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我是人间惆怅客 歌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翻译

纳兰容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浣溪沙 纳兰容若

我是人间惆怅客 歌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翻译我是人间惆怅客 歌词 我是人间惆怅客翻译


残雪凝辉冷画屏①。《落梅》横笛已三更②。更无人处月胧明③。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注释】

①残雪:尚未化尽的雪。画屏:绘有山水图画的屏风。

②《落梅》:即《落梅花》,古笛曲名,以横笛吹奏。

③胧明:微明。

【赏析】

这首词是一抒发人生惆怅主题的词。

上片整体比较平实,主要下力在于营造氛围上。第一句说雪后数日,残雪未销,月色照耀下,皎洁的白光呈现出带着寒意的光辉,五彩的花屏也因这种氛围而冷却了。这点出了环境,包括地点是在房中,时间则是在稍有月色的残雪之夜。这句的使用并不出奇,如“残雪”、“画屏”这些意象,以及“冷”的意动用法,都是诗词中极为常见的。

接着视角转换,由视觉转移到听觉上。前句的场景“残雪凝辉冷画屏”可以说是看见的,而“《落梅》横笛已三更”则是听觉感知到的。这句时间上在前一句的基础上精确了,说“已三更”。这句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试想一位三更难眠的人,在残雪未销的寒冷独自徘徊,忽然听见横笛,不可谓不令人益发愁肠百结,不能自已。深夜闻笛的诗如李益《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白《春夜洛城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白居易《江上笛》“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刘孝孙《咏笛》“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等等,都是长夜闻笛的写照,无不呈现一种孤独悲凉的氛围。

所以说,上片就整体上看,在营造氛围上传承了前人惯用的方法。

下片在写法上显然在上片的情感氛围笼罩下,突然情感爆发开来。下片前两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可谓突起得妙绝。纳兰性德将整个世界都客体化,并同自己分离开来,大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

这两句中有似乎相对的两个主体,一个是“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我”,另一个是“知君何事泪纵横”中的“君”。前一个很显然,就是词人自己。后一个“君”则大有可说的地方。或许有人会以为这个“君”是纳兰性德所思念的那个人,或者他的妻子卢氏、恋人,甚至是他的朋友,等等,但总之,都是真正和“我”相区别的其他人。然而或许并非如此,这个“君”又何尝不能是纳兰性德自己呢?正因为自己本来知道自己孤独凄苦,饱尝人间离愁别苦,是所谓“人间惆怅客”,因此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又马上回头看见自己竟然在流泪,也更是无人知晓,来给予慰藉,便回头自对自地冷嘲:“你知道你一个伶仃孤苦,独自掉泪究竟是为什么呢?难不成还会有人来给你安慰么?简直煞是可笑了!”这种情感又矛盾而又为合情理。反观后,竟发现自己是如此可怜,竟然连哭泣似乎也毫无价值。

后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一句犹如妙绝的音乐一样,虽然停止,而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一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联系了上片下片,将夜半笛声同忆平生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用一个结尾来营造了一个新的开始,也就是“忆平生”三个字,这三个字能读者联想到词人生活,去思考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是个很好的留白。

全词残雪冷,花屏冷,月光冷,心更冷。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①,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②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①身向句:谓此时正向山海关外行进。榆关,指今河北省山海关。据《柳边纪略》云:“古来边塞种榆,故曰榆关。”又,《清一统志·永平府二·山海关》:“按《明统志》云,榆关在抚宁县东二十里。徐达移于东界,改名山海。”那畔,犹那边。

②聒(guō):嘈杂吵闹之声。

【讲解】

此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之句。唐教坊曲有此调,后用为词牌。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红豆》、《忆多娇》、《山渐青》、《青山相送迎》等。此调有不同体格,均为双调。本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四句,共三十六字。句句押平声韵,且逢第二句即叠用起句。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蔡嵩云《柯亭词论》云:“纳兰小词,丰神迥绝”,“犹工写塞外荒寒之景,殆扈从时所身历,故言之亲切如此。”这就是说由于性德身历此情此景,故其笔下的塞外风光更为亲切感人。王国维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近之。”点到了此篇独到之处,盛赞它的“千古壮观”。严迪昌《清词史》云:“‘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是说此种况味,此种情调表现了性德之深层的伤感、痛苦的内心世界。

【辑评】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见《词话丛编》第5册)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近之。”(1986年中华书局)

二、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纳兰性德在清康熙二十一年三月,随从东巡,出山海关。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上片从白天行军写到晚上驻扎;下片写在营中卧听风雪的吼叫,思乡之情甚切。其中‘夜深千帐灯’一句,取景新颖豪壮,深受王国维赞赏。”(1983年广东出版社)

三、于在春《清词百首》:“唐诗里有绝句《从军行》,用简短的篇幅来描写边塞风光、将士们的生活和情怀,向来受到传诵。词里写这种题材的比较少见,这首词恰好是小令(简短篇幅的词)当中的《从军行》。”(1984年文学出版社)

四、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容若扈从侍卫,经山海关作此词。塞上苦寒,三月的天气仍是风雪迷漫。身为满洲贵胄的容若,当此之时夜不能寐,动了思乡之情。有意思的是,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故园’乃是北京什刹海后海西北的宅邸。满人入关不到四十年,其贵族子弟在关内席丰履厚,反而对本族的发祥地失去了亲近感,视关外为畏途了。不过在短短的一首三十六字的小令中,道眼前景,抒胸中情,熨贴自然,全无雕琢的痕迹,则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缘‘初入中原,未染习气,故能真切如此’。”(1988年远流出版公司)

五、钱仲联《清词三百首》:“《康熙起居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上以云南底定,海宇荡平,前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辛丑,上出山海关’。‘三月初四日壬子,上至盛京’。性德以侍卫随行。此词是尚未出山海关时途中所作。写千军露宿,万帐灯火的壮观和风雪交加的旅途感受。”(1992年岳麓书社)

六、赵秀亭《纳兰丛话》(续):“容若豪宕之作,往往只得半阕,后半即衰飒气弱。如《长相思·山一程》、《采桑子·丁零词》皆如是。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品评: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时空推移过程,及

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绵长心境,允称即小见

大之佳作。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

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

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

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何以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思

乡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

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

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

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哪有这种令人痛苦之声

响?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

心理情态能初充分表现出。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

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对,

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

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纳兰词嘛,当然是词喽。

长相思

作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意:

纳兰性德跟随康熙出征,向山海关外行驶,晚上在山海关搭帐篷,但见帐篷内的灯无一不开。风雪交加的夜晚,把战士们的梦吹灭了,纳兰性德便想到自己的家乡的不可能有这些风雪交杂的声音,不由得思念家乡来。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