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航天十八勇士是谁挑选的 航天十八勇士尹昌隆

神五:杨利伟

航天十八勇士是谁挑选的 航天十八勇士尹昌隆航天十八勇士是谁挑选的 航天十八勇士尹昌隆


神州飞船简介: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盥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飞船前后有十号,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神七: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神八:无;神九:景海鹏,刘旺,刘洋;神十: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神十一:黄佳,林海,王纯许。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神五成功发射的意义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2、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乃至综合国力。

3、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增强了我国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军衔。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航天员大队是个团结和睦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杨利伟享受着温暖,同时也把温暖给予大家。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航天员大队中的普通一员。在被选为首飞航天员后,他说,我是代表13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因此,在太空飞行中,他的心和战友们一直紧紧相连。按照预定的太空飞行计划,杨利伟在太空有5小时的休息时间。但他只睡了半小时。他说,首次太空飞行,机会太难得了,我要尽可能地体验太空飞行,为战友们将来上太空做准备。回来后,杨利伟成为了公众人物,有许多活动需要他参加,但只要一有空,他就和战友们在一起,交流太空飞行心得。回来后不久,他就主动要求参加航天员例行的体能训练。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那天,他回到北京航天城时已是晚上。21小时太空之旅的极度疲劳尚未消除,他就给训练航天员的教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向教员们汇报自己在太空的情况。而此时电视里已全是他的新闻和形象,他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位老教员感叹地说:“难得啊,难得。能在巨大荣耀面前,保持如此平常心态, 正是优秀航天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是的,面对巨大的荣誉,杨利伟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忘记航天员的神圣使命,犹如平时,淡然置之。他的亲人成为了新闻人物,甚至儿子小宁康也被众多媒体包围,他要求媒体不要宣传,一再希望以平常人对待。他在空军时的战友还记得,1997年,当杨利伟通过体检,回到部队等待通知的那一年里,他仍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飞行训练中。那年他飞了150多小时,大大超过当时部队规定的飞行时间。尽管体检耽误了许多时间,但在这一年的考评中,杨利伟的飞行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这就是航天英雄杨利伟。记者曾问杨利伟,你对航天员的职业怎么看?他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11月7日,当祖国和人民给予航天英雄杨利伟以最高荣誉时,杨利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

主要事迹: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

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6月,辽宁兴城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特级航天员,2003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同年,被团中央表彰为第14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荣立三等功2次。

望采纳~谢谢

一生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无数贡献,戚发轫本人如何总结自己的成就?

1957年9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戚发轫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所。这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开发导弹和火箭的研究所。当时的总统钱学森,亲自给他们做了一个关于《导弹概论》的演讲。

当时,由于中国和苏联,关系的恶化,苏联方面拒绝接受戚发轫和其他参与导弹开发的人从中国学习。

“想学,人家为了不让学,只能通过靠自己。现实让齐发仁等人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在贫穷、面临信息技术进行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他们咬紧牙关,坚持学生自主创新研发,克服了很多企业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记得东风-2导弹第一次发射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导弹掉下来不到一分钟就爆炸了,当时大家都受到重创。但团队管理还是要前进,不能轻易选择放弃,因为对于我们需要每个人都坚信别人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齐说。

20世纪60年代,来自七机部第一产业研究院(现中国作为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研究院)的18名运载火箭设计师听从我们国家政策号召,转向卫星资源开发研究领域。在中国发展航天史上,戚发轫就是他们可以被称为“十八勇士”的其中之一。在新领域,参与并主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计算机通信技术卫星和东方红三号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卫星的研制。

回忆起自己那个工作激情澎湃的时代,戚发轫感慨万千:“正是在那个社会时代,我们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努力奋斗、精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严谨科学求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企业精神,其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自力更生。依靠这种文化精神,我们克服了许多经济困难。”

“如果你不确定,你就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堂.“

1992年,党中央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随后载人飞船建成。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的总设计师。

那一年他如火如荼,压力和担忧可想而知。

“我去苏联看他们发射载人飞船。发射的时候,总设计师要签字,说准备好安全送宇航员上太空。我在想,在未来把我们可以自己的宇航员成功送上一个天堂没有之前,我能说这句话并签上这个字吗?然而,面对国家的需要,齐法凯仍然承担着负担。

