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乡镇事业编值不值得去_乡镇事业编好不好

给你个建议,如果还想留在体制,在干好本职的同时,最好做备考努力一把考个公务员,目标放在市级以上机关,层级越高越好

乡镇事业编值不值得去_乡镇事业编好不好乡镇事业编值不值得去_乡镇事业编好不好


乡镇工作不好干,现在是共识。尤其是乡镇事业编,转公务员太难,升又升不了,转岗又没岗位,工资少的可怜(西部地区新入职乡镇事业编普遍3000+),关键是顶着事业编的行头,很多时候还不得不操着公务员的心,什么驻村扶贫、维稳防控、考核迎检等一堆事务,没一样能少了事业人员,常年五加二、白加黑,整天忙得团团转,牺牲身体和家庭,付出了,回报却不高。

上个月,云南有两个干部宁愿不提拔也不下乡镇,最终招来处分,虽不符合当下主流,但多少反映出基层干部的无奈和尴尬。人家还是公务员,公务员尚且如此不情愿,甚至不惜公然抵触下基层,可见乡镇事业人员的处境。

从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上来看,乡镇事业人员毫无疑问不会有太大的空间。这对家境较好,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来说,影响不大,这部分人进来无非就是图个稳定。可如果是家境一般,甚至条件较差的人来说,进进不得,退退不得,就比较尴尬了,不迅速改变现状,极有可能陷入长期郁闷的状态。

综上,怎么选择,首先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并且审慎评判自己的现状,包括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有意体制的,不妨早做准备考公务员,有省级机关单位考省级,有市级考市级,最好不要回县里。反之,在没有足够能力和经济支撑自己辞职的情况下,最好按兵不动维持现状,说白了,你还不具备出去闯荡的能力,有份事业编的工作已经不错了,你还想怎么样?

乡镇事业编确实不容易,干的一样的活领着不一样的工资,下乡没车补,职务提拔无望,能坚持下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01.乡镇上年轻公务员少,公务员大部分是乡镇班子成员,事业编大部分是一般干部。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向来是被看成体制内最不值得去的地方,一说起基层干部,很多人都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辛苦。在乡镇上,有两类人群,一类是公务员,一类是事业编。由于乡镇缺少年轻公务员,当前乡镇上的公务员大都是领导干部,是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而相反由于乡镇没有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所以乡镇上的事业编一般都是一般干部。这也就出现了,人们所说的乡镇上公务员指挥事业编干活的情况。

02.公务员、事业编的差距,在乡镇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间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乡镇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就拿车补来说,市县以上单位下乡出差的话,都会有公车接送,即便走得远点还有差旅补贴。但对于乡镇干部来说,下乡入村是常态,也不可能每次入村都发补贴,况且,很多地方的农村都离着很远的,是需要开车去的,而乡镇也不可能给每个干部都安排公车。于是这也就出现了,事业编自己开车下乡但没有车补的情况,而一般公务员虽然也下乡,但至少人家有车补。

03.事业编在乡镇上发展前途渺茫,不如试着考考公务员。

事业编在乡镇上发展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在乡镇换届选举的时候选任为班子成员,成为副科级领导干部,但这种情况可以说比较困难,毕竟那么多事业编,谁能选举成功,这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二是聘任职称,但在乡镇上聘任职称的话最高也就到中级,因为乡镇事业单位都是股级以下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职数特别少。所以说,如果你年龄还不大的话,最好是试着参加公务员考试,毕竟,进入体制内以后想放弃也不是那么容易。

总之,建议不要放弃,如果年龄合适可以考公务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体制内改变身份。

乡镇事业编制作为乡镇政府的主力人群,干着和公务员一样的工作,却没有公务员的待遇和晋升渠道,确实是目前体制内工作中付出和收获最不成正比的人群,题主作为其中一员,有去留困惑也是正常,小众下面分别进行分析,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Q1 各地都在陆续出台改善乡镇干部现状的政策,相信乡镇干部出路和待遇会越来越好。

这些都在表明各级政府都在逐步改善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事业编制干部的待遇和出路。期待更多地区出台相关政策,并随着机构改革尽快落地实施。

Q2 乡镇事业编制虽然待遇比照公务员和上级单位有差别,但也并不是没有出路。

1、争取提拔副科级转为公务员。 乡镇事业编制干部符合一定条件,在乡镇换届时可以提拔为副镇长转为公务员,这样不但编制转变了,而且将来提拔晋升空间和机会也更多。虽然这个出路能实现的人是少数,但各地区事业编制提拔副镇长的比例都在逐年加大。近6年小众走过3个乡镇,目前每个乡镇都有2名副镇长是事业编制提拔起来的,比例还是不小的。

2、参加中央和省级公考,考取公务员。 这个是题主最应该尽早努力的方向,并且是最容易的改变途径。公务员考试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有些放宽到专科学历,只要不在试用期的事业编制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公考。题主既然是事业编制,按照现在逢进必考的情况也是考试进入的,就有较好的公考基础,一定要努力趁35岁之前趁早考取公务员。

