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_四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

【 #教案#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_四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教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_四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_四年级信息技术人教版教案


综合实践展风采

教学目标:

1.掌握管理文件、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信息等作;

2.进一步熟悉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

3.体验信息处理的基本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管理文件、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信息等作;

教学难点:进一步熟悉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课时

二、进行新课。

(一)确定活动主题

1.与小组成员协商,选择一个或自定一个主题;

2.注明确定这个主题的理由;

(二)规划与设计

1.教师演示、讲解:

2.根据主题进行规划和设计;

3.设计演示文稿的结构和内容;

4.演示文稿的一般结构;

5.规划幻灯片的图文内容资料的位置关系;

学生实际作。

(三)收集资料

1.确定收集的资料类型:文字和图片;

2.设计样表;

(四)制作作品

1.明确分工

2.设计幻灯片;

3.添加文字和图片;

4.合并各成员制作的幻灯片;

5.我插入的图文资料;

6.调整文字和图片的样式;

7.设置动画效果;

8.展示并修改。

(五)交流与评价

(六)练一练:

(七)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综合实践展风采

防治及时做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及其危害;

2.掌握查杀和预防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3.初步形成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掌握查杀和预防计算机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课时

二、进行新课。

(一)计算机病的的危害;

1.教师讲解、提问等

2.学生回答,了解计算机的危害;

3.讨论:计算机的名称和感染后的症状。

(二)查杀计算机

1.教师演示、讲解:

2.瑞星杀毒软件

3.一般常用杀毒软件的应用;

学生实际作。

(三)预防计算机

1.坚决不用盗版软件;

2.对移动硬盘、u盘等,应确认无毒后再使用;

3.不随意阅读陌生的电子邮件等;

4.即时通信是,不随意打开收到的超链接和接收文件;

5.安装的杀毒软件等。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防治及时做

一、计算机病的的危害

二、查杀计算机

三、预防计算机

网络博客写想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博客的特点;

2.掌握申请、书写、管理博客的基本作;

3.感受利用博客发布信息的优势。

教学重点:掌握申请、书写、管理博客的基本作

教学难点:掌握申请、书写、管理博客的基本作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课时

二、进行新课。

(一)浏览网络博客

1.访问成长博客网

2.查看网页中的学生博客列表;

3.查看文章列表,阅读感兴趣的文章;

4.在页面下方的评论区中输入姓名及评论的标题,输入评论;

5.输入验证码并发表评论。

6.浏览其他文章或访问其他博客,并积极参与评论。

(二)申请个人博客

1.教师演示、讲解:

2.打开申请博客的页面;

3.参照网页中的说明,输入相关信息,然后提交申请;

4.在新打开的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打开管理页面。

5.查看已经开通的个人博客,并记录自己博客的地址。

学生实际作。

(三)发表文章

1.返回管理网络博客的页面。

2.打开写“博文”的网页,输入文章标题和内容,阅读无误后发表;

3.查看刚发表的文章,如有问题进行修改;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网络博客写想法

一、浏览网络博客

二、申请个人博客

三、发表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反思

第2课《画规则的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反思:教学导入可以出示图形或实物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些事物是椭圆形的、矩形的,便用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创作。学生善于模仿,很容易因为老师的演示而产生思维定势,讲授“矩形”工具画小房子,只讲解矩形工具的基本功能,演示简单的图形的画法,要求学生用这些简单的图形组成他们想象中的房子,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创作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椭圆”、“矩形”工具创作出自己有创新的作品,在检测评价中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构思,学生之间互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的画有创意?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3课《学画不规则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在精心设计和全力上课后,比较满意的地方是:以游戏的方法导入,并贯穿课堂始终。

本节课是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画出各种各样的的几何图形,能利用几何图形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利用的传统游戏玩具“七巧板”来贯空课堂始终。

,因为七巧板是由七块不同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构成都的,很适合做扩充教材。本节课是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而七巧板由七个几何图形组成,学生只要画出这些形状,基础上也就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形成了作技能。

第二,用七巧板做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以实物七巧板来拼一些图案,来吸引学生;再用任务驱动法,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了,就可以画出美丽的拼图。

第三,用七巧板进行德育教育。七巧板能拼成1600多种图形,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赞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发扬传统文化。

第四,用七巧板来创作作品。学生容易创拼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设计的很美,但总有不尽人意。尤其是学生的创造环节。本以为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无比,可以想象出更加丰富的形象,并画出来,但由于教师的不到位和学生自身的技能没有熟练,创作的作品不是很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品没有主题。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作品比较令我满意,很。

第4课《图形的、旋转》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我出示《小鸡玩耍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应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仿制《小鸡玩耍图》。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探索图形的、旋转,通过自行探究、教师、相互交流,顺利地学习图形的、旋转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巡视过程中个别辅导,因材施教,表扬、鼓励与相结合,保持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在学生完成自己的《小鸡玩耍图》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继续探索创新,在实践中熟练,在探索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探索实践中熟练掌握了作技能。,展示

学生的作品,使学生通过成功的作品,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的参谋,不仅要组织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承担的任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是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中介和桥梁。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践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要学习的.知识。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提供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他们协作学习的好习惯;通过鼓励学生大胆作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进而在探索中创新,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之一。

、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够限度的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才能。教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创新教育的学习与活动,消除他们的胆怯和依赖心理。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要多给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情境,他们通过自己思考、作以及与他人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给个性发展以宽松的空间。注重个别辅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断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起的课程永远是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他们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实践、探索、创新,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选用由陕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审查通过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段落格式调整好》,本课主要内容是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段落的对齐和缩进是排版常用的方法,而排版在日常的文字处理使用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有“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距调整”三个知识点。

2、教材处理:

就本节课内容而言,是对word中的格式工具栏中的段落选项卡进行讲解的作,由于这里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并且调整段落格式中除了通过格式工具栏作,还可以通过菜单栏和常用工具栏进行调整作,但由于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有限,要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必须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充分的`作练习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由格式工具栏调出选项卡调整进行了讲解,对通过菜单栏作进行了解。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

2、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作实践课较感兴趣。因此在安排教学时,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师的下进行自主学习。

3、学生缺乏系统的练习,不能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及美术设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作,对进行学生动手能力、探知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的调整;

2、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设置段落格式的作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利用多种方法设置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及美术设计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谁能为我提供一份小学四年级美术的教学 课:贺卡第2课:诱人的1.基础素描--静物 2.快乐粘贴画 3.点线面的变化 4.梦回唐朝--水彩画 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