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水下混凝土规范要求 水下混凝土设计规范

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规范是哪个?

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环境复杂,需考虑诸多因素,通用的规范如下:

水下混凝土规范要求 水下混凝土设计规范水下混凝土规范要求 水下混凝土设计规范


在水下混凝土浇筑浇注过程中,导管只应上下升降,不得左右移动;

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4,亦不宜超过6cm;坍落度为15~18cm,开始时坍落度取小值,结束时酌量放大,以使混凝土表面能自动坍平;

灌注过程中,导管内应充满混凝土,并保持导管始终埋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以保证后注入的混凝土与水隔离,利用砼的自重力使砼摊开;

随着砼的不断灌入,要逐步提升导管,当导管、漏斗提到高处时,可拆卸上部的短导管直到水下砼全部浇筑完毕;

为了避免由于浇灌速度慢产生施工冷缝而影响砼质量,可在砼中按一定比例掺用缓凝剂,以延长初、终凝时间;

当浇注完毕后,将顶面浮浆清除干净。

注意:对施工设备质量要严格要求混凝土浇筑所需施工设备、机具要求配套并且性能完好。这是保证浇筑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条件。

混水下浇筑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和强度有何要求

水下混凝土有抗渗等级: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一般不小于P6级别。

水混凝土等级:P4、P6、P8、P10、P12五个级别。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或1:2.5;

4、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

5、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按配制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种:

1、改善级配法防水混凝土;

2、加大水泥用量和使用超细粉填料的普通防水混凝土;

普通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但两者的配制原则不同。普通防水混凝土主要借助于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不大于0.6),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不小于320公斤/米3)、砂率(35~40%)及灰砂比(1:2~1:2),控制石子粒径,加强养护等方法,以抑制或减少混凝土孔隙率,改变孔隙特征,提高砂浆及其与粗骨料界面之间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普通防水混凝土一般抗渗压力可达0。6~2。5兆帕,施工简便,造价低廉,质量可靠,适用于地上和地下防水工程。

3、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微量有机物(引气剂、减水剂、三)或无机盐(如),以改善其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引气剂防水混凝土抗冻性好,能经受150~200次冻融循环,适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

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调节凝结时间,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结构。三防水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适用于工期紧迫、要求早强及抗渗压力大于 2.5兆帕的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抗渗压力可达2.5~4。0兆帕,适用于水下、深层防水工程或修补堵漏工程。

4、膨胀剂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常因水泥石的收缩而开裂,会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且外界侵蚀介质和水会通过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腐蚀钢筋,为克服混凝土硬化收缩的缺点,采用掺加膨胀剂配制防水混凝土。

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能形成大量钙矾石,从而产生一定量的体积膨胀,一方面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另一方面当膨胀变形收到来自外界的约束或钢筋的内部约束时,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预压应力,使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得到增强。

水下混凝土强度评定规范

法律分析:按C30进行评定。水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的区别就在于必须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所以它的坍落度和砂率都比较大(坍落度一般在180~210mm之间)。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按照水胶比不变的调整原则,必须在增大坍落度和砂率时增加胶凝材料用量,所以一般都按C35进行生产,按C30进行评定。法律依据:《中华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鼓励采用性标准。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灌注过程中不允许有长时间的停滞,灌注的时间必须保证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之内灌注。再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埋管的深度在2~6米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混凝土不会接触水致使混凝土离析,影响桩的质量,同时也保证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能够顺畅的流下。

现场监理员要做好记录工作,主要记录的内容有:每次拔管的时间,拔管后混凝土的埋置深度,混凝土已经灌注的高度,剩余套筒的节数,剩余套筒的长度。

水下灌注混凝土 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混凝土从管子底端缓慢流出,向四周扩大分布,不致被周围的水流所扰动,从而保证质量。

1)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规范规定的清孔要求,应再次清孔。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

4)孔身及孔底检查值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和钢筋骨架安放后,应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当气温低于0℃时,灌注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强度未达到设计等级50%的桩顶混凝土不得受冻。

5)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管径视桩径大小而定,由内径200~350㎜的管子组成,用装用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管节。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在灌注混凝土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有250~400MM的空间。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伸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且不得大于6M。应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层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与混凝土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始终予以严密监视,导管应在无水进入的状态下填充。如为泵送混凝土,泵管应设底阀或其他装置,以防水和管中混凝土混合。泵管应在桩内混凝土升高时,慢慢提起。管底在任何时候,应在混凝土顶面以下2M。输送到桩中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操作。初凝前,任何受污染的混凝土应从桩顶清除。

6)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7)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或刚性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拨出;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当使用合护筒灌注混凝土时,应逐步提升护筒,护筒底面应保持在混凝土顶面以下1~2M。

8)混凝土应连续灌注,直至灌注的混凝土顶面高出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确定的截断高度才可停止浇筑,以保证截断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均达到强度标准。

9)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应在接桩前必须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

