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汤显祖是戏剧鼻祖么 汤显祖是戏剧家吗

汤显祖是元代戏曲作家,文学家?

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是戏剧鼻祖么 汤显祖是戏剧家吗汤显祖是戏剧鼻祖么 汤显祖是戏剧家吗


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江西临川人,书香门第,从小天资聪慧,勤有好学,五岁进家塾读书,十二岁能诗,二十一岁中举人。主要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有《牡丹亭》它与《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是流传至今的经典名作。

汤显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优秀的创作?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之一,当时因为上书针砭时弊而激怒皇帝导致被贬,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出汤显祖是一个反对封建礼教,不攀附权贵,勇于与恶势力做斗争、对国家忠心耿耿,担忧国家未来之人。他的优秀创作有著名的《牡丹亭》还有《紫钗记》《南柯记》等著作,每一部著作都是汤显祖费劲心思所作。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剧作家,他曾经写了很多传世作品。他写了牡丹亭还有西厢记和南柯记,这些作品都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人文情况,得到了大众的喜欢。

汤显祖是一位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戏剧作品,非常的有才华。他性格恣意洒脱,不屈服于权贵,是个有个性的人,他的优秀作品有《牡丹亭》《紫钗记》等,都讲诉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即使到现代,也有不少被改编为电视剧,比如《紫钗情缘》就是根据《紫钗记》改编的。

汤显祖是一个文人,也是我国戏剧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牡丹亭》《窦娥冤》。

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汤显祖有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且早有才名,他的仕途却没有一帆风顺,经常得罪名人晚年也是淡泊守贫。他的作品有《牡丹亭》、《紫钗记》等,《牡丹亭》最著名。

汤显祖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人,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讲述了年轻女子追求自己爱情的故事,还有其它优秀作品如:《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

戏曲家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文学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汤显祖的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诗文《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小说《续虞初新志》。

汤显祖像

汤显祖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汤懋昭被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创建“汤氏家塾”,伯父汤尚志从事戏曲,母亲熟读诗书。汤显祖5岁进家塾,12岁写诗,21岁中举人。他的仕途本可以一帆风顺,但明代科举制度腐败,考试变成了幕后交易。汤显祖拒绝宰相的笼络,名落孙山。34岁,汤显祖中了进士,步入满是荆棘的仕途。

万历十一年,王世贞赴南京后地位显赫,许多人投其门下。汤显祖与王氏同在南都,又为王氏之弟下属,却因文学思想和旨趣与王氏不同而不相来往。汤显祖为揭露复古派的面貌,细读王氏的诗文,指出其中剽窃汉唐史诗的字句,明确自己重创新反对复古的信念。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闲寂无聊,他常与本地的诗文家、戏曲家切磋唱和、研究学问。

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意见,被放逐。后内迁至遂昌。在遂昌,他减少科条、建立射堂、修建书院,使贫瘠之地逐渐兴旺起来。后因为擅放囚犯被政敌中伤,汤显祖不堪忍受税使扰民,主动递了辞呈。

汤显祖一生蔑视权贵,晚年淡泊贫困,醉心佛学。其所处时代,文学思想斗争激烈。汤显祖坚持己见,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在文学创造上,他提出立意为先。读“非圣之书”的罗汝方,反理学的达观禅师,李贽等人都对汤显祖的创作影响深远。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在戏剧方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为大师,诚然我们知道当时的国家还没有如今这么开放,两位大师交流的唯一途径也只能通过精神和灵魂了。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大环境相似。汤显祖生活在明代,那时的明代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有着变革,例如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莎士比亚处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时候,反观中世纪的种种做法,主张人文精神。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个人追求不同。汤显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长辈对其耳濡目染。汤显祖期望通过科举进朝为官,在政治方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惜当时科举制度混乱腐败,汤显祖无奈退出官场,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戏剧创作。这可以说是“官家不幸诗家幸”。而莎士比亚只想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并没有想在政坛占有一席之地。两人的作品都从积极乐观转为哀伤无奈。汤显祖之前创作的作品时虽对社会现状不满,仍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识。之后他回乡创作,已经对仕途失去了信心。莎士比亚刚开始创作时英国打败别国,民族充满信心,后来丧子之痛使其作品流露出悲观和失望的心情。不管怎么说,这两位戏剧上的泰斗都有才气,都应该享有世界性的声誉。

汤显祖的代表作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戏曲代表作有《牡丹亭》,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诗文《感事》、《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等,小说《续虞初新志》。

汤显祖戏曲集

《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过程离奇曲折,可谓是旷世奇缘。

杜丽娘为太守之女,梦中与一书生相会。梦醒,日渐消瘦,一病不起。柳梦梅是一介书生,进京赶考时恰好投宿在杜丽娘死前所住的花园中。二人认出对方是梦中的伴侣,杜丽娘让柳梦梅挖坟助自己复生,柳梦梅让杜丽娘帮自己报讯。后被杜丽娘的老师和父亲发现,棒打鸳鸯。二人将此事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成人之美。杜柳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紫钗记》展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也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丑恶。

