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_曹魏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

曹的“五子良将”是哪五位?

曹的“五子良将”是张辽。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_曹魏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三国曹魏五子良将_曹魏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_曹魏五子良将为什么没有许褚


张辽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

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点活捉孙权 [6]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的故事:

张辽曾在吕布集团当中与曹军旧将们惨烈厮杀,因此,他与于禁、乐进等人不和,也是合情合理。然而,有一次,张辽却与他的护军武周产生了矛盾。于是,张辽来见扬州刺史温恢,希望请胡质来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生病为借口,推辞了任命。

张辽、胡质出屋之后,张辽对胡质说:“我非常地器重你呀,而你为什么要如此辜负我呢?”胡质说:“古人管仲、鲍叔牙相交:管仲在生意分红时取走了很多,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贪心的人;管仲在参军打仗时常常逃跑,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胆小的人。

听闻诋毁管仲的流言,鲍叔牙不会相信那些流言。这样的交情才能长久啊!武周身为雅士,在往常,您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因为一些小事就产生了矛盾。

何况我胡质才能浅薄,怎么能始终得到您的信任呢?这才是我不愿就职的原因啊。”张辽非常感激胡质所言,于是便改过自新,与武周又恢复了和睦。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五子良将”说法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撰写魏书卷十七时,陈寿将曹魏的将领张辽字文远、乐进字文谦、于禁字文则、张邰字儁乂、徐晃字公明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意在表述五人能征善战。后人简其文字,称为“五子良将”。

张辽(字文远) 、乐进(字文谦)、于禁(文则)、张郃(字儁乂) 、徐晃(字公明)。

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曹的五子良将

一、曹手下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1、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麾下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2、乐进打仗总结起来有三个词:先登、斩将、大破之。打仗不要命,而且武力值非常高,经常带领几百突击队总能在敌方阵线撕开一个口子。曹破吕布的时候也是乐进带着突击队上的,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你想想该突击队里有这么一个小钢炮,守城的敌将那也是心里十分的怕怕。乐进的比较早,故事迹保存的不全。

3、于禁是曹营的将之一,此人的长处就是善于练兵。

4、张邰字隽艾,起初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时,与高览一起投奔曹。是将之一,屡建奇功。连诸葛亮也承认他勇猛过人,是蜀国大患。后为诸葛亮用火计杀。

5、徐晃字公明。原为杨奉部下,被满宠说服后必仕曹。曾经为了援救樊城,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连曹也为他的果敢勇猛而惊叹。

二、东吴四英杰

1、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人。东汉末年军事家。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

2、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外交家,家及战略家。他曾为孙权提出二分天下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兵不血刃,单凭外交手腕从关羽手中讨得半个荆州。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为其发哀。

3、吕蒙(178-220年,一说为180-220年,另有180—221年的说法),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汉末三国吴国名将。初目不识丁,后受孙权教诲开始习文,终成就大器。公元215年奇袭荆州,击败关羽,擒其父子,立下大功。

4、陆逊(183-245),本名陆议,字伯言,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家、军事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吴大帝孙权兄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于公元222年率军与入侵东吴的刘备军作战,以火攻大破刘备蜀军的“猇亭之战(即:夷陵之战)”,是古代史上一次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扩展资料

"五子良将"是指曹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参考资料

曹手下有五位将军,被誉为“五子良将”,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这5人合为一卷,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于禁在五人中功劳的毋庸置疑 。于禁不苟言笑,治军甚严,善于防守。在追随曹之后,攻刘备、破吕布,击袁术,都是战功赫赫。官渡之战守卫延津,其凶险难度远胜于张辽守寿春,所以于禁官职极高,很少带兵。

他算是曹的亲信,对其他部队有监督权,曹就曾用他抢夺过朱灵的兵权。援救襄樊时,于禁一人统帅庞德、朱灵、张辽(本人驻防,只派部队参战)吕常、徐晃、徐商、吕建的七支部队,曹对他的重用恐怕仅次于统摄中原的总指挥夏侯敦。可惜一次直接晚节不保,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被擒,郁郁而终。

张辽早期跟随丁原、董卓、吕布,后来才归降曹,但他在之后的征战中,战功卓著,很快获得曹的赏识。张辽性情沉稳、武力过人,为有名的一仗为合肥之战,他以800兵力力敌孙权率领的10万大军,将孙权打的丢盔弃甲,狼狈而回。张辽无论是武力还是谋略均属上乘,可惜作为降将,他一直担任地方守军,在地区震慑孙权。

