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蛋鸡养殖管理与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书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对于地面平养,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鸡不与鸡粪直接接触,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别是球虫病的控制作用大;鸡的生活环境相对干燥,对菌病的控制有较大的作用;鸡舍内便于分隔成小间,进行小群精细饲养,便于控制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度。缺点是:网及网架、栅条板和隔网的投资较大;单位面积饲养量和劳动效率低,免疫、断喙、抽样称重等饲养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劳动强度大。晚上鸡群在特制的简易笼内过夜(图2-6)。放牧的场地可选择在果园或农田里,场地的四周应设置简易围栏,以防止鸡跑失。采用这种饲养方式,每群鸡以100~200只为一个单位,晚上赶进一个简易笼内过夜。每群鸡需要约500~1000米2的面积。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育成生产三个阶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的雏鸡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蛋鸡养殖管理与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书蛋鸡养殖管理与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书


蛋鸡养殖管理与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书


(2)做好育成期的雏鸡的分笼处理。在育雏期,雏鸡在高营养的环境下,迅速生长,体型和肠胃容量均发生变化,当进入育成期后,要对雏鸡进行的重新分笼,即把生长过快以及生长缓慢的与正常上长的分开管理,确保每个雏鸡都能长成标准的蛋鸡。

雏鸡的管理技术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阶段饲养管理的优劣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成年蛋鸡的生产性能。为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雏鸡数量预定:

注意事项:1、对用过的鸡笼,水槽、料槽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有机物质,再进行消毒。

2、进行熏蒸消毒时要求室温在30℃左右,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14克熏蒸,并密闭24小时。进雏前1天通风。

二、雏鸡饲养管理

(一)、提供适宜温度保持适宜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可直接影响雏鸡体温的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休息、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腹中剩余卵黄的吸收等生理环节。温度过高、过低均对雏鸡发育不利。进雏前几天,育雏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23℃。

注意事项:1.温度表悬挂的位置和刻度必须准确:温度表使用前必须核对准确,悬挂在雏鸡背部上方3~5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温度表分布要均匀,不能只悬挂在取暖炉附近。

(二)、适时通风换气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尤其冬季育雏,有些养殖户重保温轻通风,把鸡舍搞得密不透风。当育雏舍通风不良时,氨气浓度升高,使鸡的抵抗力减弱。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生长发育,故应适时通风。第1周雏鸡较少,以保温为主,适当打开天窗即可;第2周以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逐渐增多,需适当加大通风量,通风应安排在中午温度高时进行,通风之前将室温提高2~3℃;通风时注意不要形成“贼风”和“穿堂风”,以减少对雏鸡的和危害。

(三)、提供适宜的光照光照在整个养鸡过程(特别是蛋鸡)中是至关重要.育雏期光照不足,则雏鸡觅食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光照度或光照时间过长.则易引起雏鸡的啄癖,因此适宜的光照在育雏阶段尤为重要。一般l~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l盏40W的白炽灯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即可。从第4天起,每天减少l小时光照.直到采用自光照;光照强度从第二周开始改为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1盏25W自炽灯。

(四)雏鸡饮水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雏鸡到达前2小时,饮水器装1/3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25℃左右。雏鸡到达后,先饮水1~2小时再开食。注意观察饮水器水位,不可断水,每天换水次数不能少于3次,有条件的可用凉开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3%葡萄糖、恩诺沙星物;添加物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配制后应让雏鸡在2小时左右饮完为宜,然后换成清水。

饮水量计算方法:一般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冬季:给水量=(5)防止应激反应投料量×2~1(即料水比为1:2~1)夏季:给水量=投料量×3~5(即料水比为1:3~5)

(五)饲料和饲喂1、饲料:在育雏期间应饲喂营养平衡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

2、饲喂方法:雏鸡先饮水2小时,再开始喂料。最初几天把饲料撒在报纸上或浅盘中,以便鸡群采食。5日龄后要换用小型料槽或料桶。饲喂时应依据“少给勤添”的原则,一般在15日龄前每3小时喂饲1次,以后每3.5~4小时喂饲1次。每次喂饲的饲料量,雏鸡能在20~30分钟内吃完。喂多了会影响雏鸡食欲,并造成饲料被污染,喂的太少则雏鸡总的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3. 饲料用量的计算方法:10日龄以内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2(克)11~20日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1(克)2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克)

