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苏轼《沁园春》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翻译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原文赏析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宋代苏轼所作,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下面就是我介绍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

苏轼《沁园春》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翻译苏轼《沁园春》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翻译


【原文】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赏析】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这三句交代了作者途中动身的情景。”号“,应念háo。黎明时分,万籁无声,孤寂的客馆灯光暗淡,荒野的小店传来阵阵鸡鸣,将作者惊醒,旅人枕上的残梦依稀,看上去一切都是冷冷清清的。词一开头,就渲染出凄清的氛围,烘托出作者感伤的情绪。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这四句写早行途中所见。”练“,白色的帛;”摛“,音chī,铺开;”耿耿“,微明貌;”漙漙“,音tuan,露水多貌。渐渐地,天上月亮一点一点收起洁如丝帛的清辉,落了下去;地上,晨霜铺地,发出微弱的光芒。随着天色变白,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像锦锈般铺展开来;近处,树叶上、草丛间到处凝结着晶莹的露珠。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这三句是作者的感叹。作者触景生情,忍不住慨叹起来。”区区“,作者自谦之词,一解为少;”鲜“,少。连日起早摸黑,奔波于赴密州的路上,但山高水长,总不见终点。由赴任的旅途联想到人生的道路,不禁叹息世间之路没有尽头,而人生有限,像自己这样劳顿奔波,前程未卜,终究是苦多乐少啊!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这三句总结上阕,同时引出下阕。作者面对的境况,无限怅惘。略微沉吟之后,他凭靠着马鞍,一时无语,种种往事浮上心头。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这两句作者以”二陆“自比。”长安“,代指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他们”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二陆初入洛阳,以文章深受当时士大夫推重,时陆机年二十,陆云年十六。想当年,你我一起客游京都,就像陆氏二兄弟初到洛阳一样,正是风华少年。苏轼兄弟初到汴京时,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以文学才华受知于欧阳修,情况与二陆很相似,故以此自比。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这四句作者化用杜甫诗句自抒怀抱。想当年,自己文采飞扬,学识广博,辅佐国君成就尧舜之治,实现经世济国的理想,又有什么困难呢?作者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几句字里行间充满了乐观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年苏轼兄弟一入京师,先是获取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惊叹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继而又受到仁宗、神宗的赞许,”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宋史·卷三三八·列传第九十七》)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这三句表明自己对得失荣辱抱豁达的态度。”看“,应读kān。意思是被任用或被弃置取决于时运,积极入世或消极避世则由我决定,何妨落得个袖手旁观,清闲自在。作者年轻时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然而现实中频频受挫,因而对得失荣辱日益看淡。《论语·述而》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作者化用其意,在世路艰难与人生无奈的叹息中,仍表现出自信与旷达的襟怀。此三句的特点是纯以议论为词,适于抒情的词体到了作者手中,就变得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写,信手拈来,都成妙语,恰显示出作者杰出的才华。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结尾三句是作者与弟弟共勉:希望彼此身体长久健康,但求快快乐乐、悠闲自得地度过一生。”斗“ 这里作玩乐解;”尊“,酒杯。作者似乎在说服自己,暂时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慰。 ”优游卒岁“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鲁国大夫叔向被囚后”数过“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话:“且斗尊前”,化用杜甫《漫兴》中“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的诗句。但一方面立志“致君尧舜”,一方面又要袖手“闲处看”,入世与出世两种相对立的处世哲学汇集于一身,实难统一,这最后几句的说法,不过是矛盾心理的特殊表现,在表面的乐观之中隐藏着的仍有无可奈何的苦闷。这首词内容丰富,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有形象的描写,也有抽象的议论,又在议论中发表了人生见解,抒发了惆怅心情。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深刻地展示了自己效命时世的渴望和不被重用的感伤。

全词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上片的早行与下片的议论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头几句写景,以“灯青”、“鸡号”、“梦残”等字眼渲染出早行途中凄清的环境和心境。“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一句,由自然景色转入现实人生。其后,转入追忆往事。“用舍由时,行藏在我”,又由往事回到现实。结拍数句力图表明作者已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安慰。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纵横恣肆,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

