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

养猪的方法与技术

1、建造圈舍:养猪要在远离居民区、工厂的地方建造圈舍。2、养殖密度:夏季每平方米养一头猪,冬季每头猪占用0.8平方米的场地。3、饲喂管理:每天喂食3-4次,以精饲料为主。4、卫生防疫:每周清洁一次猪舍,夏季通风散热。

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生猪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技术指导


猪怎么养殖 1、建造圈舍

养猪要在远离居民区、工厂的场地建造圈舍,确保养猪场和其它养殖场有一公里以上的距离,避免疾病互传,而且圈舍中要安装通风装置以及排粪沟,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避免滋生细菌。

2、养殖密度

养猪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出现咬架、争食的现象,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平方米养殖一头猪,冬季温度偏低时,每0.8平方米养殖一头猪,而且体重大于60公斤的猪,要每1.5平方米养殖一头。

3、饲喂管理

养猪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体型决定饲料,体重在50到60公斤之间时,主要以能量类饲料和蛋白类饲料为主,体重大于60公斤后,减少精饲料的投喂,增加粗饲料的使用,而且每天喂食3-4次饲料。

4、卫生防疫

养殖期间要每周对猪舍清洁一次,疏通排粪沟,清除猪圈中的食物残渣,并更换受潮污染的垫料,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夏季温度较高,要开启风机或通风装置散热,并喷洒水分降温。

养猪的技术

要使猪健康、快速生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种、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猪的技术

一、仔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断脐带

(3)剪断犬齿

(4)剪耳号

(5)剪尾

(二)及时供给初乳和固定奶头

(三)补充铁的来源。可靠的方法是给初生仔猪肌注铁制剂。

(四)做好保温工作。哺乳期间应采取保温措施,周维持在35度,第二周为31度,第三周为27度。用保温箱可提高保温效果。

(五)提早补料。七天开始仔猪开食吃料。

(六)提前断奶,做好断奶前后工作。断奶后一周内做到四固定:猪群、圈舍、饲养人员、饲料都维持不变。原窝固定:断奶后不要立即并窝,并窝会引起仔猪相斗,增加应激因素,因此要保持猪群不变;圈舍固定,把母猪赶走,仔猪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条件下生活;人员固定:喂养母猪的人员继续喂断奶仔猪;饲料固定:断奶后两周内仍喂原乳猪料。

二、仔猪保育期(断奶至3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合理组群,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一周后,按拆多不拆少,拆强不拆弱的原则进行分群。逐渐掺入小猪全价饲料,让小猪吃料慢慢增加。

(二)控制环境温度断奶至体重13千克,以27度为适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为宜 ,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为宜。

(三)把握好饲养密度,协助仔猪度过生长危险期。饲养密度不可过高,每栏饲养头数以不超过20头为佳,可提高仔猪的整齐度。

三、中猪阶段(30-60千克体重)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环境温度:30-45千克,以21度为适宜;45-60千克,以18度为宜。

(二)把握好饲养密度:每只猪至少0.9平方米面积。

(三)猪舍中空气对流务必保持畅通,如果通风不良,再加上潮湿,极有可能引起浆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响中猪的生长及饲料转换效率,尤其是猪舍内氨气与的浓度,要时时注意觉察并予以控制。

四、大猪阶段(60千克体重至出栏)的饲养管理

(一)控制环境温度:肉猪在体重达到60千克以上时,适宜环境温度为18度。

(二)把握好饲养密度:每只猪至少1平方米的面积

(三)掌握好适时出栏的时间。

养猪的要点

1.生喂与熟喂。根据饲料种类的特性决定采取生喂或熟喂。应以减少饲料营养损失,提高利用率,预防中毒和疾病发生为原则。豆科籽实、菜籽饼、棉籽饼、马铃薯和红苕等精料和多汁饲料中因含有毒物质应。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种不明物质,应熟喂。玉米、小麦、高粱及各种青绿饲料均应生喂。

2.稠喂与稀喂。稀喂因饲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对肠胃小,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降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为此,喂猪的饲料应采用生干喂和生湿喂。经发酵、青贮、切碎等加工后的饲料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但喂后要供足饮水。

3.少餐与多餐。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7日龄仔猪诱食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断乳仔猪每天4—5次;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每天4次;架子猪、大肉猪、公猪每天3次。炎夏昼长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昼短夜长则早晨顿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迟,夜间加餐一次。