元宵夜,李益在赏灯时帮霍小玉寻找紫玉钗,二人一见钟情,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李益高中,卢太尉欲招李益为婿,被李益拒绝。卢太尉将李益调去关外,二人惜别。李益所写家书被卢太尉变成休书。小玉遭人讨债典当紫玉钗。李益功成归来得知小玉另找有钱夫婿。小玉被李益拒绝一病不起。之后,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

《南柯记》阐述了“人生如梦”的主题,梦中的得失荣辱回归现实只是虚无缥缈。

淳于棼武艺高强却因酒失职。在参加盂兰大会时偶遇蝼蚁仙人,仙人见其风姿绰约,邀其入槐安国。淳于棼在国内封为额驸,派到南柯治理政事。被召回朝后,结交权贵, *** 仙人。国王听人进谏,令淳回故里。淳于棼醒来,之前发生的事情皆为梦境。按梦所述,去到槐树下察看导致蝼蚁遭受灭顶之灾。淳于棼惊觉四大皆空,立地成佛。

紫钗记汤显祖

《紫钗记》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牡丹亭》围绕李益和霍小玉为主人公展开爱情故事,过程又甜蜜又虐心,最终以重逢结局收尾。

《紫钗记》唱集

元宵夜,李益和朋友在街上赏灯,听闻长安歌妓霍小玉丢失家传紫玉钗,帮忙寻找。李益寻得紫玉钗交予小玉,二人一见钟情。第二天,李益央媒婆说亲,二人喜结良缘。洞房花烛夜,二人将紫玉钗一分为二,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李益高中,求世叔卢太尉照顾。卢太尉见李益一表人才,欲招李益为东床快婿,反被李益拒绝。卢太尉怀恨在心,将李益调到关外任职。李益无奈惜别小玉。李益在关外平定战乱,托人带家书给小玉。不料卢太尉从中作梗,家书变休书,谎称李益已和卢太尉结亲入赘。此时小玉却遭鲍十一娘讨债,无奈之下典当紫玉钗。

李益功成归来,卢太尉为其接风洗尘。席上,鲍十一娘姐姐拿出紫玉钗,称小玉另找有钱夫婿。新夫婿知道紫玉钗的缘由,让小玉变卖。小玉得知李益归来,冲进太尉府,却被告知李益不愿见小玉,当场口吐鲜血,一病不起。李益虽痛苦万分,却认为小玉不是这样的人,决定去霍家问个明白。之后,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紫钗记》以霍李二人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爱情力量的强大,让人执着;也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人心的丑恶。

牡丹亭汤显祖

汤显祖是明代有名的戏剧家。他自幼才华横溢,进家塾、写诗、中举人,可惜之后仕途坎坷。不过官家不幸诗家幸,一部戏剧《牡丹亭》造就了他的艺术巅峰。

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牡丹亭》围绕杜丽娘和柳梦梅为主人公展开爱情故事,过程离奇曲折,可谓是旷世奇缘。

杜丽娘原是太守之女,有权有势,为人十分向往自由,充满生气。游园时的春景让她伤春,感觉自己的一腔愁绪无处排解。梦中,杜丽娘与一书生相会,偷尝到爱情的乐趣。梦醒,现实的无情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无趣,日渐消瘦,一病不起。临死前嘱咐母亲葬于梅树下。柳梦梅是一介书生,进京赶考时恰好投宿在杜丽娘死前所住的花园中。二人认出对方是梦中的伴侣,再次幽会。杜丽娘让柳梦梅挖坟助自己复生,柳梦梅让杜丽娘帮自己报讯,却被杜丽娘的老师和父亲发现,棒打鸳鸯。二人将此事告到皇帝面前,皇帝成人之美。杜柳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剧中刻画人物十分传神、立体,不仅形态上全面,在人物内心世界也是全方面展示。通篇辞藻华丽,不少词句流传至今,朗朗上口。歌曲《在梅边》也引用不少《牡丹亭》的词句。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经典古典戏剧。

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是谁?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是我国历史上的戏剧大师,下面是我蒐集整理的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名戏曲家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显祖的生平简介

汤显祖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汤懋昭被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建立“汤氏家塾”,伯父汤尚志从事戏曲,母亲熟读诗书。汤显祖5岁进家塾,12岁写诗,21岁中举人。他的仕途本可以一帆风顺,但明代科举制度腐败,考试变成了幕后交易。汤显祖拒绝宰相的笼络,名落孙山。34岁,汤显祖中了进士,步入满是荆棘的仕途。

