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笙耀百科 >

小型生态养殖鱼塘设备厂家 小型生态鱼池

鱼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鱼怎么养殖

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它等农作物的生产进行,变废为宝;还可将粪便于燥后作为肥料出售;

1、池塘养殖

小型生态养殖鱼塘设备厂家 小型生态鱼池小型生态养殖鱼塘设备厂家 小型生态鱼池


小型生态养殖鱼塘设备厂家 小型生态鱼池


房、值班室和饲料间等,生产区应与其他区隔离,完全封闭,外来的人员、车辆、物资必须经严格消毒检验方能进入。为了减少污染,可根据当地的常年主导风向,将办公生活区置于向或侧风方

池塘养殖是鱼类养殖的最基本的方式。所需要的池塘有天1.4 早期断奶(10~21d)隔离饲养坛水潭改造的,也有人工开挖而成的,一般面积都比较小,几亩到几十亩。

池塘的条件能做到自然灌溉,有一定的坡度。要有足够的水源,水质一定要优良,ph值要在7.5~8.5之间,确保没有对鱼有害的化学物质。池水的透明度应该在30厘米左右;早晨9时的溶氧量在2毫克/升左右。养殖时要经常冲水。要经常进行水的外排。排水系统要配套,配备增氧机,对池塘进行清整,并进行消毒。

2、庭院养殖

庭院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庭院的水体进行鱼类养殖。这种养殖既可增收,又能对庭院进行美化,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庭院养殖的养殖方式很多,有标准的池塘养殖方式、观赏性养殖方式、小型养殖方式等等。

3、稻田养殖

稻田养殖是利用稻田的水质环境综合养殖鱼类的方式,能做到种稻与养鱼双丰收。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养殖方式之一。

想要进行稻田养殖,选择合适的位置很关键,需要地势平坦,土壤保水性能优越,有丰富的水资源,并且确保没有化学污染。比较好的是盐碱地也可以进行稻田养殖。

4、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也叫密目网箱养殖。是把池塘静养技术运用到条件和环境比较优越的较大水面而取得高产的一种方式。是现在大规模养鱼的一种主要养殖方式。

网箱养殖所在水域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水质要好,生长期的平均水温要在20摄氏度以上。养殖所用的网箱有固定式网箱、浮动式网箱、和下沉式网箱这几种,并且每种网箱都有适宜的使用条件。

小龙虾池塘养殖病害生态防治技术

一、清整消毒

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及野杂鱼后,暴晒池塘。苗种放养前15天,塘内保持水深10公分,用150千克/亩生石灰对水全池泼酒,杀灭病原菌。

在3月份,池塘注水30公分,将伊乐藻切成小段,长度约15公分,均匀插入水底。适当移植些水花生空怀母猪,水草种植面积占全池总面积的2/3。

三、投放螺蛳

于放养前10天,每亩放鲜活螺蛳200千克。

四、注水施肥

放养前-周,池塘内注水50公分,并施用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千克/亩,用以培养小龙虾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六、换水增氧

定期加注新水,更换水质。适时开动增氧机增饲料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适量投喂豆饼、麸皮、南瓜等。高温季节在饲料中加拌中草(如三黄散等),提高小龙虾免疫力。投饵实行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原则。加活氧,改善水质。

七、水质调鱼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水面以上有阳光,空气;塘基上有陆生植物;水是有鱼、有各种水生植物、昆虫、蚤类、藻类、真菌、细菌、、以及有机物和无机盐。池底有淤泥,同样也生长得上述生物及有机物和无机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养、相生、相帮、相克等极其复杂的关系,生态养殖就是合理利用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养、相帮、相克的关系,生产我们所需要的水产品。合理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全效益和环境效益,都能达到一个的结果,这就是生态养殖。节

7~9月份,施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光合细菌等)等,加快有机物的氨化、硝化过程。其他月份适当泼酒生石灰15~20千克/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八、科学管理

水产生态养殖的

育成栏数=每周分娩数÷2×11=24÷2×11=132栏,每栏面积 母猪单体限位饲养 4周 5围 5周 11周24 m2(二、种植水草5 m×4.8 m)。

怎样建池塘养鱼?

