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

消费升级让老品牌焕发新彩。近日广州轻工集团联合益普索市场研究集团发布《广州老品牌市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宣布广货革新升级行动,推动广州老品牌进入“广货2.0”时代。广货被认为是广州人的骄傲,《调研报告》显示,98%的广州消费者曾经使用过广州老品牌,89%的消费者日常都在用广货,98%的消费者支持广州老品牌革新升级。广货老字号大胆改变,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出了发展的新路径,受到市场欢迎。

变革擦亮广货招牌

趣香饼家、陶陶居、双鱼、555电池……这些广州人耳熟能详的广州老品牌,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凝聚了广州人的感情,代表着广州人的骄傲。如今除了“老广”喜欢广货,一些年轻的广州仔女和来广州定居的“新广州人”,也对广货钟情着迷。在刚过去的中秋节,广式老字号品牌月饼都行情大卖,广州酒家、陶陶居、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等老品牌月饼,销售都创出了高峰。通过邮政快递,一盒盒广式月饼通过快递被送往了辽宁、上海、河北、湖北等地区,在全国各地热卖。

广州日化品牌浪奇,凭借洗衣凝珠等自主研发的产品,开拓了新品类,赢得市场的青睐;再比如五羊雪糕,通过营销创新,成为“网红”,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双鱼通过对新材料的研发,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推出新品,凭借特有专利及卓越性能,成为国际乒联2018、2019乒乓球团体世界杯比赛用球;鹰金钱公司通过增加品类、提升外包装促进品牌年轻化,推出更受年轻人欢迎的鳗鱼罐头,还从包装上做出革新……这些都是“广货2.0”革新升级行动的具体举措。 “老字号品牌要保住生命力,关键在于创新。”广州老字号协会副秘书长邓玉兴说,“在丰富品类、提升品质、提升品牌力上,老字号品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据了解,此次开启的第二轮品牌升级更新,将在维持正常营业的状态下,通过局部围蔽、无感式工程完成首层及二层的业态升级,确保场内近百家商户正常营业。

完成升级后,广州K11将引进更多重磅国际一线品牌、海内外设计师品牌及潮流品牌、珠宝腕表品牌等,提升品牌量级,紧紧抓住高端客群购物体验升级的新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超越期待的购物选项和升级体验。

事实上,自去年7月以来,广州K11已开启往高端化进阶的升级路径。在彼时启动的第一轮品牌升级中,吸引了CELINE、GUCCI、Qeelin、I.T等国际前沿大牌开设限时店。(相关阅读:广州K11首次引进高奢品牌,透露出什么信号?) 今年6月,广州K11 B1层率先完成升级,打造Beauty Ally全新主题区,汇集了全球一线美妆品牌,从顶尖护肤品牌LA MER、CHANEL 到潮流人士最爱的TOM FORD、YSL Beauty、BOBBI BROWN、Atelier Cologne以及护肤美妆品牌LANCOME、ESTEE LAUDER、WHOO,融合原有SEPHORA、YAMAN、L’OCCITANE以及华南首家L’Oréal Professionnel美发沙龙等专业品牌,将国际潮流美妆护肤品牌聚集一堂,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店设计亮相,提供独特的美容护理服务。(相关阅读:广州K11国际潮流美妆区Beauty Ally开业 CHANEL、TOM FORD入驻)

同期秉持“文化零售”理念,推出“知识型美妆护肤”概念的K11美尚学院,同步升级购物艺术体验。目前,第一轮升级已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销售表现亮眼。

K11高级副总裁兼南区负责人邹郁表示,广州K11已成为广州乃至大湾区的文化艺术名片。四年来,通过文化创意与商业的有效互动,与“会玩会买”的新一代消费客群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了商业的有效增值。

本轮广州K11的品牌升级将把握消费转型脉动、以业态升级与体验革新为突破口,强化K11独特吸引力,助力打造广州消费升级新引擎,开创广州高端商业的新格局。

? (责任编辑:周文凯 )

全国各地老字号纷纷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不仅有硬菜、礼盒装、特色招牌菜等预制菜产品,也有越来越多老字号在普适性的家常预制菜上下功夫,不断扩充sku,老字号品牌的预制菜产品矩阵已日臻完善。

老字号押注预制菜,背后有何考量?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建国初期,国内的老字号超过1.6万家。而如今商务部认定的老字号仅存1128家,存活率不足10%。

