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图片)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卫星。

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图片)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中国人造卫星第一颗图片)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成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介绍: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运行28天后,电池耗尽于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结束了其工作寿命。不过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到2009年2月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这个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叫“东方红一号”,其发射时间为197年4月24日,所用发射火箭型号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扩展资料: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上天,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该星不仅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质量比前4个国家发射的第1颗卫星质量总和还要超出29.8千克(美国的第1颗卫星只有8.2千克)。

同时,在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领域,也都超过了上述国家第1颗卫星的水平。由于能源系统的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各种科学仪器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额定要求,取得了大量的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的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历史上自主研发和发射成功的第一颗卫星,它对于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来说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研制。它的成功发射,代表着中国是继苏联、法国、美国、日本后世界上第5个可以制造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箭发射国。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使用寿命有限,当时预测只有20天的时间。但是令人欣喜的是,东方红一号却突破了技术限制,实际上在太空中工作了整整28天,直到1970年5月14日才停止发射信号,彻底与地面失去了联系。

直到现在为止,东方红一号依旧在近地轨道上,它的存在象征着我国全球卫星体系建设的开始,因此东方红一号的地位在我国航天历史上是不容动摇的。

东方红一号的结构布局:

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1米,质量为173千克,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利用太阳角计和红外地平仪测定姿态。东方红一号仪器舱为圆柱形,安装在卫星中部。在舱罩与底盘的连接部位装有密封圈,以保证仪器舱的密封。

仪器舱底座是卫星的主要承力结构件,也是卫星与运载火箭连接的重要部件。它既承受卫星自身的重量,在发射过程中,又要承受运载火箭的推力。仪器舱底座,采用了当时国内、国外都属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由于底座结构形状复杂,制造上有一定难度。

该底座经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承受了卫星的主要载荷,且经历超重、噪声、空间辐照等严酷的环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第二颗卫星“实践一号”上,也使用该底座,承载重量有所增加,底座仍完成了承载任务。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是1970年。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为“581”任务。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人造卫星的分类

1、科学卫星;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察其他星体。

2、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

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3、应用卫星;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等。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什么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所获荣誉

1978年,东方红一号多普勒测速定轨系统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和1981年,东方红一号采用的无机温控涂层和有机温控涂层技术,先后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

198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得中国首次颁发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