从这一发展模式出发,博兴县树红诚信养殖有限公司以发展畜牧业为主,与旅游业结合,开发生态畜牧养殖区、生态鱼塘、莲藕种养、沼气生态利用、有机蔬菜种植、鱼塘垂钓等多处参观点,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

20~25kg养鱼池建设参考如下:

五、科学混养

每年秋冬农闲季节,各地渔农或养殖户都要对养鱼塘进行维护或建造新鱼池,据笔者对所在地的十三个县(市、区)调查得知,维护或建造鱼塘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存在着渗漏、塌方、作不便、成本偏高等问题。众所周知,养鱼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下面从五个方面系统规范地介绍养鱼池塘的建造技术,以供参考。 一、养鱼场址的选择 兴建理想的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综合考虑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四个方面: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鱼的首要条件就是有水,养殖期内不论丰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够满足池塘的用水量。因此在河流、湖泊、水库的附近开挖鱼塘,建设养鱼场,同时详细了解水质状况,避免工业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总的来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2、土质适宜。通常将土质分为三种,即壤土、粘土、沙土。通过实践检验得知壤土建池,其透水性、保水性适中,筑堤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适合。其次是粘土,最为砂土。三种土质的保水力、透气性状见下表。 土 质 分 类 名称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气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适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3、地势适当。理想的地势是高度适中且平坦开阔,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库大坝下的平坦地区建池,进、排水都可自流,既节省动力,作又方便。在实际作中应考虑:一是地势较低易被洪水淹没,高坡地易断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级鱼池交通及日常作不便,且投资大;三是尽量避免占用良田,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荒丘、库岔等。 4、交通方便,饵料来源较好。养鱼场时常都有物质进出,因此建造地点要求交通便利,有利于养鱼物质购入和鱼产品外销。同时饵料(包括饲料、肥料)本源应有保障,尽量能够就地取材,发挥天然饵料的作用。此外电源必须具备,否则水泵、饲料机等动力设备无法运转。 二、养鱼场址的勘察 场址选定后,必须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其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力求设计方案。具体须抓住四个环节: 1、测量地形。就是对所使用的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制出土地平面图和纵横断面图,根据图上显示的地形、水源、地势及交通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当地测绘部门索购场址及其周围的地形图,与实测而绘制的地形图作比较,从节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发,提出全面规划的方案。 2、调查水文资料。主要是向气象水文部门和当地群众了解过去25年内供水情况和水位线(当地防洪堤顶限度一般应高出此水位线0.5米)。水库库区的养鱼场要兴建在安全水位线以上;山区丘陵地区应了解场地周围的集洪面积、山洪暴发频率,25年一遇的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关资料,便于作出相应的排洪设施;平原地区或城市郊区要调查历年和每月、日、水位标高和平均水位标高,便于设计时确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础标高。 3、调查气候资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鱼场地区全年温度变化情况以及降水等资料,具体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风、年平均、温度和湿度等。调查以上气候资料,对于确定鱼场适宜放养哪些鱼类品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调查土质资料。主要是通过地质钻探了解掌握兴建鱼场地区的土壤成分,测定渗水情况及地下水位的标高,避开地层结构不利的因素,减少发生渗漏水等。 三、养鱼场的规划与设计 (一)坚持全面布局与长远规划。在具体布局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生产要求、管理便利出发,利用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三个原则: 1、合理设计的原则。合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节省投资以及便于生产管理。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节省材料、劳动力及施工便利等因素,同时应考虑布局合理和全面规划,使所建鱼场便于生产作、综合经营、提高效率、生活和谐。 2、统筹规划的原则。统筹规划是指在兴建鱼场时综合考虑规模、范围、房建面积、土地区划等因素,使规模大小适宜生产需要和场地面积以及投资力度,规划范围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及便于开展多种经营,房建面积适合人员居住和生产作,土地区划有利于开展以渔业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全面布局的原则。全面布局就是鱼场的总平面设计图,要根据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筑物的位置。一般来说以下几方面应重点考虑: (1)场房位置。是鱼场生产管理、人员居住的地方,实验室通常也连在一起。应尽可能居中,便于往返场内各个点。公路要通达门口。 (2)亲鱼池位置。亲鱼是生产经营的基础,位置应离场房近些,便于精心看护。 (3)产卵池、孵化设备位置。产卵池、孵化设备、亲鱼池应相互靠近,同时尽量接近场房,这样有利于开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鱼池位置。鱼苗池应接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着鱼苗池,外围为成鱼池。如此安排位置,便于鱼苗下池、出塘分养、转池饲养。 (5)试验池位置。安排在实验室附近,便于试验以及各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淀池、过滤池、晒水池等应依据其功用而合理设置。 (二)鱼塘设计。目前鱼塘大多采用机械作业挖土,将土围成长方形的储水池,长宽比例一般为2:1或3:2,东西向长于南北向,充分发挥太阳的光照。在具体设计中应考虑三大方面: 1、鱼塘规格。规格大小的确定,依据就是必须适宜池养鱼类不同时期的生活习性以及便于生产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质处理、储存备用、产卵孵化、预防疾病、补充用水等,既可以合为一池,也可以单独建造,关键是建好过滤设备。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积则应以全场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鱼池(含亲鱼池、后备亲鱼池)。是用来养大鱼用的,水面要求相对开阔宽敞,通常面积以2-10亩,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为宜。成鱼池可以用作后备亲鱼池,不必另建。 (3)鱼种池。面积通常为2-5亩,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鱼苗池。面积通常为1-2亩,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鱼塘结构。鱼塘的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堤坝和池底构成,形状为长方形,长宽比为2:1或3:2。其构造示意图见图1。 (1)堤坝。池塘堤坝为小型坝,高度一般在10米以内。堤坝顶面的宽度和坡度则按堤的功用及土质的不同情况而异。一般的堤面,宽度为3-4米,坡度为1:1.5。通行汽车的堤面宽为4-6米,防洪坡堤为4-5米,且需种植草皮或石块。水泥护坡,以防剧烈震动或风浪冲刷侵袭。坡度为1:2为宜(见图2)。 (2)池底。池底挖掘应平坦,注水一侧向排水一侧的池底要稍有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间。从堤脚线向池也应有一个渐深的坡度,从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线,排水口处为鱼池的最深点。如此便于排水和捕捞池鱼。 (三)进、排水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养鱼池水达到自流和自排。具体要求是进水口水源要高出鱼池水面,排水口要低于鱼池池底。鱼塘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各自,不能兼用或相互贯通(见图3)。进、排水系统通常由进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属建筑设施,如渡槽、涵管、跌水、进排水闸门等组成。 1、进水渠。其分总渠、干渠和支渠,流量应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满足需要供给的水量。采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结合由各养殖场因地制宜。具体设计时应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纵比降、渠道断面四个因素。 2、进水闸。通常采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砖、石、水泥砌成。闸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据是能能够保证在预定时间内进入足够的水量。

