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伺服驱动器功率模块选型_伺服驱动器功率因数一般多少

当一个新的系统,参数不能工作时,首先设定位置增益,确保电机无噪音情况下,尽量设大些,转动惯量比也非常重要,可通过自学习设定的数来参考,然后设定速度增益和速度积分时间,确保在低速运行时连续,位置精度受控即可。

伺服驱动器功率模块选型_伺服驱动器功率因数一般多少伺服驱动器功率模块选型_伺服驱动器功率因数一般多少


伺服驱动器

1.位置比例增益:设定位置环调节器的比例增益。设置值越大,增益越高,刚度越大,相同频率指令脉冲条件下,位置滞后量越小。但数值太大可能会引起振荡或超调。参数数值由具体的伺服系统型号和负载情况确定。

2.位置前馈增益:设定位置环的前馈增益。设定值越大时,表示在任何频率的指令脉冲下,位置滞后量越小位置环的前馈增益大,控制系统的高速响应特性提高,但会使系统的位置不稳定,容易产生振荡。不需要很高的响应特性时,本参数通常设为0表示范围:0~100%

3.速度比例增益:设定速度调节器的比例增益。设置值越大,增益越高,刚度越大。参数数值根据具体的伺服驱动系统型号和负载值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负载惯量越大,设定值越大。在系统不产生振荡的条件下,尽量设定较大的值。

4.速度积分时间常数:设定速度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设置值越小,积分速度越快。参数数值根据具体的伺服驱动系统型号和负载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负载惯量越大,设定值越大。在系统不产生振荡的条件下,尽量设定较小的值。

5.速度反馈滤波因子:设定速度反馈低通滤波器特性。数值越大,截止频率越低,电机产生的噪音越小。如果负载惯量很大,可以适当减小设定值。数值太大,造成响应变慢,可能会引起振荡。数值越小,截止频率越高,速度反馈响应越快。如果需要较高的速度响应,可以适当减小设定值。

6.最大输出转矩设置:设置伺服驱动器的内部转矩限制值。设置值是额定转矩的百分比,任何时候,这个限制都有效定位完成范围设定位置控制方式下定位完成脉冲范围。本参数提供了位置控制方式下驱动器判断是否完成定位的依据,当位置偏差计数器内的剩余脉冲数小于或等于本参数设定值时,驱动器认为定位已完成,到位开关信号为 ON,否则为OFF。

在位置控制方式时,输出位置定位完成信号,加减速时间常数设置值是表示电机从0~2000r/min的加速时间或从2000~0r/min的减速时间。加减速特性是线性的到达速度范围设置到达速度在非位置控制方式下,如果伺服电机速度超过本设定值,则速度到达开关信号为ON,否则为 OFF。在位置控制方式下,不用此参数。与旋转方向无关。

7.手动调整增益参数

调整速度比例增益KVP值。当伺服系统安装完后,必须调整参数,使系统稳定旋转。首先调整速度比例增益KVP值.调整之前必须把积分增益KVI及微分增益KVD调整至零,然后将KVP值渐渐加大;同时观察伺服电机停止时足否产生振荡,并且以手动方式调整KVP参数,观察旋转速度是否明显忽快忽慢.KVP值加大到产生以上现象时,必须将KVP值往回调小,使振荡消除、旋转速度稳定。此时的KVP值即初步确定的参数值。如有必要,经KⅥ和KVD调整后,可再作反复修正以达到理想值。

调整积分增益KⅥ值。将积分增益KVI值渐渐加大,使积分效应渐渐产生。由前述对积分控制的介绍可看出,KVP值配合积分效应增加到临界值后将产生振荡而不稳定,如同KVP值一样,将KVI值往回调小,使振荡消除、旋转速度稳定。此时的KVI值即初步确定的参数值。

调整微分增益KVD值。微分增益主要目的是使速度旋转平稳,降低超调量。因此,将KVD值渐渐加大可改善速度稳定性。

调整位置比例增益KPP值。如果KPP值调整过大,伺服电机定位时将发生电机定位超调量过大,造成不稳定现象。此时,必须调小KPP值,降低超调量及避开不稳定区;但也不能调整太小,使定位效率降低。因此,调整时应小心配合。