他一上任就做了四件大事:一是组织研究团队,以旧带新;二是在保证航天员有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的基础上,拿出降低返回舱难度的设计方案;三是建立试验基地,北京航天城应运而生;第四,建立规章制度,确保航天器子系统和设备的协调发展。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第一艘无人自动驾驶技术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载人航天信息工程的第一步。2001年1月10日,中国第一艘正常的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发射,其系统结构得到扩展,技术性能得到提高.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宇航员杨利伟在轨道上飞行14次,成功完成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因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那一刻,讲台上的许多老专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但戚发轫像往常一样平静:“我们花了11年时间,不确定,也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堂。”据他说,除了在地面上做了无数次实验外,团队还做了四次无人实验,反复纠正了“上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确保宇航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100多次失败,并制定了计划。当然,最后100多个方案都没有用过。”

在戚发轫看来,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特殊”,即“特别能够吃苦、战斗、解决关键问题和做出特殊贡献”。当国家有特殊需要时,每个中国人和每个宇航员都必须有这种特殊精神”。

如今,从航天技术大国发展走向中国航天科技强国的重任,落在了新时代宇航员的肩上。在戚发轫看来,如果你想成为太空强国,你必须具备三种能力:

一个是企业进入中国太空的能力。“去年,长征五号启动了。我们的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已经增加到25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在未来,我们的宇航员将去月球。只有长征五号还不够,还要有重型运载火箭。”

第二,利用空间的能力。“在卫星方面,中国有100多颗各种类型和不同类别的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两年中,中国每年发射的卫星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中国掌握了载人天地间航天运输技术,突破了航天员太空行走和空间交会对接两项关键技术。它已经发射了一个太空实验室和货运飞船,并计划在2024年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在探月工程中,中国完成了“盘旋”和“下落”的前两步,下一步是“返回”。预计我国今年年底将实施嫦娥五号发射工作任务,并回收利用月球样品。”

第三,空间保障能力。“我们在未来的天空中有卫星,有宇航员,有空间站,所以我们必须有能力控制和保护它们。”

戚发轫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加艰巨和光荣,应当继承和发扬航天精神。

他认为自己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在研究过程中大家自力更生,团结合作,达到了航天精神,才能有今天这么多成果。

他并没有表现出非常骄傲的感觉,反而非常的谦虚,他说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国家的支持,把所有的功劳归咎于国家,说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见他的心中有大爱,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

他认为自己能够获得这些成就,也是多亏了国家给予的支持,他也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无愧于心。

戚发轫被尊称为中国载人航天之父,他研究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两弹结合、 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非常的谦虚,他认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他认为这就是他想做的,他只是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实际上他付出了非常的努力。她并没有把它挂在嘴边。

强渡大渡河十八勇士是谁

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是营长孙继先,二连连长熊上林,二排排长罗会明,三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四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廖大珠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连长、江西高安人,突击队长(1935年陕北牺牲)

王海云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政治指导员(1935年陕北牺牲)籍贯不详。

李友林, 红一军团2师4团1营2连 党支部书记,江西瑞金人(1997年北京去世)

营长孙继先,二连连长熊上林,二排排长罗会明,三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战斗员张桂成、萧汉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四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战斗员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

“强渡大渡河”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在长征中曾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重要意义不用多说,“十八勇士”的威名也天下皆知。“十八勇士”中,职务最高的是孙继先,强渡大渡河时,孙继先带领8名勇士,乘坐第二条船渡河。乘坐第一条船的9名勇士,谁是领导呢?就是熊尚林。

把杨利伟送上天之前,成功的把握到底有多大?是谁签字确认发射的-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 历史 的泱泱大国,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宇宙 探索 的脚步从未停息。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便是出自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的名句,寥寥十四字,却描绘出一个美丽的梦境,诗人在现实 社会 中无法完成的远大抱负, 情感 上全部寄托于星河,希望摆脱尘世的喧嚣,不愿再醒来。

古人对宇宙的认知是神秘而向往,并且在宇宙 探索 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息。

火箭的故乡在中国,早在十三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火箭。但是由于之后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最后被欧洲发展成现代火箭技术,这是中国 历史 上一大憾事。

