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什么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讲,所谓系统的结构就是指MIS的组成。本章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MIS的基本结构、功能结构、管理/职能结构、网络计算结构。其中基本结构、管理/职能结构是本章的重点,要求同学们完全理解并掌握,网络计算结构是本章的难点,要求同学们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什么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什么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第1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MIS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4大部件,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此外,MIS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管理等扩展部件,这些是MIS的三大支柱。

同学们在复习时,应以书中的图4-1为基础,从总体上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第2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到底什么是MIS的功能呢?很难给出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从MIS的使用者角度来看,任何一个MIS都有一个目标,具有多种功能,各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这种意义上讲,所谓功能结构就是指从功能角度来描述MIS的组成。

同学们结合书中的例子,理解本节内容。

第3节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职能结构

本节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描述MIS的组成的。这些内容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

、MIS的层次结构。管理活动一般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与此相对应,我们可分别建立战略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执行控制子系统,这就构成了MIS的纵向结构。

第二、MIS的职能结构。从横向来看,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活动是按职能划分的,与此相对应,我们可分别建立若干个基于职能的子系统,这就是MIS的职能结构。

第三、纵向和横向交叉在一起就形成了MIS矩阵结构,即书中所说的交叉结构。

第4节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

MIS网络计算结构大致可划分为4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式模式,以及Web Server(或称B/S)模式。这方面的知识对MIS的开发建设至关重要,是实践中经常用到的。希望同学们按以下逻辑理解本节内容。

首先理解各种网络计算模式基本原理,通过与文件服务器方式的对比,重点掌握C/S方式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理解B/S模式。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补充说明、逻辑模型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

1.1 系统分析

1.1.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万人以上的员工,并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的图

书馆理系统,图书馆藏书 100 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万册。在手工作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等的工作量大,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方式查找书目,不能满足借阅需求。需要建立一套网络化的电子图书馆信息系统。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有两部分人:注册用户和一般读者。一般读者经注册后成为注册用户,注册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其他人员只可查阅图书目录,但不能借阅图书。系统同时考虑提供电子读物服务,目前只提供电子读物的目录查询服务,不久的将来将提供电子读物全文服务。用户可通过网络方式访问读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1.2 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分析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首先要对系统内部人员结构、组织及用户情况有所了

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如图 1 - 1 所示。

图 1 - 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

图书馆由馆长负责全面工作,下设办公室、财务室、采编室、学术论文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和技术支持室。各部门的业务职责如下。

办公室:办公室协助馆长负责日常工作,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采购。

财务室:财务室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

采编室:采编室负责图书的采购,入库和图书编目,编目后的图书粘贴标签,并送图书借阅室上架。

学术论文室:负责学术论文的收集整理。

图书借阅室:提供对读者的书目查询服务和图书借阅服务。

电子阅览室:收集整理电子读物,准备提供电子读物的借阅服务,目前可以提供目录查询和借阅。

期刊阅览室:负责情况的收集整理和借阅。

技术支持室:负责对图书馆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1.1.3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的业务室系统要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环节。图书馆管

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 1 - 2 所示。

图 1 -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

通过业务流程调查,理清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流程。

图书馆管理员编制图书采购,由采购员负责新书的采购工作。采购图书入库后,交采编室编目,粘贴标签,产生图书目录。图书交图书借阅室上架,供读者借阅。采编后的电子读物交电子阅览室。

读者分为注册读者和非注册读者,只有注册读者可以在本图书馆借书,非注册读者可查询目录但不能借书。读者填写注册登记表交图书馆的管理员审核后,记人读者登记表,成为注册读者,发给借书证。注册读者借书时,需填写借书单,连同借书证一起交给借阅室管理员,借阅管理员核对无误后,填写借阅登记表,修改图书登记表中该书的数量,上架取书交给读者。图书馆设读者信箱,读者需要但没有库存的图书,读者可以通过读者信箱反映。图书馆管理员定期处理读者信箱中的意见,将读者需要的图书编制成图书采购交采购员购买。

1.1.4 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时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它抽象概括地把信息系统中各种业务

处理过程联系起来。以下时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地数据流程图。

(1). 零层数据流程图 1 - 3

图 1 - 3 零层数据流程图

( 2 ) 1 层数据流程图 1 - 4

图 1 - 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1 层数据流程图

1.1.5 数据定义及数据字典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各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我们采用了数据字典的说明方法。图书馆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