8.自动调整增益参数

现代伺服驱动器均已微计算机化,大部分提供自动增益调整( autotuning)的功能,可应付多数负载状况。在参数调整时,可先使用自动参数调整功能,必要时再手动调整。事实上,自动增益调整也有选项设置,一般将控制响应分为几个等级,如高响应、中响应、低响应,用户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1)位置比例增益

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几个参数设置【提问】

1)位置比例增益

为什么伺服驱动器电源通常是三相220V而不是三相380V的?是电流太大还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个主要还是看市场需求,好多日本设备过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380V的,但是国内一般的话都是220V的。三项电的话一般用的不太多,单项的比较多。因为国内基本上都是220V点直接用、

主要是因为伺服的生产主要是进口的(当然现在也有部分国产的,但也是拷贝的进口的。。。或在这个基础上将功率模块改成400V级)比如常见的松下,三菱,安川,西门子这类,欧美国家的电网标准是三相200V的,所以在选型等综合考虑的是三相220V

伺服驱动器 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 伺服驱动器

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 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事项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率器件普遍采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设计的驱动电路,IPM内部集成了驱动电路,同时具有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欠压等故障检测保护电路,在主回路中还加入软启动电路,以减小启动过程对驱动器的冲击。 功率驱动单元首先通过三相全桥整流电路对输入的三相电或者市电进行整流,得到相应的直流电。经过整流好的三相电或市电,再通过三相正弦PWM电压型逆变器变频来驱动三相永磁式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功率驱动单元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的说就是AC-DC-AC的过程。整流单元(AC-DC)主要的拓扑电路是三相全桥不控整流电路。 伺服驱动器一般可以采用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控制方式,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随着伺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伺服驱动器使用、伺服驱动器调试、伺服驱动器维修都是伺服驱动器在当今比较重要的技术课题,越来越多工控技术服务商对伺服驱动器进行了技术深层次研究。

伺服电机的调速器控制同步电机,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两种控制算法差不多,一般用IGBT管

电子调速器是针对单相电机进行的,通过改变接入绕组的电阻和电容等来调节电机另一种可控硅--电动机系统(SCR-D)。两种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直流

电机与伺服驱动器的匹配:

伺服电机必须有驱动器才能旋转,因此市面上所称伺服电机包含伺服驱动器。一组伺服电机由电机与驱动器匹配组成,由制造厂家将电机与驱动器匹配到最佳状态,用户最好不要随意混合搭配。

通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依据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三种控制信号模式:Pcommand(位置伺服),Vcommand(速度伺服),T command(转矩伺服)。较通用的控制方法为 Pcommand及 Vcommand。

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之间只要型号匹配,用户就无需考虑其控制信号模式;相对的,伺服控制器必须配合伺服驱动器,一般小型 PLC控制器较常采用 P command(位置伺服)控制模块,中大型PLC控制器或专用控制器才有V command(速度伺服)模块可选用。

另外,有些伺服电机专用控制器是针对伺服电机特殊应用而开发的,也可能专为某些产品而开发制造,采用哪种控制信号模式因设计师个人设计理念而走,或采用控制器与驱动器一体设计,或采用通信网络式远程控制,这些不是通用伺服电机讨论的范围,但工作理论及工作模式是相同的。T command与 P com:mand及 V command之间的用途差异较大,如应用于卷绕、检测等方面。

1、选择完伺服电机的时候,你可以确定的几项参数是:额定电流,额定转数,额定扭矩。不容易看到的是:电机的极对数,编码器的零位和线数;

2、 首先电机的额定电流一般决定了选择的驱动器模块大小, 假设电机额定为10A,额定扭矩为10NM,最好的话是统一品牌的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匹配,参数设置也好设置,不同厂家的也可以互相配。

伺服驱动器有说明书啊

一般伺服电机有两个电缆,一根是控制,一根是编码器反馈

所以嘛 伺服电机跟伺服驱动器很容易连接,都是只有一个接口,一般不会插错的

不过伺服驱动自己还有电源和其他IO信号要接,这个还真得要看看说明书

我没用过mcdc506,当所有的伺服驱动器应该在原理上都是一样的。pul+,pul-输入的是脉冲信号,通过输入脉冲信号的个数来对电机进行位置控制,一个脉冲电机旋转一个单位的角度(脉冲信号由上级控制器给出,也为相应的+,-端pul信号)。信号为高低电平有效。dir+/dir-导通与非导通两个状态对应电机的正反转。