3、争取调动到县直单位。 这是大多数乡镇事业编制想走,且比较可行的出路。一旦调回县直单位,工作会比乡镇清闲很多,离家也近了,职称晋升一般也更容易。虽然各地区乡镇干部调回县直都普遍挺难,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为数不少的乡镇干部调到县直单位,尤其今年机构改革,很多乡镇干部借机会调回县直单位。这需要有人脉,自己努力寻找机会争取。

4、发展副业提高收入。 如果前几条出路都走不通,而又没有条件和勇气辞职,那就要想办法发展副业,不管怎样提高收入都是最需要,也是最实惠的事情。发展副业可以经商创业、开店投资、兼职创收等,有很多选择,只要有能力有眼光,没准能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Q3 决定去留要综合评估好个人理想追求和外部环境条件。

1、要尽量客观的确认个人理想追求。 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这是最重要的。综合分析个人性格特点、理想追求、能力倾向等,如果觉得自己想要高成长高收入的工作,且这方面的能力素质,那就毫不犹豫选择辞职;如果觉得自己追求稳定有保障,适合竞争力相对较小的工作,那就暂时留下,争取在体制内的其他出路。

2、要综合评价自己的专业和能力是否有竞争力。 调查分析自己的学历专业以及个人能力素质如果辞职再就业能否有竞争力。也就是能否找到一份薪酬待遇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并且能在比体制内工作高很多的竞争中站得住脚、脱颖而出。如果创业的话,需要更高的要求,风险也更大。

3、要全面分析外部条件是否能让自己辞职。 这个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家庭能否支持辞去事业编制工作,并且能够承受辞职再就业可能带来的变故;二是看自己计划辞职后的行业整体薪酬水平、竞争大小、发展前景、招聘就业等情况,分析自己是否适宜辞职。

Q4 无论去留都要慎重选择,努力寻求突破。

1、选择留下就要调整好心态,寻找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争取尽早突破。

乡镇事业编制工作在体制内来说,确实是付出和收获最不平衡的人群,但也有很多体制外的人想要而不得呢。所以身在其中,也要放平心态,认真对待工作,努力求得改变,对得起工资,也才能有更多机会。而且乡镇的工作都是上级各项政策的具体落实,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比如危房改造、落实产业项目等,当你看到自己的工作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一定会有成就感的。

2、选择辞职离去,要谋定而后动,切记冲动裸辞,且宜早不宜晚。

如果分析目前工作各种发展出路前途都不好,个人又觉得目前乡镇事业编制工作无法忍受,有能力另寻机会,那就当机立断,尽早做出选择。同时也要注意两点,一是体制内工作辞职容易回来难;二是要做好准备再辞职,切记冲动裸辞。

其实不止乡镇事业编制存在这种困惑,大多数体制内工作都存在收入较低,一眼能看到退休的情况,只不过乡镇事业编制是最底层的人群。最终选择离开的人,有很多做出了更大的成就,也有混的一般后悔离开的,别人的经验可以吸收,但选择还要自己作出。

咱们一样,我也是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龄22年,马上快退休了都,一个月工资加上下乡补贴才3084元,如果再扣除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各种捐款,也就2600元左右,说实话真的不想干了,但是我家闺女今年高三,儿子今年八年级,出去是能挣钱,就是怕两个孩子的学业荒废了,没办法,就这样煎熬着吧!如果你还年轻的话还是个男同志,家里再不能帮衬的情况下,生活会很艰难的,说不好听话,可能和咱们帮扶的贫困户比都不如,建议还是停薪留职吧,天花板,事业单位看不到一点希望,从现在能够看到退休也就能够解决个温饱,就这还不能家里有个病号的情况下,如果家里负担再重的话温饱解决都很困难的

我也是乡政府事业编管理岗,提干没有空编,技术岗没设置,工勤岗只有初级工。所以上升无望,转岗转不了,工勤过去工资比同级别更低。面对一边说给基层减负,一边实际增负,和一边遥遥无期的薪资待遇改善,周一报到,周五回家,和时不时的五加二和白加黑,真的感觉……很累

在乡镇事业编制有多种,从编制身份来讲,有管理类的,有技术型的,也有工勤类的。从单位管理来讲,有被乡镇政府管理的,主要是人事管理权:如:统计站、文化站、农业服务中心(农科所、林业站、经管站等),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企管站、安监站、招商办等)、民政办、人社办等。有市县部门人直管的,如;广电中心、卫生院、学校等。在不同的单位上班,待遇基本上不分上下,但从前途及升职来讲,是有区别的,而且也比较大。

从个人前途及升职来讲,乡镇政府部门的事业编制人员大于市县垂直部门的事业编制人员。在乡镇政府事业单位工作,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技术特长,乡镇人事部门总会重用你的。当然,在基层工作,要一步一步地向前努力,先提拔为副股级,再提拔为正股级,打好这些基础后,才有希望向副科级(公务员)方向迈进。

如果是市县垂直部门,提升不是容易之事。首先,你的人事权在市局,你平时工作只能受本部门领导管理,根本没有机会与市县局领导相处,市人事部门根本不了解你,你工作的表现只能通过本部门领导反映。其次,你在垂直事业单位工作,要想提拔的人不仅仅是你本部门的人,还有其他乡镇的同事,竞争对手比较多,如果没有关系怎么能轮上你呢?

