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nas机箱推荐(nas 机箱 推荐)

本文目录一览:

精于芯,简于行——NAS 2 BAY数据存储机箱

简单的事情简单做只是最为普通的,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则是一种方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对于数据存储,在当下,最简单的存储应该是网络上各种的“云存储”了,各种需要的照片和文档或是重要资料都可以存储其中,但是有一点,免费的云端存储在隐私及网络安全方面始终有一定的隐忧,黑客可跨平台系统进行随意窃取;因此,我认为集存储、共享、备份和防盗功能的网络存储NAS硬件设备或许更为合适。 迈肯思的NAS机箱当中属2个热插拔硬盘位的为最小的NAS存储机箱;小巧玲珑,精简随行。

这款N2以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展现于客户眼前,前面板设计2个热插拔硬盘抽取盒,支持用户在不断电、不关闭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检测和更换硬盘。面板也采用一体的方式做着精细的工艺,体现在热插拔抽取盒俩边样式的不同。对于开关方面设计的是带灯开关和一个快速传输的3.0USB接口,方便用户操作。 小机箱在散热方面也非常不错,即N2机箱后窗标配一个8CM静音风散热风扇,前进后出的散热通道,实现散热和噪音的双重优化。 说到机箱的扩展,这款机箱虽型小,但一样的可以安装一张全高扩展卡,除了2个硬盘还能进行其他的扩展需求,保持优质的用户体验。 简单的NAS机箱,精致的设计和内部结构的强大支撑,给用户一个优质的存储体验,正是迈肯思的用心所在。

nas机箱推荐一个

1、电脑配置:华硕B150M+i3 6100+4G DDR4 2133内存,硬盘上边也大致提了一下:2T+500G*3+usb硬盘一块,开机功率40W左右,黑裙6.1的系统。

2、这个机箱硬盘笼没有,需要后续添加。光驱位上下可以加两个3.5硬盘,中间光驱位可以加装抽拉热插拔硬盘。

3、这个机箱买来并没有硬盘笼,这就需要自己额外安装,毕竟两块2.5硬盘还随便扔着呢。这个并不需要热插拔,方便点的可以直接抽拉就行了,毕竟硬盘上螺丝也是很麻烦的。这样就增加了五个硬盘位。

4、这个机箱有两个前置的风扇,一个是4Pin的口,另一个被改装了,直接拆下来了。开机试了一下噪音,还挺静音的,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可以让风扇工作了,我没有接风扇灯的电。8cm的风扇,3500rpm,静音水平不错,以后可以在显卡上整一块。

4U工控机箱做nas的优点我们总结一下:

优点:

1、存储扩展性好,基本上十块硬盘是没问题的。如果魔改一下,20块硬盘也是没问题的。

2、电源实用性广。atx电源可以使用,这电源什么价格,什么品质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比1U电源的选择性广阔太大。

3、主板适用性广。基本上所有的主板都可以安装,当然推荐m-atx主板了。ITX一般就是2个SATA接口,多的4个,而m-atx起步就是四个,六个八个的也有。更可以pci扩展。

4、价格便宜。百八十买个二手的,这钢板的质量,用脚踹都没问题,对硬盘的保护更好。

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的NAS机箱进化史——截止换代~至~乔思伯N1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licrosse

标题图饮品与本文内容无关;仅做比例展示用途~

之前玩过几款 NAS机箱和ITX机箱,主要遗憾的就是硬盘位不多,这次入手了 乔思伯N1 NAS机箱完美解决了这个痛点。

一起来看下这款乔思伯N1 —— 专为NAS打造的机箱。

机箱的外包装较为朴素,同时也很直观地印有产品外形和型号,一目了然。侧面则是具体的产品参数信息,我这款是灰色的。

参照一瓶330ml的玻璃瓶饮料,N1机箱的正面还真的称不上有多大,总体上是小巧型外观。

前面板的 接口部分除了开机键,还提供了一个USB-A 和一个Type-C接口,以及一个音频接口。

外壳为抽屉式封装,抽取出内部的五金后,可以看到左右两侧的散热网孔呈对称式分部。

底部采用了 滑道式的固定方式,避免推拉时产生过大的助力。

主体五金构架,前置14cm风扇,可以有效为内部设备提供散热。

硬盘仓区域作为此次NAS的重点部分,能够容纳5个3.5寸硬盘,之前看到有的小伙伴说5个硬盘比较密集,4个正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中间少装一块不就行了。毕竟前端有个大风扇,气流是比较快的,集热也不会像没有风扇的5个硬盘位那么差。

硬盘PCB的底部有除了SATA的接口还提供了 2个大4pin的接口,直接转换成SATA供电,同时还有一个风扇供电接口,已经接好了,想换风扇的小伙伴可以记得这里哦。

其他配件,除了基本的固定螺丝垫圈外,还提供了5个软橡胶硬盘提手和4个铝合金垫脚(竖放)以及扎带。

基本构架就是这样,别的小伙伴也做过很多开箱晒物了,我着重结合着装机来聊聊安装感受。

--------------------------------------秋天の分割线--------------------------------------

内部硬件配置:

intel E3_1265L v3

intel B85芯片 itx主板

科赋 DDR3 2400 8G*2

东芝 256G SSD 东芝 8T HDD

230W SFX 轻量化电源

乔思伯_散热器

CPU是在海鲜市场捡垃圾 购入,换掉了这套平台中的服役久已的赛扬处理器。作为低功耗版的45W至强处理器,特点也就是稳定了,默频2.5G,最高3.7G,同时板载显卡,装入黑群晖后可以开启诸如H.265之类的核心显卡解码;当然,也与安装黑群晖的版本有关。价格方面:目前是 425元左右,比E3_1275L v3 和 i3 10105F, 便宜了100多。当然,性能也会有些差距,从价格角度考虑是可以接受罢了。

将主板等配件装入机箱时,安装非常顺利,由于整体都是小型配件,也无需多费周折。

对散热器的高度会有限制,建议使用70cm高以下的下压式散热器,由于我这是45W的CPU,就直接采用被动散热的方式了,配合机箱前部的风扇,也能够满足CPU的散热需求了。

这款SFX电源也是采用短身设计,可以看到省出的理线区域还是很充裕的。

电源本身也有一个4cm的小风扇,给自身散热是足够了。在主板I/O接口的右侧有大面积的散热开孔,也这也为被动散热提供了条件。

硬盘安装时需要拧上螺丝的橡胶垫圈,以及提手。

对好滑道,插入到SATA的对应接口上。

硬盘的安装位置我特意优先放到靠近电源的一侧,留出左侧的空位,便于前部的进风能够吹倒内存和CPU散热器区域。当然,硬盘总有一天会插满的,到时候也可能会给CPU追加个轻薄风扇。

装机妥当之后,合拢机箱外壳,这个固定螺丝是真的 好大一颗!并且带有纹理,直接上手拧起来也算方便。

装好之后,整机平放效果

也可以竖放

可以看到底部的 大面积防滑垫,既有防滑的作用,也能起到硬盘运行时减震的作用。

装机部分就到这里。平台方面我也只是研究了两种,一种是简单快捷的 黑群 ,另一种是Windows servers的服务器配置方式,都能起到NAS的服务效果。

这款机箱总体来说是非常符合预期的,除了价格。在兼容性和散热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体验,日后扩充硬盘也很方便。自身重量+平台+硬盘,已经达到很“稳”的效果,在外部,几乎感觉不到共振。目前的颜色只有这种灰色,以后要是有黑,白,红之类的配色,能更有市场吧!

通过 NAS,投影仪,回音壁组建的家庭影院也快到位了,之后再发个分享帖,回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