底部的钢筋抵抗冲切破坏。此时,当同时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抵抗组合荷载达到安全要求时,即可确定基础的高度。

按基础变截面处的抗冲切验算确定。

共分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

甲级:

1.重要的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2.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3.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

4.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5.对 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6.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7.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8.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9.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10.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

11.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

乙级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

丙级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 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 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

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非软土地区且场地地质条件简单、基坑周边环境条件简单、环境保护要求不高且开挖深度小于5.0m的基坑工程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作的程度,将地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等级 建筑和地基类型 甲级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

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乙级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丙级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第3.0.2条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所有建筑物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

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时,仍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相邻建筑如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以及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

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