51~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50+(日龄数-50)/2(克)

(六)断喙

鸡的养殖技术

雏鸡数量一定要按照雏鸡舍大小进行预定。比如,有些养殖户的雏鸡舍与产蛋鸡舍不配套,雏鸡舍适一、精选良种。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地方品种。如果是蛋鸡 可是海兰褐京红一号 ,这两种鸡都比较好 ,产蛋率高 ,适应性强。 如果是做商品鸡 可以养乌鸡贵妃鸡,如果养笨鸡 可以养三黄鸡芦花鸡等品种。合养2000羽,而产蛋舍可养到3000羽,为使产蛋舍占满笼位,就预定3000羽雏鸡,结果由于育雏密度过大,导致鸡群发育不整一般断喙的日龄为7~10日龄,断啄部位,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1、断喙前空料4小时,在前1天和后3天的饮水中加入金泰维或微囊聚合藻。2、断喙时使用电热断喙器。烧灼时间为2.5~3秒,时间太短则会止血不完全。断喙时刀片须烧于593℃,刀片呈樱桃红色,方可进行作。3、断喙后数天内,在料槽中加入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4、断喙后三天不要进行任何免疫,断喙前后3天不要进行支原体免疫。齐,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小柴鸡怎么养,防疫

1)地面平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鸡舍地面上铺一层约 20厘米厚的垫草,垫草可用铡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等,鸡在垫草上面生活。在蛋鸡养殖中,这种饲养方式,一般用于后备鸡的饲养,如果在鸡舍内架设产蛋窝,亦可用于产蛋鸡或种鸡的饲养。

育成期的饲养管表7-5 鸡舍卫生防疫制度(续)-1理

指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置栅架,栅架既可用木条、竹条、小圆竹制成,又可用铁丝网制成,饲养种鸡的栅架一般离地60~80厘米。种鸡栅上(网上)饲养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饲养环境较为卫生,鸡粪可从栅条间隙或网眼落下,鸡脚不直接接触粪便,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种公、母鸡按比例合群饲养,可以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繁殖能力,种蛋的受精率比较高;三是栅上(网上)饲养种用蛋鸡,体质较为健壮,种鸡不至于偏肥,也不易发生笼养鸡疲劳症和脂肪肝综合征;四是蛋壳质量较好。

1.放养场地建设 ①围网放养场地确定后,要选择尼龙网围成高1.5米的封闭围栏,鸡可在栏内自由采食。围栏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每只鸡平均占地8平方米。 ②鸡舍的搭建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距离道路500米以上的地方修建,也可在树林中或林地边,坐北朝南修建鸡舍。 鸡舍可采用塑料大棚式,宽6米,长度按鸡的数量而定,大棚顶内层铺无滴膜,上铺一层用以保温隔热的稻草,在稻草上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并用绳固定。塑料大棚纵轴的两侧下沿可卷起或放下,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换气。棚内地面可垫细沙,使室内干燥,每平方米养鸡6只?8只,同时,搭建多层产蛋窝和栖架,产蛋窝大小以容纳2只鸡为宜。

