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创造宣言生字词拼音(《创造宣言》生字词)

创造宣言字词拼音解释

《创造宣言》字词拼音解释如下:

创造宣言生字词拼音(《创造宣言》生字词)创造宣言生字词拼音(《创造宣言》生字词)


一、课后读读写写:

1、字词:中伤(zhòng)遁词(dùn)鲁钝(dùn)懦夫(nuò)豢养(huàn)灌溉(guàn)画龙点睛(jīng)山穷水尽(qióng)走投无路(tóu)

二、补充——崇拜(chóng)塑像(sù)自暴自弃(bào)众叛亲离(pàn)玄奘(zàng)樵夫(qiáo)茅草(máo烟囱(cōng)镰刀(lián)参天(cān)

1、多音字——没:没有(méi)没收(mò);给:给他(gěi)供给(jǐ)中:中伤(zhòng)中间(zhōng);参:参天(cān)人参(shēn)参差不齐(cēn)。

2、形近字——豢养(huàn)拳头(quán)樵夫(qiáo)瞧见(qiáo)镰刀(lián)廉价(lián)懦夫(nuò)儒家(rú)濡养(rú)鲁钝(dùn)纯粹(chún)炖菜(dùn)灌溉(gài)大概(gài)慨叹(kǎi)

三、重点词语解释——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鲁钝:愚笨,不敏锐。懦夫:软弱胆小的人。蒙养:喂养,比喻收买培植爪牙。灌溉: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语文文言文主观题

1. 如何准确回答语文主观题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首先要通读全文,语文的阅读不能求快,基本上了解每段的大意,不要囫囵吞枣眉毛胡子一把抓,至于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悟性也是在不断的积累中得到提高的2)要善于“抠字眼儿”,学生主观题丢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审题不清,盲目作答导致分数低,语文考试通常时间比较宽裕,要仔细阅读题干,然后从指定的某一段中寻找答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如果让你分析某一词的妙处,就应该结合语境义分析而不应孤立的只看这个词,那样往往会造成答题的片面性。

2. 语文文言文简答题

1。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和刘禅.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2.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3.重温诸葛亮《出师表》,学一学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和勤勉尽责,是大有益处的。

3. 综合文科和语文的主观题要怎么答

不管是文综的语文还是理综的语文,考试题目和数量都是相同的。作为文科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更应该注意答题的速度和质量的训练。试卷可分几个模块来训练:选择、背诵、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作文。在总复习的时候,老师都会给我们做大量的题目熟悉题型,我们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去好好的加快答题速度。

选择题应该控制在15分钟以内,做题时候不应做太多的思考。选择题考的是语基平时做题时候应该多找规律,在找错、病句、拼音这里要多下功夫,尽量用排除法做题增加效率,例如题目要选择正确的一项,你就先排除明显错误的几项,再从不明显的两项中找出正确的。这些都一定要在平时多积累,所以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和安排时间是很重要的。

主观题主要分布在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主要是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现代文阅读答题是有技巧可言的。一般考官出题的都是围绕文章中心思想和主旨、特殊词语解释、重要句子解释、筛选和整合信息、分析作者观点、鉴赏作品等,复习的时候最好将几篇文章结合起来,按类型来复习和做题,具体地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和实际题目来讲,最好就是与你们老师多交流,因为老师是最了解你们答题缺陷的。语言表达的答题方式一般都是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答问题。除非是语基掌握得很好,要不然这类题目是很难得高分的,因为这个确确实实是要靠平时的积累,没有办法突然恶补。不过不用担心,这类题目占分也不是很大,复习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些题目,熟悉答题方式,考试时候得到懂做题目的分数就行了。千万记住不要在一个题目上花太长时间,这样会耽误到后面的发挥。总复习时要积极的掌握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把你做得快的题目尽量先做。一般人写作文都是放在后面,可是也有很多人习惯一开始就写作文。所以这就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答题方式,平常考试时候你习惯先写哪部分,月考和周考的时候最好就不要改变。做到平常如考试,考试如平常,这样就不会太紧战了。

由于不知道你是哪里考生(我是广西南宁的)具体内容和形势与广西是不是相同,所以我只做了泛泛的提点,有什么具体的问题最好请教老师当面问清楚。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祝你高考成功,复习顺利!