万历十一年,王世贞赴南京后地位显赫,许多人投其门下。汤显祖与王氏同在南都,又为王氏之弟下属,却因文学思想和旨趣与王氏不同而不相来往。汤显祖为揭露覆古派的面貌,细读王氏的诗文,指出其中剽窃汉唐史诗的字句,明确自己重创新反对复古的信念。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时,闲寂无聊,他常与本地的诗文家、戏曲家切磋唱和、研究学问。

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意见,被放逐。后内迁至遂昌。在遂昌,他减少科条、建立射堂、修建书院,使贫瘠之地逐渐兴旺起来。后因为擅放囚犯被政敌中伤,汤显祖不堪忍受税使扰民,主动递了辞呈。

汤显祖一生蔑视权贵,晚年淡泊贫困,醉心佛学。其所处时代,文学思想斗争激烈。汤显祖坚持己见,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在文学创造上,他提出立意为先。读“非圣之书”的罗汝方,反理学的达观禅师,李贽等人都对汤显祖的创作影响深远。

汤显祖的历史成就

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26岁时刊印第1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未传***,第3部诗集名《问棘邮草》。

汤显祖在戏曲批评和表、导演理论上,也有重要建树。他通过大量书札和对董解元的《西厢记》、王玉峰的《焚香记》等等剧作的眉批和总评,发表了对戏剧创作的新见解。他认为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不能单纯强调曲牌格律而削足适履,所谓“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辞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模声,即有窒滞迸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尺牍《答吕姜山》***。他和以沈璟为首的偏重形式格律的吴 *** 作家进行了顽强的论争。尤其是作为1602年前后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不仅记述了弋阴腔的演唱情况,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珍贵资料,而且对表、导演艺术发表了精辟见解,强调演员要体验生活,体验角色,领会曲意,在生活上和艺术上严以律己,以人物的感情去感染观众。他自己勤于艺术实践,“为情作使,劬于伎剧”,同临川一带上千名演唱海盐腔的宜黄班艺人保持着广泛的联络,实际上成了地方戏曲运动的领袖。他还亲自为演员解释曲意,指导排练,“自踏新词教歌舞”,“自掐檀痕教小伶”。

汤显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认为他用韵任意,不讲究曲律的评论家,也几乎无一不称赞《牡丹亭》,如晚于汤显祖20多年的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又说他“才情自足不朽”。和沈德符同时的戏曲家吕天成推崇汤显祖为“绝代奇才”和“千秋之词匠”。王骥德甚至说,如果汤显祖没有“当置法字无论”和其他弱点,“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由于汤显祖的影响,明末出现了一些刻意学习汤显祖、追求文采的剧作家,如阮大铖和孟称舜等,后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临川派之说,实际上并不恰切。《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汤显祖生前就有《玉茗堂文集》刊行。逝世后 5年,韩敬编印《玉茗堂集》。他的作品于明清两代均有刊本,通行的是1961年由钱南扬、徐朔方合编的《汤显祖集》,包括诗文和戏曲。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汤显祖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蒐集整理,出版了《汤显祖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人民 *** 在临川市修建了汤显祖墓园、玉茗堂影剧院,影剧院内设有汤显祖纪念室。一九八二年十月,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省文化局和中国剧协江西分会在抚州玉茗堂影剧院联合举行了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一九九二年,人民 *** 又筹建汤显祖纪念馆,一九九五年,占地二百亩的汤显祖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593-1598***任遂昌知县。他勤政爱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灭虎除害,政绩显著。他的代表作《牡丹亭》几百年来享誉文坛,驰名海外,其主要思想的形成在遂昌县,并与其密不可分。汤显祖纪念馆位于遂昌县城北街四弄,面积900平方米,由前院、馆舍、后园三部分组成,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馆内陈列内容丰富,格调高雅,集中介绍汤显祖生平、在遂昌政绩,以及汤显祖的艺术创作成就。

在2006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周育德将“中国汤显祖研究会”的牌匾授予遂昌,这标志著中国汤显祖研究会正式落户遂昌。

遂昌作为汤显祖主政和《牡丹亭》的酝酿创作之地,一直以来就是中外汤学专家、学者寻访遗迹,蒐集史料,进行各种形式研究活动之地。遂昌将积极发挥中国汤显祖研究会落户遂昌的优势,整合海内外汤学资源,推动汤学研究的发展,同时,积极培养县内的汤学人才,使遂昌成为名副其实的汤学研究中心。

汤显祖的历史评价

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1959年,田汉到江西临川拜访“汤家玉茗堂碑”,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提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旗鼓相当,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

1964年,徐朔方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指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同,但具体的戏剧创作传统不同,前者依谱按律填写诗句曲词,后者则以话剧的开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难度更大。1986年到1987年,徐朔方两次钻研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联络剧作家与中西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汤显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会,比起莎士比亚的伊丽莎白时代而言,要封闭落后得多,故而汤显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丽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难能可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