集洪面积×25年内暴雨力 3600秒 3、排水渠。其设计原则与进水渠相同。其高度应深于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经流系数。

4、排水闸。一般采用梯级排水闸,便于开关。闸口大小 应以1-2天内能完全排干池水为宜。 四、养鱼场施工步骤和方法 1、绘制施工平面图。根据鱼场总体平面图、各堤坝所处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坝坡度,经过计算绘制出施工图。施工图上必须标明各地取土线,即坡脚线,堤面中心线,断面图需标明各鱼池取土深度和堤坝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样。根据地形测量时的标准桩放出与平面图相对应的中心线,用皮尺在中心线量出各鱼池堤面的中心点,钉上木桩,重复校正,使地面各个桩与图纸一致。用经纬仪以中心线上各木桩中心再画出各鱼池堤面中心线,反复校对,使之与图纸完全相符。以各鱼池堤面中心线为基础,再画出各池塘的取土线,钉上脚桩。堤坝两端搭建断面样架,高度应高出设计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场地杂物,有利于施工。 4、埋设进、排水管道。在进土之前埋设进、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实。从取土线开始斜线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内,每填一定的厚度应夯实,以防漏水、渗水。 6、分配土方。鱼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离进土为原则,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鱼池土方即将完成时,根据设计采用经纬仪、水准仪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养鱼场的验收 1、准备资料:通常有5项,即批准项目的任务书、总体规划图、单项工程施工图、经费使用情况决算表、工程进度情况及竣工设计说明书。 2、参与部门:一般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参与,逐项检查。 3、检查内容:主要是池形、堤坝、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测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签字存档:如验收合格达标,则参与验收有关人员须在竣工设计说明书上签字,由建设单位存档保存。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6.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在农村办个小型养猪场大概投资多少钱

