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现场毛笔比赛图片欣赏大全 现场写毛笔字怎么说

“土豪”的书法比赛:640万奖金,书法颁奖现场每人发50万

文︳王呈祥

现场毛笔比赛图片欣赏大全 现场写毛笔字怎么说现场毛笔比赛图片欣赏大全 现场写毛笔字怎么说


一个书法展览,设立4个特等奖名额,每人奖金50万,而且颁奖现场发现金。这一幕,就发生在近日的安徽合肥。它就是由书法大厦主办,安徽省书承办的“首届书法大厦杯书法展”(本文约13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据悉,在本次颁奖典礼上共颁出:特等奖4人,每人奖金50万、组织奖8家,每家奖金10万、奖31人,每人奖金5万、入展奖185人,每人奖金1万和入选奖107人,每人奖金2000元。我算了一下,本次展览共计发出奖金641.4万元。顿时,让我觉得,这是史上“土豪”的书法展。

说实话,我练书法这么多年,参加展览比赛也不少,获得的一次奖金也就20000元。而我见过奖金的书法展览,特等奖也就10万元,而且只有一个名额。这些展览与“首届书法大厦杯书法展”在奖金多少上,不能同日而语,是“土豪”!

说到这,不禁让人疑问:主办方何至于花这么多钱办展呢?我不知道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来回答这个问题合不合适,毕竟在当代书法已不是主流,学习者越来越少,高额奖金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励人们学习书法。

从主办方的角度考虑,高额的奖金能够促使书法爱好者积极投稿,增大收稿量。的确,本次展览来稿不少,书法和篆刻作品共计一万九千余件。另外,高额的奖金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而言,也是一种认可和宽慰,毕竟学习书法不容易。

其实,本次将高额奖金作为奖励的办法,与之前书协副主席刘洪彪提出的“不能亏待书法,要让书法住别墅”的观点不谋而合。刘先生说:“为书法穿盛装,让书法住别墅,这个‘盛装’和‘别墅’是一个比喻,是说书法作品应该有一个好的外观,有一个好的品相,不能那么寒酸,不能那么小家子气。因为书法是高贵的、高级的、高雅的,所以不能亏待了它。”

一个是促进书法发展,一个是尊重和善待书法,二者相辅相成。我觉得,只有书法得到了善待,书法爱好者得到了尊重,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学习书法,因而书法也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而高额奖金则是促使这一切的条件。相反,书法得不到善待,书法爱好者得不到尊重,谁还愿意学它呢?都没人愿学了,还谈什么书法发展!

不过,对此也有网友表示担忧,认为书法是文化,不应该与钱混为一谈,倘若如此,就会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执迷于利益,带着一身“铜臭气”写字,必然会丢掉文化的初心。不能说这样的担忧没有道理,毕竟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我只是在想,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你和他谈文化、谈书法,还让他花钱购买笔墨,然后练上几年去投稿,似乎不太现实。

当然,不排除今天不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存在,即使他们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还能为文化与书法献身。我敬佩这样的人,但我不是这样的人,因为嗷嗷待哺的孩子在等着我买奶粉,年迈多病的父母在等着我尽孝,而且银行还在等着我还房贷。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认为,书法展览设立奖金是非常有必要的,况且获奖并不是依靠不法手段得来,而是通过数年的努力获得的,因而完全符合“取之有道”。

如果你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什么样的书法展览(比赛)能吸引到你,让你主动投稿?是证书奖牌吗?是入展能入会吗?还是……

禁毒杯书法大赛作品

禁毒杯书法大赛作品如下:

1、禁毒书法作品活动内容

以“禁毒”作为创作内容的书法大赛,大赛共计收到来自全市各镇街小学、初中、高中等283所学校的作品1356幅,经初选、专家组、评审团现场评选,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99名及组织单位10个。

2、大赛作品

3、活动举办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禁毒办联合市教体局、市文联举办的“青春心向 共筑强国梦”中山市首届青少年禁毒书法大赛颁奖典礼暨作品展在中山市书法家协会举行。活动现场为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学生代表及组织单位代表颁发证书和牌匾。

白树安毛笔书法?