品牌老化、与时代脱节已致使一批老字号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至今留存下来的老字号,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增长乏力、消费群体断层,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新的消费需求,老字号的经营难题不少。

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


再加上,一直以来,老字号都是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游客人群也是其重要的消费群体。但近几年,疫情的反复爆发让旅游业按下暂停键,游客的骤减也直接导致一些老字号营收出现下滑。

内忧外困之下,倒逼老字号创新求变、主动寻找突破口。要持续葆有生命力,光有历史沉淀还不够,还要有创新精神。这个道理,饱经历史风霜的老字号再明白不过。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老字号跨界合作、联名营销......在拓展业务矩阵和创新营销手段方面不断深入。 面对千帆竞发的餐饮市场,老字号不得不求变,但老字号求变,为何会盯上预制菜?

对此,预制菜洞察和多家老字号品牌进行了沟通,大家普遍表示看好预制菜的未来发展。他们认为,预制菜打破了地域限制,也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成本,未来满足到家场景的预制菜,市场空间广阔。

而预制菜业务也为餐饮品牌带来更多消费场景,帮助企业拓展营收渠道,老字号亦能从中获益。且老字号良好的口碑、世代传承的匠心技艺及过往积累的品牌声量,也给了自身布局预制菜赛道增加信心。

某老字号相关负责人告诉预制菜洞察,每个百年老字号都有自身的经典菜,将其研发成预制菜,可以将名厨味道还原到自家餐桌,这对消费者具备一定吸引力;另外,老字号具有品牌号召力,认同国潮文化的年轻消费者也有意愿尝试老字号的预制菜产品;第三,老字号在品质把控上较为严格,有利于建立消费者的信任度。

周延龙表示,“老字号生产的预制菜产品更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首先,多年的技术积累让老字号形成了较强的食材把控能力;其次,老字号拥有不少名厨资源,烹饪技艺的拿捏上较为到位;另外,老字号历经多年发展,在传统菜肴的市场喜好和消费需求方面,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呈现。老字号可以把一些预制菜产品做得更接近于堂食的感觉,让消费者去体验。这是老品牌企业,能做好预制菜的较大优势”。

老字号布局预制菜,还有很多未知数

在种种优势的加持下,老字号布局预制菜充满了想象力。

但是,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老字号做预制菜,事实上也有很多未知。

“未来,预制菜可能会适当降温,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但预制菜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类并长期存在下去。从预制菜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应该还是要更多关注C端才行。”按照周延龙的说法,其更看好C端预制菜的未来发展。但C端的话,考虑到预制菜产品口味偏差的问题,在线下门店堂食上,很多品牌对使用预制菜仍会保持谨慎的态度。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曾表示,预制菜品的生产是一种工业化运作方式,而餐企的优势更多是在服务、品牌,在工业化运作方面还有欠缺。

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


“老字号作为传统餐饮,是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更加关注专业性、服务性,提升消费体验感;而预制菜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比较少,更为灵活,二者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目前预制菜对消费者而言吸引力不高,粘性也不强。所以,老字号如果没有实打实过硬的预制菜产品,就冒然涉足预制菜领域,反而有可能给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成都市烹饪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罗晏莉在接受预制菜洞察采访时如此说道。

品牌定位专家王玉刚也表示,品牌效应意味着拥有时间沉淀的信任背书、文化故事、口味流传,这也是老字号布局预制菜赛道的突出优势。但一些老字号对包装、设计不够重视,即便生产出的预制菜口感颇佳,但第一眼并不能吸引到消费者,这也会制约着老字号预制菜产品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预制菜市场,年轻人群是不容忽视的消费力量,尤其是没时间做饭的上班族。根据京东调研数据,2022年,预制菜购买人群中,21-30岁人群、未婚人群的比例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相比2020年,分别增长了7%、7.2%。而老字号的消费群体以中老年为主,其本身对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就偏弱。

所以,某种程度上,老字号本身发展面临的桎梏,即便是更换到预制菜赛道,问题依然存在。

结 语

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广州品牌升级 广州品牌建设


总的来说,老字号坐拥良好的口碑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预制菜赛道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但面对瞬息万变、新秀竞发的预制菜市场,老字号想要走顺预制菜这条道路,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在预制菜赛道,姜不一定老的就辣!老字号入局,还需根据自身实力和需求做出决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