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工作人员会在48小时内处理,处理结果请关注系统通知,感谢您对百度知道的支持。 首先有个概念需解释一下,框架梁也好,次梁也好,连梁也好,最大的区别体现在地震时水平抗震力从一个竖向抗侧构件到另一个竖向抗侧构件的传递模式上的区别: 1. 两端与柱相接----框架梁。框架梁的两端都是固结,可以在水平地震荷载下传递剪力,框架梁的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是二端大,中间为0,故框架梁有箍筋加密区,中间部分箍筋不用加密。 2. 两端与主梁相接----次梁。次梁的两端都是铰接,次梁相接的不是竖向抗侧构件,因此不传递水平地震荷载下的剪力。所以次梁不用设置箍筋加密区。 3. 两端都和剪力墙水平相接----这种情况分2种(按《高规》JGJ3-2002中7.1.8条规定): a)跨高比<5,且剪力墙长度能满足梁纵筋锚入墙内的长度≥LaE,且≮600mm----连梁。 跨高比<5是要求连梁有足够的刚度,不只在联肢墙内部传递剪力,还要平衡两端剪力墙的弯曲应力,连梁的箍筋要求是按同等级的框架梁加密箍的要求,沿梁全长加密箍筋。此种连梁在外墙窗洞处应用较多,特别是结构体形扭转不规则的情况,为了满足结构抗扭刚度或避免外墙在扭转变位较大时,外墙砌体与混凝土梁产生错位裂缝,一般窗下墙也采用混凝土整浇,与楼面以下、窗洞以上部分一起形成一道深梁,按普通住宅层高2.8m,窗高1.5m考虑,此深梁高度有1.3m,其刚度相当大。此种连梁若不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则计算误差会很大。 b)跨高比≥5----框架梁。 由于PKPM对连梁的定义是两端与剪力墙相交的梁,当连梁的跨高比≥5时,其受力机理类似于框架梁(《高规》7.1.8条)。 第一种情况连梁应按剪力墙洞口输入(在SATWE里是用和剪力墙相同的壳元来模拟),否则会导致(1)结构刚度失真;(2)连梁受力模式不正确。虽然PKPM说程序已采用了变形协调方程来解决梁和墙接触面的变形问题,但计算结果仍然相差很大。第二种情况连梁应按主梁输入并定义其为框架梁。 4. 一端与竖向抗侧构件相连,一端与梁相接----次梁。 5. 一端与框架柱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平行相连----框架梁。 6. 一端与框架柱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垂直相连----框架梁。 剪力墙也有平面外刚度,可以近似看做一个长扁柱,按照新高规JGJ3-2002中7.1.7条的要求,应控制剪力墙的平面外弯距,应至少采用下面的一个措施: 1)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 2)在梁与墙相交处设置扶壁柱; 3)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设置暗柱,并按计算配筋。 注:当剪力墙厚度较小,梁与剪力墙垂直相交时,梁端纵筋的水平锚固长度0.4Lae可能不满足,此时可采用减小纵筋直径同时加大纵筋根数,或是采用机械锚固来满足要求。 7. 一端与剪力墙水平相连,一端与剪力墙垂直相连----框架梁。 8. 两端都和剪力墙垂直相接----框架梁(构造同6)。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II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 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宽度可取1/20~1/30。构造基础拉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当为构造配筋时,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也不得小于上下各2#14(二级钢),箍筋不得小于Ф8@200。当拉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拉梁截面应适当增加,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构造基础拉梁顶标高通常与基础顶标高或智短柱顶高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当框架结构底层层高不大或埋置不深时,有时要把基础拉梁设计得比较强大,以便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这时,拉梁正弯矩钢筋应全部拉通,负弯矩钢筋至少应在1/2跨拉通。拉梁正负弯矩在框架柱内的锚固、拉梁箍筋的加密及有关抗震构造要求与上部框架梁完全相同。此时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不宜设置在基础顶面之上,基础则可按中心受压设计。

以上这两篇文章,是网上比较流行的贴子,都是某人发表的论文,其中的观点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不过,它们并不是什么权威的解释,请各位网友在采信其观点时,要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个人认为,上面两篇文章中,有些说法值得商榷。

1. 关于基础梁能不能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的问题,本人对作者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

首先,作者认为基础梁上的墙体不能视为弹性地基的理由,是该墙的抗弯刚度极大,且上部承受了很大的荷载而“不会产生变形,亦谈不到弹性,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假定”。

个人认为,这是个误解。不是说受力大就不会产生变形,反而是受力越大其所产生的变形就越大。

其次,作者认为砖混结构是一种混合结构,各层被圈梁分开,墙体不连续,“砖砌体与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相差甚大(约10倍),故在受力中,二者是不协同的。因此,墙下基础梁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关于连续的假定”。

本人认为,这也只是作者的主观臆断。混合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在竖向(即墙体变形方向)所占比例极小,其变形的不一致也影响甚微。而圈梁的影响,同理,也是很小,且在同一层内其变形可以认为是一致的。因此,混合结构中的钢筋砼构件对砌体墙的变形连续性的影响,个人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若然不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地基土在绝大数情况下,应该是分若干层的吧,其变形能一致吗?还有,你能杜绝地基土中变形不一致的其它突变因素的存在吗?比如有地质断裂带,或在某一深度有孤石存在,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仍按弹性地基来考虑,只是对不同的地基,采用不同的基床系数,或其它手段来考虑它们的影响。

另外,作者极力反对的不能将墙下基础梁作为倒置的弹性地基梁来计算的问题,恰恰就是现行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附录F“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规定的计算方法。

反对现行规范的东西,不是说不可以,但要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或论据,推理要严密。而作者至少在我上面提到的那一条,其推理过程和结论就欠说服力。因此,本人对其结论持保留意见,并会继续按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计。

2. 关于基础拉梁(或基础梁)是否作为框架结构的一层参与整体计算的问题,争议很大。

赞同参与计算者,其理由是设置拉梁(或基础梁)可以减小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本人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

首先,地基土(若有刚性地坪者最好)可对底层框架柱起到侧向约束作用,并不是不管柱子在土中埋多长都计算至基顶。

其次,拉梁(或基础梁)“层”无楼板,不满足楼层平面内刚度无穷大的计算假定。虽然通过设置弹性节点并采用总刚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计算模型的问题,但是,拉梁(或基础梁)参与框架结构整体计算的话,那么,它与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就相同了,软件会对其内力计算结果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并在配筋构造上按其它层框架梁考虑。

因为拉梁(或基础梁)一般均埋于地下,其地震作用比上部结构要小得多,再加之其作用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与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相同。因此,将拉梁(或基础梁)作为框架结构的一部分参与结构整体计算的做法,应该说是不正确的。

一家之言,不乞苟同。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互相探讨。

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