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天宫五号发射时间地点_天宫5号2+1

神州载人飞船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分别发射的时间

神舟回眸 -----神舟一号

天宫五号发射时间地点_天宫5号2+1天宫五号发射时间地点_天宫5号2+1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回眸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回眸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回眸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神舟回眸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神舟回眸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 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四子王草原秋韵

飞行时间/圈数: 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发射升空,11月21日返回,飞行1天。

“神舟”一号是不载人的试验性飞船。这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首次研制型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核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飞船搭载一些农作物种子,包括各10克左右的青椒、甜瓜、番茄、西瓜、豇豆、萝卜等品种以及甘草、板蓝等中材。此外,还搭载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物开发的Monascus生物活性菌株。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也是近3年连续1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材。

技术应用: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升空,1月16日返回,飞行7天。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实验: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包括提取乌龟的心脏细胞,观察太空环境对心脏细胞的影响,进而探索生命的奥秘。其他搭载物还有鱼星藻、螺旋藻等各种藻类和灵芝大肠杆菌等菌类。

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晚上7时22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发射升空,4月1日返回,耗时6天零18个小时。

“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模拟人”,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律等多种太空生活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为未来航天员进入太空提供可靠的数据。飞船改进和完善了包括伞系统在内的一系列与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措施和功能。

实验:“神舟”三号搭载物有鸡蛋空间孵化箱、天曲母菌,还有4个细胞样品,其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进行生物物研发,包括治疗艾滋病物。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30日发射升空,1月5日返回,耗时6天零18小时。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时完全一致,解决了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运载火箭和飞船完善了航天员逃逸救生功能。

实验:进行了包括曾被广泛关注的细胞“太空婚礼”——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项空间细胞融合试验,为空间制和培育生物新品种探索新的方法。其他搭载物还包括蔬菜、花卉种子和树苗等,如专为西部开发和北京周边绿化而搭载的杨树苗和红豆杉苗。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27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一场筹备了10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将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 ———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探索新方法。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定于10月16日返回,飞行21小时。

飞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生系统,从起飞到着陆都精心设计了救生方案。”

实验:舱内未安放任何科学实验仪器,旨在保障航天员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航天员一日三餐甚至包括鱼香肉丝等有特色的食物。飞船还搭载总计1000克花卉、蔬菜、水果种子,利用空间技术手段促进改良遗传。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1月被正式批准,拟定将发射6艘飞船,即“神舟”一号至“神舟”六号,并实现飞船的安全载人和返回。

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人士近接受了《科学探索杂志》记者的采访。这位专家表示,载人飞船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空间站的运输器,未来的每一艘“神舟”飞船发射后,都会有一个轨道舱留在太空轨道,成为“空间实验室”。但空间实验室只能相当于一个“单间”,通过多次发射,多个轨道舱在太空对接,才能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多个轨道舱通过多次对接后,空间站才能算得上一个功能齐全的“单元”,各舱之间可分可通,航天员可以从一个舱钻进另一个舱里进行各种工作。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币主币票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一号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21日回收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二号火箭

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1月16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火箭

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时发射,4月1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

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五号

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21小时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神舟六号火箭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115小时33分钟后回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神州八号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

地点: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九号

时间:10月12日9时

发射时间:预计2011年11月1日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空间实验室,为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神舟五号是什么时候几年几月几日

1、神舟一号

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作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2、神舟二号

艘正样飞船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

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虽然也是无人飞船,却是艘正样飞船。

3、神舟三号

搭载特殊乘客“模拟人”

发射: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脉搏、心跳、呼吸、饮食、等等多种重要生理参数,为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础。

4、神舟四号

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

发射: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证明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5、神舟五号

人首次进入太空

发射: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航天员: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单人单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迈出舱门面对欢呼人群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伟大的一天。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

6、神舟六号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发射: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返回:2005年10月16日20时33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是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执行本次航天飞行任务,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载人航天工程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7、神舟七号

人首次太空行走

发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

返回: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中。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我已出舱,感觉良好。”这一刻太空留下人的足迹。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标志了突破空间出舱技术。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同飞过9165公里。

八、神舟八号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发射: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

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

九、神舟九号

航天员“开”飞船

发射: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返回: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承载着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6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神九任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

“神舟九号”不仅为天上的目标飞行器送人送货,还将“天宫一号”上的部分物品带回来,是第一次全面实现天地往返运输。神舟九号之前的载人航天,从发射到返回都采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手动干预,而“神舟九号”进行的是人控交会对接。如果说以前是航天员“坐飞船”的话,神九的航天员就是在“开飞船”了。航天员要掌握飞船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就如同开车,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十、神舟十号

从“试运行”到“正常运营”

发射: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号任务和以前的区别是,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应用性飞行。所谓应用性飞行,有些类似美国航天飞机和联盟飞船,就是执行正常运输任务。神舟飞船已经基本定型,神舟十号没有新的大的技术变化,只做了一些小调整。

据介绍,从神五首次载人到神九,主要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到神九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目前,神舟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自己,而是为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支持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科学试验。