2.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期是指(31?240日龄)雏鸡经育雏脱温后到母鸡开产、公鸡上市阶段,是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要注意以下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①放养季节选择尽量安排雏鸡脱温后在白天气温不低于10℃时开始放养。 ②放养驯导与为使柴鸡按时返回棚舍,便于饲喂,脱温的柴鸡在早晚放归时,可定时用敲盆或吹哨来驯导和。 俩人配合,一人在前面吹哨开道并抛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一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直到全部进入饲喂场地。为强化效果,开始的前几天,每天中午在放养区内设置补料槽和水槽,加少量的全价饲料和清水,吹哨并引食1次。同时,饲养员应及时赶走提前归舍的鸡。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如此反复训练几天,鸡群就能建立条件反射。 ③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鸡活动的范围内放置一些饮水器具,如每50只鸡准备1瓷盆水。同时避免让鸡喝不干净的水。④定时定量补饲补饲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夏秋季可以少补,春冬季可多补一些;30?60日龄日补精料25克左右,日补1次?2次。参考配方为:玉米61%、豆粕15%、花生仁饼6%、麸皮7%、细糠5%、鱼粉3%、骨粉1.7%、植物油1%、食盐0.3%。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还需要增加油脂,但不可加牛油、羊油等膻味浓的脂肪。脂肪的添加量为3%?5%。日补精料量,3?4月龄补30克?35克,5?6月龄补40克?45克,7?8月龄补50克?55克,日补2次,早晚各1次。 ⑤发酵生虫在放牧场内利用经杀菌消毒处理发酵的猪、鸡粪加20%的肥土和3%的糠麸拌匀堆成堆后,覆膜发酵7天左右,将发酵料铺在砖砌地面上,用草盖好,保持潮湿20天左右即可生虫。每天将发酵料翻撒一部分,供鸡食用,可节约饲料30%。 ⑥补充光照冬春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每平方米以5瓦为宜,从傍晚到晚10时,从早晨6时到天亮。不能猛然长时间补光,每日光照增半小时,逐渐过渡到晚上10时。若自然光照超过每日11小时,可不补光。晚上熄灯后,还应有一些光线不强的灯通宵照明,使鸡可以行走和饮水。在夏季昆虫较多时,可在栖息的地方挂些紫光灯或白炽灯。 ⑦防兽害和害要采取措施防止黄鼠狼、老鹰等天敌捕鸡。若在果园内放养柴鸡,喷洒农时一定要使用生物农。⑧定期防疫与驱虫按鸡疫病防疫程序,30日龄鸡新城疫i系冻干苗滴鼻或点眼1.5头份,鸡痘皮下刺种双针;40日龄禽流感油苗茎背部皮射0.4毫升;5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60日龄新城疫i系冻干苗肌注1头份;90日龄喉气管炎冻干苗点眼1头份;110日龄鸡痘冻干苗皮下刺双针,新城疫油苗肌注0.6毫升,新城疫iv系饮水4头份;120日龄禽流感 。油苗肌注0.6毫升。定期使用物进行驱虫。 ⑨精心管理育成期管理要做到“五勤”。 一是放鸡时勤观察。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向外飞跑,病弱鸡行动迟缓或不愿离舍。二是清扫时勤观察。清扫鸡舍和清粪时,观察粪便是否正常。三是补料时勤观察。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往往显得迫不及待,病弱鸡不吃食或反应迟钝。四是呼吸时勤观察。晚上关灯后倾听鸡的呼吸是否正常,若带有“咯咯”声,则说明呼吸道有疾病。五是采食时勤观察。从放养到开产前,采食量逐渐增加为正常。若发现病鸡,应及时治疗和隔离。

小鸡冻了能救活吗,附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

2、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温度。不同品种和批次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同一品种,体质的要求温度偏高。所以要做到“看鸡施温”。具体方法为:①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睡觉分布均匀,身体舒展。②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开喘气.饮水频繁。③温度过低。雏鸡相互拥挤、扎堆,多数靠近热源。无食欲、更无饮欲。经常发生尖叫声。

一、小鸡冻了能救活吗

1、小鸡受冻之后一般还可以救活。可以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物治疗,具体使用剂量应参照物说明书。如果鸡群的食欲在此时下降,治疗效果,可考虑注射抗生素的办法来治疗,这样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2、小鸡崽比较惧怕寒冷的环境,如果家里比较冷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冻伤。可将它门放在纸箱子里,箱子不用太大,否则保温效果不好,然后在里面再铺放一层水果套和报纸。也可以直接用泡沫箱子,保暖效果更好,初期里面还要放上小灯泡,不仅能照光,还有保温效果。

3、目前养鸡条件比较好,很多养殖户购买了暖风机,暖风机的温度可以进行控制,这样会轻5、非健康鸡群不可进行断喙。松很多。但是暖风机成本比较高,不适合长期使用,一般是在降温天气,温度提不上来,或者停电后紧急加温才使用。 二、小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

1、养殖技术

(1)进雏前一周育雏舍必须打扫干净。用2%火碱溶液对地面和墙壁进行消毒,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5ml、 7.5g熏蒸,密封24小时后放净烟雾即可,饲槽、饮水器等用具可用1%火碱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备用。