如果没有提拔的希望,事业编制本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工种,待遇比较稳定,能享受各种福利待遇,养老保险高于企业,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来说,产假、事假等能够安心地享受,总比企业强多了。对5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讲,能够旱涝保收,保证收成。

所以,有事业编制的同志们,珍惜吧!

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是两类不同的群体。

由于行政编制(公务员编)少不够用,无奈只好对在乡镇工作的部分人员采用事业编制,即所谓的“行政(机关)事业编”,这样就算是在编干部了。它不同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也不同于参公,说白了就是“在编的超编公务员”。干的公务员的工作,却不具备公务员身份,只有到达副科级时才能登记为正式公务员。正因为如此,一些于2006年实施《国家公务员法》之前已经退休的在行政编制内的干部,由于未能晋升到副科则不能享受退休公务员待遇;然而一部分担任副科职务的,尽管是事业编不是行政编(甚至不在编),依然能够享受退休公务员的待遇。

所以人们要积极、努力工作,争取较大进步。

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将来有可能都一样。关键是:提高能力。同时等机会。但是在等的过程中,倒不如学点技能,如:把各种材料学会,在职场里这是个基础。其他的技能,如:沟通协调,等等,也都别落下。

我也是一名乡镇干部,在基层已有三十多年工作履历。我建议:一是守得住岗位。即然选择了,就要用心用情书写无悔。大多成事的人,都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相信有朝一日,当你达到一个高度,再回望你走过的路,你会欣慰的,你会因你这段履历而自豪!因为你为你的选择付出了汗水和热情,赢得一段精彩。况且,从今以后,组织考核注重基层锤炼。二是耐得住寂寞。乡镇工作,头绪多事情杂,每件工作都与百姓息息相关,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因此,要静下心沉住气,这也是提升心理素质的过程。同时,你要多学习公务员考试的知识,乡镇再忙,也有学习的时间。现在,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的机会很多,只要你努力,考公务员是有把握的。在乡镇,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二者有机结合,还能提升你的综合素质。三是经得住考验。即然走进乡镇,就是基层的人。要有迎接挑战的心理,更要有乐观的心态。一把好刀,是不断磨砺出来的:一块好钢,是反复淬炼的。乡镇工作更是磨炼人的地方。

行春风春雨,得硕果秋实。在乡镇,你守得住岗位,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明天的你很精彩!

今天,谈谈当前乡镇事业编干部的困境。

一、事业编的“体制末梢”集中体现在乡镇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1000万人在乡镇工作这还不包括招聘的临时工。作为一名事业编人员,具不具备公务员性质,事业编应该说是所有体制内最低一级的了,可谓是“体制末梢”,因受编制、身份等因素制约,换工作不容易,发展有一定的难度,乡镇虽是铁打的营盘,但流水的却是公务员,而不是事业编。“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乡镇到退休”基本是多数乡镇事业编的现象。

二、想提拔副科级

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升职加薪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但是,如果要是在乡镇想升职,想进步,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想的,这也是当前的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在一个乡镇的公务员编制数量不多,提拔的机会很多,只要努力工作,几年下来,升为副科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他们享受着职级并行。 但是,乡镇事业编就不一样了,因为乡镇没副科职数,想提拔必须到县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担任副科职务,满一年后,或许能调任公务员,或者通过换届选举,担任选任制职务进乡镇党政班子,也就变成了公务员。在乡镇,一半以上都是事业编,公务员大部分都是领导,具体干活的更是事业编。

虽然位于体制末梢,政治进步渺茫,待遇相对较差,但是数百万的乡镇事业编干部,依然坚守在基层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为民,担当作为。

值得。

1、工作稳定,不担心失业问题。进入体制内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一般不会考虑失业问题,就算你工作能力低、业务水平差,也不可能会辞职,单位一般情况会给你转岗,安排合适你的岗位,或者给你培训,让你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2、收入稳定,不担心薪酬问题。虽然体制内工作工资福利待遇不算太高,但是工资发放相对稳定,并且会随着物价上涨每年会给你进行工资调整,也不会去考虑是否能发工资的问题。

3、政治待遇好,发展空间大。在乡镇的事业单位工作,主要是为老百姓服务,为民办好事、为民办实事。在基层单位,一般提升的机会也会多一些。在乡镇工作,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只要你认真工作,努力提升自己,那么就是有机会提拔为乡镇长的,后面还有机会转为行政编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