1、神舟一号

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作为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2、神舟二号

艘正样飞船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

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虽然也是无人飞船,却是艘正样飞船。

3、神舟三号

搭载特殊乘客“模拟人”

发射: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

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脉搏、心跳、呼吸、饮食、等等多种重要生理参数,为把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基础。

4、神舟四号

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

发射: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

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证明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5、神舟五号

人首次进入太空

发射: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航天员: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单人单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迈出舱门面对欢呼人群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伟大的一天。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

6、神舟六号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发射: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

返回:2005年10月16日20时33分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是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执行本次航天飞行任务,在绕地球飞行76圈后返回。载人航天工程实现多人多天飞行。

7、神舟七号

人首次太空行走

发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

返回: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中。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我已出舱,感觉良好。”这一刻太空留下人的足迹。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标志了突破空间出舱技术。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同飞过9165公里。

八、神舟八号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发射: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返回: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

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

九、神舟九号

航天员“开”飞船

发射: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返回: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承载着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6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神九任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

“神舟九号”不仅为天上的目标飞行器送人送货,还将“天宫一号”上的部分物品带回来,是第一次全面实现天地往返运输。神舟九号之前的载人航天,从发射到返回都采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手动干预,而“神舟九号”进行的是人控交会对接。如果说以前是航天员“坐飞船”的话,神九的航天员就是在“开飞船”了。航天员要掌握飞船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就如同开车,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十、神舟十号

从“试运行”到“正常运营”

发射: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十号任务和以前的区别是,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进行应用性飞行。所谓应用性飞行,有些类似美国航天飞机和联盟飞船,就是执行正常运输任务。神舟飞船已经基本定型,神舟十号没有新的大的技术变化,只做了一些小调整。

据介绍,从神五首次载人到神九,主要任务都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的技术,到神九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目前,神舟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自己,而是为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支持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科学试验

11、神舟十一号

是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的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1]

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2][3]神舟十一号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为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4]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5]也是持续时间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6]

2003年10月15日9:00。

神州五号什么时候登上太空?

神州五号什么时候登上太空? 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飞行21小时,一共14圈,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返回着陆

神州五号什么时候遨游太空的

2003年10月15日

神州五号什么时候登天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著成为继前(现称)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自行将人送上太空的。

神州七号什么时候登上太空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将拖后到2008年。

神州九号是什么时候登上太空的?

神舟九号飞船

是航天中的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九是个宇宙实验室专案921-2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将为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2020年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独立自主的空间站届时可能成为世界上的空间站。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神舟九号飞船已于2012年6月中旬择机发射,这也是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在夏季发射。

神州五号什么时候发射的?

神舟七号飞船将 于9月25日21:10时发射!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担任神舟七号航天员。

9月27日16点出舱行走,月20分钟。

神七返回时间可能是2008年9月28日17:38返回着陆在内蒙古。落地完美 !

神州五号是什么时候飞天的?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大漠震颠,烈焰升腾,“长征一号”F型火箭腾空而起,载着“神州五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9时42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人的名字,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神州五号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2003-10-15

上午9点00分发射。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9时整,“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升空。

9时10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中文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所属: 中华

发射时间: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 杨利伟

返回时间: 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载人航天飞船的资料,注名时间人名和飞船型号

神舟号飞船共进行过10次发射,前4次神州一~四号均为无人发射,神州八号也是无人发射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将首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14圈,历时23小时。根据规划,接下来的工作目标是将多人送入太空并逗留更长时间,以及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运载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概况: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8分钟。

神七上三个人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神舟七号飞船围绕地球运行到第29圈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中欧夏令时上午10时35分向航天员发出了出舱指令。接着,宇航员翟志刚开始开启轨道舱舱门。他在离开轨道舱、进入太空后,向全和全世界问好,并挥动由宇航员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第三名宇航员景海鹏留在舱内,与地面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宇航员令人注目的出舱活动,是世界宇航史上宇航员首次进行的太空行走,是航天重要里程碑。

神舟八号(无人)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任务:与“天宫一号”共同执行空间教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与我国空间站雏形“天宫一号”携手,共同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在顺利完成两次对接任务后,于2011年11月17日19时36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

本次“神八”仍为返回舱、推进舱、轨道舱三舱结构,增加了交会对接设备。

与此同时,上月29日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10月30日顺利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形交会对接轨道。当天19点34分,天宫一号翻了一个跟头,成功调转180度,建立倒飞姿态,为迎接“神八”飞天一吻做好准备。各项遥测数据显示,天宫一号已具备交会对接条件。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24秒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第一次执行手动载人交汇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与刘洋配合下航天员成功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29日10时03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

发射时间:2013.6月11日17时3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为国出征太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拉开序幕。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后,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首位“80后”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在太空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授课,并展示失重环境下奇特的物理现象。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行轨道。

天宫5敏有生存么

天宫五号是空间站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它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升空,目前仍在正常运行。天宫五号上有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天宫五号上进行科学实验和空间生活,生存状况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