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间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是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间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间


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

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本所办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如何?

一、产生: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二、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五、山穷水尽: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同时,“金圆券改革”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崩溃。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及原因

1、产

生(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②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特点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原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清政府政策调整(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特点: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

3、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

原因:社会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客观条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直接推动力(群众反帝斗争)、思想条件(利润刺激和爱国心驱使)

特点:时间短暂、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半殖半封特征。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日、美的经济掠夺;

特点四大家族的垄断

濒临破产

5、获得新生(建国后)

原因: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艰难起步。时间: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后)

原因:1.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2.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

第二阶段:初步发展。时间1895--1911

原因:1.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清政府对民间设厂放宽限制

第三阶段:短暂春天。时间:1912--1919

原因:1.辛亥革命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升,鼓励发展工商业

2(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对华侵略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如五四).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和利益的驱使

第四阶段:较快发展。时间:1927--1936

原因:1.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国家基本统一(安定的发展环境)

第五阶段:重大打击、日益萎缩:1937--1945

1.日军掠夺

2.官僚资本的排挤

第六阶段:陷入绝境。1945--1949

1.战争破坏

2.美国的经济侵略

3.官僚资本的排挤

4.政府的苛捐杂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2、地区分布不平衡。

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归纳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由于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以及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民间出现了办厂热潮。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1912到1919年这时候世界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获得较快的发展。

到了1927到1949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那到底怎么个曲折法呢?主要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7到1937年,也就是在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然而这一较好的发展势头却被日本的侵略战争所阻碍,在1937年到1945年这八年抗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可谓是遭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1945年抗战结束了,但是又马上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时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却有重新陷入了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那么到了1956年,改造完成,民族资本主义也获得了新生,从此它就不叫做资本主义了,而是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了。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及原因

1、产

生(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②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特点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原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清政府政策调整(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特点: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

3、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

原因:社会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客观条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直接推动力(群众反帝斗争)、思想条件(利润刺激和爱国心驱使)

特点:时间短暂、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半殖半封特征。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日、美的经济掠夺;

特点四大家族的垄断

濒临破产

5、获得新生(建国后)

原因: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②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特点: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