白树安,1955年出生,北京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研究生,学习书法师从于欧阳中石和刘炳森先生,后又得到书法家张书范、田伯平、孟繁禧先生的指导,书艺日进。他的书法作品诗非常不错的藏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你有用!

欣赏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白树安书法

白树安,1955年出生,北京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研究生,学习书法师从于欧阳中石和刘炳森先生,后又得到书法家张书范、田伯平、孟繁禧先生的指导,书艺日进。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并数次在军事博物馆和全国政协礼堂展出。2004年,作品被纪念堂收藏;西班牙电视台对其进行了艺术专访并在西班牙全国播放。2005年,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作品赴法国和展出。2006年,作品被马来西亚纪念馆收藏;作品参加中华慈善总会慈善义拍。2007年,作品《春江花月夜》被北京天安门城楼收藏。2012年,作品《爱莲说》被大会堂收藏。其作品被收入多部辞书,有多家媒体了其艺术成就。作品流传到30多个和地区。2006年10月,白树安创作《舍得诗》,已在报纸公开发表,并在版权局注册登记。舍得诗书法作品被多家机构、人士收藏。

何时是小学生学书法的有利时间

小学生从小开始要培养其特长,书法是很实用的一块。那么小学特长生学书法的适龄期有哪些。下面来具体了解下小学特长生学书法的适龄期。

小学特长生学书法的适龄期: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的学习,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确要旨,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可以开始学。

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理解力较弱,但若有兴趣,还能持续学习的话,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了不会太早。按习惯书写文字的意义而言,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书法,也是适合的时期。

在学习过程中,应先根据孩子所认识的简单字,执笔写字,学习要由易到难,初学要先学“描红”,学习基本知识,宜选择收笔明显平衡的柳体、颜体等,孩子学习正楷入门与否,要看其离开字帖后能否写得像所临摹的字型,当楷书学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学习行书、隶书及草书。

在指导孩子学习书法时,要注意孩子学习的姿势,习惯和态度,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多带孩子参观书法展览、有碑刻的名胜古迹等,对孩子取得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为小学特长生学书法的适龄期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对小学特长生学书法的适龄期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

“国展”特指由书协主办(届例外)的全国规模、水平、普遍性及影响力的展览。自1980年全国首届书法展以来,“国展”成为当代书法活动的重要内容。三十多年来“国展”推动了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11届国展 书法作品欣赏 ,希望你们喜欢。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1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2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3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4

11届国展书法作品欣赏5

在当代书坛,“国展”特指由书协主办(届例外)的全国规模、水平、普遍性及影响力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展”是当代书法发展的缩影。由此,扼要回顾“国展”的发展历程对于正确把握当代书法艺术的走向及其特点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国展”之路 与理思交融

当代书坛的“国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催生,而“国展”的不断向前推进,本身也是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从1980年5月在辽宁沈阳问世的届书法篆刻展览至今,已历经30余个春秋。其间伴随着、经济、 文化 、的大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当代书法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仅从创作而言,无论是审美风尚,还是创作主体的构成,无论是对传统经典的把握,还是对创新求变的理解,也无论是展览组织、征稿的方式还是评审、评奖的机制等都有历史性的突破。

1980年5月,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展览由北京书学研究会、上海书画出版社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其时书协尚未成立。本次展览之时,人们普遍心灵处于极度空虚,对文化、对传统艺术怀有极大渴望。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已故书法名家的翰墨,如郭沫若、沈尹默、齐燕铭、叶恭绰、潘伯鹰、白蕉、胡小石、高二适、潘天寿、张宗祥等先生的作品。其他参展作者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为老书法家和年高德重的名人,他们功力深厚,代表了其时书坛的创作高度。另一类为中年作者和少量青年作者,由于功力不逮前辈,作品未臻佳境,不少仅停留在以临摹古人为能事的水平上。