为了不让 历史 “悲剧”重演,中国航天人心中默默立下一个誓言,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要让载着中国宇航员的火箭飞入太空。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后,导致中国宇宙 探索 的人员和科研装备极度匮乏,甚至没人见过导弹。

面对无数的困难,锲而不舍的中国人民,要让世界为之“鼓掌”。

没有自动计算器,科研人员用半自动手摇计算器,任务紧急时,甚至用算盘,算一条轨道,三班倒,每班8小时,两个人对着算,保证质量。

为了解决“长征一号”火箭高频不稳定燃烧问题,钱学森等人,经过两年多,一百余次的发动机试车,从燃烧实验室差点造成火灾、到四台100吨推力的发动机并联点火,最终获得技术上的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东方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后,历经几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宇宙空间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最终在一九九二年,中共中央常委会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提出三步走战略。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 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际上,美国一些在航空领域遥遥领先的大国,在对待中国航天发展上奉行的是霸权主义。

当时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十三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中,中国被排除在外。

显然美国轻视了中国的实力,即便没有国际空间站的合作,我国也能凭借一己之力发展得很好,大有超过美国的苗头。中国航天发展迈着大步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从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二年,我国先后成功发射四艘无人飞船,从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到第四艘突破低温发射 历史 记录,我国用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向着最终载人目标前进,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载人飞船需要把宇航员送到太空,选拔宇航员就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

火箭发射过程中,宇航员身体要承受地球上八倍的重力。

在航天员选拔时,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是检测是否能成为航天员的考核标准,当人进入太空后,受到狭小生活空间、高度沉静和孤独以及综合性太空特殊环境因素的刺激,一般人是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

但是航天员不仅需要克服这些困难,还要完成既定的任务。

选拔人员大多有丰富的战斗机飞行经验,飞行时长必须超过一千小时。 战斗机飞行训练一般不会超过五个G(G是重力的意思,就是指战斗机受几倍重力),而航天员训练要达到八个G,看似增加三个G,实际比登天还难。

航天城有一台亚洲最大的国产离心机,结实的钢架下紧紧拖住前端的封闭吊舱,通过角度的旋转,建立同方向作用于宇航员的超重条件。

通过这个测试的人员寥寥无几,杨利伟就是这些佼佼者中的一员。

当年,从航空大学毕业后,杨利伟被分配到航空兵部队做飞行员,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驾驶技术,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

得知国家要从现役空军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经过测试他在生理功能指标,心里素质方面都达到了优秀,成为预备航天员中的一员。

关于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十分严格和辛苦,一方面航天员的身体需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另一方面心里要学习放下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

在接受长达五年的艰苦训练后,终于在二零零三年,杨利伟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

同年他被确定执行神州五号飞行任务,这也标志着杨利伟成为中国 历史 上第一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

为了确保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成功,除了有合格的飞行员,接下来就是安全可靠的飞行器和技术过硬的技术支持,保证飞行员和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这个重任落在年过花甲的戚发轫肩上。

少年时的戚发轫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看见敌军对家乡的空袭,导致村民的大量伤亡,内心五味杂陈。

发誓要为中国造飞机的戚发轫,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决然地将所有志愿填报成航空航天,最后如愿以偿进入北京航空学院。

大学阶段戚发轫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都认为,毕业后戚发轫可以进入好的研究所。 谁知命运和戚发轫开了个玩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研究设备和资料寥寥无几,甚至院里仅一人见过导弹,这让戚发轫十分苦恼,怎样才能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时苏联传来好消息,中国研究导弹的人可以去他们导弹研究学院学习,这对戚发轫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发奋学习俄语,克服语言障碍,立志要学成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导弹。

谁知外部风云变幻莫测,戚发轫到苏联学习的机会落空。此时戚发轫才意识到靠别人是行不通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去“啃”技术上的“硬骨头”。

毛主席提出中国人要制造自己的人造卫星。戚发轫和无数中国航天人无比激动,但是,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接下来的几年中,戚发轫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艰苦的试验环境,把卫星地面发射将会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

