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什么

中国真正的第一所大学是诞生于19世纪六十年代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瀚大学,圣约瀚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学模式设立的大学,这所实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

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什么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是什么


但如果说谁是中国官办最早办的大学,则是北洋大学堂(1895年)无疑,之后是南洋公学(1896年)和京师大学堂(1898年)。武汉大学前身(1893)和浙江大学的前身(1897)是中国传统的书院,并不能列入大学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圣约瀚大学则是中国唯一一所大学,当然也是最好的大学了。

没有所谓最早的7所国立大学,清末建了4所国立大学,民国时期建了32所国立大学。那时候基本上没有排名一说,各有千秋。

一、北洋政府时期最早的四所国立大学:

1、国立北京大学1912年,北京

2、国立北洋大学1895年,天津

3、国立山西大学1918年,太原

4、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南京

二、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32所国立大学:

1、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11月,广州

(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3月,南京

(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大学)

3、国立劳动大学1927年5月决定筹建,9月开学,上海

(1931年解散)

4、国立同济大学1927年8月,上海

5、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7年8月,杭州

(1928年7月改称国立浙江大学)

6、国立暨南大学1927年9月,上海

(1949年8月解散,1958年在广州复校,称暨南大学。1991年在台湾南投复校,称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7、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武汉

(即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2月解散,以此为基础于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

8、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北京

(后更名为清华大学。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称国立清华大学)

9、国立青岛大学 1928年,青岛

(由省立山东大学改归国立,1931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解放后更名为山东大学)

10、国立四川大学 1931年,成都

(1931年四川省自设“国立四川大学”,1932年被教育部编入“国立”统计,但并不属中央直属且无国库经费,1934年3月,中央政府明确川大经费“得与各国立大学平列”,由此正式改归国立[7-8] )

11、国立东北大学 1937年5月,开封

(1937年1月,省立东北大学南迁开封,5月改国立,6月迁西安,解放后主要院系成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东北大学)

12、国立湖南大学 1937年7月,长沙

(由省立湖南大学改国立)

13、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厦门

(由私立厦门大学改国立)

14、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8月,长沙

(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南迁长沙,1938年4月西迁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解散,三校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15、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7年9月,西安

(1938年3月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撤销建制,单独设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

16、国立云南大学 1938年7月,昆明

17、国立交通大学 1938年,贵州

(此为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北平分校联合,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返唐山复校为国立唐山工学院,1972年迁四川后改名西南交通大学、北平校返北平复校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另,抗战期间交通大学上海分校被汪精卫政府接管,并命名为伪“国立交通大学。)

18、国立广西大学 1939年,桂林

19、国立中正大学 1940年,南昌

(1949年更名国立南昌大学,后成为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才是正身,有政府大印的),1989年在台湾嘉义复校,仍称国立中正大学)

20、国立复旦大学 1942年1月,重庆(1946年迁上海)

21、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1942年,开封

(今河南大学,1927年6月河南省政府自设“国立开封中山大学”,7月改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改归国立河南大学。[9-10] )

22、国立贵州大学 1942年,贵阳

23、国立重庆大学 1942年,重庆

24、国立山西大学 1943年4月,韩城

(1946年3月迁太原)

25、国立台湾大学 1945年,台北(乃由旧台北帝国大学改制而成)

26、国立安徽大学 1946年,安庆

(1949年迁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

27、国立兰州大学 1946年,兰州

(由国立甘肃学院改建)

28、国立政治大学 1946年,南京

(后解散,1954年在台湾复校,仍称其名)

29、国立南开大学 1946年10月,天津

(由私立南开大学改归国立)

30、国立浙江大学1928年,杭州

31、国立英士大学 1928年,金华

(1950年解散)

32、国立长春大学 1946年10月,长春

(由接收的伪满洲国高校改建,1948年解散)

没有所谓最早的7所国立大学,清末建了4所国立大学,民国时期建了32所国立大学。那时候基本上没有排名一说,各有千秋。

1927年以前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

1、国立中山大学 1926年8月,广州

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3月,南京(1928年2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国立中央大学)

3、国立劳动大学 1927年5月,上海(1931年解散)

4、国立同济大学 1927年8月,上海

5、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7年8月,杭州(1928年4月改名浙江大学,1928年7月称国立浙江大学)

6、国立暨南大学 1927年9月,上海(1949年8月解散)

7、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1927年11月,武汉(1927年12月解散,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

928年-1930年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

8、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北京

9、国立青岛大学 1928年,青岛(1931年更名国立山东大学)

10、国立北京大学 1929年8月,北京

上海同济大学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

同济大学是985、211、双一流院校,办学性质是公办,层次是本科,类型是综合类,占地面积3825亩,院校地址为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4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

一、北洋大学(天津大学)

北洋大学也就是现如今的天津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前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下设21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也是中国顶尖高校,实力强悍,也是众多学子梦想的地方。

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北大,溯源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目前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也是中国最高学府。

想必这所高校就不用小编过多的赘述,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现如今这所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也成为了中国莘莘学子最理想的地方。

三、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堂也就是目前的山西大学,创立于1902年,目前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且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目前开设3个校区,设有31个学院、86个本科专业,包括物理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相对于前两所国立大学来说,山西大学稍有逊色,不过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秉持“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校训,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以上内容参考

解放前同济大学收费吗

收费。同济大学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普通本科专业一年学费6000元;普通本科艺术类专业一年学费10000元;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年学费65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学费,中德工程学院三个专业学费待批;其他普通本科专业及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年学费5000元;高职类专业一年学费7500元。普通本科生住宿费一年600~1200元。

解放前同济大学收费吗?

解放前同济大学是收费的,一般的穷人是上不起的。都是有背景保送的或者是富人才能够去上学。

同济大学最初是谁建立的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1] 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截至2014年12月,同济大学设有36个学院(系)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4所附属中学;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8005人、硕士研究生13644人、博士研究生4504人,另有攻读学位外国留学生2477人;学校占地面积2567863平方米;图书437.1万册。[2]

1907年。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是历史悠久、声望卓越、享誉海内外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建高校,国家 “2011计划”、“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和“珠峰计划”建设高校,教育部评选的中国十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全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联盟领头高校,中美“10+10”合作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方秘书处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高校。

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真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语教学,是中国对欧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济大学培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中国汽车之父饶斌,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非中国政府委派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等杰出人才,两院院士校友超过一百四十人,被誉为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医学家、艺术家和工程师的摇篮,百余年来声誉卓著,弦歌不断,英才辈出。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1907年(丁未 光绪33年)

请采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