(1) 数据流描述

数据流编号: D01

数据流名称:图书采编信息

简述:图书采编信息

数据流来源:图书购买后,由图书馆采编人员编码整理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采编管理模块。图书采编信息将采编数据存入数据库(图书表)

数据项组成: BookID (图书编码)+ BookType (图书类别)+ BookName (书名)+ Auth (作者)+ Publisher (出版社)+ Price (单价)+ PubDate (出版日期)+ Quantity (购买数量)

数据流量: 100 本 / 日

高峰流量: 500 本 / 日

数据流编号: D02

数据流名称:图书借阅单

简述:图书借阅单

数据流来源:用户填写图书借阅单交图书馆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审核后,输入计算机。

数据流去向: P2_11 检查读者身份。

数据项组成: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RederID (读者账号)+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0 部 / 日

高峰流量: 5000 部 / 日

数据流编号: D03

数据流名称:填写借阅记录

简述:填入借阅表的记录

数据流来源: P2_13 检查合格的借阅图书信息录人到借阅库中

数据流去向:借阅库

数据项组成: OrderID (借阅号)+ OrderDate (借阅日期) BookName( 书名 ) + BookID( 图书编码 ) + ReaderName (读者姓名)+ ReaderID (读者账号)+ ReturnDate (还书日期)+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state (状态)

数据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数据流编号: D04

数据流名称:借阅图书数量

简述:修改图书库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来源: P2_13 修改图书库中图书数量

数据流去向:图书库

数据项组成: BookID (图书编码)+ O_Quantity (借阅数量)

数据流量: 1000 人 / 日

高峰流量: 2000 人 / 日

数据流编号: D05

数据流名称:图书查询信息

简述:图书查询信息

数据流来源:读者

数据流去向: P3_11 检索处理模块

数据项组成: Book ID|BookName|Auth|Publisher

数据流量: 2000次/日

高峰流量: 4000次/日

数据流编号:D06

数据流名称:图书检索结果

简述:返回给读者的查询结果

数据流来源: P3 _11 检索条件处理模块,从图书库中返给读者的查询结果

数据流去向:读者

数据项组成:查无此书|符合条件的图书数量+{图书馆藏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库册数}

数据流量:2000次/日

高峰流量:4000次/日

数据流编号: D07

数据流名称:图书预定信息

简述:读者预定图书时填写的信息

数据流来源:用户填写图书预定信息,要求预定图书

数据流去向: P4 _11 预定信息输入

数据项组成: ReaderName + Password + BookID

数据流量: 50 次 / 日

高峰流量: 100 次 / 日

1.2 系统设计

1.2.1 系统功能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图书目录检索、网上图书预定、图书借阅、电子出版物借阅、图书采编、读者留言和系统维护等。系统功能如图 1 - 13 所示。

图 1 - 13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1. 读者注册系统

读者访问系统时将检验读者账号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2. 书目查询系统

读者进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后,可以根据需要检索书名或期刊。检索条件可以是书名称、图书编号、作者姓名或关键字等条件,如果读者拥有不充分还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 图书预定系统

读者检索到需要的图书后,单击所需要图书条目,进入图书预定系统,读者也可以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进入图书预定系统。系统查询图书库,如果书库中有此书,则将此书为该读者保留三天。读者应当在三天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否则系统将自动取消保留。

4.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5. 图书采编系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检索使用。目录信

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6. 电子读物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中的电子读物的数量越来越大。电子读物系统处理电子读物的阅览、版权与安全等事务。

7. 读者留言板

通过留言板,读者将需要的图书、要求和建议等记录下来,与图书馆管理人员交流。

8. 系统维护模块

系 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

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状况。

1.2.2 系统环境设计

1.硬件环境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两台服务器构成双机备份结构,保证提供实时服务。为保证较快的响应时间,选用处理速度较高的计算机系统,内存大小对数据库系统的响应速度影响较大,选择内存较大的系统。网络通信速度选用100Mbit/s1000Mbit/s。为保证系统中心的信息安全,配置必要的数据备份设备(采用外部备份方式)。