1984年9月,在美术馆开幕的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是书协成立之后举办的次全国性大型书展。与届相似,老书家依然风采照人,构成展览的中坚力量,舒同、赵朴初、启功、林散之、沙孟海、萧娴、费新我、王蘧常、秦咢生、谢瑞阶等皆有作品参展。并专辟“老同志作品室”,一些老画家、老干部等皆有作品展示,如孙墨佛、李一氓、许德珩、胡厥文、楚图南、黄苗子、赖少其、李可染等。老一辈精湛的书艺和深厚的学养为中青年作者提供了学习的良机。总体而言,、二届“国展”以老书家为主体,书风沿续了清末书法的脉络,显得平和持重。

从1987年的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起,“国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境界。其显著的标志就是:一大批思想活跃的中青年书家脱颖而出,新人不断涌现,地域书风渐露端倪,书法的形式美和“展厅效应”越来越受到青睐,评审机制得以不断完善,每一届“国展”呈现鲜明的特色。第三届“国展”评审中提倡既要有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又要有个人风格的新意之作,因而入选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传统内蕴与创新求变的结合。同时本届展览改变以往混合展出的做法,而采用按地区陈列的方式,使观众明显感受到地域书风的特色与魅力。河南的雄强、江浙的灵秀、辽宁的精巧、四川的多姿……以上述省份为代表的中青年书家群崭露头角标志着书坛群体竞争的势头开始形成。第四届“国展”贡献给当代书坛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允许作者可以自由投稿;二是首次进行书法评奖,设立全国奖。这两项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书法家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第五届“国展”由于评委会组成方式的变化,终选出的作者中青年占据主力。本届参展作品大幅作品明显增多,反映出作者因追求“展厅效应”而扩大作品空间的强烈意愿。有意思的是,同在1995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青展中,获奖作者除施恩波、刘新德二人在本届“国展”中同时获奖外,其余皆名落孙山。这反映出“国展”与“中青展”在评审导向和评审方式上的异。书坛普遍认为“中青展”强调创新、探索,而“国展”更强调传承与功力,“中青展”走了一条更个性化的道路,而“国展”显然更趋于理性、平和。第七、八、九届“国展”,伴随着当代书法的推进,书风渐趋多样,书法作品的形式不断翻新。顺应这种潮流,“国展”评审机制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大。第八届开始实行分书体评选,评委的产生也更多地吸取来自书坛各方面的意见。至第九届,评委数更是达到空前的53人,评审按照分设的篆刻、篆书、隶书、楷书、行草和论文6个组独立进行,参加评选的评委都是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这便确保了评选的专业权威性。

伴随着“国展”及当代书法创作的复兴,书坛围绕“国展”及书法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未来命运的思考一刻也未停止过:关于书法美学、关于书家学者化、关于回归传统、关于现代派书法、关于书法主义、关于新古典主义、关于流行书风、关于代表作、关于学院派书法、关于艺术书法、关于得意之作……这些思考凝聚着当代人对书法的认识,也见证着这个时代书法的变迁。

“国展”之思辉煌与挑战共存

以“国展”为代表的当代书法展览挟波澜壮阔之势推动当代书法的发展,尽管人们可以列举出当代书法诸多领域的辉煌成果,但“国展”的影响力和受追捧程度却是他者无法企及的。近30年的“书法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国展”为风向标的,“国展”的潮起潮落直接牵动着书坛的风云变幻。无疑,“国展”的成功举办和绵延不断自然与广大书法人的热情参与、倾力支持分不开,同时也得益于“国展”在审美导向上的正确把握:一、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二、对创造、个性的尊重。前者是书法的立身之本,尊重传统和经典,就是尊重书法艺术本身;后者是书法发展的动力,尊重创造和个性就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的尊重。值得 总结 的是,“国展”在对上述问题的把握上没有孤立、片面地理解,而是持辩证的态度,体现了“国展”宽容而深刻的审美追求。正因此,人们在“国展”中看到多种风格、多种流派、多种形式等既相互激荡又和谐共存的局面。

然而,在辉煌的另一面,“国展”和当代书法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上世纪初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和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千百年来处在相对封闭稳定状态的传统书法产生致命的冲击,毛笔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至上世纪后半叶,电脑时代的到来更使书法完全变为一种纯粹的艺术。

