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

赤壁赋和赤壁怀古是同时期吗?

是同时期创作的。

《念奴娇》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作于1082年,一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一为“是岁十月之望”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作者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轼为什么先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写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人每读这首词,都有一种强烈的胜利感,自豪感,激发人们去追求美好事物,追求光明真理,追求英雄事业

,借此来抒发出自己的豪情壮志,同时这也显示出了他自己心里到底是想要选择出世还是入世的矛盾心情。

在赤壁怀古后不久,苏轼就又创作了《前赤壁赋》。而这篇文章则是借用了道家一直信奉的神仙的特征,而产生的一些神奇的幻想,这也能够表现出他当时那种超然的心境。可是实际上在那种情况下苏轼的这种生活态度,其实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的做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给陷入低谷的人生提供一个精神寄托。

其实通过苏轼的这篇文章我们也是能够感受到,他的那种看似是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可他的内心实际上却是带着浓郁的悲凉以及非常沉重的孤独感的。在这里似乎一切政治争斗都离他远去,所以他也终于可以释放自己,将心中挤压已久的郁闷和孤独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有了这样一篇著名的《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1082年秋、冬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三者都大篇幅地运用了借景抒情,不论是在文学史还是在书法史上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兰亭集序》在书法上的成就高于文学,而其他两者则是在文学上的成就更为突出。

如何快速背会《赤壁赋》?

【摘要】背诵《赤壁赋》只需 古文皇冠《赤壁赋》,只读十遍即背过,步骤如下》

文/晓东-奶爸&心理师

若做一个最佳古文排行榜,很多人会把苏轼的《赤壁赋》排在首位。同时,《赤壁赋》也是高中语文必背古文里最长的一首,共六百多字。大儿上三年级,今天刚背过,完整读的遍数未到十遍,经历六天,每天有意识记忆花十分钟左右。于是我记录下了背诵步骤以及总结。

背诵步骤如下:

1.高效记忆的基础是爱上它。苏轼的诙谐、坦荡、豁达与乐观,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父子俩,我们看过六集纪录片《苏东坡》,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水照的《苏轼传》以及《诗词王国漫游记之苏轼归来》等书籍。

2.看鉴赏资料:先看翻译,我选的是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里面有《赤壁赋》全文翻译,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翻译。再看鉴赏,我选的是王水照的《苏轼诗词文选评》。此时,孩子已大致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

3.逐句了解全文的意思。背诵版本我选的是《高中必背古诗文72篇》。逐句对照翻译看一遍,让他了解此表达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在背诵时可以产生画面感和情感体验。

4.带他读一遍,把不会的字注音。也可听专家读,我使用的是“乐教乐学”APP里的课本点读,里面有最新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所有课文的专家朗诵音频。

5.第二天,早晚,各朗诵一遍,其余时间利用吃饭和他玩的时间随时播放音频。同时和他比赛看谁比音频里的朗诵接的快。(这其实是关键,一来利用专家朗诵进行熏陶,二来引入竞争使其变得有趣。)

6.重复步骤5三天。我们每天打乒乓球一小时,同时循环听《赤壁赋》。

7.到第五天时,试背,把不熟的地方做标记,让其多次重复记忆,这样便无须花时间背整首。(这亦是高效背诗的关键点)如下图标记处,是他第一次试背时出现停顿或卡壳的地方,共九处。背的不熟的原因有二,连接遗忘和断句不熟,深层原因多半是忘了此句意思,此时再把这句翻译让孩子看一下,便会很快背过。

8.第六天,重复步骤7,很快就背过了,而且很熟。

总结:

1.如果不利用听音频,那么按照同样的步骤,把朗读的次数变为早中晚各一次,六天也能背过,如果再增加频率,会背的更快。所有快的前提是了解文章的意思。

2.古诗文带给孩子的意义不是背过,而是意境和作者的情怀,这对孩子的品质和人格塑造有积极作用,所以看诗文鉴赏和作者故事很有必要。

3.上述步骤里,高效记忆的核心在于:理解+抗遗忘曲线+积极情绪+针对性记忆。

接下来,我会不断分享更多的育儿故事和教育经验。

【晓东奶爸心理师:专注教育的奶爸、心理咨询师】





在背诵之前,先理清行文思路,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抓住关键词是月夜泛舟,主客问答,在背诵时就要有意识去记忆泛舟时间环境怎么样,主客问答,一问一答都是怎么说的,这样思路清晰背诵就简单了。

赤壁赋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哪一册?

北宋苏轼的《赤壁赋》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第九课。

赤壁赋整理?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借地抒情”,相继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本文是《前赤壁赋》,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重点字、词、句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苏轼赤壁赋书法高清大图(苏轼赤壁赋书法作品高清)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赤壁赋》的精髓就在于文章第3、4段的主客问答。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有感于眼前的清风明月,客的箫声中充满的悲伤。

由此又引发了苏子的一番议论,同样从眼前的“水和月”谈起,谈到宇宙间的“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的哲学话题,消解了客的感慨中悲伤的情绪。

这一段主客问答,可以当做确有其事,也可以认为在那个美丽的夜晚,苏轼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在这一场对话中,苏轼进行了对生命的思考,也让精神境界获得了升华。

苏轼写赤壁赋时多大?

苏轼的《赤壁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时,而苏轼出生时间为1037年,此时苏轼45周岁。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应该是45岁。

苏轼:1037年出生,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时作《赤壁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