2.软件设计环境设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 Client ( Browser ) Server/Database Server 模式,服务器端采用 Web 方式进行系统开发,用户使用通用的浏览器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端采用应用逻辑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两层,与客户端形成系统结构。采用这样的三层结构,具有结构清晰、维护简单、运行速度高等特点。软件结构如图 1 - 14 所示。

图 1 - 1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作系统采用 Microsoft 公司的 NT 服务器, Web 站点发布系统选用 Microsoft 公司的 IIS ,数据库系统选用 Microsoft 公司的 SQL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使用 Dreamweer 、 Flash 和 FrontPage 等软件工具。

3. 网络环境设计

图书馆的网络系统,由图书馆主交换机和部门交换机组成。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内部使用

图书馆网络系统访问该系统,也可以在图书馆外部使用互联网访问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结构有几个视图?

[编辑本段]主要任务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MIS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换句话说,MIS系统的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编辑本段]组成

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IPC)、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

[编辑本段]核心

传统的MIS系统的核心是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的核心是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S架构比起CS架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M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作环境,这意味着作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够作MIS系统,这其中的优劣别是不言而喻的。

基于Internet上的MIS系统是对传统MIS系统概念上的扩展,它不仅可以用于高层决策,而且可以用于进行普通的商务管理。通过用户的具名登录(或匿名登录),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可以实现在远端对系统的浏览、查询、控制和审阅。随着Internet的扩展,现有的公司和学校不再局限于物理的有形的真实的地域,网络本身成为事实上发展的空间。基于Internet上的MIS系统,弥补了传统MIS系统的不足,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时代的特点。随着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因特网必将成为人类新的技术基石。基于Internet的MIS系统必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前景极为乐观。

[编辑本段]市场营销的MIS

市场营销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企业或组织整体MIS的一部分。MIS是一个信息系统,它通过程式化的程序从各种相关的资源(公司外部和内部的都包括)收集相应的信息,为经理们提供各层次的功能,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所应该负责的各种、监测和控制活动等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这个表明MIS的本质是一个关于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帮助经理们做分析、决策、和设定控制目标。因此重点是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而不是如何形成这些信息。

[编辑本段]重要性

有效的MIS能够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部程序的改变,外部的变量如何改变,也就是说,时间和内部变量是否会对外部的变量产生影响。这就建立了一个强大而且有效的知识库,它可以帮助进行预测。虽然建立和维MIS是非常耗时和昂贵的,但是与其带来的潜在利益和对决策准确性的提高相比,对一个组织来说这还是值得的。

用JSP构建三层管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使用的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膨胀,企业信息化成了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的有效手段之一。而MIS不仅能够及时全面地提供信息和数据,简化统计工作,对不同的管理层次提出不同的报告之外,还能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因此,采用何种方法开发出一种兼顾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同时满足分布式事件处理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JSP/Servlet构建三层式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2、 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

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如图1。

1基于Ja技术的Web应用体系结构

整个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Web服务器接受请求,通过应用程序服务器执行一个Ja服务器端小程序Servlet并返回其输出,从而实现与客户机进行信息资源的交互。数据库服务器用来存储管理信息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种数据,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程序直接录入。系统的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即可。相关人员通过浏览器来查询、增加、修改、删除数据,对信息进行管理。

3、 系统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人员用来解决编程问题的一种形式化表示。目前,在大多数Browser/Server结构的Web应用中,浏览器直接通过HTML或者JSP的形式与用户交互,响应用户的请求。虽然很直观,但是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作的数据量都是惊人的,随着代码的增多会使JSP页面臃肿不堪,Web服务器的负荷过重。因此,在中间层上采用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VC.Model-View-Controller)的设计模式。Model层用来实现业务逻辑,View层用来显示用户界面,Controller层主要负责View层和Model层之间的控制关系。具体实现时,把Servlet用作应用程序的控制器,把JSP文档作为视图,JaBeans被用来表示模型。所有的请求都被发送给作为控制器的Servlet,它接受请求,并根据请求信息将它们分发给适当的JSP来响应。同时,Servlet还根据JSP的需求生成JaBeans的实例并输出给JSP环境。JSP可以通过直接调用方法或使用UseBean的自定义标签得到JaBeans中的数据。这种设计模式很好地实现了数据层与表示层的分离,使开发工作更加容易和迅速。在这种设计模式下,各层次之间的数据传递如图2。

