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农历(端午节日历农历)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农历(端午节日历农历)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农历(端午节日历农历)


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是流行于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

龙舟竞渡早是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分,端午节两个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江河水里祭祀龙神,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2、挂艾草、菖蒲、榕枝。

古人认为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端午阳气旺,且艾、菖长势茂盛,每年端午人们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阴邪的习俗,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 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几月几日?

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是流行于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

端午节的习俗

1、拴五色丝线: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2、打午时水: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盛。

3、端午食粽: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以上内容参考

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1、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3、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初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2019年阳历时间是6月7日,2020年阳历时间是6月25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的习俗

自古有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据说可以有驱邪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花样繁多,无论是传统的口味还是水晶粽子是,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在端午节当日还会给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几月初几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处在全年“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历史记载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代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