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藏族压架比赛视频大全 藏族搭的木架子是什么

藏族有什么节日

每年的七八月,都是节日多的月份,下面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哪些特色节日吧~

藏族压架比赛视频大全 藏族搭的木架子是什么藏族压架比赛视频大全 藏族搭的木架子是什么


/ 雪顿节

雪顿节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吃酸奶,是的节日,在那一天,会献酸奶,在之后,慢慢加入了藏戏表演等内容。

雪顿节也是游客们喜欢参加的一个节日。

/ 那曲赛马节

那曲赛马节是藏族地区规模的赛马节了,持续五天时间,表演十分精彩,引人入胜。

/ 展佛节

佛展节会在札什伦布寺举行,时长三天,会展出过去佛、现在佛以及未来佛,意义非凡。

/ 萨迦寺金刚神舞

萨迦寺时长七天,你可以欣赏到舞蹈,也可以吃吃喝喝,只管尽情享受吧。

/ 羊卓雍措环湖自行车赛

羊卓雍错环湖骑行持续三天,是对人意志力的考验,重要的是免费参加,只需要带上人,带上自行车就可以出发了。

/ 望果节

顾名思义,是祈求每一年都能收获不错的果子,也即是粮食。这个节日没有固定的日期以及时长,农民们手持青稞酒在一起庆祝丰收。

/ 八思巴文化节

藏族的一个文化旅游节,跳的舞蹈也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萨迦索舞。现在还加入了藏戏、拔河等项目。

/ 仲确节

这是一个藏族商人十分看重的节日,据说这一天做交易的极高。

/ 哲古草原牧人节

在哲古草原举行,有各式各样的节目,赛马、唱歌、跳舞都会有。

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正月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祈愿会(传大召)——正月初三,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二月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个饶迥的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四月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五月"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圣要撒下圣水灵,上山采游山。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六月"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七月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望果节——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九月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十月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十二月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藏历新年、酥油花灯节、楚布寺跳神、萨噶达瓦节、直贡梯寺跳神、日喀则展佛节、烧香节、朝山节、甘丹寺展佛、雪顿节、降神节、燃灯节、工布新年。

拓展资料:

藏历新年

是藏族共同的传统新年,隆重的节日之一,寺庙僧侣与俗人共同欢庆的节日。

酥油花灯节

这一晚,花灯把古老的八廓街装扮成了美丽而神奇的世界。那些用酥油和面粉再加上各种染料做成的酥油灯环绕着八廓街,当夜色来临,千灯万灯同时亮起,酥油彩塑顿时栩栩如生。

这些用酥油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拢,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

楚布寺跳神

楚布寺夏季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还有立经幡柱、展佛等大型宗教活动。跳神仪式,藏语称之为“羌姆”,这是藏传僧侣表演的一种传统的宗教舞蹈。跳舞时根据具体内容,戴面具,穿长袍,佩彩带和刀盾等。伴奏的乐器有牛皮鼓、法号、唢呐等。跳神仪式在楚布寺已有近千年历史

萨噶达瓦节

又称佛吉祥日,四月十五日是藏传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的信众又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联系在一起,即:诞生、成道、涅盘,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的日子。

直贡梯寺跳神

一年一度的“直贡昂却”(音译),即直贡梯寺夏季会。直贡梯寺创始人觉巴·记登工布圆寂之日,为纪念他,每年次日,直贡梯寺都会举办直贡昂却。

日喀则展佛节

每年藏历5月14日至16日是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这个传统宗教节日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展佛节为期3天,展出不同的佛像:天展示“过去佛”,又称无量佛,意旨人们需缅怀过去;第二天展示“现在佛”,即佛,意旨让人们共享今天的快乐生活;“未来佛”,即强巴佛,意旨人们憧憬向往未来。

烧香节

信徒们认为这一天是天上的神降于三世的一天,所以信徒们到郊区山野、林卡公园烧香、祝福神的降临。

朝山节

即“丹伊得钦”,是口授“四大真经”的日子,民众又称它为朝山节。地区的人们到就近寺庙朝佛、诵经、点灯等,宗教气氛十分浓烈。 为了纪念和庆祝这一天,人们提前一日穿戴一新,带着食物前往附近山寺巡礼朝供,求神念经,以求保佑。

甘丹寺展佛

甘丹寺展佛节是藏族的一个重大宗教节日,古老的甘丹寺这天的海洋、帐的城。来自各地的信徒在这里共庆一年一度的展佛节。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被称为黄教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便把珍藏的二十三幅“唐卡”(佛像)挂在大殿外的墙壁上,供信教群众前来参拜。

雪顿节

是隆重、规模、节目内容丰富的节日之一。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同时又叫“藏戏节”、“展佛节” 。

降神节

据说这一天是创始人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教化以后,重返人间的日子,故称“天降”或“神降”。后来信众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以及诚请佛化身再临人世普度有情,于是每年“天降节”当天,藏传各寺庙都要举行佛事活动,接迎重返人间。