2 MVC设计模式的数据传递图

4、 数据存取技术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目前,Web与数据库接口技术有很多,其中JDBC是Ja程序连接和存取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由一组用Ja语言编写的类与接口组成,是执行SQL语句的Ja API。本文介绍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在数据的存取方面,采用了 JSP/Servlet+JDBC的技术,即客户端不产生数据库查询命令,客户端上的浏览器通过URL和中间层的Web服务器建立连接。Web服务器主要负责接收本地或远程浏览器的HTTP数据请求,然后中间层的Servlet收到请求后,通过执行程序中的SQL语句,利用JDBC提供的标准API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相应的作处理。Servlet再将查询的数据传给JSP,生成标准的JSP页面将结果返回给提出请求的浏览器。这样,不仅将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端分开,同时提高了数据库的访问效率。

5、 实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用JSP/Servlet构建三层式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作者将举例分析设计一个商品邮购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商品邮购管理信息系统利用Ja语言进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使用IBM公司的Webshpere作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SQL Server7.0,数据库接口程序使用JDBC2接口。整个系统使用基于Web的方式来实现邮购业务的客户管理、职员管理、订单管理、商品管理、出库管理、入库管理等业务处理、流程控制、权限控制、查询统计以及打印等功能。其中详细分析订单管理部分的查询功能。

5.1数据库设计

对于订单部分,需要定义订单信息表Db_order,表中的字段有订单编号(ddbh),客户编号(khbh),商品编号(spbh),商品单价(spdj),定购数量(dgsl),合计总价(hjzj),收到金额(sdje),收到日期(sdrq)。为了能够在应用中使用Db_order表,必须建立数据库连接。这个功能由sql_data.ja来实现。其部分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ql_data {

String url = "jdbc:odbc:PostOrder"; // use your hostname and port number here

String login = "sa"; // use your login here

String password ="zh12345"; // use your password here

public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public Statement st = null;

public ResultSet rs = null;

try

{Class.forName("com.microsoft.jdbc.sqlserver.SqlServerDriver");

con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5.2中间层设计

在商品邮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基于MVC设计模式的思想,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Model层按照分工进行了进一步划分。Model层一般来说由许多JaBeans组成,根据这些Beans在系统中起的不同的作用,将它们分为Command Beans、Data Beans、View Beans三种类型。其中Command Beans用来实现业务逻辑即对对象实例的处理;Data Beans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对象模型;而 View Beans则是用来将处理完的对象实例进一步封装并返回到客户端。

首先,Command Beans获得Servlet传递过来的信息,并将这些业务信息封装在Data Beans定义的对象实例中,根据业务逻辑对信息进行处理。当需要进行调用数据库的存取作时,Command Beans将对象实例以及相应的控制信息通过数据库接口方法完成对数据库的作。数据库作完成后,再将返回的记录集封装成Data Beans的对象实例,进行一定的处理后,将这些需要返回到界面的信息再封装到事先定义的View Beans中去,通过View Beans将信息返回到界面上。

以下是对订单进行查询处理的OrderGl.ja的部分代码。

public class OrderGl {

//定义如下的方法完成对订单的查询作

public final String currentMultiQuery(j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j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com.goods.exception.GoodsException

{//从JSP页面获得相应查询信息

com.goods.view.OrderView view = getView(request, response);

String ddbh = view.getDdbh(); //订单编号

//生成SQL语句

String sqlQuery = "select ddbh,khbh,spbh,spdj,dgsl,hjzj,sdje,sdrq from db_order ";

//执行查询作

ja.util.Vector vector = new ja.util.Vector();

com.goods.sjk.sql_data per = new com.goods.sjk.sql_data();

try

{ja.sql.ResultSet rs = per.executeQuery(sqlQuery);

while (rs.next())

{com.goods.dx.Db_order temp = new com.goods.dx.Db_order();

temp.setDdbh(rs.getString("ddbh"));

temp.setKhbh(rs.getString("khbh"));

temp.setSpbh(rs.getString("spbh"));

temp.setSpdj(rs.getString("spdj"));

temp.setDgsl(rs.getString("dgsl"));

temp.setHjzj(rs.getString("hjzj"));

temp.setSdje(rs.getString("sdje"));

temp.setSdrq(rs.getString("sdrq"));

vector.addElement(temp);