4. 语文的主观题分怎么提

在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我们一些同学在解答主观表述题时往往比较随便,这样在主观表述题上就不能得分或得分不高。

这种现象能不能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根据以下思路进行自我纠编,我相信你在语文考试中的主观题解答方面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看清题目,掌握限制。即题目要求你用什么形式作回答你一定要看清。

题目最起码要多看两遍,要认真仔细地推敲题意。它究竟要你用什么形式做回答,你可要小心。

你千万不可苟且马虎,否则遗憾无穷! 例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中所反映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状况。(2001年《黄土》23题,2分) 这条题不小心就不得分,它的限制是答题必须用句子来表述,这是答题句式上的限制。

例2、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的出的结论是什么?(1999年《创造宣言》21题4′)(不超过20个字)(不超过12个字) 这是答题字数上的限制,有的同学不问字数,你内容答对了也是枉然。 例3、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2000年《长城》21题6′) 这道题对答题话题进行了限制。

题目上的两个词对答题范围和答题对象作了硬性规定:对“历史上的长城”和“长城的现实”作出“评价”和“看待”,答案是要你从文中找出作者主观情感或看法的话语。 看清题目掌握限制是答题成功的第一步。

在考试中我们对有规律的题型进行归类或对症下药去解答,这样会受到更好的效果,即: 二、恰当归类,掌握解题规律。这里又可以分成三类: A、例4、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1997年《散文二集》26题4分) 例5、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哪些音 乐?(1996〈贝多芬之迷〉24题3分) 例6、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字)1996《贝多芬之谜》24题3′) 像这类题目属于判断型,指认出它们,既从文中相应的位置找出来填上去就可以了,无须费多少脑筋。

但“找”位置的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 B、请看例题: 例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 作者为什么吃惊?(2′)不超过8个字(1998年《报秋》27T) 例8、(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2000′〈长城〉22T4′) 例9、(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同上23T4′) 像这类题,应该说是局部题,既答案就在它所提问题的位置的左右或需你仔细辨认一下,就可以答出来的。

这类局部题,它往往是指某一段或某几段中的“什么”、“为什么”、原因是什么?答案往往含在问题的前后,仔细找一找,不难的。 C、再看例题: 例10、(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长城》23T4′) 例11、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字)(1996《贝多芬之谜》26T4′) 例12、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1999′《创造宣言》23T6′) 这类题目看起来很大,“联系全文”、“这篇”等字眼十分吓人,但我们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找出作者在行文时的“转”“承”和“结”,然后采用剪辑既摘录法组织一下,答案就自然而然有了,别怕,耐心看一下吧! 三、好,下面我们着重谈一谈特殊题型的解法,说它特殊是指它出现的机会不多,并不说它是神秘的。

但我们在解题上掌握一定的规律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取得满意的成绩。请看例题: 例13、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个人物形象(8′)(2001《黄土》22T) 分析人物形象,我认为要用这样的形式作答: A概 具 他是一个___的代表 B括 体 C词 体 D语 现 (总)→ (分) 这犹如一篇小作文,不可以少头,也不可以少尾;不可少概括,也不可少具体表现,少一不可! 例14、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1999′《创造宣言》22T4′) 这类题是关于修辞手法的。

解题要领是去修辞,既把原句“翻译”成大白话,翻译时要注意“点”“面”结合,“点”既原句的“刀法”“万象”这些喻词的本体,“面”既把全句用大白话重新叙述,这样就会万无一失了。 例15、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000′《长城》22T4′) 同学拿到这道题就立即写好处,注意你离失败不远了,看题目第一句“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句话隐含了两分,答好处时切不可离开实际,即“实际”的修辞方法,“实际”的文章内容。

答好处分两步走,一“实”即本句用的修辞手法,一“好处”这句话用该修手法的好处 ,这样答题就不会出错。 例16、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8′《报秋》29T8′) 跟上题一样,仔细想一想这首题该怎样作答,你一定能答对的。

例17、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 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字)(1996《贝多芬之迷》27T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