4. 饲喂要“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和定温。根据不同日龄和用途的猪按照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平衡,种类齐全,多样搭配,适口性好,质优新鲜。定时有利于猪形成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物质的消化吸收。按猪的营养情况和食欲情况,确定猪的日投饲料量,一般以饲喂后槽内不剩食,猪不舔槽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温饲喂,冬季应酌情用热水凋制饲料和喂温水。

养猪不但是传统的养殖业,而且是畜牧养殖业的重点。猪肉食品是其他动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种植需要大量农肥,沼气的使用也必须养猪,因此,养猪就显得更加重要。

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讲究。要养好猪并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事。要把猪养好,养出效益来,必须掌握科学养猪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为此,下面就主要讲下喂养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猪户养好猪,进而养出好的经济效益。

生猪养殖技术

1、选种:一般选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的品种。2、养殖地:选择干燥、空旷的场地作为养殖地。3、饲料:定期喂食,喂食时需要根据生猪生长阶段的不同,配制不同的饲料。4、温暖: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生猪被冻伤。

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

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新手养猪技术基础,养猪需要注意什么技术问题

保持环境:在干燥、向阳的地方建造猪舍,养殖过程中要按时清扫猪舍,保持卫生。

提供饲料:投喂干净、新鲜的饲料,不可投喂劣质的猪食,以防影响到猪只的正常生长。

提供饮水:猪需要饮用大量的清水来排毒,缺水时体内会累积毒素,继而患病。

保护性饲养:定期进行驱虫、免疫注射等工作,夏秋季节可在舍外种植葫芦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可采用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

一、新手养猪技术基础

1、保持环境

猪舍要在干燥、向阳的地方建立,养殖期间要及时清扫猪舍,保持卫生,减少细菌等病原体的基数。

2、提供饲料

避免投喂劣质的饲料,提供干净、新鲜的饲料,以防影响到猪只的正常生长,或导致猪场内发生多种不稳定性的情况。

3、提供饮水

猪的肾脏功能一般,它们需要大量的饮用水来排出体内毒素,若缺少饮用水,则毒素会在体内累积,继而患病。

4、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可在舍外种植葫芦、向日葵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可采用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定期做好驱虫、免疫注射等工作。

5、坚持自繁自养

自行养殖优良的种公猪、种母猪,自行培育杂交仔猪,自行培育商品猪,这样既有利于防疫防病,提高成活率,又能降低养殖成本。

6、控制温度

产房仔猪,生长适温为33℃左右。保育猪,生长适温为26℃左右。育肥猪,生长适温为20℃左右。日常控制猪舍温度时,1天的温不可超过2℃。

二、养猪需要注意什么技术问题

1、选择品种

(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猪的品种,如果当地推广多元杂交猪,则可以将三元猪、五元猪作为养殖对象,比如英国PIC猪。

(2)英国PIC猪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养殖158天体重即可达到110公斤左右,其瘦肉率为66%,料肉比为2.8:1。

2、严格防疫

(1)按照免疫程序给猪群注射疫苗。

(2)定期消毒,防止猪群受到外来疫病的侵染,或由于粪便污染而患上疾病。

3、搭配饲料

根据季节、市场价格等因素调整饲料的配方,保证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营养。

4、栏舍要简

猪舍不用建造得过于豪华,满足保暖、防寒、通风的要求即可。

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有哪些,养猪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1、种公猪:饲料蛋白含量18%,钙含量0.83%,磷含量0.66%,每kg饲料含12.5-13兆焦消化能,并注意公猪的营养、运动状况。2、空怀、妊娠母猪:每kg饲料含有11.7兆焦消化能,蛋白含量135g,钙含量0.3%,磷含量0.5%,持续期间内配种2次。3、产仔和哺乳母猪饲养要点:饲料蛋白含量16%,钙含量0.9%,磷含量0.7%,每kg饲料含有13兆焦以上的消化能。

一、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有哪些

1、工艺流程图

(1)配种→怀孕→分娩→断奶后配种。

(2)仔猪在断奶后进行保育,如果测定合格,留作种猪进行配种,如果测定不合格,育肥上市售卖。

2、种公猪饲养要点

(1)每kg饲料中含有12.5-13兆焦消化能,蛋白含量18%,钙含量0.83%,磷含量0.66%。

(2)注意公猪的营养以及运动状况,保证公猪肌肉结实,精神充沛,旺盛。如果种公猪过肥或过瘦,及时调整日粮。

(3)每15天左右检查一次种公猪的质量,保证受胎。

(4)如果是1-2周岁的青年公猪,每周配种1-2次。如果是2-5周岁的壮年公猪,每天配种1-2次,每周休息2-3天。如果是人工受精的壮年公猪,每周采精4天,每天采精1-2次,然后休息。