(2)雏鸡进鸡舍后一定要先饮水,后开食。3周内的雏鸡可饮用16°C的温开水,头一天饮5-8%葡萄糖水或白糖水即可,中间还需要饮一次0.02%水。从第二天起就可以饮5-7天0.02%痢特灵水,以后饮清洁水即可。

(3)饮水2-3小时后一定要开食,开食可用碎米、碎小麦、碎玉米和小米。小米或玉米面一定要煮成8分熟,再拌入蛋黄,作为开食饲料,3天后改喂配合饲料即可,也可一开食就饲喂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直接将饲料撒在塑料布上或牛皮纸上,手轻敲塑料训练采食。

2、饲养管理

(1)雏鸡早期饲喂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雏鸡周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发育。雏鸡1日龄起,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整齐度,因为雏鸡周体重和均匀度非常重要必须达标,否则会影响出栏体重。所以入舍后要仔细挑出采食不好或状态不佳的雏鸡,对于这些雏鸡可单独饲夏季天热,鸡食欲,采食量减少;冬季天冷,维持营养需要增加,鸡采食量增多。冬夏相比,一日采食量甚至相20~30克,因此在配制产蛋鸡饲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冬季要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这样才能保持产蛋率不至于下降;夏季由于采食量减少,要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致由于蛋白质不够而影响产蛋率。喂。

(2)放弃雏鸡入舍先饮水一段时间后给料的方法,直接变为雏鸡到达前水料全部加好。将饲料、饮水摆好,雏鸡会根据需求自己选择,有脱水比较的雏鸡它们会自己抢水,只有在喝完水后才会去吃料。

(3)改变按照鸡的数量分配饮水器的方法,可以适当多增加饮水器数量,这样能让雏鸡刚入舍后在栏内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水。雏鸡入舍时可以先把真空饮水器放在砖上,等第二遍加水时再摆在网上逐渐将鸡引向自动饮水设备,这样方便雏鸡早日使用自动饮水设备。

掌握养殖技术很重要,新杨褐壳蛋鸡养殖技术有哪些?

(1)规范技术作规程 鸡场技术作规程是其生产中按照科学原理制定的日常作业的技术规范。鸡群及种鸡孵化管理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和作等均通过技术作规程加以贯彻,同时也是检验生产的依据。不同饲养阶段的鸡群或孵化厅的工作,需按其生产周期制定不同的技术作规程。例如育雏(或育成鸡、或蛋鸡)技术作规程、孵化作规程等,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对任务提出生产指标,使饲养员和有明确的目标;指出不同饲养阶段鸡群的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不同品种鸡和孵化条件的技术要求特点,按不同的作内容分段列条、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要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反映本场成功的经验,条文要简明具体。规程要邀集有关人员共同逐条认真讨论,并结合实际作必要的修改。只有直接生产人员认为切实可行时,各项技术作才有可能得到贯彻,制定的技术作规程才有真正的价值。

新杨褐壳蛋鸡具有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热、抗病性强、成活率高等特点是规模化养殖的优选品种,新杨褐壳蛋鸡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都有一定的标准。饲料中营养过剩,会造成浪表7-5 鸡舍卫生防疫制度费,成本增加,也会使蛋鸡体重过重,影响产蛋性能,另外有效的进行光照可以促进蛋鸡发育成熟,一天保证11个小时可以促进产蛋。

新杨褐壳蛋鸡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一、在大型种鸡场挑选鸡种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鸡苗要在信誉好的大型正规种鸡场订购。二、做好入笼的准备,鸡场的设备对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三、做好环境控制,养育幼崽最基本的条件是温度要适中,否则会影响小鸡的抵抗力。

挑选小鸡,做好进入笼子准备,杀菌消毒,准备好的地方,经常喂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控制好温度,饲料。

要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要及时增加营养,也要保证产蛋率。注意鸡舍的卫生情况。要定期打扫鸡舍。

产蛋高峰期主要的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

划分阶段饲养的意义在于指产蛋期内对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的调节,以便满足产蛋鸡对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合理而经济的利用蛋白质,使其充分发挥的效益,既不造成浪费又可降低饲料成本。

产蛋高峰期是指鸡群的产蛋率达到80%以上。目前饲养的蛋用鸡产蛋高峰期很长,一般可达6个月或更长一些。产蛋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无论笼养或平养,总会打乱原来的群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 饲养 阶段,一起来看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营养管理

