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阿里注定被京东打败 阿里败给了谁

双方口径别很大,京东虚胖。京东是按过账口径,阿里巴巴是按服务收费总额。

阿里注定被京东打败 阿里败给了谁阿里注定被京东打败 阿里败给了谁


阿里注定被京东打败 阿里败给了谁


按照过账算营收,过去几年的企业是苏宁,联想,华为。

一万元空调京东口径的营收是一万,阿里的营收是2%服务费200元

:阿里技术国内属于梯队,这毫无疑问。但全球还任重道远。非常非常的远。第二:营收从来都是京东在阿里前面,不存在反超。一个是平台,一个自己带货,是不一样的。第三:阿里的使命和追求从未改变,无论以前风光时,还是被黑时,都一样。第四:京东有值得阿里学习的地方,但阿里的格局远大于京东,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每一家企业都在努力续命,区别就是走的路不一样,一时的输赢比不出什么,就像联想当年风光的时候是华为的N倍,但是现在再看反过来了,阿里的转型是他的电商模式已经到达顶峰开始往下走了,不得不走其他路,也有实力走另一条路,反观京东发展到现在才开始步入正轨,路还很长

营收没用,京东现在还亏损呢

#马云#

阿里巴巴/马云爸爸迎来至暗时刻,互联网一众企业都被波及。

阿里巴巴涉嫌垄断,很多做过淘宝/天猫的商家知道臭名昭著的“二选一”,其实二选一的战例很多,比如360和企鹅,比如QQ和微软等等,但为什么阿里设计垄断,因为当时的电商就阿里和京东,京东还因此告了阿里,官司打了很久却无疾而终了;近有一家商家又告了阿里,以前的阿里强大的令人发指,淘宝/天猫打败天下手,所以无数的商家只有忍气吞声,现在随着拼多多的崛起,很多矛盾被激化,天下苦“阿里”已久。

阿里旗下“饿了么”江河日下,淘宝被拼多多,抖音,京东围剿,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阿里”的大厦可能在一夕之间倾覆。

阿里自从被反垄断调查之后,大跌7000亿,跌去了一个中石油!马云爸爸和阿里的灵魂人物,成也马云,败也马云,马云在阿里前提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扛着阿里在走,很不容易,但如今阿里因为马云慷慨激昂的话语,得罪很多人,很多人对马云打脸的话如数家珍!当初马云说他的失败就是创立阿里巴巴,马云痛恨今日阿里巴巴的行为,马云曾经是屠龙少年,却现在变成恶龙,赶走了ebay,打败了许许多多的对手,却离初心越来越远了!

马云爸爸对 有功绩,也有过失,让很多人没有生意可做,却自己赚的盆满钵溢!马云的支付宝里面花呗/网商银行/借呗高额的利息吞噬着无数人;高额的佣金困扰着淘宝/饿了么/天猫的商家,但阿里提供云服务,为了淘宝/12306保驾护航,支付宝也一定程度建立了的陌生人之间的体系,打通商家/买家之间平台,这是值得肯定的事!

阿里巴巴未来如何,我觉得会有三个方向,供大家思考!

首先明确的是阿里巴巴不会因此倒闭,因为波及的人太多太多。

有可能的是阿里巴巴被,罚款,整改一下,然后转一下商业运行模式。阿里比如说把很多人的花呗额度降低了,这就是已经嗅到了风险,响应,阿里可以会抛弃一些业务,可能会转而做高 科技 业务,做利国利民的东西。马云继续掌舵阿里,但的管控会加强,互联网不再是垄断地了。

其实发生稍微不好点的情况,阿里巴巴会被拆分,留一些业务给阿里,然后把一些业务给拆分给其他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一样,大多是外资持有的股份比较多,所以涉及的利益比较复杂,拆分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比较小。

的一种情况,阿里归国有,马云切断阿里所有的关系。

给大家一波,可以收购阿里巴巴的方法

一般人有5万块就可以,阿里巴巴这几个字就值5亿,保守估计要赚10000倍,什么股神,什么巴菲特都是浮云,这才是商机,开个玩笑[笑哭][笑哭][笑哭]