徐晃开始作为杨奉的部下与曹交战,可曹却欣赏他的军事才华,于是派人招降了他,之后徐晃追随曹,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徐晃治军严谨,作战勇猛,在官渡之战中,他率军烧毁袁绍的粮草辎重,为后来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关羽水淹七军,大败曹军之后,中原惶恐,徐晃只率领几千新兵,力挽狂澜,三战三胜,击败关羽。

乐进追随曹时间久,当时曹并无势力,远远比不上那些世家大阀,他就此相投足见眼光卓越。他的能力是比不上其他四个人的,但乐进作战勇猛,带兵时冲锋在前以勇武见长,充满“亮剑”精神,属于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类型。他随曹南征北战,历次大战均有参与。他远征袁绍余高干,从北道进入入上,从后面包抄。

高干退守壶关,他每战必胜,“斩首。”以后他又奉命征管承,破之,一直追杀到海岛。荆州刘琮投降的时候,他屯兵阳翟。以后又协助张辽平定荆州叛乱,屯兵襄阳。关羽、苏非都曾经前来进犯,他守得是固若金汤。赤壁大战之后,曹败退,留他和张辽、李典一起守合肥,足见对他的信任。

张郃归降曹晚,还比不上朱灵。后来因为考虑到在官渡战役中他起的决定性因素和安抚河北的需要他才得到高位。但曹一直很信任他,张鲁投降后,曹派他和夏侯渊等守汉中,抵挡刘备。他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

他屯兵广石相持阳平刘备。刘备用车轮疲兵战术,“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但至始至终却不能战张郃。但由于他归降曹时间少,所以前期名声未显,而且给世人的形象以勇猛为主,临阵指挥不如其他人。

在早期的《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的顺序,都是关张马黄赵。

例如:黄正甫:本前为关张黄马赵,后文关张马黄赵: 嘉靖本和周本:前关张马黄赵,后关张马赵黄;朱鼎臣前关张马黄赵,后关马张黄赵;叶逢春本和郑以桢本,前后都是关马张黄赵;汤宾尹本,关马张黄赵,后关张马赵黄;余像斗本,前关马张黄赵,后关张马赵黄。

扩展资料:

《三国志》里曾对这五人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在《三国演义》里五子良将也常用蜀国的五虎上将并称威名于天下。

不过仔细研究历史会发现,五子良将一般是曹用来冲锋陷阵的将军,因此这也决定了他们不会有庞大的部属,以现在的军事标准来衡量的话,五子良将顶多就是曹手下的五个师长而不是集团总司令级别的。

参考资料: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

1、前将军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曾亲自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力排众议并率领先锋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以静待哗而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

2、右将军乐进

乐进,字文谦,冀州阳平郡卫国人。东汉末年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都在中取得了胜利。

3、左将军于禁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鲍信为救曹而,于禁归属曹。

后来,跟随曹伐吕布、围张超、扫黄巾、击袁术。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

4、征西车骑将军张郃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黄巾,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

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此后,随曹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

5、后将军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与夏侯尚一起攻克了上庸,但是,却未能攻克江陵。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扩展资料:

五子良将”是指曹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参考资料:

曹的五子良将指的是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这五人智勇兼备,能征惯战,各自还具备独自统兵的能力。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指上述五人)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五子良将”。

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扩展资料:“五子良将”是指曹手下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曹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常常用这五个人为先锋,撤军时常用这个五个人断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将这五个人列为一传,在进行总评时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近现代以来人们开始将其合称为五子良将,但子只是一个量词,“五子”意思就是说“这五个人”。

参考资料:

1、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时马邑之谋的发起者聂壹的后人。曾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的下,恪尽职守。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随曹四处征讨,战功累累。曾亲自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力排众议并率领先锋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以静待哗而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

2、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3、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曾于张绣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

4、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黄巾,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此后,随曹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

5,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击败后转投曹,在曹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赞“有周亚夫之风”。

扩展资料:五子良将的影响:

五子良将先后跟随曹的时间不同,乐进、于禁加入曹的时间早,其次是徐晃、张辽,是张郃,而早期五子良将的战绩也多是从攻,进攻时被任命为先锋,撤军时负责断后。

建安二十年(215年),张辽与乐进一同守卫合肥,曹征汉中张鲁时,东吴孙权趁机起十万兵来犯合肥,而张辽守兵只有七千余人,招募八百敢战将士,趁夜对孙权发动突袭,孙权围攻合肥十余日不下,开始撤军,张辽与乐进又趁机追击,几乎擒住孙权。而后又带病与孙权交战,击败东吴将吕范等。

张绣反叛时,曹从被击败的黄巾军组建的青州兵趁机打家劫舍,曹对青州兵管理比较宽松,于禁率军将这些趁火打劫的青州兵进行讨伐,平定了青州兵所带来的祸患。但在后来的襄樊之战时,于禁被关羽放水进攻,所率七军全部覆没,于禁也因为投降被指责。

个问题,曹的五子良将都有谁?