1.3 限位—五阶段饲养

一个年产1万头肉猪的养猪场,需饲养存栏公猪24头,生产母猪600头,哺乳期仔猪860头,保育猪1000头,生长育成猪3300头。

=550-(3周×24头/周)=478头,考虑后备母猪等因素,取490栏,每栏面积 1.26 m2(2.1m×0.6 m)。

(一)饲养工艺

空怀母猪

工厂化养猪场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普遍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根据饲养周期和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常见的流程及特点。

1.1 限位—四阶段饲养

配种怀孕 → 分娩 → 保育 → 生长 → 育成

工艺特点:①怀孕母猪单栏限位密集饲养,便于管理,母猪不争吃打斗,减少应激和,比怀孕母猪小群栏饲节约建筑面积。②分娩栏按6周设计。分娩母猪提前1周进入分娩栏,分娩哺乳4周断

1.2 半限位—四阶段饲养

配种怀孕 → 分娩 → 保育 → 生长 → 育成

空怀轻胎群养 4周 5围 5周 11周

重胎限位饲养

工艺特点:与限位—四阶段饲养的别是空怀和轻胎母猪采用每栏四五头的小群饲养,产前5周转入单体限位饲养。采用这种饲养工艺,哺乳母猪断奶后转到配种怀孕舍小群饲养,母猪活动增

加,对增强母猪体质和延长母猪生育高峰期有一定好处,同时可减少设备投资;缺点是增加了管理工作量,有时母猪争吃打斗增加应激,猪舍面积也有所增加。

配种怀孕 → 分娩 → 保育 → 生长1 → 生长2 → 育成

母猪单体限位饲养 4周 5围 5周 5周 6周

工艺特点:它与限位—四阶段饲养的别是从生长到育成分为三个阶段,优点是可减少猪舍面积,缺点是猪群多一次转栏,增加了应激。

10~21日龄断奶

二点式饲养:配种怀孕 → 分娩 保育 → 生长 → 育成

10~21日龄断奶

三点式饲养:配种怀孕 → 分娩 保育 生长→育成 工艺特点:早期断奶(10~21d),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简称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10~21d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m 到

10k m的清净区保育合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二点式隔离饲养。为了更加安全,有条件的猪场还可以采用三点式隔离饲养。

目前,限位—四阶段饲养和半限位—四阶段饲养比较常见,与一般工厂化养猪比较,新发展的SEW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

,仔猪增重快等优点,值得向广大猪场。

(二)规划设计

2.1 场址选择

场址的选择对猪场的饲养至关重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 长远规划 当今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今天的农村,10年后可能就是城市中心。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

,将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避免的尴尬。 2.1.2 水、电、交通等因素 一个万头工厂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50 ~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一般为70~100 kw,且不能停电,一旦停电,猪渴了喝不

到水,热了不能通风降温,仔猪冷了不能加热保温,将影响生产,因此,将猪场建在电网供电稳定的地区,同时还应自备小型发电机,以防不测。一个万头猪场,每天进出的饲料、粪便、生猪

等约 20 t,将猪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点测可减少运输成本。

2.1.3 卫生防疫 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

2.1.4 污染防治 万头猪场的粪便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以,场址的选择应考虑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

