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归田录欧阳修 归田录欧阳修启示

归田录的作者

欧阳修四岁丧父,随叔父在现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以荻画地,教以识字。欧阳修自幼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新运动播下了种子。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

归田录欧阳修 归田录欧阳修启示归田录欧阳修 归田录欧阳修启示


欧阳修的《归田录》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这段的标点和译文

故老能言五代时事者云:冯相 ( 道 ) 、和相 ( 凝 ) 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买,基直几何 ? ”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 ? ”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时谓宰相如此,何以镇服百僚。

能够讲述五代时事的年老阅历多的人说,宰相冯道与宰相和凝一同在宰相办公的官署。一天,和凝问冯道:“您新买的靴子值多少钱?”冯道举起左脚给和凝看后说:“九百。”和凝性情急躁,急忙回头对小吏说:“我的靴子为什么用了一千八百?”因而责骂小吏很长时间。冯道这时又慢腾腾地举起右脚说:“这只也是九百。”于是引起哄堂大笑。当时就有人说宰相尚且如此,怎么能使百官信服?

欧阳修 归田录 翻译

翻译: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之家,但是没什么嗜好。在西京洛阳曾经告诉僚属,说这一生只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史,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词典、小令。大概从来没有半刻离开书的时候。谢希深也说:“ 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在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此等之处可以构思吧。”

①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④属思:思考,构思。

《归田录》,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宋代欧阳修撰。 《宋史·艺文志》入史类传记类,作八卷。凡一百十五条。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ying,一声)州时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是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书之体例略近李肇的《国史补》,所记如太宗知李汉超、仁宗恭俭、陈尧咨、卖油翁等,含意深刻。

归田录是什么体裁

归田录是什么体裁如下:

《归田录》,笔记。宋朝欧阳修撰,韩谷校点。书中记载了朝廷轶事、职官制度和人物事迹,多为欧阳修耳闻目睹,随手记叙,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卷。凡一百十五条。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书之体例略近李肇的《国史补》,所记如太宗知李汉超、仁宗恭俭、陈尧咨、卖油翁等,含意深刻。

《归田录》,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宋代欧阳修撰。 《宋史·艺文志》入史类传记类,作八卷。凡一百十五条。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ying,一声)州时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是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书之体例略近李肇的《国史补》,所记如太宗知李汉超、仁宗恭俭、陈尧咨、卖油翁等,含意深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