其二,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交流剧增,日本的现代派书法、欧美的现代艺术与思潮的不断涌入对本土的传统书法产生强烈影响。书法的视觉化、美术化倾向日益加剧,甚至出现在创作中脱离文字内容、淡化“书写性”的现象。

其三,随着书法学科化、专业化建设的推动,当代高等书法 教育 由此发生一个明显的转变:从修养的学问立场走向专业立场,其直接结果就是当代高等教育过多地将书法视作一个纯技术层面,如较多地关注书法艺术的笔法、形态、构成,而对与传统书法息息相关的精神内涵较少关注。

其四,当代书法创作进入到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后,“展厅效应”成为创作者朝思暮想的尤物,而“国展”富有力的竞争平台更使成千上万的书法人乐此不疲。在这种近乎狂热的追逐中,创作者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入展、获奖,一夜成名。于是,“展厅效应”的负面影响凸现出来,“形式至上”的标榜,“制作”倾向的加剧乃至“丑书”的风行,无不显露出当代展览文化所导致的偏激、浮躁、功利的心态。许多人称书法的“国展”就像奥运会,各省(市)为了和排名,各显神通。于是乎,我们在各种专业媒体上看到了连篇累牍有关“国展”冲刺班、强化班、培训班的信息;在“国展”开幕式现场可看到万人赶集、摩肩接踵的惊人一幕;在布置得密密匝匝的展厅里看到了五颜六色、七拼八凑的当代书法新时尚,甚至看到了东倒西歪、支离变形又近乎如出一辙的风气……关于展览之弊端,近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书法展览已泛滥成灾,以书法的名义践踏书法。

毫无疑问,当代正处于转型期,伴随着生活的变革,书法艺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国展”为中心的全国性书法活动把书法从书斋推向,从个体推向集群,展览已成为书法联系广大书法 爱好 者主要、直接的形式,原本的艺术个体行为或沙龙式雅集活动转变为艺术公众行为,“展厅效应”已直接导致书法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过近20年“书法热”的洗礼,当代书法逐渐走向成熟,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书法积极应对,与时俱变。当代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必须尊重艺术规律,以人为本,把作为书法创造主体的书法家和作为群体的各级书法协会、各类书法社团的创造力限度地解放出来。当代书法创作及活动的组织理应有更开阔的视野与思路,有更高远的目标与追求,有更切实可行的 措施 与载体。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术化、精品化就成了当代书法创作与活动的必然选择。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高清图片

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现如今,硬笔书法的比赛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关注与欣赏,受到许多人的肯定。下面是我整理的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高清图片。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硬笔书法脱胎于传统书法艺术,笔头质地尖硬有别于毛笔软质笔头,主要以钢笔为书写工具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电脑的出现使写字次数、频率大减,但硬笔书法的教育和影响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硬笔书法比赛作品图片 硬笔书法分硬笔书法艺术和实用硬笔书法,前者主要是强调艺术性,后者主要是强调实用性。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等等;而实用硬笔书法,即日常写字,主要是满足实用,能做到易写易认即可,关键是做到书写快捷和规范,所以实用硬笔书法,是以行书为主的。

硬笔书法的学习 首先要有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其次是要有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注意写字卫生。如桌凳、光线、写字姿势等,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可以培养气质。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小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便是“有纪律”。

对于没有楷书基础而想练习楷书和行楷书的朋友,选帖时应注意:,所选字帖的字形应当是正确规范的,这是楷书和行楷书练习的起码要求。这里所说的规范,是指笔画和部首应该符合约定俗成的写法,结构应符合重心平稳、笔画呼应、形态变化等基本的原则。第二,所选字帖的编写内容和形式应适合初学。要有系统性,能根据汉字的笔画、结构特点和练字的规律编写练习内容,由浅入深易于接受;要图文并茂,既有书写方法的说明,又有附图,便于理解和练习;要有独特的科学练习方法,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第三,所选字帖的书写风格应是自己喜欢的。同是较高水平的字帖,其风格可能是多样的,由于各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不同,对书法艺术的评品和喜爱的标准也就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只有爱不释手,才会“心摹手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