曹的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曹家人?

有可能是为了避嫌,所以五子良将中并没有排列任何一位曹家亲属。

第三个问题、孙吴有类似"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么一说的人吗?

孙吴也有类似这么一说的人,在孙吴有着东吴四英杰——周瑜、陆逊、鲁肃、吕蒙。

扩展资料:

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强大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

曹的五子良将有:前将军张辽、后将军徐晃、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齐将军张郃。

张辽:曾属丁原、董卓、吕布,在吕布败亡之后归顺曹,后随其征战,战功累累。多次击退孙吴进攻,令孙闻风丧胆,后病逝,享年五十四。

徐晃:原属杨奉,后曹大败杨奉,其投靠曹。智勇双全,治军有方,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后病逝。

乐进:随曹多年,南征北伐,曾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大将严敬,大破黄巾、雍奴、管承等,后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

于禁:原属鲍信,后从曹,曾讨伐张绣时不守纪律的青州兵,后在襄樊之降关羽,一波辗转,后被孙权遣返于魏,同年逝世。

张郃:原属袁绍,曾破公孙瓒有功,官渡之战降于曹,后屡建战功,在定军山带帅,于木门道被孔明设伏射。

没有曹姓人的原因是为了避嫌。

而孙吴并没有五子良将,五子上将一说,只有东吴四杰,分别是周瑜、陆逊、鲁肃和吕蒙。

扩展资料:

五子良将势属三国时期,曹魏的五位将军,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

曹在行军作战时,进攻时,五人常常先军作战;撤退时,常用五人殿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对五人评价是:“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参考资料:

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五子良将是靠功勋封的,没有曹家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吴国五虎:太史慈 、甘宁、 徐盛、 凌统、 黄盖 。

1、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谥“刚侯”。

2、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多年来随曹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

3、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原属鲍信,后归曹,为将坚毅庄重,被曹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谥“厉侯”。

4、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

5、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的军事家,原属杨奉,后投曹,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拓展资料

评价

陈寿《三国志》: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参考资料

曹的五子良将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徐晃。

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同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曾担任先锋,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镇守合肥时多次击退孙权的进攻。222年,谥“刚侯”。

乐进,多年来随曹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后与张辽镇守合肥。218年,谥“威侯”。

于禁,原属鲍信,后归曹,为将坚毅庄重,被曹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襄樊之战时被关羽击败后被俘投降,归国后被羞辱至,谥“厉侯”。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军事家,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为将以巧变著称,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曾一举击破诸葛亮的北伐。后于木门道中伏而,谥“壮侯”。

徐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的军事家,原属杨奉,后投曹,在汉中之战、襄樊之战都有突出表现,被曹称赞有周亚夫之风。227年于任上,谥“壮侯”。

扩展资料:五子良将中没有曹家人是因为:和曹有亲属关系的将士大部分是曹的亲信,曹的直系亲属曹丕、曹植等是曹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份不同各个职能也不同,所以不会去做五子良将。

孙吴武将没有这类说法,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等人,后人称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

参考资料: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部下五员大将,他们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将上述五人的列传合为一传,并在评论中说道:“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后人因称五人为“魏五子”或“五子良将”。

张辽

居于五子良将之首。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曾在合肥郊外逍遥津率领八百勇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且点活捉孙权,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了。张辽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黄初三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张辽病笃,病逝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乐进

居于五子良将之臂。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东汉末年名将,曹帐下将领。以胆识英烈早投奔曹,为帐前吏。随军多年,南征北战,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征孙权,假进节。曹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张郃

居于五子良将之躯。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征西车骑将军。谥曰壮侯。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他先后跟随韩馥、袁绍。官渡之战中,张郃率部投降了曹,为曹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诸葛亮次北伐中原时,正是张郃在街亭击败了蜀国大将马谡,挽狂澜于既倒。陈寿于《三国志》中评价张郃“以巧变为称”。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谥曰壮侯。

于禁

居于五子良将之胯。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曾于张绣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官至左将军,假节钺。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吕蒙攻陷荆州后于禁被释放返魏,奉命镇守曹陵墓。曹丕遣人将于禁乞降等事画于陵壁,于禁看后惭愧发病而。谥曰厉侯。