产蛋高峰期由于大多数鸡均为连续产蛋。一般蛋鸡连产6~9枚蛋停产1天,有的鸡连产十几枚蛋才停产1天。因而蛋鸡的营养消耗特别大,需要大量营养全面的饲料供应。为了保持连续的高产,必须保证蛋鸡每天都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多少营养才能满足蛋鸡产蛋需要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研究蛋鸡每产1枚蛋(蛋重约56克),其粗蛋白需要为:形成蛋需要为12.2克,维持需要为3.0克(轻型鸡),体增重及羽毛生长需要为1.8克,合计需要17克。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下的需要。如果氨基酸比例不恰当或其他导致营养利用率下降,或出现应激等因素的影响,那么由饲料供给的粗蛋白就要大大增加。通常轻型蛋鸡粗蛋白供给在18~19克,中型蛋鸡供给在19~20克。另根据,产蛋高峰期,能量在温和季节里轻型鸡品种每天需要摄入代谢能不低于12.55兆焦,中型蛋鸡品种每天需要摄入代谢能不低于13.81兆焦,同时,要供给充足的钙及。

(2)饲料来源稳定品质优化

一是同种原料的来源要稳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收获季节的原料,其营养组成会有一定的别,这就要求购进原料时尽可能有稳定长期的货源。二是不要轻易改变使用的原料种类。如用以玉米-豆粕-鱼粉为主的饲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不要轻易改变其组成。三是要求保持优良品质,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经过化验,对于仓贮时外设产蛋箱的位置:南北向,舍内中间走道、高架栅(网)床平养的鸡舍也可在舍外,紧贴东西、两侧墙设置产蛋箱;而东西向鸡舍也可以在舍外设置产蛋箱。间过长、虫蛀、霉变、受污染、不洁的原料不宜使用。棉籽、油菜、葵花之类饼粕的用量要适当减少。

(3)光照管理

产蛋期光照一般以16小时/天为宜,即从20周龄开始,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至14~16小时/天,光照强度为10勒,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对无窗密闭式鸡舍采用全部人工光照。对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

(4)管理程序要规范

要稳定喂料、捡蛋、清扫、检查、清粪等程序,要按照确立的时间表进行作,不可忽早忽晚,也不可随意颠倒顺序。饲养人员要稳定,不要更换,需要更换时尽可能有一个过渡期。

如何进行蛋鸡生产管理?

按照蛋鸡的生理特点,其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 0~42日龄的幼雏鸡饲养为育雏阶段,43~140日龄为育成阶段,育雏、育成阶段统称为后备鸡阶段。因此,蛋鸡饲养工艺有全程三段式饲养工艺和全程两段式饲养工艺两类。

蛋鸡生产在规模及非生产成本限定情况下,其经济效益大小主要取决于生产管理水平与市场经营环境。由于市场经营环境的可作性难度较大,故生产管理水平就成为决定其经济效益大小的重要因素。制产蛋鸡经过一段高峰产蛋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机能逐渐衰减,产蛋率缓缓下降,这时要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料号减少蛋白质的喂量。产蛋率一下子下降太快也不是正常现象,要查找原因,予以克服。定切合实际,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生产管理办法,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栅上(网上)饲养

(2)合理安排每日工作程序 饲养人员、孵化人员根据其工作特点,特别是蛋鸡生理需要,设定每日能限度地满足生产要求的“一日工作程序”,既便于技术人员检查,又有利于生产人员合理安排工作。详见表7-3。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续)-1

表7-3 笼养鸡一日工作程序(示例)(续)-2

(3)严格执行鸡场管理制度 鸡场应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卫生防疫制度,见表7-4和表7-5。

表7-4 鸡场卫生防疫制度

蛋鸡饲养阶段

(二)、进雏前检修、清扫和消毒:要在进雏前2周检修门窗、照明设施、堵好鼠洞、保证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又有适宜的光照。对整个鸡舍、鸡笼、用具进行清扫、消毒。

蛋鸡饲养阶段

(1)育成期的光照管理:育成期光照时间将直接影响到母鸡的性成熟的早与晚,关照时间加长,母鸡的性成熟就提前,光照时间缩短则对性成熟起到推迟的作用。一般在到达雏鸡的育成期后,常采用光照渐减的 方法 ,来阻止母鸡性成熟的提前完成。