工布新年

林芝地区新年,传说很早以前,有外国入侵,当地人无力抵抗,只好向各地求援。工布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前去支援。他们踏上征程之时,正值九月,将士们惋惜不能喝上过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过年的点心,也没有烤上过年的青松火,工布便把藏历新年提前到十月一日来过。

仙女节

在,这一天成了藏族妇女的节日,她们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然后去到的八廓街煨桑祈祷,前往为女神敬献哈达,许下心愿。这一天,对女性来说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向身边男士甚至是陌生男士索要礼物或红包,而男士们一般也会“识相”地慷慨解囊,表示对节日习俗的尊重。

燃灯节

是为了纪念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于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

资料来源:

藏族的节日,一般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特色。藏历元月一日是藏族的新年,藏语的意思是“国王新年”。此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元月十五日,是酥油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还有木偶表演。夜间郊区农人会进行对歌比赛,有时延续几天才能结束,此是热闹的节日。

藏历四月相传是佛月,四月十五日又是诞辰及圆寂的节日,因而这个月,藏族人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并祈祷丰收。藏历的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节日的服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餐。

从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为雪顿节。时值三大寺夏季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的僧众以酸奶,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各地专业和业余藏戏剧团都会聚集在罗布林卡,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七月十日左右,各藏戏团到城镇、寺院和郊区进行演出。现在雪顿节期间还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物资交往,亦为当地的贸易会。

此外还有藏历八月的丰收节,藏语称“望果”,意为巡游田地。为庆祝丰收,当民们除尽情歌舞外,还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藏历十月十五日,是仙女节,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降神活动,尤其是妇女们更为积极,认为这是她们的节日。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各地寺院和俗家的屋顶上点燃了无数的油灯,以示纪念。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为盛大,驱鬼消灾,以祈求来年丰顺。

传统藏族节日

正月 大祈愿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个饶迥的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圣要撒下圣水灵,上山采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雪顿节——马上射箭 雪顿节——牦牛大赛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的“沐浴节”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1.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2祈祷节,是藏族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州内还有本波教的寺庙和信徒,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的习俗

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有规模、特色。

藏历新年活动有驱鬼、请狗赴宴、抢水、祭丰收女神、朝佛等。

沐浴节是每年藏历七月上旬,七天中,从娃娃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主要哲蚌寺晒佛、藏戏两种活动。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收获的节日。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 ”;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大佛瞻仰节,是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跳神节,跳神节在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 。

臧族有端阳节!

藏族的节日

藏族的节日,一般都有浓厚的民族和宗教特色。藏历元月一日是藏族的新年,藏语的意思是“国王新年”。此是一年中重要的节日。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元月十五日,是酥油灯节,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着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还有木偶表演。夜间郊区农人会进行对歌比赛,有时延续几天才能结束,此是热闹的节日。藏历四月相传是佛月,四月十五日又是诞辰及圆寂的节日,因而这个月,藏族人都要朝佛念经,磕长头,禁止屠宰牲畜,积功德,并祈祷丰收。藏历的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意为世界快乐日。这一天,人们都会穿着节日的服装,带着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餐。从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为雪顿节。时值三大寺夏季之期,由于需供养参加夏季的僧众以酸奶,并演出藏戏,故有“雪顿”之名。“雪”即藏语里的“酸奶”,“顿”为观会之意。各地专业和业余藏戏剧团都会聚集在罗布林卡,演出各种剧目的藏戏,七月十日左右,各藏戏团到城镇、寺院和郊区进行演出。现在雪顿节期间还同时举行大规模的物资交往,亦为当地的贸易会。此外还有藏历八月的丰收节,藏语称“望果”,意为巡游田地。为庆祝丰收,当民们除尽情歌舞外,还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藏历十月十五日,是仙女节,每年这一天,举行各种降神活动,尤其是妇女们更为积极,认为这是她们的节日。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各地寺院和俗家的屋顶上点燃了无数的油灯,以示纪念。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为盛大,驱鬼消灾,以祈求来年丰顺。

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什么?

射箭、射碧秀、骑马点、达久(赛马)、马术、赛牦牛、加哲(角力)、“大象”拔河、朵加(抱石头)、俄尔多、锅庄、吉韧、密芒(藏棋)和吉布杰曾等体育活动都是族世代相传的代表性项目。

藏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藏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它的延续与发展,与藏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藏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风筝竞技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人风筝竞技是,把对方风筝割断线。可以控自己风筝去攻击别人风筝,还可以将风筝放很高,利用风动力。

人一般都是在秋季放风筝。两只风筝竞技的方式就是把风筝缠在一起,看谁的风筝会先断线。

在丰收的时候,人们都会拿出自己做的风筝出来放,看谁放的高,会在风筝上画上宗教图案,表达自己心想事成的愿望。

藏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什么?

作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射箭的历史几乎与藏文化的历史一样久远。它起源于原始的狩猎,早在原始末期奴隶初期,就有射箭的相关岩画。箭既是当时的生产工具,又是武器,到后来射箭逐渐发展成为强身健体,兼具娱乐性的体育活动...