}rs.close();

per.close();

} catch (Throwable e)

{e.printStackTrace();

per.close();

cxyw.printErrorToWeb(request, response, e.toString());

return e.toString();

}//将相关信息回显给界面

view.setVct(vector);

request.setAttribute("view", view);

return "1";

}}

5.3客户端设计

视图是向用户显示信息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也就是用户发出请求之后返回给用户的Web页面。当单击"查询"按钮时,将显示根据订单编号得到的订单信息结果页面ordercx.jsp。这是用JSP页面中如下语法完成的:

jsp:useBean id="view" class="com.goods.view.OrderView" scope="request" /

jsp:useBean id="temp" class="com.goods.dx.Db_order" scope="page" /

jsp:useBean 动作用id和scope发现存在的各个对象,再通过%=view.getDdbh()

和%=temp.getDdbh()%来获取相关数据。

6、 小结

本文提出了一个开发基于Web的利用JSP/Servlet技术的三层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了表示层和逻辑层的分离,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同时,给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

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

1、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管理整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是管理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管理效果,管理系统必须围绕管理目标正常运行,管理者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

2、管理者

管理者是主体,是管理系统中核心、关键的要素,管理系统中的许多活动和行为都要靠管理者去实施,管理者是整个管理系统的统帅者,是发挥管理系统整体功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关键力量。

3、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管理对象包括各类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资源或要素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动态组合与运行构成了职能活动,资源与活动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组织及其行为。资源、活动、组织是具有不同形态的,它们都受管理行为的作用,共同影响管理成效和目标的实现。

4、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管理实施和管理功效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任何管理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管理环境之中,必须受管理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对管理环境起到反作用,所以管理环境也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5、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协调管理要素的工作方式、途径或手段。管理方法是实施管理行为的途径或手段,对管理功效及目标实现具有直接的意义,所以,管理方法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因素。

二、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断与外部环境相互交换能量。对于一个系统而言,要素、组合、功能、活动、信息和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是系统构成的基本条件。

管理系统是指由管理者、管理对象等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整体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 构成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性能)。其中从用户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是以流程为核心的,通过流程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和用户沟通;从开发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实现;从实施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发布与实施。 1) 企业的组织模型 即企业的组织结构关系,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树型组织结构图是描述企业的组织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用来搞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配备情况, 职责分工等情况,它是划分系统范围,进行系统网络规划的基础。在组织结构图中应将用户的组织结构逐层详细描述,每个部门的职责也应进行简单的描述。组织结构是用户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的载体,对分析人员理解企业的业务、确定系统范围具有很好的帮助。取得用户的组织结构图,是需求获取步骤中的基础工作之一。 用户环境中的企业岗位或角色,和组织机构一样,也是分析人员理解企业业务的基础,也是分析人员提取对象的基础。 对用户角色的识别常常遗漏的是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管理人员,角色识别不全,对以后的功能识别会造成盲区。 (2) 企业的流程模型 即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哪些流程、流程之间的关系、每个流程中包括哪些活动、每个活动涉及到的岗位。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要有一个总的业务流程图,将企业中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然后对每种业务进行详细的描述,使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结合起来。详细业务流程图可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形式。对企业而言需要定义关于业务流程图的描述标准,大家采用相同的图例来描述,便于管理。 业务流程图的优点 : ■绘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作业流程条理化的过程 ■表达形象直观,易于和用户交流,易于项目组内部交流 调研的结果,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和用户交流调研的结果,交流的文 档要通俗、易懂, 不能采用专业术语。 ■可以作为培训实施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的文档 业务流程图的缺点 :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调查的不清楚. 这一方面是由于用户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对采用计算机后的管理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当前手工作的哪些内容?能够作哪些现在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等等没有清楚的概念,因此用户无法将这些问题反应出来. 另一方面说明分析人员没有经验,对原始材料挖掘不深,不能从用户 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处来用户的真正需求,不能找到当前管理中的问题。 ■对各种业务之间的总体关系没有表达出来. 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可以将企业的每一种业务的处理流程清楚地表达出来, 但是各业务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表示出来,单看一种业务的流程图很清楚,但是却不能综合在一起,没有整体的概念,作为需求分析的文档,在这方面表达的不够完整。 ■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画法烦琐。 图形可以将流程描述的很清楚,但是还要附加以一些文字说明,如关于业务发生的频率、意外事故的处理、高峰期的业务频率等,不能在流程图中描述出的内容,需要用文字进行详细描述。 (3) 企业的数据模型 即企业中的信息载体有哪些?以及对这些信息载体的详细刻画,包括企业的各种单据、帐本、报表的描述。在需求报告中,应该将单据的描述格式化,需要描述的内容包括: 单据的用途,即单据用在什么地方? 单据的格式:需要明确的画出来,并有实际的有数据的样例,能够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 单据中的数据项的具体描述:长度、类型、计算生成方法、约束条件等; 单据的数据项是由哪些不同类型的角色来填写地,包括用计算机可以填那些数据项。 单据中哪些数据是必填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填的。 单据流量:平均每天产生多少条记录,高峰期的数量; 单据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进行分类,如:按业务类型来分类(采购/销售/生产),按生成的方式来分类(手工录入型/自动生成型),按格式变化的频繁程度来分类(易变型/稳定型),按表现形式来分类(列表型/卡片型)等等。 单据之间的关系:引用关系等等。 同样对于需要的报表与帐本也可以参照上面的条目进行详细的刻画。 (4) 企业的商务规则模型 即企业中的商务规则有哪些?这些规则用在哪些地方? 商务规则可以从影响的范围划分为2类:一类是局部的规则,如不允许出现负库存,一类是整体的规则,如对所有的物料

