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初三历史人类的形成(一)

初三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初三历史,现将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复习初三历史有帮助。

初三历史人类的形成(一)初三历史人类的形成(一)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和动物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

(二)氏族

原始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1)特点:母系——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体为基础。

(2)特点:父系——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占主导地位。

古罗马

1、罗马的兴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布匿: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罗马取得胜利。

(3)强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危机:①斯巴达克;②独裁统治的建立,凯撒夺取政权。

2、罗马帝国的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

(2)强盛: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

(3)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结束,欧洲进入封建。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

3、根本原因:意大利早出现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萌芽的出现;

(2)原因:西欧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美国独立

1、时间:1775年——1783年

2、原因: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英国的殖民压迫。

3、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

4、经过:

①、爆发: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②、建军: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独立:《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7月4日)

④、转折: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

法国大革命

1、革命爆发的原因:的发展与封建的矛盾;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过程:(1)导火线:会议的召开。(2)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纲领: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建立,十六被推上断头台。(5)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83年瓦特改良的改良蒸汽机应用工业,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第一艘汽船。

1825年英国史蒂芬逊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行成功。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3.意义: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机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工厂代替了手工场,使原来以农业和手工作坊为主的经济,变成了以工业和城市为主的经济;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初步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九年级历史,现将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复习九年级历史有帮助。

古罗马

1、罗马的兴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2)布匿: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三次,罗马取得胜利。

(3)强盛: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危机:①斯巴达克;②独裁统治的建立,凯撒夺取政权。

2、罗马帝国的建立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

(2)强盛: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

(3)分裂: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结束,欧洲进入封建。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文艺复兴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

3、根本原因:意大利早出现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

(2)统治:实行君主制度,加强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5)性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学生赶紧记下

在初中阶段,想要学好历史,就要记好历史知识点。那么,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历史有哪些必背知识点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的意义?

美国独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确立了比较的资产阶级体制,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2、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3、美国南北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4、“为人所占有而做奴隶的人都应有那时(指1863年元旦)以后永获自由---”

(1)这一文件名称? 颁布时间? 颁布者?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 、

(2)该文件颁布的作用?

扭转了战局,有利于美国的统一。

15、“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将是整个世界”

(1)这个名言出自于什么文件? 发表于何时?

《宣言》、1848年

(2)这个文件是谁起草的?为哪个组织起草的

、;者同盟

(3)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标志着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6、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②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买

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的发展,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17、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启示?

内容:

①上,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评价:

①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逐步转变为,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但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

①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

②提倡科教兴国,发展教育

18、一战的起始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的11月

一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依据:主要参战的目的是为了瓜分世界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1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启示?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它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启示:珍爱和平,反对。如果觉得以上内容不够详细,可以点击查看 初中历史知识点 相关文章,了解更多!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成绩

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

意义=作用+特点+影响

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

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

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初中历史世界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了解学习世界历史将会扩大我们的历史知识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世界,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的文明成就。了解学习世界历史,除了学习历史的共性要求外,还会继续受到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以阶级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树立“面向世界”的观念。下面是一些世界史知识点,大家快来看看吧!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1.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2.促进欧洲的产生和发展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欧洲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统治,走上了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的发展。

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关系方面:使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关系方面: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罗斯福新政

特点: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对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的信用。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恢复农产品价格。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消费。进行救济。

新政的影响:是美国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垄断程度,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美国的制度,为世界反的胜利奠定基础。但新政不能消除的基本矛盾,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经济全球化

(1)形成的原因: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和交往手段的迅速发展;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如:WTO)和区域性经济集团(如:APEC欧盟等)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利(机遇):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分工,开拓市场。

②弊(挑战):但经济全球化又是一把双刃剑,给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游戏规则由发达制定,使发展家处于不利地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