10)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报请监理工程师经研究后,进行处理。

水下桩要求坍落度在18-22cm。再然后就是因为浇桩要连续否则容易断桩故要求浇桩的砼初凝时间长,所以要往砼里面掺缓凝剂或带缓凝性质的减水剂

大坍落度,也不是盲目的大,保持到达现场浇注时在170-200就行。良好的和易性,在水泥用量方面有的路桥规范里会提到小用量的问题,砂率较普通混凝土要大,和你提及的高层泵送砼相似。另外,粉煤灰用量不建议用多,当坍落度较大时粉煤灰可能会到上层来,对上层强度造成不利影响。(拙见,仅供参考)

C25/水下 180±30 中砂 5-25 0 300 180 753 1083 80 4.56

C30/水下 180±30 中砂 5-25 0 330 180 724 1100 80 4.92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强度回弹要求标准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强度回弹要求标准如下:

1、GB/T50315—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水泥混凝土试块强度回弹标准,要求在28天龄期下,混凝土的强度回弹值不得超过其平均强度的10%。

2、JGJ/T23—200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对于现场混凝土强度试验要求的规定,要求在28天龄期下,混凝土的强度回弹值不得超过其平均强度的12%。

水下灌注桩混凝土的强度回弹要求还需考虑桩身周围水的阻力、水深等因素。一般而言,若水深较浅,强度回弹值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但不应低于规定标准。

水下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必须具有水下不分离性、自密实性、低泌水性和缓凝等特性。

进行水下浇筑混凝土,拌和物在进入仓面以前,避免与环境水接触;进入仓面后,与水接触的混凝土始终与水接触。后浇的不再与水接触,要求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抵抗泌水和分离的稳定性,而且必须在确能防止流水影响的围堰内进行。浇筑不得中断并应尽速进行。在浇筑完成后24h内,围堰不得抽水。

为了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利用自身重量沉实,同时保证具有抵抗泌水和分离的稳定性,水下浇筑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要求比一般混凝土多,用量在380~450kg/m3之间,水灰比应不超过0.55。含砂率和用水量也相应较高,而且不能用过大的粗骨料。

扩展资料

浇筑水下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间隔不宜超过4h。

2、混凝土初灌后,混凝土中导管埋深应大于500mm。

3、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min。

4、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宜小于3m/h,同时不宜大于5m/h;导管混凝土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m~4m,相邻两导管间混凝土高应小于0.5m。

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点是什么?

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终质量及施工性能,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严禁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如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骨料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6~1/8和钢筋小净距的1/4,同时粒径在40mm以内,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严禁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另外还需要通过干炒法测定砂子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宜不早于1.5h,宜选用标号在P.O32.5以上的水泥。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S144--2001)等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与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相适应,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为45%~50%,水灰比宜采用0.5~0.6。为改善水工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宜掺进外加剂,水下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掺进外加剂前,必须经过实验,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种类、掺进量和掺进程序。如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规范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3、水下混凝土的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二、施工准备工作

对施工设备质量要严格要求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设备、机具要求配套并且性能完好。这是保证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条件。

1)施工现场要有备用发电机,要保证备用发电机性能良好,足以应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断电情况。

2)留意混凝土拌和机类型的选择,宜选用大容量拌和机,在数目上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对混凝土拌和机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维修。

3)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大小要根据灌注混凝土骨料级配要求进行选择。要求导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导管平直,无穿孔裂纹,导管接口处应有弹性密封垫圈。假如导管接头密封不严,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浸进会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须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4)储料斗、漏斗、溜槽以及其他有关灌注机具使用前都应进行检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同时,储料斗的大小要满足首次封底混凝土存储数目的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笼和钻孔的中心要对应,定位要正确。钢筋笼在精确就位后必须进行加固,防止浮笼或移位,钢筋笼安放到位后安设导管,导管尽量放置在孔中心,同时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拆除导管时要保证竖直吊拆不晃动,缓慢进行。

2)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先配制0.1~0.3m3水泥砂浆放进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进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打开封闭阀,灌进首批混凝土进行封底,混凝土封底时,导管埋深控制在1.5m左右。

3)留意首批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能小于1.5m,所以漏斗和储料斗及漏斗和输送泵的混凝土储存数目要充足。首批混凝土若埋深不足,混凝土下灌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会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进。假如出现这种导管进水现象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机清出,然后重新下导管灌注。

4)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进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进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确认导管埋深,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公道埋深。此时要留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不返出浆时可以适当缓慢向上提拔震动导管,迫使混凝土灌注。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宜使导管埋得较深。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所以埋管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到6m,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四周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留意灌注速度。

5)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0.5~0.8m高度,待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将其凿除。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将部分沉淀土取出,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进导管下形成泥心。

四、混凝土浇筑后的维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上部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因解除对钢筋笼的固定,以保证钢筋笼随混凝土的收缩而变形,避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的损失。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值的25%后,方可拆除护筒或模版。凿除多余混凝土应采用手工操作,不得使用爆破或其他影响其质量的方法。

结束语:总之水下混凝土施工是目前建筑施工界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很多方面的理论、技术、方法、工艺还不成熟,尚处于试验、摸索阶段,本文的观点姑且抛砖引玉,恭请各位同行指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