管理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管理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其各个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秩序。要素是指组成系统的基本成分,一般地说,它是系统形成的基础。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活动是指系统的形成、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完成的。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些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表述。环境是指处于系统边界之外并和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所有事物。

二、系统的特性

(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看,可以划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系统,都具有一些共同特征:1.整体性,2.层次性,3.动态性。4.开放性)

三、管理系统

所谓管理系统实际上是管理对象系统性的反映,管理系统与管理对象是"合而为一"的,任何一个系统一旦作为管理对象存在,也就是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现代管理系统是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可因具体对象不同而千万别,可以是科学的、经济的、教育的、的等,尽管性质不同,但作为管理系统是一个整体。管理系统的整体又是相对独立的不同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可以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来划分,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职能来划分或根据管理机构的部门设置来划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 --- ---

数据结构、数据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 ,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作的 ,作及作规则。如作有检索、插入、删除、修改,作规则有优先级别等。数据作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 。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应用娄必须遵循特定的语义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例如,某单位人事乍中,要求在职的“男\"职工的年龄必须大于1 8岁小于6 O岁,工程师的基本工资不能101 5 0 0元,每个职工可担任一个工种,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的约束条件来实现。

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要素????

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5个基本要素构成企业信息系统主要包括5个基本要素: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性能)。

其中从用户的角度主要关注流程,是以流程为核心的,通过流程将其他几个要素贯穿起来,需求分析人员也应该从这个角度来和用户沟通;从开发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数据、商务规则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实现;从实施者的角度主要关注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以便于系统的发布与实施。1) 企业的组织模型即企业的组织结构关系,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

树型组织结构图是描述企业的组织模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用来搞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每个部门内部的人员配备情况, 职责分工等情况,它是划分系统范围,进行系统网络规划的基础。在组织结构图中应将用户的组织结构逐层详细描述,每个部门的职责也应进行简单的描述。

组织结构是用户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的载体,对分析人员理解企业的业务、确定系统范围具有很好的帮助。取得用户的组织结构图,是需求获取步骤中的基础工作之一。

用户环境中的企业岗位或角色,和组织机构一样,也是分析人员理解企业业务的基础,也是分析人员提取对象的基础。对用户角色的识别常常遗漏的是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管理人员,角色识别不全,对以后的功能识别会造成盲区。

(2) 企业的流程模型即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哪些流程、流程之间的关系、每个流程中包括哪些活动、每个活动涉及到的岗位。企业的作业流程首先要有一个总的业务流程图,将企业中各种业务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然后对每种业务进行详细的描述,使业务流程与部门职责结合起来。

详细业务流程图可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形式。对企业而言需要定义关于业务流程图的描述标准,大家采用相同的图例来描述,便于管理。