作者年轻时雄心勃勃,似乎“天下事无不可为”,然而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现实中频频受挫,不被重用,才华与抱负得不到施展。此时,他已步入中年,对复杂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面对失败,苏轼表现出难得的理智与勇气。他胸怀旷达,“卿相之贵,千金之富,有所不屑”,“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对得失荣辱能抱超功利的人生态度。他的“且斗尊前”,就不是“及时行乐”那么简单,他是开始洞彻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才会如此泰然自若地说出“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这样的话。后来他还经历了更多的磨难,但即使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他也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不断受伤,又不断愈合,不管打击多大,都不能把他压垮,因此他的人品与作品都深受后人喜爱。

沁园春诗词如下:

1、《沁园春》

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2、《沁园春》

宋·苏轼;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口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3、《沁园春》

宋·文天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4、《沁园春》

宋·辛弃疾;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5、《沁园春》

宋·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6、《沁园春》

宋·陆游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7、《沁园春》

宋·秦观;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风流存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龙金斗,时熨沉香。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8、《沁园春》

清·纳兰性德;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9、《沁园春》

清·纳兰性德;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10、《沁园春》

宋·刘克庄;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

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沁园春》诗词有哪些?

1、《沁园春·孤馆灯青》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2、《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早年时期作品。描绘了女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道出相恋双方的共同心病。为词人真切体验之作。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婉转言情却不单调乏味。

3、《沁园春·孤鹤归飞》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对故友的怀念和惋惜,也有着对世事不公的愤懑和对人生短暂的叹息。下片写了许多自慰语和旷达语,以掩饰心中的惆怅。全词起伏顿挫,转折回环,又配以多个对句,显得摇曳多姿,语言含蓄,寓意深远,因其蕴含深刻哲理而经久不衰。

4、《沁园春·粉破梅梢》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该词先描写春天一片生机的景象,抒发岁月迟暮之感;后写报国无路的悲哀,表达了其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5、《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主要写词人萌发弃政归田之念,说明欲隐缘由;下片用白描的写法写未来打算,对带湖的建设,作了一些新的增设。全词色彩协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凝炼,寓意境于自然景色之中,笔到处景物皆活,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特征。

原诗:

沁园春——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前言】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宋代苏轼所作,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

【注释】

⑴练──生丝煮熟的白绢,比喻月光的皎洁。

⑵耿耿──微光。

⑶摛(chī)──铺开,舒展。

⑷劳生──辛苦的人生。

⑸区区──自称的谦词。

⑹鲜──少。

⑺凭──靠着、扶着。

⑻长安──此指京城汴梁。

⑼二陆──晋朝陆云、陆机兄弟,俱有文才,此处喻指苏轼、苏辙。

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任用我就干,不用我就藏。时,时机、机缘。行藏,入世行道或出世隐居。

⑾优游──优闲自得。

⑿斗──斗酒。

⒀尊──同“樽”,酒具。

【译文】

词的上阙先写羁旅情怀,化用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入词,以残灯、鸡鸣、孤枕勾画凌晨客店的清冷孤寂。凄清的境况最能钩起游子怅惘的情思。晨鸡初鸣,登程起路,眼前一片月色晨霜,云山朝露如锦铺展,显得清冽而明晰。世路茫茫,人生有限,终日劳顿奔波,令词人心潮起伏,不禁发出了“似此区区长鲜欢”的浩叹。前程未卜,生命苦短,往事历历,不由得浮想联翩。下阕顺势联想到少年得志的往事和此时身居外任的现实。当年,苏轼兄弟随父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同时中礼部进士第,名动京师。宋仁宗大喜云:“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遥想当年,壮怀激烈。词人以西晋陆机、陆云自况,自诩胸藏万卷,笔如铁椽,辅佐国君使之成为尧舜般的明主,经邦济世,又有何难。一腔逸怀浩气,倾荡磊落,壮志豪情喷薄而出。

沁园春·孤馆灯青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译文

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

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许多往事涌心中。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

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诗句赏析:

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上片点小序,写早行,感叹世路无穷,日日如此奔波,劳生有限。“渐月华”四句,写早上景物,“世路”六句抒身世之感。

下片回忆嘉祐初汴京往事,写报国抱负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当时”六句写与弟辙两次试场得意欲致君尧舜情怀。“用舍”陡转,“行藏”、“袖手”自我解嘲,辛辣而不服气。

沁园春最著名的十首词分别是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沁园春·情若连环》、辛弃疾的《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刘克庄的《沁园春·梦孚若》、汪莘的《沁园春·亿黄山》、陆游的《沁园春·有感》、纳兰性德的《沁园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春》、《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