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也和另外17名研发人员并称为“航天十八勇士”。

年轻时他将中国无数的卫星送入太空,这些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谁知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要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就需要一位有经验的人作为“掌舵人”。上级通过多方研究,把目光放到马上要“解甲归田”的戚发轫身上。

听到上级的决定,一方面他犹豫过,毕竟奋斗大半辈子,老了也想有个安逸的晚年。另一方面,内心是欣喜若狂的,想到又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光发热,戚发轫露出灿烂的笑容。

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戚发轫作出决定: 接受任免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光发热。

通往胜利的路上注定荆棘丛生,载人航天技术,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载人航天工程涉及火箭、飞船、发射场、空间应用、航天医学工程保障、航天测控、着陆场等七大组成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载人飞船首先要保障宇航员安全的在外层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并且可以安全返回地球。

国外一些科学家,对中国能否克服技术难关表示质疑。他们对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

戚发轫告诉研发人员,他说: “我们在设计飞船时有一个原则,就是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要做到“一次故障,正常飞行;二次故障,安全返回。” 换句话说,当一个系统第一次出现故障时,要做到飞船能正常运行,出现第二次故障时,才能保证宇航员安全返回。

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又谈何容易。

神州一号到神州四号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神州一号上遇到的线束问题,一个小小的线束差点让我国第一艘飞船不能在二十世纪结束之前发射成功。神州四号发射遇到低温问题,这些问题是拦路虎,也是通向胜利的铺路石。

神州五号吸取之前四艘飞船的优点,对缺点进行改进,使飞船更加安全可靠。

比如轨道舱和返回舱之间的连接处,起飞阶段需要连接牢固,神州五号较之前改进方法是增加螺栓,同时,进入太空分离阶段也要能够快速分离,于是科研人员有升级了舱段之间的连锁技术,以此来确保飞船在需要分离的时候干脆又利落。

长征2F火箭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运载火箭,安全系数由不载人的0.91提高到载人阶段的0.97,大幅度提高航天员安全……

类似的改进数不胜数,戚发轫知道解决火箭故障检测技术和逃逸技术,是世界性难题。但在关乎宇航员的生命面前,任何技术问题都要突破,力求达到技术“完美”。

美国在航天发展史上有着辉煌履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这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这句话对无数有航天梦的青年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发展中也出现了巨大的灾难,让其他发展载人航天的国家心有芥蒂。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可以算得上是美国航天飞船中的“老人”,这次执行航天任务是它第十次飞行,从飞船总指挥到宇航员上上下下都是信心十足。

发射之前状况频发,挑战者号安全灯不停闪烁,这一严重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被高层无情忽视。

危机还在继续扩大中,发射前3秒过后右侧助推器连接外储箱冒出9股浓烟,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本可以避免的事故,被团队领导者一步步“推到”无可改变的地步。

73秒后,挑战者号瞬间爆炸,天空出现“绚丽的烟火”,7名航天员永远离开人世。

事故发现,其中三名航天员,个人外出空气袋是打开状态,说明在爆炸瞬间他们是活着状态,我们无法体会到当时航天员的无助和绝望。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有逃生装置他们是可以存活下来的。

挑战者号设计之初,没有设计逃生设备,这也直接导致航天飞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宇航员不能通过任何装置逃生。

神州五号在设计之初戚发轫就把宇航员的安全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神州2F火箭顶端有一个像旗杆的装置,这个就是载人的标志,这个尖端就是逃逸塔。

发射最危险的时间段是火箭升空到达预定轨道之前。戚发轫和他的团队反复实验和推敲,设计出一整套逃生装置,最大程度保证航天员安全。

当宇航员进入火箭,如果初期火箭遇到问题,逃逸塔将自动点火,带着轨道仓和返回舱与火箭分离,从而帮助宇航员脱离危险,外部还有灭火装置,逃逸时保证飞船的安全。

如果火箭发射没有问题,逃逸塔会在点火160秒后自动脱离,以减轻火箭载重量,这些设计巧妙的装置,为宇航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发射日期日益临近,每一位火箭的科研人员都无比激动,大家的付出马上就会看到回报,然则大家都没有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铭记于心,哪怕是一颗螺丝钉也要仔细检查。

