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 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方面

农业有什么新的发展模式?

说到新思维、新玩法,当今的农村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了以下几种农村发展新模式。

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 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方面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 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方面


1、农业消费新模式:农业公园。“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它是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

2、休闲农业新模式:文创农业。将传统的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借助文创思维逻辑,将文化、科技与农业要素相融合,这就是文创农业。

3、光伏农业新模式:农光互补模式。农光互补”就是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终并入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4、农产品营销新媒体:认养农业。只需在手机上安装APP终端,就可以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行24小时监控——这不是虚拟的开心农场,是现实的“认养农业”。

5、农业经营新模式: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

6、农业变现新模式:田园综合体。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一号文件。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

7、农业资源重组新模式:共享农业。近年来,“共享”这个概念迅速兴起,在“互联网+”的模式助推下更是呈爆发式增长,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有哪些

农村产业发展有强势农业型,功能拓展型,链条延长型等。

详细情况如下:

1、强势农业型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先进装备应用,发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优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黑龙江农垦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2018年12月,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正式成立, 标志着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地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北大荒现有耕地4448万亩、林地1362万亩、草地507 万亩、水面388万亩,下辖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有限公司, 97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水平。

北大荒集团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十六连丰”。

2、功能拓展型

通过拓展产业功能边界,打破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藩篱,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以新的产业形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四川省金堂县始终将延长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作为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的命脉,对壮大产业、联动第二产业、开发第三产业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实现三产之间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金堂福兴镇园觉寺村引入浙江企业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不仅开发出铁皮石斛有机鲜条、铁皮石斛花、铁皮枫斗等产品,还通过与种植基地周边农户合作(农户以房入股作为民宿)发展康养产业,形成了“一三互动,农旅结合”的模式。2018 年,金堂县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有哪些

随着的发展,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已经不能再像20年前,到乡村去仅仅是吃一个农家饭,睡一下农家炕,已经不是城里人周末想做的事了。乡村旅游必须在模式上不断创新。

,乡村旅游+生态的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 银 山,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根本的价值所在。说白了,现代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工作压力和时间紧迫感是越来越大,城市已经是快生活节 奏的代名词。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去亲近乡野,如果有小长假就有可能选择去附近的郊区和农村享受生活。就是想逃 离城市雾 霾、远 离喧 嚣,到乡村呼吸清新的空气,放松身心,在村落开阔的天际线下漫步,望着满天的繁星入梦。朴素的原生态生活以及清新的空气就是农村的优势。

第二,乡村旅游+文化的模式。传统的历史文化和质 朴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源 泉。挖 掘古老的民居、庙 寺、祠 堂、书 院等独具地 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将传统的饮食文化、街市文化、民俗文化做活,让城里人来到乡村了解到该乡村独 树一帜的特色及优点,只有让城里人更多的得益于历史文化的熏 陶,才能把他们留得住、留的久。

第三,乡村旅游+家园的模式。南 怀 瑾 先 生曾说过:“三千年读 史,不外功 名 利 禄,九万里悟 道,终 归诗 酒田 园”,中 国 人终 归宿追 求的是梦一般的田 园,其实也是骨 子里乡 愁情 结的的家园眷 恋,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回到乡村养老。

要想更多更有效地吸引来自城市的人们来乡村旅游或养老,这时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现代城市里的基础设施比农村的更加完善齐全,就要避免城里人来到了农村,对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而导致的不方便、不习惯,这其中就包括厕 所的清洁、无线网 络的部 署还有购物支 付的方式多样化等等,现代农村也应该与时俱进,跟 紧“互 联 网+”的大数 据时代,建设“互 联 网+农村”经济。

第四,乡村旅游+康养的模式。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与健康疗 养、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聚 合起来,与健康、养 生、养老、休闲 链接起来的温泉小镇、康养小镇、民宿小镇养老小镇等越来越受青 睐,特别是随着我 国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康 养乡村未来必将越来越 火。

乡村旅游发展中三种社区参与模式有

乡村旅游发展中三种社区参与模式有:

1. 企业为开发经营主体的模式。

2. 村集体为开发经营主体的模式。

3. 村民自主经营模式。

我国美丽休闲乡村发展模式有哪些?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农业部发布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模式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能够起到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有6种发展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产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和农事参与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利用乡土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和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和乡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