3、空怀和妊娠母猪饲养要点

(1)每kg饲料中含有11.7兆焦消化能,蛋白含量135g,钙含量0.3%,磷含量0.5%。如果母猪身体过瘦或过肥,适当增、减饲喂量。

(2)对于配种的母猪,在配种后18-24天以及38-44天的时候,检查是否返情。如果母猪返情,及时进行补配。

(3)对于的母猪,持续期间内配种2次,其中次配种时间为后14-16小时左右,第二次配种时间为次配种后24小时左右。

(4)妊娠母猪注意应激性和机械性早产、。

4、产仔和哺乳母猪饲养要点

(1)每kg饲料中含有13兆焦以上的消化能,蛋白含量16%,钙含量0.9%,磷含量0.7%,同时保证足够的饮用水(饲喂量根据母猪膘情、食欲、带仔数量进行调整)。

(2)母猪进入产房后,逐渐减少饲喂量。产前5天,每天的饲喂量为2kg左右。产前2天,每天的饲喂量为1.5kg左右。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逐渐增加饲喂量,直至第7天,按照要求进行饲喂,以没有饲料剩余为宜。

(3)仔猪出生后,将口鼻腔部位的粘液清理干净,并将身体擦干,同时尽快吃上母乳。

(4)将仔猪犬齿剪平,可以避免仔猪咬伤母猪。将仔猪尾部剪掉,可以避免仔猪长大后互相咬尾。

(5)在出生后3日龄左右,每头仔猪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进行补铁,并在断奶时,重复注射一次。

(6)如果母猪没有足够的奶水,可以注射催产素进行催奶。

5、育仔猪饲养要点

(1)哺乳仔猪28或35日龄断奶后,转移至保育舍,饲养5周后,体重达到15-25kg转群饲养。

(2)转群之前,将猪舍清洗干净,并将料槽中的剩余饲料清理干净。

(3)哺乳仔猪断奶后,将乳猪料逐渐改成仔猪料,过渡周期为7天左右。

(4)断奶后7-14天以内,控制饲喂量,避免仔猪拉稀。

(5)少喂勤添,饲料应当保证其质量,如果发生霉变,不宜饲喂。

6、中大猪饲养要点

(1)转群初期的时候,控制饲喂量,并逐步更换饲料种类。等到猪长至60kg的时候,逐步改喂肥猪料。

(2)根据猪的体重、性别、品种进行分类饲养,有利于管理。

(3)猪长至90kg以上后,可以开始考虑出栏。

(4)猪在出栏后,将猪圈清理干净,并进行消毒,同时下一批育肥猪进圈饲养应当间隔7天以上。

7、具体饲养标准

(1)公猪:5月龄以上的公猪,夏季饲料采食量为1.4-2.3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6%,冬季饲料采食量为1.2-3.2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6%。

(2)后备母猪:5月龄至配种,夏季饲料采食量为1.8-2.7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6%,冬季饲料采食量为2.3-3.2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6%。妊娠期,夏季饲料采食量为1.8-2.3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4%,冬季饲料采食量为2.3-2.7kg,饲料蛋白含量为11-14%。

(3)头胎母猪:哺乳期间,饲料采食量为4.5-6.4kg,饲料蛋白含量为13-16%。

(4)成年母猪:妊娠期,夏季饲料采食量为1.4-1.8kg,饲料蛋白含量为12-14%,冬季饲料采食量为1.8-2.7kg,饲料蛋白含量为11-14%。哺乳期,饲料采食量为5-6.8kg,饲料蛋白含量为13-16%。

(5)乳猪(0-5周龄):自由采食,饲料蛋白含量为20-24%。

(6)仔猪(5-10周龄):自由采食,饲料蛋白含量为18-20%。

(3)中大猪(11周龄至出栏):自由采食,饲料蛋白含量为13-17%。

二、养猪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1、环境温度、湿度

(1)空怀、妊娠母猪,适宜温度为15-17℃,尤以17℃更为合适,适宜湿度为60%。

(2)分娩母猪,适宜温度为15-20℃,尤以17℃更为合适,适宜湿度为60%。

(3)新生仔猪,适宜温度为27-32℃,尤以29℃更为合适,适宜湿度为60%。

(4)断奶仔猪,适宜温度为18-27℃,尤以20℃更为合适,适宜湿度为60%。

(5)育肥猪,适宜温度为5-17℃,尤以15℃更为合适,适宜湿度为60-75%。

2、空气

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超过1500ppm,氨气浓度不宜超过20ppm,浓度不宜超过6.6pp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