碧秀

弓箭的一种。箭杆长约80公分,竹制而成,尾部镶有羽毛,头部为四眼内空的菱角形,箭射出后发出“呜——呜——呜”的响声。比赛时分远射和近射两种。近射主要比准,远射既比远又比准。靶子用皮革制成,分内环和外环两种,以射准内环多者为胜。响箭活动主要在林芝、工布江达等地流传。

赛马

既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又是习武强兵的手段,历史悠久,是族传统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流行于藏北草原和其他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以一年一度的羌塘赛马会和当雄草原的“当姆吉仁”为。参赛者中以少年居多,以减轻负重。骑手身穿轻便服装,或披发或戴帽或头扎白布,在10公里的赛程内,几十匹骏马竞相奔驰,以决胜负。同现代竞技赛区别是参赛的马均是无鞍骏马。

马球

一骑在马上以杖击球的古一代体育项目。公元8世纪初,吐蕃使者到长安迎接金,城公主时,唐中宗亲率宫中,马球队与吐蕃队进行比赛。 有学者认为马球源自, 由吐蕃使臣传入内地(还有的学者认为马球运动源自波斯)。唐时,马球撰被列为军事训练项目,经元、明而不衰,到清朝后失传。而至今在境内仍有极少数精于马球运动的人。

吉韧

即藏式克郎球。设1个长1米左右的正方形球台,球台的四角有4个小洞,黑白两种扁圆形球子各9个,另有1个红色球子放置球台中心。有1个白色母球供双方弹击球子所用。比赛分2人单打或4人双打,双方力争将自己的球入洞中,并设法阻止对方球入洞内。吉韧活动动静结合,趣味性强,老少皆宜,在城镇开展得较为普遍的运动项目。

北嘎

藏式摔跤。它既区别于古典式摔跤,又不同于自由式。比赛时,双方都穿藏袍,腰系宽腰带,各自搂住对方的腰部,借助于手臂和腰部力量将对方摔倒为胜。比赛时不准用脚,违者为犯规。比赛时设裁判员1名。

马术

源远流长,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马上运动,包括骑射、飞马拾哈达、敬献青棵酒等。参赛者头戴大红帽,身着民族盛装,骑着由哈达、羽羚及铜铃装饰的骏马,在一面黄旗的下,纵马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然后在飞驰的马背上做行礼、仰卧起坐、左右转身、左右弯腰、倒骑马背等各种惊险动作。“骑一射”是在相距50米处各放置一个红底黑心的射靶,由射手高举飞速射向靶。然后迅速将背起,左手取弓,右手抽箭射向第二靶。“飞马拾哈达”是骑手身跨在马背的一侧,在马一飞奔中将跑道上的哈达拾起。“敬献青棵酒”,由3名骑手组成。第1名骑手在飞奔的马背上将酒杯放在跑道上,第2名骑手高举酒壶飞马将酒斟在杯内,第3名骑手飞马将酒杯从地上端起来,将此酒献给观众中受尊敬的人。马术活动在的“望果节”上常见表演。

射箭

来源于古代高原人的狩猎和军事活动,逐渐演变成体育项目。射箭所用的弓用竹片制成,无瞄准装置;弦是用几股麻绳拧成,具有较强的弹性;箭长20-30厘米,重约10一15克,尖而税利,箭锭分梭标形、三棱形和圆锥形3种,尾部嵌有雁羽以保持平衡。比赛以射远、射准决胜负。此项运动流行于的米林、墨脱、察隅等地区。

朵加

即抱石头。是在具有广泛群众性基础的集力量和技巧为一体的体育活动。比赛的石头为椭圆形,重约150公斤左右。石头通常用酥油涂抹以增加比赛难度。参赛者须先将石头抱至双腿上,再举开到肩头,然后从肩背放下方算成功。另一种是将石头抱起绕场走一圈,以所抱石头的重量分出胜负。

古朵

用牧鞭抛掷石头。原为放牧人驱赶牛羊或猎取野兽的工具。古朵呈鞭状,用牦牛或羊毛编织而成,长约1.5米,两端细,一头有圈,可套在手指上;中间宽约3-4厘米,用来包石头击发时将石头放人鞭中部,用手抓住鞭梢对折,在身旁旋转,由慢到快,到达一定速度后即对准目标,松开鞭的端,将石块抛出,以远、准定胜负。在历史上,江孜等地曾以古朵做为重要武器,抗击英帝国主义的人侵。自治区第二、三届运动会曾将古朵列为表演项目。

押架

双人拔河。参赛者两人,用一条较粗的绳子两头挽圈,从档间穿过,经腹胸套在脖子上,两手和双脚着地,用力将对方拉过中界线为胜。因藏族崇敬大象力大无穷,故又把此项活动称为“大象拔河”。

射箭、射碧秀、骑马点、达久(赛马)、马术、赛牦牛、加哲(角力)、“大象”拔河、朵加(抱石头)、俄尔多、锅庄、吉韧、密芒(藏棋)和吉布杰曾等体育活动都是族世代相传的代表性项目。

藏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藏族民众生产与生活实践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态。它的延续与发展,与藏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藏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