电商行业大洗牌,京东跌至第三,霸主地位争夺愈加激烈

说起电商平台,大家反应就是淘宝,京东第二,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似乎也只有淘宝、京东两家独大,其它的电商平台,都是在这两大巨头的阴影下求生。

要么像唯品会,避开这两大巨头,剑走偏锋,只卖尾货;要么像苏宁易购,线上线下一体化,不同的战略。但随着行业新秀“拼夕夕”出现后,这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电商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发展之初,也并不被人所看好,阿里巴巴正式进入成长期是在2008年,由于互联网的大爆发,再加上“人口红利”,它迅速成为了纽交所上市的电商平台,它的成功还带动了物流、互联网金融行业大规模发展,用户通过支付宝付款,在由快递送货到家,这种闭环的系统也促进了人们在网上买东西的习惯。凭借着大量客户的积累,马云的资产也在快速增长了,并在2019年登上了首富。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居然有一家企业在综合类电商平台上,打败了淘宝、京东,这家厂商就是拼多多。

在此前拼多多公布的2020年数据中显示,截止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度达到了7.884亿,排名国内,毕竟阿里的这个数值为7.79亿,而京东仅为4.72亿。

可能很多人都不曾想到,那个靠下沉市场发家的“拼夕夕”,能打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坐上电商巨头的位置,而它仅仅只花了六年的时间。

阿里制霸电商行业二十年,可以说从来不缺挑战者,但唯独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拼夕夕成功了,要知道它曾是阿里瞧不上的对手。相较于自营体系、客户黏性更强的京东来说,阿里淘宝被拼夕夕夺走了更多的地盘,现在的拼多多有多风光,阿里淘宝就有多凄惨。

事实上,这个数据是早有预料的,之前QuestMobile就有报告,表示在今年春节期间,拼多多日活跃用户首次登顶行业。

拼多多居然成为了电商平台的No.1,这在我看来,真的是互联网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意义重大。

当然,这只是活跃用户数的超越,从体量、营收、利润、GMV等来比较,拼多多还不是阿里的对手,甚至可以说还得远。

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以用户为基础,用户才是基础,只要用户数多了起来,其它的营收、利润、GMV等等,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就有了超越的希望了。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误导性,也是对刘强东所说的话的错误解读。刘强东在开年大会上是这么说的,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大B2C平台。所以,刘强东是跟天猫、跟淘宝的b2c进行对比,而不是整个阿里。刘强东心里也明白,想要超越整个阿里平台是不可能的,起码再2021年之前没办法实现。

那么,如果单从B2C业务来说呢,京东有可能超越阿里吗?答案是可能的,京东可能超过天猫,也可能超过淘宝的B2C,但是京东却很难超过整个阿里。

何谓B2C,即企业对个人买家,淘宝的B2C一般指天猫和淘宝的企业店铺,至于京东是不允许个人卖家入驻的。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超越指的是哪一个方面的超越呢?如果是GMV的话,水分非常大。GMV是指流水,并不是实际的成交量,计算公式为:

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从公式就可以看出,GMV水分是非常大的,从GMV对比并不准确。

京东想要超越阿里,成为国内大B2C平台,那么必然需要在物流、服务、价格等方面有自己突出的优势,才存在可能性。再来看下从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情况:

首先看物流

天猫: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天猫超市部分省市可以次日达

淘宝B2C: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

京东:自建仓储,可次日达或当日达,部分依赖第三方物流

从物流来看,对比阿里,京东的物流是占据优势的。虽然目前京东配送不满99元需要加收5元配送费,但是在一个买份早餐都需要几块钱的时代,5元配送费已经非常实惠了。

其次看下服务

1、系统。天猫淘宝的系统是比较完善的,有人工服务,而且等待时间并不长。但是京东的系统相对很大,每次找客户经常找不到人工,只能跟机器人对话,这点给京东评。

2、退货系统。从退货的方便性、简洁性来看,依然是阿里完胜京东。淘宝购买之后退款简洁明了,很容易作。但是京东不一样,此前在京东退货,点击退货之后,找填单号的位置还费劲百度了下攻略,京东继续评。