关于火箭发射时间的确定,戚发轫和专家经过多次论证。确定神州五号发射时间在白天。以往神一到神四发射,大都在凌晨和子夜,夜晚发射有利于地面的光学仪器捕捉目标。

但是戚发轫考虑最多的,还是航天员的安全。白天发射有利于发射工作人员观察发射情况,如果突遭意外,宇航员逃离时也可及时发现降落地点。

从火箭设计之处到最后火箭发射时间的确定,戚发轫始终把宇航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戚发轫心里明白,如果心中对于发射成功的把握不是百分之百的时候,戚发轫断然不会在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只要签上的是自己的名字,就是在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确认,对宇航员杨利伟生命安全的确认,对无数夜以继日奋斗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劳动成果的确认。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中华儿女铭心镂骨的日期,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并且进入预定轨道。 当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帜时,中华儿女的内心无比自豪,千年的飞天梦在这一刻实现。

发射成功戚发轫内心激动万分,然而高兴过后,戚发轫又开始关心飞船着陆问题。

神五飞船预计环绕地球飞行十四圈,然后进入返回轨道,飞船像一颗火球一样飞向地球。十六日,返回舱成功落地,搜寻人员成功找到,并确认杨利伟身体良好。戚发轫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从九二年到零三年,十一年间,戚发轫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任务,让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

神五的成功发射,给中国载人航天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旗开得胜。

现在戚发轫已经卸下总设计师的职务,斑白的双鬓也见证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付出。

美丽而神秘的宇宙,过去人们只能望洋兴叹。如今,它在静静的等待中华儿女飞向它的怀抱。

“我是中国人”,爱国激情促使他结缘航空航天 1933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瓦房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5岁时跟随家人迁往辽宁大连。当时的中国,挣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日本人在占领区强制推行“奴化教育”,学生上课必须学习日语,对话也要使用日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发轫对于自己的国籍都是模糊的。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了大连。在戚发轫的第一堂中学课上,老师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4万万同胞,我们有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中国!”戚发轫满含热泪喃喃地念着,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放了学,他飞跑回家,对着爹娘大喊:“我是中国人!”。从此,这一理念如钢浇铁铸般注入他的信念、理想和灵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距大连不远的丹东、沈阳都遭到了敌军的轰炸。大连由于拥有强大空军的苏联红军驻扎在此,得以幸免。那时,正在读高中的戚发轫经常去码头帮忙运送从朝鲜战场下来的伤员,这些伤员大部分都是因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而缺胳膊缺腿,惨不忍睹。触目惊心的场面让戚发轫强烈地感到:“以前的中国不强大,被日本占领,变成亡国奴。那么有了国家,国家不强大,仍然受人家欺负”。当时他就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两年后,机会来了。1952年大学统一招生,19岁的戚发轫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实为北京航空学院,在清华大学内授课)。“我这一生一共就填报过这一次志愿,三个志愿选项都填报的航空专业。”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研制导弹、火箭而专门成立的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初期,人才奇缺。“当时没有学导弹专业的人,只能找学航空的人。”刚刚毕业的戚发轫服从国家分配,转入导弹研究,正式踏入航天领域。面对困难和压力,他认识到“一切只能靠自己” 刚刚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戚发轫,虽说是来搞导弹研究,却从来没见过导弹。“我们是搞导弹的单位,但很少有人见过导弹。”在百十人的导弹骨干队伍里只有一个人见过导弹、研究过导弹,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钱学森。钱学森成了这群年轻的大学生的老师,“食堂就是教室,一本他自己编写的《导弹概论》就是我们的教材”。中国的导弹事业就这样从一穷二白开始了。1958年,研究导弹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可以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为了能够学习到苏联的导弹技术,戚发轫用几个月的时间补习俄文。苏联人不接受军人到军事学院学习,戚发轫他们只好脱下军装,重新穿上平日都不会碰的西装。等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赴苏学习的名单也下来了,十几个人都在名单上,却唯独没有戚发轫。“因为我是学总体的,这是导弹研究的最核心技术,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我们中国人获取核心科技。”“当时感觉很委屈、很窝囊”,戚发轫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这对百废待兴的中国导弹事业来说,打击是很大的。“相当于釜底抽薪”。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戚发轫等没有退缩。“‘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靠别人靠不了啊,一切只能靠自己。”他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