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

  阿炳的故事(二泉映月二胡独奏阿炳的故事

  因曲起,由曲终,《二泉映月》是他的绝笔。如今月光依旧在,不见当年泉边人。悠扬婉转的二胡声,道尽了他一生的离合悲欢。本文的主人公,就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

  阿炳本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母亲与道士珠胎暗结,生下了他。父亲是雷尊殿的道士华清和,母亲则是一个寡妇。实际上,阿炳是两人偷情所生。

  在那个封建年代,私生子的身份根本见不得光。所以从出生开始,阿炳就不知道父母是谁,早年住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家里。直到8岁那年,阿炳才被父亲接回道观,当了一名小道士。

  在道家法事中,要用到各种乐器,父亲就让阿炳努力学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渐渐地,阿炳竟然精通了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在当地小有名气。

  1914年,阿炳21岁。那一年,华清和病重在床榻,自觉时日无多,便告诉了阿炳的身世。他这才知道,原来一直疼爱自己的师傅,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料理好父亲的丧事后,阿炳开始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从此以后,阿炳开始沉浸在吃喝嫖赌的生活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


  在各种不良习惯的影响下,阿炳年纪轻轻,就被掏空了身子。1927年,阿炳又因梅毒导致双眼失明,成了半个废人。后来,堂兄将他赶出了道观,从此四处流浪。

  从此,幽静的无锡街道上,就多了一个手拉二胡、眼戴墨镜的瞎子。每当行人路过,都会被他哀怨悠长的二胡声所吸引。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但都沉醉在他高超的技艺中,难以自拔。

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


  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婚,这多少抚慰了他坎坷的人生。鲜有人知的是,在汪伪时期,一到黄昏,就会关闭城门百思特网。

  但是伪军喜欢阿炳的二胡,因此无论他何时进城,伪军都乐意给他开门。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无锡被日军占领。守城的日本兵,同样欣赏阿炳的二胡,只要他拉上一曲,就可以随意进城。

  曲罢,阿炳会露出一口黄牙,大声地说一声:“谢谢东洋先生”。这两件事,算是阿炳一生最大的污点。身处乱世之中,他一个瞎子,活下去确实是唯一的目标。

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阿炳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阿炳的故事作文素材


  1950年,这一年,阿炳57岁。后来,他邻居的孩子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有一次,杨荫浏教授听到了他拉的二胡,顿时惊为天人。于是就来找阿炳录音。

  阿炳练习了几天后,开始录音。一共录制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一时间,阿炳名声大噪。

  但正打算录,阿炳最百思特网得意的《梅花三弄》时。1950年12月4日,阿炳就病逝了,终年57岁。这件事,也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阿炳留下的这些曲目,后来成为中国传统音乐难得的瑰宝。其中的《二泉映月》,旋律跌宕起伏,似乎在倾诉着阿炳一生的坎坷百思特网,如泣如诉,不绝于耳。

  当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本文地址:欢迎分享转载802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