3、付款。天猫、淘宝很少支持的,但是京东一般都支持,这点给京东好评。

服务方面来看,天猫、淘宝要比京东好太多,但是这方面如果下定决定要改善的话,对于京东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如果京东可以考虑将机器人撤掉,多招些人工的话,还能赶上天猫、淘宝。

价格方面

1、天猫店铺对于价格的监控是比较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调整价格,不然很容易就被处罚扣分。但是京东不一样,很容易就改价,今天你可以卖199元,明天你就可以卖99元,后天涨到299元也没问题!所以,京东的价格不那么靠谱。

2、京东表面看起来优惠多,活动多,但是有心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参与活动的满减商品,价格都是涨了一倍之后的,对比下来,淘宝天猫比京东便宜太多~

3、大部分商品,京东的售价都高于天猫、淘宝的10%左右

关于大家都厌恶的

做过电商的都知道,虽然天猫、淘宝一直都存在,但是,实际上阿里是真的有在打击的,卖家需要特别小心规避各种可能被阿里监控出来的行为,才敢找人,提心吊胆的。

可是京东呢?京东是简单的,根本不会管,有时候京东小二还会鼓励京东运营去刷一下单,让数据好看点。

近两年B2C市场交易份额对比

从2015-2016年Q3 的B2C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天猫依然占据着高达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京东想要抢占天猫的市场份额,难上加难。

从短期来看,京东想要做B2C的,目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京东潜力尚在,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也没办法一棍子打说不可能,毕竟世事难料,电商发展更是风云莫测~

刘强东对了?物流亏损14年即将上市,终将成为阿里一生之敌

本文关键词:深度案例 东哥逆袭

阅读时长 | 3分钟

京东物流也要上市了。就在近日,京东物流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在港交所上市,京东物流的估值高达400亿美元。

刘强东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算上之前已经上市的京东数科,京东 健康 ,刘强东麾下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4家。

我们除了感慨东哥的赚钱模式之外,更佩服他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早在2017年,刘强东就在央视炮轰马云的菜鸟物流,说未来物流行业,只有京东物流和京东,而“ 三通一达 ”迟早被菜鸟榨干。

那么本期文章,学霸君就给大家揭秘这只“硬杠”顺丰的京东物流,究竟是如何赚钱的?

谈及快递行业的格局,离不开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这五朵金花,当然顺丰走的是直营高端路线。而通达系则投向了阿里的怀抱,走了亲民路线。

但在17年前,“三通一达”已经占据了全国快递行业的半壁江山,几乎承包了所有电商平台,当然也包括京东商城。

那会东哥也在使用通达系的物流配送,由于业务多为外包,出现的各种暴利卸货,装货,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苦于通达系的垄断,京东也只能忍着。直到2005年底京东开始销售笔记本电脑,问题才开始集中爆发,投诉电话是一个接一个。

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2007年刘强东提出了自建物流,但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一家互联网企业怎么能做物流呢?迟早会把企业拖垮掉的!

但是刘强东坚持要做,他认为自建物流是京东对抗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核心杀手锏,你怎么看?

因为当年快递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服务真的,况且当时物流成本极高无比。

2013年全国物流成本占GDP17%~18%,如此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是压在企业头上的一座大山。

如果京东自己打造物流体系的话,就能给用户提供的购物体验,还能倒逼整个物流行业降低成本。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这是京东绝佳的机会,那事实证明刘强东对了!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800个仓库,物流网络已基本实现了全国覆盖,90%以上的订单可以达到24小时内送达。

“多快好省”这句广告语如今已经成为京东服务品质的保障 ,当其他快递还要三四天才能送达的时候,京东物流次日达已经能够做到了。

为了保证足够的快,京东物流增加了成本,牺牲了利润,但同时也保证了用户的体验。

虽然说外界一直在质疑京东烧钱,但在东哥看来,烧钱是为了建立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统,是实实在在转化成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成了用户的体验。

为用户烧钱,东哥觉得很值。

回过头来看,当年跟京东一起搞电商的,比如说聚美优品、凡客诚品、当当等,正是由于图省事省钱,过早地相信物流外包,绝不自建物流,导致了今日的落寞。

就像现在的当当,也只能靠宫斗剧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因此各位大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从外部袭来的,只有我们漠视用户体验的时候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