徐晃

居于五子良将之足。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公元196年,曹击败杨奉后投靠曹。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在曹军中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官渡之战中烧毁袁绍的后勤粮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徐晃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公元227年病,后谥壮侯。

当时的五子良将分别是乐进,张允,张辽,于禁,徐晃,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其中两个人是右将军,一个左将军,还有前将军和西征将军。

三国时期的五子良将有右将军乐进,征西将军张允,前将军张辽,左将军于禁和右将军徐晃。

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张允,曹在打仗的时候经常会带着他们这些人,这些人的能力很强。

三国时期,五子良将分别为,张郃,于禁,张辽,乐进,徐晃,这五位大将。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合以及后将军徐晃。

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张辽先跟丁原,后又依附过董卓,吕布。199年,曹斩吕布收张辽,之后,张辽就跟随曹南征北战,战袁绍,平河北,征荆州,讨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一生之中为辉煌的时候是合肥之战,215年,孙权亲率10万大军功合肥,张辽带800敢队大战,先声夺人。后于逍遥津打败东吴大军。后张辽以征东将军之职镇守东线,直至病逝。 [

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山东省莘县)人。曹讨伐董卓时乐进就已经跟随曹了,乐进在官渡之战时曾立下过大功,后又随曹败吕布,平荆州,每战必争先,为曹所看重。后和张辽,李典一起屯兵合肥,多次打败过东吴的进攻。后迁右将军,218年逝世。

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人。早年,于禁跟随鲍信,后鲍信讨黄巾军身,被曹所收编。于禁打败过吕布,并在官渡之战中充当先锋,身先士卒,奋勇作战,协助曹取得了胜利。为曹所器重。

后一路迁至左将军。219年,关羽围樊城,曹令于禁和庞德领军解救,后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被俘。后关羽被吕蒙所杀,于禁被孙权发回魏国,不久阴郁而。

张颌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

早年参与黄巾。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授偏将军。

跟随曹攻取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末,进军巴西,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跟随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迎战刘备。次年正月,夏侯渊战,张郃主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张郃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

太和五年(231年),受司马懿所迫而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

徐晃

徐晃,字公明,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同时,也是曹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

在官渡之战中,徐晃先后击败刘备、颜良、文丑等人,因此被拜为偏将军。随后,徐晃与史涣带着几千骑兵打败袁绍将领韩猛,又因功被封为都亭侯。在白狼山之战中,徐晃大败敌军,助曹讨平乌桓以及铲除袁氏残余。

公元215年,徐晃跟随曹征讨张鲁,因功升为平寇将军。襄樊之战时,樊城守将曹仁一面守关羽的进攻,一面向曹请求支援。随后,曹派出徐晃前往救援,他长驱直入并成功解围。在此战役中,徐晃因为治军严整,被曹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曹丕称帝后,被封为杨侯的徐晃与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攻克了上庸城。公元227年,徐晃,谥号为壮侯。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五子良将都有谁,感谢阅读。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他们五人都为曹魏立下过赫赫战功,张辽曾经以少胜多击败孙权,乐进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于禁,徐晃,张郃也都在许多中获得过胜利,他们都深受曹重用。

曹魏五子良将指的就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他们的结局就是没有得到善终。

张辽,他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张辽主要战功有征天山攻讨陈兰、梅成。乐进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于禁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张郃 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徐晃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

三国演义》里魏国五子良将是:

辽(文远),张郃(俊艾),徐晃(公明),乐进(文谦),于禁(文则)。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

徐晃是曹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

于禁,魏国五良将之一。他早随鲍信起兵,后来又一起归附曹,被任为官军司马,从此跟随曹四处征战。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早投到曹帐下,胆勇过人,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

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是:

五虎上将,是指罗贯中的长篇《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

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原文描写为“五虎大将”,后人惯称“五虎上将”。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1.前将军张辽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右将军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南征北讨。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刘备入蜀后,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击退关羽、苏非,降伏南郡诸郡山谷蛮夷,又大破刘备的临沮长、旌阳长。后来,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

3.左将军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后被王朗引荐给曹,之后便随曹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器重,是曹麾下外姓将领中一个假节钺的人。但同时于禁常以军法处理下属,不得士卒欢心。

4.征西车骑将军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河间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早年应募参军,黄巾,归顺冀州牧韩馥,拜为军司马。袁绍攻取冀州后,张郃率兵归降,任步兵校尉。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授偏将军。太和五年(231年),受司马懿所迫而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

5.右将军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击败后转投曹,在曹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