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液相计算含量的公式是什么(液相求含量)

高效液相ee值怎么算

高效液相ee值计算公式。高效液ee值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样品0.01公式含量(mg/g)=样品积分值对照品浓度对照品进样量稀释倍数,对照2.0125164959.953000.03164426.844004162622.609002。

液相计算含量的公式是什么(液相求含量)液相计算含量的公式是什么(液相求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分析要用哪些公式和参数

基本的公式是校正曲线的校正方程Y=aX+b,

Y是响应值,X是浓度,a是斜率,b是截距。

还有校正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或R平方,一般要大于0.995。

计算得到样品的浓度X后,换算被测物在样品中的含量W,还需要知道样品定容的体积V,

样品的质量m。

计算公式W=(XV)/m

至于仪器的参数要看具体分析什么化合物和使用什么流动相和仪器的型号。

含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样本实际含量÷样本总量×

例如:

一铜铁合金50克,其中铜有20克,则合金中铜的百分含量是:

样本总量——铜铁合金50克

样本实际含量——其中铜有20克

20÷50×=40%

扩展资料:

含量计算公式:很多物都是含水化合物,液相检测出来的就是它本生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含量是含水时的含量,但是典规定中,很多物的含量要求都是以无水物计算,这就得把含水的那一部分去掉。

比如水分测得1%,用对照品测无水物含量时就得把水的那部分去掉,乘以(1-1%)。含量就指特定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公式

A样:对照品的质量

C对:对照品的含量

V:样品的稀释倍数

A对:对照品的稀释倍数

M样:对照品的峰面积

含量计算公式:很多物都是含水化合物,液相检测出来的就是它本生物质的峰面积,计算出来的含量是含水时的含量,很多物的含量要求都是以无水物计算,这就得把含水的那一部分去掉。比如水分测得1%,用对照品测无水物含量时就得把水的那部分去掉,乘以(1-1%)。

扩展资料: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应互不相溶(极性不同,避免固定液流失),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当试样进入色谱柱,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达到平衡时,服从于高效液相色谱计算公式:

式中,cs—溶质在固定相中浓度;cm—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Vs—固定相的体积;Vm—流动相的体积。LLPC与GPC有相似之处,即分离的顺序取决于K,K大的组分保留值大;但也有不同之处,GPC中,流动相对K影响不大,LLPC流动相对K影响较大。

a.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法(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

b.反相液-液分配色谱法(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

参考资料来源:

高效液相色谱怎么分析 分析色谱图和数据,计算含量,有色谱条件

计算含量的方法很多:

面积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常用的:

面积归一化法那很简单,配制一个供试品,进样分析.一个色谱峰代表一个物质,的那个通常是你的主峰,其余的基本都是杂质.

杂质(%)=杂质的峰面积/主峰峰面积(这个数值在你的分析报告中应该可以看到)

如果是外标法或者内标法,你需要有对照品.

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我就说个外标法,不需要校正因子的计算方法:

将对照品和样品配制相同浓度,分别进样分析.

含量(%)=样品峰面积/对照品峰面积对照品浓度/样品浓度

计算时你就记住,样品的峰面积和浓度呈正比.写完公式上下单位一致就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