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浮游生物网孔径 浮游生物网孔径为多少毫米

浮游植物样品

2.3.2.1 采样工具与采样方法

浮游生物网孔径 浮游生物网孔径为多少毫米浮游生物网孔径 浮游生物网孔径为多少毫米


一般情况下,在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水体中,可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样。有机玻璃采样器为圆柱形,上、下底面均有活门。采水器沉入水中,活门自动开启,沉入哪一深度就能采到哪一水层的水样。采水器内部有温度计,可同时测量水温。有机玻璃采水器现有1000 mL、1500 mL、2000 mL 等各种容量和不同深度的型号。

定性标本用浮游生物网采集。浮游生物网呈圆锥形,网口套在铜环上,网底接盛水器。网的本身用筛绢制成,根据筛绢孔径不同划分网的型号。25#网网孔 0.064 mm,用于采集藻类、原生动物和轮虫。13#网网孔 0.112 mm,用于采集枝角类和桡足类。采样时用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下或 0.5 m 水深处以每秒 20 ~30 cm 的速度作 “∞ ”形来回拖动 (网内不得有气泡) 约 3 min。定性工作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用测微尺测量,按标本的形态、构造、内含物、大小,参考藻类分类学资料鉴定属种。

2.3.2.2 固定和浓缩

水样采集之后,马上加固定液固定,以免时间延长标本变质。每升水样加入 15 mL左右鲁哥氏液 (Lugols solution) 固定保存。为防止样品褪色,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样品置于暗处或在1000mL样品中加1mL饱和硫酸铜溶液。鲁哥氏液配制方法是将碘化钾60g溶于200mL蒸馏水中,再加碘40g,溶解后加蒸馏水至1000mL。也可以用固定液,其配制方法是:(市场销售的40%甲醛)4mL、甘油10mL、水86mL。从野外采集并经固定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必须进一步沉淀浓缩。具体步骤如下:

(1)将水样倾入沉淀器沉淀。

(2)24h内,将沉淀器轻轻旋转两次,使黏附在器壁上的生物下沉,然后再静置24h。

(3)用内径3~5mm左右的橡皮管灌满蒸馏水,利用虹吸法将上清液缓慢吸出。切不可搅动沉淀器底部的标本,万一搅动,则重新沉淀。虹吸管进入水样的一端,始终低于水面,以免吸出漂浮水面的生物。虹吸速度不可过快,一般吸完980mL水样约需20~30min。虹吸管进入水样的一端用25#筛绢扎口,以防标本流失。

(4)后剩20mL水样于漏斗底部,搅匀倒入30mL定量瓶中。为减少标本损失,吸取10mL虹吸出来的该水样的上清液,冲洗沉淀器壁的残留生物,冲洗液加到30mL定量瓶中,终将浓缩样品定容至30mL,并注意贴上标签。作为长期保存的浮游植物样品,在实验室内浓缩至30mL后补加1mL40%的后密封保存。

采集浮游动物的定性样品时,可否用<30um的浮游生物网进行拖网

采集浮游动物的定性样品时,可以使用小于30微米的浮游生物网进行拖网。不过,具体的网孔大小需要根据目标物种的大小来选择。例如,对于枝角类和挠足类等浮游动物,通常采用13号浮游生物网(网孔大小为0.112mm),在表层水中拖滤1-3min。

“一滴海水”照片是真的吗?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这张照片吗?它的标题叫“一滴放大25倍的海水”(点击看大图)

近,海洋生物学家米利亚姆·戈德斯坦对这张照片提出了异议。

这位女生物学家,同时也是美国国会女议员杰基·斯贝尔的法律事务助理,她认为这根本不是“一滴海水”。

海洋生物学家米利亚姆·戈德斯坦(Miriam Goldstein)

那么,让我们来听听,这位海洋生物学家如何解读这张照片的:

“我感到很疑惑。因为这是一个标准到无聊的浮游生物样品。我见过上千份样品,和这个完全一样。这没有什么特别的。

实际上,这根本不是“一滴”海水。海水并不是一锅海鲜浓汤,除了在一些非常罕见和特殊的环境中。这是由拖拽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海水浓缩以后的结果。实际上,这张照片是由游泳池那么多的水,浓缩到半品脱(不到250ml)的浓汁之后所拍摄的。

这是一个浮游生物网,由两个网子组成。在右端,袋子的底部是一个白色的硬制小盒子,用来采集浮游生物。

这是袋子的底部,装满了黏糊糊的浮游生物精华,准备装入箱子里保存。

这是一品脱的罐子,装满了浓缩的浮游生物。

当你把这黏糊糊的玩意儿放到显微镜下面时,你就会看到这张风靡网络的“一滴海水”。天哪,里面全是动物。它们来自广阔的海洋,只是被人为的放在了一起。

所以,我很困惑,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这张照片很酷?

是因为浮游生物很酷吗?我希望是!因为浮游生物确实很酷,它们让我很开心。

或者,人们只是因为误以为每滴海水都包含着这么多浮游生物,被吓坏了?人们害怕那些毛颚动物(长条虫子一样的玩意儿)会吃掉他们的眼睛?如果是这样,我就不那么开心了。毛颚动物通常有2-3cm长,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滴海水中,更不可能吃掉你的眼球。

不管怎样,这让我意识到,科学家有时候可能会把许多公众认为奇妙的事情当做理所当然:比如,海水里充满了肉眼看不见的美丽生物。我们以后应当更多的向大家分享这些。

后,一位读者的评论让我了解了这张照片的背景。这是Did Liittschwager在2006年于夏威夷所拍摄,使用的是捞鱼网,而不是拖网。下图是一张捞鱼网。Liittschwager是在晚上进行的捕捞,这时海面上会有更多的生物。”

捞鱼网

以上就是戈德斯坦的解读。所以,海洋虽然生机盎然,但并不像那张照片一样拥挤哦!