对于京东物流上市你有什么高见,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京东又陷入亏损了,上市都已经7年,追赶阿里或者已经没有希望了

京东第三季度又亏损了,单季度亏损了28亿。如果看经营利润的话,还是达到了26亿。也就是说京东不是因为业务上亏损,而是因为投资减值亏损的。

虽然如此,京东的业绩真的是让人越来越没耐性了,京东单季度的利润率只有1.2%。因为京东有庞大的自营体系,所以利润率肯定没阿里那么高,不过京东的利润率也是太低了。在很多人的希望中,京东是要成长为阿里、腾讯那样年利润过千亿的巨头,即使没有过千亿,也是得年利润数百亿的巨头。

不过如今京东都上市7年了,大规模盈利依然没来,而且还时不时陷入亏损中,刘强东当年说的超越阿里,还真的会发生么?当年在央视的采访中,刘强东说如果时间足够,京东肯定会超越阿里。

从市场份额上说,阿里现在是5成左右,京东则是2成多,阿里几乎是京东的一倍,关键是在利润上阿里的年利润早就突破千亿,京东则还在小规模盈利跟亏损中徘徊。

过去京东长期亏损,大家相信京东的亏损将换来一个更好的未来,于是即使京东亏损,市值依然是涨到了1千多亿美元。京东旗下还有物流、 健康 跟金融三大业务,如果算上分拆的公司,京东全系的市值也是2千亿美元左右,阿里的时候,市值已经8千亿美元了。

刘强东认为京东可以超越阿里,底气来自哪里呢?那就是京东的物流。因为京东物流是自营,阿里的物流是第三方。京东在服务上确实好于阿里。不过这一点的优势,真的能够帮助京东超越阿里么?

京东上面有自营跟第三方,阿里则全部都是第三方。京东因为是自营起家,所以标准品上的优势明显,但是在非标上面,却是远远落后于阿里。阿里在服装等非标产品上的优势巨大,特别是在品类上比京东多太多了。

另外阿里的发展时间比京东更长,消费习惯不是一天养成,也很难在一天内被改变。如今大家习惯了,快递速度自然是大家关注的,但是也没特别关注。因为如今很多第三方的物流速度也不会特别慢,一般跨省也是三天左右就可以收到。

其实大家的时候,更多还是关注价格跟体验,物流优势无法改变一切。如今京东跟阿里是越来越像了,京东如果在没有大变革之前,要成功击败阿里,显然是非常难的。其实不管是京东还是拼多多,他们都无法撼动阿里的地位,因为阿里的用户使用习惯不是他们在一天两天内可以击败的。

诺基亚跟摩托罗拉竞争多年,谁也无法赢谁,不过当苹果来之后,他们两个人都失败了,因为苹果是跨维度打击。数码相机肯定想不到,他们终会输给了手机。柯达也想不到,自己终不是输给其他胶卷厂商,而是输给了数码相机。

如今的电商市场,也是如此,能够战胜阿里的,一定不是另外一家阿里。京东虽然跟阿里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不过这些异化,还不足够跨维度去战胜阿里。这需要刘强东想更多的办法。战胜实体零售的是电商,战胜电商的或者是另外一种购买体验方式。扎克伯格近提出了元宇宙。这个概念看过电影《超级玩家》的应该就有概念了。在各种的穿戴设备下,创造出的一个新世界。

或许未来的购买,将是元宇宙跟现实的结合,我们在元宇宙中可以体验到实体购物的感觉,甚至是更好的体验,然后在里面完成购买,然后在现实中收货。这样的超级革命性购物,才是战胜目前电商模式的未来。

其实电商近几年也在发展,不管是直播还是其他模式,都是为了增加互动性,弥补不足,体验感跟互动性都是目前电商所缺欠的,只有能够从技术上改变这两个问题,才可以战胜目前的电商巨头。以京东的模式来说,其实追赶阿里又已经几乎没有希望。当然阿里想要完全压制京东也是很难了,大家如今就是各自发展,三大巨头形成鼎足之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