蛋鸡的饲养过程大致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

1.一般,鸡舍周的温度要保持在33-35度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度,在育雏期的鸡舍的温度底线是20度左右。还要注意鸡舍的通风处理,鸡舍的通风处理通常选在雏鸡生长1周以后,这个时期的雏鸡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的抵抗力,通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雏鸡因空气质量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通风的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保持。,随着雏鸡的慢慢长大,要逐渐降低养殖的密度,以免影响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对雏鸡的关照处理、饮水、饲料和营养、断喙。以及定期防疫接种等,方面也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蛋鸡育雏的管理:育雏期一般是指蛋鸡的周龄在0-6月,在这个时期是蛋鸡饲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首先要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雏鸡之前要对育雏鸡舍做全面的打扫和消毒处理,包括鸡舍外面的墙面以及鸡舍周围的树木等。还要备足饲料、雏鸡的保温燃料、常用品等,然后制定出雏鸡的注射的时间和程序,为雏鸡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为雏鸡生长提供一个温度环境,新孵化出来的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所以,作为雏鸡的管理人员要将雏鸡生存的温度控制在状态,以保证雏鸡较高的成活率。

2.育成期的管理:蛋鸡的育成期的周龄一般是在7-18个月,育成期的饲养工作的重点是,鸡舍内通风换气、关照管理、以及对蛋鸡胫长和体重的控制。

3,预产期的管理。预产期是指蛋鸡的19周龄产蛋率大约为5%的阶段。这一生长阶段,使蛋鸡的内部器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肝体积增大,卵巢、输卵管等系统得到进一步发育,预产期蛋鸡在激素的影响下,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很容易感染蛋鸡的输卵管,造成腹膜炎症等。因此,对于蛋鸡预产期的饲料要选用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要高一些的,由于这段时间的采食量较低,如果不提高饲料质量,很难满足蛋鸡的需要。预产期在为蛋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蛋鸡的肥胖加以控制,避免脂肪淤积造成对腺的发育的影响。

4、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在蛋鸡的产蛋期,蛋鸡首先要给蛋鸡提供适量的饲料。其次,要注重鸡舍的通风的及时性,避免因蛋鸡代谢旺盛,而引发蛋鸡呼吸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量不足。产蛋期蛋鸡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体重的迅速增长,同时产蛋率也得到快速生长,相应的,蛋鸡的进食量、饮水量、以及量都使之增长。

蛋鸡饲养阶段管理要点

一、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这一时期是鸡发育的最重要时间,一方面要长身体,增加体重,一方面又要迅速发育系统,为进入成年产蛋期做准备。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一天比一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但延缓了鸡的发育而且使鸡的产蛋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达不到应该达到的产蛋极限,高峰持续时间也短。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应开始饲喂产蛋前期饲料。日粮中的钙由1%增加到2%或仍用1%的钙加入2.5%的碎贝壳,使日粮总含钙量达到2%。

目前在给产蛋鸡喂料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鸡开产以后随着产蛋率的上升而确定给饲营养水平,即当产蛋率上升一个台阶以后,饲料营养水平才跟上来,也就是说饲料的营养水平是追着产蛋率的后边跑的;另一种方法是当鸡产蛋率达到5%~10%时,就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的饲料,饲料营养水平走在产蛋率前边,也就是预付饲料,这样有利于将产蛋高峰促上去,不致于因饲料营养水平不够而使鸡不能达到的产蛋能力。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60~170日龄的鸡群产蛋率应达到50%,这一时期产蛋率上升很快,一天一个样,再经过3~4周即可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是鸡产蛋的黄金时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当今优良品种的产蛋鸡,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8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20周至25周或更长的时间,达到9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10周左右。从鸡的生理角度上讲,过了产蛋高峰期,喂再多的优质饲料也下不了那么多蛋了。产蛋高峰期要避免一切应激因素,除本鸡舍的饲养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鸡舍。饲养员的衣着每天都要同一颜色,换装换色也容易引起惊群。不能断料、断水、断电,舍温不能过高过低,要无噪音,这段时间不要接种,饲料要全价、稳定,不可轻意改变。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特别神经质,出现干扰必将影响产蛋甚至难以恢复,会给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建议是:产蛋率85%以上,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为18克,当产蛋率降至80%~75%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喂量减至16克,产蛋率降至70%~65%时,每日每只鸡只喂14克蛋白质。加拿 大雪 佛公司的阶段饲养法是:阶段蛋白质日给量每鸡17~18克,高峰的顶峰阶段达19克,高峰过后分别降至16和15克。只要日粮中各种氨基酸平衡,粗蛋白质降低1%对鸡的产蛋性能无大影响。