2.2 功能区域规划设计 工厂化猪场总体布局主要从立体卫生防疫体系和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一般将猪场分为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种生产猪舍、隔离舍、消毒间、兽医室、

向。

办公生活区主要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饭堂、运动场等。

2.3 生产区建筑规划设计

2.3.1 猪舍建筑规划设计 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时,首先要按工厂化生产工艺的流程,计算出各生育时期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然后再进行平面设计。下面以年产肉猪1万头为例,计算各阶段猪

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

2.3.1.1 各生育时期猪只数量 采用SEW饲养工艺缩短了哺乳时间,每头母猪的年生产胎数得到提高,约为2.3胎/年(一般工艺2.1胎/年),年产万头肉猪,需生产母猪数量为:

10 000头÷2.3胎/年÷9头/胎÷92%÷98%=536头

取550头(其中:92%为乳猪成活率;98%为仔猪成活率)比一般饲养工艺少饲养50头母猪。

按550头母猪计算,全场需配养公猪24头。

每周产仔胎数:550头×2.3胎/头÷52周=24.3胎,取24胎。即每周有24头母猪配种,24头母猪产仔,每周产仔头数:24头×9头/胎=216头。

每周上市肉猪:216头×92%×95%=194.7头,取195头。

全年上市肉猪:52×195=10 140头。

2.3.l.2 围栏数量

b)单体母猪栏:总生产母猪数-分娩舍母猪数

c)分娩栏:怀孕母猪产前1周进入分娩栏,分娩3周,产后1周对分娩栏清洁消毒,共5周。

分娩栏数=每周分娩母猪数×5=24×5=120栏,每栏面积4.07 m2(2.2 m×0.85 m)。

d)保育栏:分娩仔猪进入保育栏.两窝拼一窝,保育期6周,1周清洁消毒,共7周。

保育栏数=每周分娩数÷2×7=24÷2×7=84栏,每栏面积8.1 m2(3 m×2.7 m)。

e)生长育成栏:生长栏和育成栏通常是两窝一栏,生长期饲养6周(清洁1周),育成期饲养11周。

2.4 各种猪舍的平面设计 根据猪栏的数量,可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猪舍平面设计的主要原则是:①猪舍宽度主要是考虑夏季通风降温,所以猪舍一般按2或3列设计,舍宽为7.5~11m。②猪舍长度主要考虑方便排污,各种

猪舍长短不要相太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一般猪舍长度为 60~100 m。 依据上述原则,一个万头猪场各类猪舍为:配怀舍1栋(90 m×7.5 m),怀孕舍1栋(90 m×7.5 m),分娩舍1栋(98 m×10.5 m),保育舍1栋(102 m×7.5m),生长舍1栋(101 m×11m),育成

2.5 生产区其他建筑规划设计

2.5.1 生产区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2.5.2 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作。

2.5.4 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猪运粪道。其中运猪运粪道由于被污染,应尽量与其他道路分开且不相交,有利于猪场防疫。

2.5.5 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

2.5.6 水源、电源应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同时,对水源应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避免被污染;电源应做到安全用电。

2.5.7 粪便污水处理应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并注意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

2.6 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

办公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 还应配套有休闲娱乐等设施。办公区的规划要方便管理,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管理。

谁知道绿色塘鱼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2.5.3 饲料厂如果不在生产区内,可在围墙边设置饲料间,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

(1)池塘条件汤角屿对池塘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池塘地基坚实,没有渗漏,稍加改造就可以作为汤角屿的单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好。池塘的面积要有公顷,水深要保持在米。(2)放养前的准备放养鱼苗前,先排干池水,在阳光下暴晒3-5天。简单修剪后,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每公顷50-75公斤。加水调成浆后,均匀洒在全池。3天后,注入50-60cm的淡水。

