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巴黎和会内容 巴黎和会内容及影响

巴黎和会(1919年) 实质: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主要内容: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 赔款问题;瓜分海外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分割,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内容 巴黎和会内容及影响巴黎和会内容 巴黎和会内容及影响


“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列强分配战争赃物的会议,是它们继续争夺世界霸权的会议,也是损害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权益、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会议。

巴黎和会签了《凡尔赛和约》。

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即巴黎和会),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中国代表因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愤而离席(转而与德国另签和约),这一事件进而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美国在国会表决时多数反对,也未签署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

1、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2、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3、海军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4、不得组织空军。

5、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6、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7、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8、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但是其他国家却纷纷仿效德国,研制、发展重机枪。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第一次大战后签订的主要和约如下:一、对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1919年6月28日)。二、对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6月10日)。三、对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1919年11月27日)。四、对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1920年6月4日)。五、对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1920年8月10日)。总称巴黎和约。巴黎和会于1920年1月21日闭幕,不过由于匈牙利一度发生共产革命,土耳其之领土瓜分问题较为复杂,所以延后两者签约的时间。

除了上述和约外,协约国为了保障东欧各国境内之少数民族,另与波兰、捷克斯拉夫、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及希腊各国,签订专约。并在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签订之和约中,特别加入“保障少数民族条款”。此项规定一度有关国家之反对,认为干涉内政,破坏主权,足以造成国家之分裂。但在联军坚持之下,仍然一一同意接受,造成日后希特勒以保护东欧日耳曼少数民族为籍口,侵占捷克与波lan。

上述和约签订后,不久即分别获得有关国家之批准,开始生效。只有美国,日后却发生问题。因为美国国会反对加入国际联盟,而国联盟约又附列于对德国、对奥地利、对匈牙利等和约之中,因此拒绝批准。因由美国政府与各国分别签约[3]。

巴黎和会签了《凡尔赛条约》 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

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那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巴黎和会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黎和会的召开背景

1914年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这件事情改变了全世界命运。当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随即,这两个国家背后的德意志帝国与沙皇俄国宣战,至英德两国宣战后,意味欧洲战区全面开打。”唐启华介绍,就在百年前的8月7日,中国对所有交战国宣布保持局外中立。

当时掌控政权的是袁世凯政府,而它选择中立的原因是,那时候中国有各国租借地,驻扎各国军队,如果打起来怎么办?袁世凯政府颁布若干条规则,禁止一战参战国在中国领土领空有任何交战行为。

不过,袁世凯政府的中立目的并没有达到。就在一战开始后不久,日本借口与英国结盟,派军队进攻德国在中国租借地胶州湾,并且要在山东半岛借道。因为种种原因,袁世凯政府在当地划出一块交战区,中国就此被卷入一战战火。

巴黎和会主要内容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战后的世界,以图建立帝国主义新秩序,召开了1919年巴黎和会,20多个战胜国劣席了会议,中国北京政府派出了一个出席会议代表团,团长为京政府的外交部长陆征祥,并有南方军政府的外交人员参加。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期冀:(1)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而且这些利益不得由日本继承;(2)取消1915年袁世凯政府对日本承认的“二十一条”;(3)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殊利益,包括领事裁判权、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等;(4)结束德、奥等战败国家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巴黎和会修改不平等条约,收回山东的主权。

然而,巴黎和会完全被英、美、法、意、日列强操纵,尽管列强之间在利益争夺中存在矛盾,但他们争夺的对象并没有改变,中国政府难以如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得到最多, 其它 列强深为不满,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代表团中有的是亲日派,更多的是亲美派。以美国为代表的列强拿中国问题作为向日本讨价还价的筹码,以维护中国利益为借口,怂恿中国代表团向会议提出特别不利于日本的要求。日本则提出它在大战期间强占德国在胶州的租借地、铁路以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利益要无条件地让与日本。4月29日,英、美、法三国首先完全接受日本的提议,并载入巴黎和约,狠狠打了中国代表团一顿闷棍。北京政府屈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由其代表在和约上签字。

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人们义愤填膺,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学生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口青岛”叼 口号 ,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巴黎分脏会议,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北洋军伐政府在镇压国内五四爱国运动的同时,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决定不在和约上签字,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巴黎和会在列强的强权之下,既没有真正懈决远东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国问题。同时由于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这一和约,使日本妄图独占山东的野心没有成功;美国、英国既没有通过巴黎和会在东方取得盼望已久的利益,也不愿日本独享在中国的特权。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1.废除势力范围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4.撤消领事裁判权5.归还租借地6.归还租界7.关税自由权

巴黎和会的影响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中国北洋政府应邀参加。这次和会尽管充满了帝国主义的大国强权政治,但对具有战胜国身份的中国,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由于是战胜国,中国便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有了胜者的心理、胜者的口吻。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争之急、辩之激,洋洋洒洒,有理有节,慷慨激昂,高声扬眉,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外交才能和水平,令人刮目相看,重塑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由于是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中规定了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条款,如废除德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取消中国向德国的辛丑赔款,归还山东以外的租界地等;对奥和约,又使中国加入国联并被选入国联行政院。

三、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便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同情,增强了中国人民外争国权的斗争信心。

四、由于是战胜国,中国的合理要求一经拒绝,便成为一种正常情感无法接受的现实,人民从希望的巅峰跌入失望的深谷,一种被出卖、被蔑视的民族愤怒于是爆发出来。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巴黎和会内容

1. 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 巴黎和会。召开时间、地点:1919年1月至6月,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操纵国:美、英、法;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主要结果: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 《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关于中国问题:《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评价:《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

影响: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起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 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 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召开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及中国,美国在会上居主导地位;

主要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东亚、太平洋地区问题;

主要结果:1922年,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即“华盛顿体系”。

(2)《九国公约》主要内容: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保证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撤销在参战国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在世界大战得到的战功分给日本,还不撤销日本在华的特权

列强的分赃大会;战胜国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奥地利】的清算。主要规定了德奥永不能合并;在法德边境设置莱茵非军事区规定德国不能在此驻军;德国国防军不能超过在10万人不能发展国防重工业包括不能拥有航母一类的大型战舰;火炮口径不能超过100毫米。德国的苏德台地区划给捷克斯洛伐克。【详见凡尔赛和约】中国北洋也派顾维钧参加了和会;因列强支持倭国坐拥战败国德国在青岛一带的利益老顾没有签字。巴黎和会并没有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也不能真正为世界带来和平。和会签字后法国元帅霞飞当时就说;这不是战争的结束这只是20年的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