业务流程图的优点 :■绘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作业流程条理化的过程■表达形象直观,易于和用户交流,易于项目组内部交流调研的结果,需要得到用户的认同,这就需要和用户交流调研的结果,交流的文档要通俗、易懂, 不能采用专业术语。■可以作为培训实施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的文档业务流程图的缺点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调查的不清楚.这一方面是由于用户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对采用计算机后的管理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当前手工作的哪些内容?能够作哪些现在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等等没有清楚的概念,因此用户无法将这些问题反应出来. 另一方面说明分析人员没有经验,对原始材料挖掘不深,不能从用户 提供的材料中提炼处来用户的真正需求,不能找到当前管理中的问题。

■对各种业务之间的总体关系没有表达出来.采用直式业务流程图可以将企业的每一种业务的处理流程清楚地表达出来, 但是各业务之间的联系却没有表示出来,单看一种业务的流程图很清楚,但是却不能综合在一起,没有整体的概念,作为需求分析的文档,在这方面表达的不够完整。■在不利用工具的情况下,画法烦琐。

图形可以将流程描述的很清楚,但是还要附加以一些文字说明,如关于业务发生的频率、意外事故的处理、高峰期的业务频率等,不能在流程图中描述出的内容,需要用文字进行详细描述。(3) 企业的数据模型即企业中的信息载体有哪些?以及对这些信息载体的详细刻画,包括企业的各种单据、帐本、报表的描述。

在需求报告中,应该将单据的描述格式化,需要描述的内容包括:单据的用途,即单据用在什么地方?单据的格式:需要明确的画出来,并有实际的有数据的样例,能够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单据中的数据项的具体描述:长度、类型、计算生成方法、约束条件等;单据的数据项是由哪些不同类型的角色来填写地,包括用计算机可以填那些数据项。单据中哪些数据是必填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填的。

单据流量:平均每天产生多少条记录,高峰期的数量;单据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上进行分类,如:按业务类型来分类(采购/销售/生产),按生成的方式来分类(手工录入型/自动生成型),按格式变化的频繁程度来分类(易变型/稳定型),按表现形式来分类(列表型/卡片型)等等。单据之间的关系:引用关系等等。

同样对于需要的报表与帐本也可以参照上面的条目进行详细的刻画。(4) 企业的商务规则模型即企业中的商务规则有哪些?这些规则用在哪些地方? 商务规则可以从影响的范围划分为2类:一类是局部的规则,如不允许出现负库存,一类是整体的规则,如对所有的物料管理到批次。

商务规则一般是隐藏在功能模型或者流程模型中,不需要单独描述,但是有些复杂的商务规则是需要单独抽取出来描述,如企业的各种单据记帐的商务逻辑,5)企业的功能模型功能需求是用户的主要的需求,对用户功能需求的描述可以采用文字描述也可以采用语言加图形的描述方式,只要能够将用户的需求描述地完整、准确、易于理解即可。对功能需求比较复杂的系统(如超过10个功能项),可以先描述一个概要,对简单的系统可以直接进行详细描述。

对于用户的功能需求要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应便于用户理解,如按照用户的部门设置情况,进行。

MIS的构成要素包括什么?

MIS的构成 营销经理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研究系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即经过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使之对营销决策更为适用和有效。

(一)、内部报告系统 内部报告系统提供企业内部信息,以内部会计系统为主,辅之以销售报告系统,集中反映订货、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应收及应付账款等数据资料。“结果资料”。

核心是订单---收款循环。(二)、营销情报系统 营销情报系统指市场营销管理售货员用以了解有关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信息的各种来源与程序。

侧重情报收集。“变化资料”主要侧重宏观环境分析。

收集外部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四种:无目的观察;有条件的观察;非正式的探索;有的收集。 营销情报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企业营销决策的灵活性和科学性,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三)、营销调研系统 营销调研系统指系统地设计、搜集、分析和报告与特定营销环境有关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侧重于情报分析,定性分析。

(四)、营销分析系统 营销分析系统指企业以一些先进技术分析市场营销数据和问题的营销信息子系统。侧重于定量分析。

营销分析系统构成: 1、统计库 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异分析,群体分析等。 有组织地收集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料,营销管理售货员可随时取得所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内部资料包括销售、订货、存货、推销访问和财务信用资料等;外部资料包括 资料、行业资料、市场研究资料等。 2、模型库 包括描述性模型和决策模型。

实体分配,产品设计,定价,广告预算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