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2020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哪些

对公共场所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共五种

法律分析:对公共场所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共五种:(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二)水质;(三)采光、照明;(四)噪音;(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2020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哪些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标准2020 公共场所卫生检测项目包括哪些


法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三条 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二)水质;(三)采光、照明;(四)噪音;(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第四条 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2020年游泳池水质标准

法律分析:1、 PH值6.5-8.5

2、浑浊度不大于5度或池水透明度应在1.5m左右深处两沿岸岸边能看清池底四、五泳道为准。

3、耗氧量不得超过12mg/l

4、游泳余氯应0.4-0.6mg/l,化合性余氯应在1.0mg/l以上。

5、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8个/L

6、尿素不得超过3.5mg/L.

7、池水温度为22℃-26℃

法律依据:《中华公共场所卫生指标》有关规定

游泳池水卫生指标由现行标准的8项增加为15项,主要增加了消毒副产物、氧化还原电位、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我国游泳池水普遍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池水消毒,氯化消毒副产物THMs (又称卤仿)是潜在的致癌物质,由于池水和水面上空气都会有THMs,游泳者通过皮肤接触、吞咽或吸入而吸收,过量的THMs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氰尿酸对人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性。氧化还原电位ORP表征消毒剂活性、可反映消毒效果的指标,国外发达已普遍采用该指标控制泳池水消毒效果。耐热大肠菌群是评估游泳池水粪便污染的指标菌,指示池水可能受肠道致病菌的污染。

泳池水多项指标的卫生限值更加严格,浑浊度由5提高到1, pH由6.5-8.5提高到7.0-7.8,菌落总数由1000提高到200,大肠菌群由18个/L提高到不得检出。浑浊度是反映游泳池水物理性状的一项指标, 本标准规定池水散射浊度与生活饮用水一致,国内游泳场所调查表明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可将浑浊度净化到SI-2NTU,世界卫生组织《游泳池水环境指导准则》指出游泳池水浊度宜在0.SNTU,根据经济可行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本标准将游泳池水浑浊度限值规定为不得大于INTU.《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主要考虑的是水的酸碱度对输水管道的腐蚀性影响,规定生活饮用水pH的范围在6.5~8.5之间,但在游泳池水处理中,大多数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取决于pH值,因此必须使pH值保持在一种消毒剂的佳有效范围内。本次修订等同采用CI244 2007游泳池水质标准,将游泳池水pH限值范围规定在7.0~7.8之间,与上大多数规定的pH值范围接近。水中总大肠菌群上均以100 mL水样中污染的总大肠菌群可能数(MPN) 表示,很多对大肠菌群的限值要求规定为不可检出(OMPN100ml),因此本次修订我们也将总大肠菌群定为不得检出。

一、二、三类环境分别指什么?

如下:

一类:室内正常环境。

二类:

a:室内潮湿的环境;非严寒和寒冷地区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和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寒冷和严寒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的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地区室外环境。

四类:海水环境。

五类:受人为或自然的化学侵蚀行物质影响的环境。

室内环境标准体系:

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共有19项指标,共分四类室内环境质量参数,它全面地列出了空气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各项因素,属于综合性的质量标准。

2.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对于具体的公共场所,根据其具体环境特点及与人体健康等因素,分别规定了室内应检测的参数,除空气参数外,有的公共场所还包括了噪声、照度。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技术规范,是指:是“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GB/T20000.1-2002当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时,它可以是标准(或标准的一部分)。

一类:室内正常环境

二类:a:室内潮湿的环境;非严寒和寒冷地区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和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寒冷和严寒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类: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的水位变动环境、滨海地区室外环境;

四类:海水环境;

五类:受人为或自然的化学侵蚀行物质影响的环境。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甲醛

我国现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两套,分别是GB/T18883-2002和GB/50325-2020标准两套标准因为颁布的时间有较大异,如GB/50325-2020标准从2020年8月1日开始执行,所以两套标准的数据要求有一定距。

一、中华标准《室内空气检测标准》GB/T18883-2002标准,本标准由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室内空气检测标准》联合起草小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安全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所。本标准于2002年11月19日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环境保护总局批准。

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参编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院,其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