1. 蛋鸡的饲养周期

2. 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3. 蛋鸡的饲养管理

4. 产蛋鸡在产蛋高峰期产蛋有一定规律,一旦发生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后,就难以再恢复到原来的峰值。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鸡产生应激反应。饲料、疾病、天气的突变、的惊吓、免疫等都是造成鸡群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一定要避免发生。对于可预料的应激因素应在发生之前就按照应激期维生素需要量标准,给鸡群提前补充维生素,这样可以减轻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蛋鸡养殖书范本

5. 怎样养殖蛋鸡

蛋鸡健康养殖常见的饲养工艺与饲养方式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3)放牧饲养方式 用于饲养后备鸡,产蛋鸡近年来亦有采用。这种饲养方式的雏鸡还是在雏鸡舍内饲养,3~5周龄脱温后的雏鸡则是在野外放牧饲养。在野外放牧饲养的鸡群只是早晚补充饲料,白天只供应饮水,鸡群在野外自行觅食,这种饲养工艺的优点是:投资较少;有利于提高后备鸡的体质和高品质的绿色蛋品生产。缺点是:免疫、断喙、抽样称重等抓鸡作较难;在野外饲养,被野生动物伤害的可能性较大。

1.蛋鸡健康养殖饲养工艺

(1)全程三段式饲养工艺 将0~42日龄的小雏鸡,43~140日龄的育成鸡和140日龄以后的产蛋鸡,分别放在不同的鸡舍中进行育雏阶段、育成阶段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称为三阶段饲养工艺。这种饲养工艺适应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也便于鸡舍建筑工艺的设计。但在雏鸡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应加供暖设备;育成阶段,在寒冷地区冬季应补充供暖,才能保证鸡群的需要。三种类型的鸡舍分开设计,是这种饲养工艺的先决条件。规模化养鸡场,采用这种饲养工艺可减少能源的浪费。

(2)全程两段式饲养工艺 将0~140日龄的雏鸡和育成鸡放在同一鸡舍饲养,140日龄以后转至产蛋鸡舍饲养,称为两阶段饲养工艺。这种饲养工艺省掉了一次转群工作,只在140日龄时一次转出,进入产蛋阶段,减少了转群过程中的抓鸡、换舍、换饲养员等应激因素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专业化分工细化,60~70日龄的蛋用后备母鸡可直接饲养在蛋鸡笼,以疏散密度。因各种原因缺乏育成鸡饲养场地和设备的投资,也多在60~70日龄将后备母鸡转入蛋鸡笼中饲养。

2.蛋鸡健康养殖饲养方式

(1)笼养方式 按鸡笼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阶梯笼养和重叠笼养两类,按饲养的层数不同一般可分为2层、3层和4层笼养;按鸡笼架设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高床笼养和地面笼养。笼养方式在蛋鸡业中被广泛应用。

1)阶梯笼养 三层阶梯笼多用于种鸡和商品蛋鸡的饲养,也可应用于后备蛋鸡的饲养。四层阶梯笼则常用于后备蛋鸡的饲养。阶梯笼养的优点是:单位面积饲养量较高,劳动强度小;便于小群精细饲养,并特别方便免疫、称重等作,上市时抓鸡也较方便。便于强弱分群,也便于鸡群同时采食,鸡生长发育整齐性较好。缺点是:固定资产(鸡笼)一次性投资较大;上下层之间的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异较大。

2)重叠笼养 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蛋用雏鸡和育成鸡的饲养,由于投资较大,清粪问题复杂,国内在成年产蛋鸡中应用不多。

3)高床笼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地面上架设1.2~1.5米的走台,鸡笼再架设在走台之上。如果有现成的屋沿高3.8米以上的闲置厂房,可以采用这种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饲养密度较高,便于强弱分群,也便于鸡群同时采食,鸡群生长发育整齐性较好;的优点是可以采用全程一次性清粪,这样既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以减轻清粪对环境的污染。缺点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上下层之间的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异较大。

