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的意思_成语故事不耻下问典故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知则问,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懂就向别人请教,是好学的表现。出自:《论语·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说: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耻下问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自己的主张,但是都没有人理睬。他只好带着学生们来到卫国,住在城外一家客店里。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孔子和学生们在屋子里读着书。突然,学生们都被窗外一片美丽的风光吸引住了。他们一边看着,一边议论着,不知不觉就过了中午。学生子贡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于是,就对孔子说:“老师,我肚子有点饿了,能不能到外面去吃点东西?”孔子听了,说:“好啊!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的意思_成语故事不耻下问典故成语故事不耻下问的意思_成语故事不耻下问典故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_不耻下问的成语典故

不耻下问是表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那不耻下问这个 成语 有什么精彩的 故事 呢?我为大家整理了不耻下问的 成语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

不耻下问bùchǐxiàwèn

[释义]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语出]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正音] 问;不能读作“wén”。

[辨形] 耻;不能写作“尺”。

[近义] 不矜不伐 谦虚谨慎 功成不居

[反义] 好为人师 骄傲自满 居功自傲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虚心求教。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当干部的要~;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用不耻下问 造句

1) 你如果要学习,就要不耻下问。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观点,认真求实观点,能做到不耻下问。

2)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矫揉造作。

3)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我们应该不耻下问。

4) 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5) 以昨天为鉴。以今天为乐。以明天为盼。永远不耻下问重要。

6) 要当一个好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不耻下问。

7) 人尽避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8) 因为他不耻下问,所以他能把各种事情都处理得很好。

9) 就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

10) 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1) 我们一直在讲求公平,客观,在讲求不耻下问,然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根本做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人的顽固不化。

12)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 你寻找它。在学习上应当不耻下问。

1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5) 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16) 当干部的要不耻下问,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1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19)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20) 不耻下问,知错则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1) 要当一个好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不耻下问。

猜你喜欢:

1. 水落石出成语故事

2. 不屈不挠成语故事

3. 讳疾忌医的成语故事

4. 不贪为宝的成语故事

5. 墨守成规成语故事典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