空怀母猪

这种鱼想要养殖的好,出大产量的话在一定的鱼塘的湿度温度都尤其的重要,尤其是在喂养的过程当中实时。

作用,若受地形限制,朝向可在南偏西5°至南偏东15°之间变化。③从通风和防疫的角度出发,猪舍之间间隔应为猪舍高度的2~2.5倍,一般不少于 9 m,

与其说绿色养殖不如说是生态养殖,这是一个养殖系统,类似于生态系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首先是养鱼塘,鱼塘里的废水排放到稻田,稻田里的水排放到湿地或者荷塘之类的绿色池塘净化,然后净化后的水再加入鱼塘,如此循环就是生态养鱼也就是绿色养鱼。

「娄山关花海自由行」滨州开发畜牧旅游景点30余个 带动收益3亿元

生产区其他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污水处理、饲料间(厂)、兽医室、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道路等 其规划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畜牧旅游业是人们利用畜牧业资源参与农牧作业、享受独特风情,从而实现消费心理满足和经营者经济收益双赢的新型产业。市畜牧兽医局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滨州市已开发观光畜牧业旅游景点30多个,年接待游客能力达150万人次,带动收益3亿元。

相隔m~10km

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型畜牧业是目前我市发展畜牧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之一。它采用系=24÷2×6=72栏,每栏面积 16.2 m2(5 m×3.6 m)统工程方法,将农林牧副渔通过因地制宜的合理搭配,在满足畜禽产品消费的同时,提高畜禽产品竞争力,实现效益与环境的统一。

滨州市在发展观光畜牧业中则注重政策扶持,将生态牧场、休闲牧场、牧场绿化建设和家庭生态牧场创建列入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建设休闲观光牧场。

山东省邹平丰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按照现有规划分为三个功能区,畜牧观光区、蔬菜种植体验区、休闲餐饮区,既能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从牧草收割到奶牛饲喂的劳动过程,又能体会蔬菜采摘的乐趣,能品味到特色的农家饭,还能提供优质石磨面粉、新鲜蔬菜等旅游产品,打造成了集养殖、种植、旅游观光三位一体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园区。(完)

农村鱼塘养殖技术

实行小龙虾、鳜鱼、花白鲢混养。亩放50千克左右健康幼虾,放养前用3%食盐水洗浴2~3分钟。另亩放养规格0.25千克/尾的白鲢80尾,花鲢40尾,规格5~7公分/尾的鳜鱼苗20尾。

在确定要养鱼前首先必须考虑的几个主要的养鱼条件:

a)公猪栏:24栏,每栏面积5.04 m2(2.4 m×2.1m)。

一、 养鱼环境。即你所在农村的鱼塘交通是否方便,附近是否有水源和电源,养殖用水的水质和水温等是否适合养鱼。

二、 天然饵料的来源和人工饵料的供给情况。所谓天然饵料是指水体本身所生产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草以及野杂鱼类、小虾等。人工配合饵料是指根据不同鱼类所需蛋白质、脂肪、糖类不同而配制加工的硬颗粒饵料。目前我市池塘精养饵料大都直接从饵料生产厂家购买。根据饵料供应情况来确定是高密度精养,半精养和粗养。

三、鱼种供给情况:主要考虑是自已培育奶,出栏后空栏1周对栏舍清洁消毒,有利于卫生防疫。③保育栏按6周设计,饲养5周,空栏1周清洁消毒。鱼种还是外购鱼种,如果外购,则应考虑运输距离、鱼种质量等。

四、产品销售。这一条是我们整个商品鱼养殖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养殖商品鱼成本多高,当地市场价和批发价是多少,是否畅销等等。只有商品销出去,我们的劳动才能有回收,才能获得利润。

五原县塔尔湖镇有没有私人承包的鱼塘

生长栏数=每周分娩数÷2×6

五原县塔尔湖镇嘉丽生态小龙虾池塘养殖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养殖农场,五原县塔尔湖镇王银养殖场。

1、五原县塔尔湖镇嘉丽生态养殖农场,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金丰三社,鱼塘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企业。

2、五原县塔尔湖镇王银养殖场,地址: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海丰村二社,养殖场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舍2栋(96 m×11m)。猪舍的平面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全部猪舍按工艺流程“一”字排列,便于管理和防疫。②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舍应坐北面南,充足的阳光可起到杀菌消毒和冬季取暖的50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