听完了海洋生物学家的介绍,小伙伴们再也不用担心在海里游泳时会吃到免费的海鲜浓汤了吧!

所以,夏天已经这么热了,让我们去海边游泳吧!

进行海胆半人工采苗有哪些意义?如何建设采苗场?

意义:弥补海胆人工种苗生产量的不足、提高海区天然苗的成活率及有效利用率、进一步下降种苗生产成本的较有效的海胆种苗生产。如何建设:采苗区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水质清、潮流疏通、受风浪影响小、浮泥少、透明度较大、邻近无大批淡水或其余污染源注入且海流为回旋流的海区比较理想。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去培养海胆的营养,更加丰富,也可以提高海胆的产量,提高孩子的质量,让孩子的营养更加丰富。是要有一个比较宽大的场所,然后要对水域进行调整,也要对水源进行升级,这样才可以保证养殖海胆的环境健康。

可以用人工器材设备来辅助采集。可以采集一些在自然海区当中的海胆浮游生物,幼体当做幼苗。主要的意义就是弥补天然所产的不足,可以用天然的苗来提高生活效率。

浮游动物网网孔大小如何计算 何为250目 何为300目?谢谢!

筛子内径(μm)≈14832.4/筛子目数

计量单位目粒度是指原料颗粒的尺寸,一般以颗粒的长度来表示。网目是表示标准筛的筛孔尺寸的大小。在泰勒标准筛中,所谓网目就是1英寸长度内的筛孔数目,并简称为目。

泰勒标准筛制:泰勒筛制的分度是以200目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乘或除以主模数方根(1.414)的n次方(n=1,2,3……),就得到较200粗或细的筛孔尺寸,如果数2的四次方根(1.1892)的n次方去乘或除0.074mm,就可以得到分度更细的一系列的筛孔尺寸.

目数越大,表示颗粒越细。类似于金相组织的放大倍数。

目数前加正负号则表示能否漏过该目数的网孔。负数表示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即颗粒尺寸小于网孔尺寸;而正数表示不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即颗粒尺寸大于网孔尺寸。例如,颗粒为-100目~+200目,即表示这些颗粒能从100目的网孔漏过而不能从200目的网孔漏过,在筛选这种目数的颗粒时,应将目数大(200)的放在目数小(100)的筛网下面,在目数大(200)的筛网中留下的即为-100~200目的颗粒。

目数(mesh) 微米(μm) 目数(mesh) 微米(μm)

2 8000 100 150

3 6700 115 125

4 4750 120 120

5 4000 125 115

6 3350 130 113

7 2800 140 109

8 2360 150 106

10 1700 160 96

12 1400 170 90

14 1180 175 86

16 1000 180 80

18 880 200 75

20 830 230 62

24 700 240 61

28 600 250 58

30 550 270 53

32 500 300 48

35 425 325 45

40 380 400 38

42 355 500 25

45 325 600 23

48 300 800 18

50 270 1000 13

60 250 1340 10

65 230 2000 6.5

70 212 5000 2.6

80 180 8000 1.6

90 160 10000 1.3

目数,就是孔数,就是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目。目数越大,孔径越小。一般来说,目数×孔径(微米数)=15000。比如,400目的筛网的孔径为38微米左右;500目的筛网的孔径是30微米左右。由于存在开孔率的问题,也就是因为编织网时用的丝的粗细的不同,不同的的标准也不一样,目前存在美国标准、英国标准和日本标准三种,其中英国和美国的相近,日本的别较大。我国使用的是美国标准,也就是可用上面给出的公式计算。 美国泰勒标准筛的筛目尺寸对照表.可在下面网页看到详细资料.

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目数的大小决定了筛网孔径的大小。而筛网孔径的大小决定了所过筛粉体的颗粒Dmax。所以,我们可以看出,400目的抛光粉完全有可能非常细,比如只有1-2微米,也完全有可能是10微米、20微米。因为,筛网的孔径是38微米左右。我们生产400目的抛光粉的D50就有20微米。附图给出的就是这种抛光粉的照片,注意标尺是50微米。

因此,用目数来恒量抛光粉的颗粒大小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粒径(D10,中位径D50,D90)来表示颗粒大小,用目数折算粒径。如果大家看过日本关于磨料的标准JIS标准,就会觉得非常科学。他们的每个号的磨料均给出了D3,D50,D97的要求,而且用不同原理的粒度测定仪时的数据是不同的。其中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举例来说,D50是2微米的粉,D3大致是0.9微米,D97是4微米。什么意思呢?号称是2微米的粉中,小于0.9微米不能超过3%,大于4微米的不能超过3%。这是非常严格的,市场上见到的绝大多数抛光粉(包括国外的)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尤其是细粉超标严重。

采用目数表征抛光粉的颗粒度是有原因的。老的抛光粉厂采用的是干法球磨和干法过筛的工艺,因此就会出现300目的粉的D50大约为9微米,500目的是D50是2微米左右的情况。大家一直这样用下来,也基本能指导生产和使用。但是,随着新的生产工艺的出现,更高精度要求的抛光的需求,这种方法也应该进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