(2)平养方式 这类饲养方式又可细分为地面平养和网(栅条)上平养两种。

这种饲养方式的二、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优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少,设备简单。缺点是:单位面积饲养量和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鸡与鸡粪直接接触,易感染传染病,特别是球虫病;鸡的生活环境潮湿,极易感染菌病;群体过大,易受惊吓,管理困难;鸡生长发育不整齐。

2)网(栅条)上平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鸡舍内铺上专用的点焊网或栅条,鸡在网(栅条)上面生活。这种饲养方式在蛋鸡养殖中,一般用于蛋用后备鸡及蛋种鸡的饲养,亦可用于商品蛋鸡饲养。

图2-6 放牧饲养的小鸡受冻后一般还能救活。可以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物合用,这样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小鸡崽惧怕寒冷环境,如果家里冷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冻伤,可将它放在纸箱子里,箱子不能太大。如果养鸡的条件比较好,还可以使用暖风机进行保暖,暖风机的温度可以自行控制。简易鸡笼

种用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哪些?

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种鸡是指担负繁殖任务的公、母鸡,所产的蛋用来孵化雏鸡。种鸡饲养方式有笼养、栅上(网上)饲养和地面平养,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多不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下面仅介绍前两种。

蛋雏鸡饲养管理要点

(1)笼养

种鸡笼养,多采用二阶梯式笼养,这样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作,而三阶梯式笼养种鸡,由于笼架比较高,不便于人工授精作。种鸡笼养,采用人工授精配种,节省了大量公鸡,也相对节省了饲料,减少了大群饲养公鸡间的争配和啄斗,易于管理。

对于成年种鸡来说,木条栅架用的木条宽2.5~3厘米,空隙宽2.5厘米,木条走向与鸡舍的长轴平行;竹条蛋鸡饲养阶段相关 文章 :栅架用竹竿或竹片制成,其直径或宽度与空隙一般均为2~2.5厘米;网状床架多用8、10或12号镀锌铁丝搭配编制,网格的大小为2.5~3厘米。栅上(网上)饲养种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好支架:栅条或网状床架应便于拆卸和组装,又便于清洗和消毒。②种鸡合理分群:因为群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受精率,所以种鸡大群配种时每群一般以300~500只为宜,轻型蛋鸡公母比例为1∶(12~15),中型蛋鸡公母鸡比例为1∶(10~12)。③设置产蛋箱:分为在鸡舍内设置产蛋箱和在鸡舍外设置产蛋箱两类。舍内产蛋箱常分为多叠置于鸡舍一侧,以木质产蛋箱多见,其尺寸为:宽30厘米,深35厘米,高30厘米。底板向后倾斜6°~8°,板后设一蛋槽,蛋可自动滚出。箱顶呈45°倾斜,以防鸡栖息排粪。箱门外还需设一鸡脚踏板,方便鸡进入产蛋箱。每箱可供6~8只蛋鸡用。

目前有许多养鸡户利用鸡舍外设置的产蛋箱收集种蛋,与舍内设置产蛋箱相比,外设产蛋箱有下列优点:一是创造了安静的产蛋环境,箱内光线暗淡,产蛋不受其他鸡只干扰;二是便于捡蛋,只要打开箱门,人在外边捡蛋非常方便;三是鸡蛋干净,破损率低,污染少;四是人在外捡蛋减少对鸡群的惊扰。

产蛋箱离地高度:基本与栅(网)床平行,便于进出。

外设产蛋箱大小:一般每80~100只鸡设一个长1~1.2米、宽0.5米、上高0.5米、下高0.35米的产蛋箱,从中间分隔成两个小产蛋箱,箱顶向下倾斜,便于排水。箱底基本与水平面平行。

建筑材料,可用砖块结合木头砌成产蛋箱,也有用木质箱,箱顶盖油毡或大瓦等挡雨材料,箱内底部在木头或芦竹上加盖尼龙网,每只小产蛋箱各有一扇向外开的箱门。

进出口:在建鸡舍时就要考虑预留让鸡顺利进出产蛋箱的通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