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小柳今天给分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1、一、存在的误区1、缺乏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分析学习者特征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特点的活动,它为后续教学设计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所谓学习准备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学习者开展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3、如果缺乏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盲目搬用课件,恐怕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合性。

4、因为我们运用的课件大多是面向城市孩子,认知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设计的,课堂容量大,教学密度大,往往令学生眼花缭乱,终成为过眼云烟,失去运用价值,要想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实效,首先应该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特征,想一想自己所占有的教学资源有多少应该用,应该怎样用,如何去设计,如何去组织,如何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5、对学生特征的分析,是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前提。

6、2、教学过程以课件为中心,偏离教学主体。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应是辅助,即辅助教师教、辅助学生学。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中所有的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9、可我们部分教师自己还不能够独立制作课件,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去调控课堂,只能以课件为中心去授课,偏离教学主体。

10、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学而不实,教而不深的结局,反而影响实际教学。

11、3、信息量过大,滞留时间短,不利于记忆。

1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节省了教师大量板书、画图的时间,这是大家公认的。

13、但对于我们大部分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都使用“流水型”模式课件,教师只要轻击鼠标,就可以顺利完成操作。

14、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接受信息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过快的更换屏幕内容,学生来不及理解和记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5、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对现成教学资源要合理取舍,解决好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屏幕切换不能太快,应以学生确实能够理解、记忆为准,需要强调的可反复展示。

16、4、课件代替试验,削弱学生的试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17、多媒体课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但学生的试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

18、另外,多媒体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多种动植物形态、结构、生长、生态等方面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