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 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题

三年级的混合运算和竖式计算300道

(1)26×4-25÷(125÷25)=99

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 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题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 三年级上册800题混合运算题


(2)13+7×2-8=19

(3)24×5-6=114

(4)(37-9)÷7=4

(5)26×4=104

(6)63-7+8÷4=58

(7)16×2÷4+3=11

(8)91+9×100=991

(9)41×7÷2=143.5

(10)88-12+12×2=100

(11)78×50-1440÷12 = 3780

(12)3856÷16+85×16 = 1601

(13)4000÷(16+832÷13)= 50

(14)(326+95×25)÷37= 73

(15)(7236÷18-228)×28=4872

(16)(4275-24×75)÷25=99

(17)45+15×6= 135

(18)6×5÷2×4=60

(19)30×3+8= 98

(20)400÷4+20= 120

(21)10+12÷3=14

(22)(80÷20+80)÷4=2.1

70+(100-10×5)= 120

360÷40= 9

40×20= 800

80-25= 55

70+45= 115

90×2= 180

16×6= 96

300×6= 1800

540÷9= 60

30×20=600

400÷4= 100

350-80= 270

160+70= 230

18-64÷8=10

42÷6+20= 27

40-5×7= 5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

【 #三年级# 导语】应用题可以说是小学数学中为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应用题掉小学生非常重要,它是检验学生堆成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而且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分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篇一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篇二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篇三

1、同学们站队做,男生站五人,每行2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一半,女生有多少人?

2、小明和小红整理照片,一共有232张照片,每页有两行,每行可放四张,需要放多少页?

3、天平的两边放5个梨,右边放一个梨和一个菠萝,这时天平平衡,一个梨重150克,一个菠萝有多少克?

4、一个长方形场,长40米,宽32米,王华跑了四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5、马路一边每个9米载有一棵柳树,小亮乘汽车从看到棵柳树起,经过5分钟看到501棵树,那么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学校有一个靠墙的长方形花园,长19米,宽7米,在花园的周围加上篱笆,至少有多少米的篱笆?

7、有252本笔记本,分别装在4个大盒子和9个小盒子里,已知一个大盒子与3个小盒子装的一样多,那么一个大盒子装多少本?一个小盒子装多少本?

8、把边长分别为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9、有两筐梨,从筐拿出6个放入第二筐中,这时第二筐有梨128个,是筐的2倍,原来两筐各有多少个?

10、弟弟今年8岁,哥哥16岁,兄弟俩的年龄和是44岁,哥哥多少岁?弟弟多少岁?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篇四

1、弟弟看画册,每天看3页,看了6天,还剩12页没看,弟弟看的画册一共有多少页?

2、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上午行驶3小时,下午行驶5小时,这艘轮船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6名学生,学校多少名学生?

4、广场上有12只白鸽,白鸽的只数时黒鸽的3倍,白鸽比黒鸽多多少只?

5、文化小学的学生表演体,每行12名学生,共8行,如果每行16名学生,能排几行?

6、学校买来9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几本?

7、红星小学举行体表演,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40人,男生200人,如果每7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8、三年级200人去郊游,一辆车上坐35人,6辆车够坐的吗?

9、学校食堂原来有15袋大米,有买来30袋,如果平均每周吃9袋,这些面粉能够吃几周?

10、一张门票8元,我们来了55人,400元够吗?

小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应用题篇五

1、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2、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3、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4、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5、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6、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7、玩具厂打算做50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2个,剩下的要在3天内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8、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9、小聪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因数6错看成9,结果比正确的积大315,求正确的积是多少?

10、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现有8把钥匙和7把锁全都弄混了,要想把钥匙和锁全部配对,少需要多少次?多需要多少次?

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三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500道

1.3/7×49/9-4/32.8/9×15/36+1/273.12×5/6–2/9×34.8×5/4+1/45.6÷3/8–3/8÷66.4/7×5/9+3/7×5/97.5/2-(3/2+4/5)8.7/8+(1/8+1/9)9.9×5/6+5/610.3/4×8/9-1/311.7×5/49+3/1412.6×(1/2+2/3)13.8×4/5+8×11/514.31×5/6–5/615.9/7-(2/7–10/21)16.5/9×18–14×2/717.4/5×25/16+2/3×3/418.14×8/7–5/6×12/1519.17/32–3/4×9/2420.3×2/9+1/321.5/7×3/25+3/722.3/14××2/3+1/623.1/5×2/3+5/624.9/22+1/11÷1/225.5/3×11/5+4/326.45×2/3+1/3×1527.7/19+12/19×5/628.1/4+3/4÷2/329.8/7×21/16+1/230.101×1/5–1/5×2131.50+160÷40(58+370)÷(64-45)32.120-144÷18+3533.347+45×2-4160÷52

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题有哪些

1) 21+(327-23)÷19=

2) 539-513÷(378÷14)=

3) 34-3094÷17÷13=

4) 19+(253-22)÷21=

5) 50+20×28-42=

6) (23+23)×24-597=

7) (110-10)÷10-10=

8) 45-24+14×14=

9) 304-275÷(275÷25)=

10) (70+10)÷(18-10)=

11) 120÷12×18-54=

12) 44+16×15-32=

13) (10-100÷10)×11=

14) (53-588÷21)×36=

15) (60+10)÷(17-10)=

16) 17+(233-43)÷10=

17) 100÷10×10-60=

18) 424-475÷19×16=

19) 22+(374-10)÷26=

20) (245-11)÷18-11=

21) 22-(10+100÷10)=

22) (252-14)÷17-10=

23) 35-13+10×15=

24) (346-10)÷16-12=

25) 215-198÷(121÷11)=

26) (45-651÷21)×33=

27) 19+192÷12-10=

28) 572÷22×23-158=

29) 19+56-1224÷34=

30) (714-12)÷27-19=

31) 14+(21-19)×14=

32) 18-(13+15)÷262=

33) 736÷(43-20)×23=

34) (227+11)÷(31-14)=

35) 36+19×14-23=

36) 828÷23×12-48=

37) 18-15+10×18=

38) (31-154÷11)×12=

39) (1369-37)÷37-32=

40) 160÷(22-12)×22=

41) 357÷21×13-213=

42) 985-728÷26×35=

43) (438-39)÷21-12=

44) (20+18)×11-239=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混合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一:《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5。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二:《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学生讨论交流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用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

(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研究。

二、学生交流、合作、探索、归纳方法。

(1)鼓励学生探究

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其中收集信息。

(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教师补充,教师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

(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减法,我们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1)课件出示算式,147-72÷6、327-56+78、56÷8×15、32×3+37

学生说说计算顺序。

(2)给计算顺序分类,(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3)画出步计算什么,再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时按照,先说计算顺序,再画出步计算什么,计算的模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有说到做,明确了计算顺序,提高了计算能力。

四、归纳总结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书设计:

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5-70÷2

=45-35

=10(元)

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通过板演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及时的进行计算顺序的文字总结,给计算顺序分类明确。达到学生正确计算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