一对一,品牌对品牌,功率对功率

正常情况下,100w的伺服电机配200w伺服驱动器完全没有问题。

相关知识:

1、伺服电机具有位置、速度、力矩、可控、可调的能力,其结构跟普通电机最大的区别是有反馈单元,可以反馈出电机当前的电流、速度和位置值;而伺服驱动器则是控制伺服电机的单元,可控制输入给电机的电流、电压、及激磁频率,并可设定目标参数、通过反馈可实现精确的力矩、速度、位置控制。

2、100w伺服驱动器就是匹配100w的伺服电机的。

3、伺服驱动器的功率可以大于伺服电机的功率。

如何正确选择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主要视具体应用情况而定,简单地说要确定:负载的性质(如水平还是垂直负载等),转矩、惯量、转速、精度、加减速等要求,上位控制要求(如对端口界面和通讯方面的要求),主要控制方式是位置、转矩还是速度方式。供电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电源,或电池供电,电压范围。据此以确定电机和配用驱动器或控制器的型号。

2, 选择步进电机还是伺服电机系统?

其实,选择什么样的电机应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而定,各有其特点。

3, 如何配用步进电机驱动器?

根据电机的电流,配用大于或等于此电流的驱动器。如果需要低振动或高精度时,可配用细分型驱动器。对于大转矩电机,尽可能用高电压型驱动器,以获得良好的高速性能。

4, 2 相和 5 相步进电机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2 相电机成本低,但在低速时的震动较大,高速时的力矩下降快。 5 相电机则振动较小,高速性能好,比 2 相电机的速度高 30~50% ,可在部分场合取代伺服电机。

5, 何时选用直流伺服系统,它和交流伺服有何区别?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控制复杂,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

交流伺服电机也是无刷电机,分为同步和异步电机,目前运动控制中一般都用同步电机,它的功率范围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大惯量,最高转动速度低,且随着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适合做低速平稳运行的应用。

6, 使用电机时要注意的问题?

上电运行前要作如下检查:

1) 电源电压是否合适(过压很可能造成驱动模块的损坏);对于直流输入的 +/- 极性一定不能接错,驱动控制器上的电机型号或电流设定值是否合适(开始时不要太大);

2) 控制信号线接牢靠,工业现场最好要考虑屏蔽问题(如采用双绞线);

3) 不要开始时就把需要接的线全接上,只连成最基本的系统,运行良好后,再逐步连接。

4) 一定要搞清楚接地方法,还是采用浮空不接。

5) 开始运行的半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电机的状态,如运动是否正常,声音和温升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机调整。

7, 步进电机启动运行时,有时动一下就不动了或原地来回动,运行时有时还会失步,是什么问题?

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作检查:

1) 电机力矩是否足够大,能否带动负载,因此我们一般推荐用户选型时要选用力矩比实际需要大 50%~100% 的电机,因为步进电机不能过负载运行,哪怕是瞬间,都会造成失步,严重时停转或不规则原地反复动。

2) 上位控制器来的输入走步脉冲的电流是否够大(一般要 >10mA ),以使光耦稳定导通,输入的频率是否过高,导致接收不到,如果上位控制器的输出电路是 CMOS 电路,则也要选用 CMOS 输入型的驱动器。

3) 启动频率是否太高,在启动程序上是否设置了加速过程,最好从电机规定的启动频率内开始加速到设定频率,哪怕加速时间很短,否则可能就不稳定,甚至处于惰态。

4) 电机未固定好时,有时会出现此状况,则属于正常。因为,实际上此时造成了电机的强烈共振而导致进入失步状态。电机必须固定好。

5) 对于 5 相电机来说,相位接错,电机也不能工作。

8, 我想通过通讯方式直接控制伺服电机,可以吗?

可以的,也比较方便,只是速度问题,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不太高的应用。如果要求快速的响应控制参数,最好用伺服运动控制卡,一般它上面有 DSP 和高速度的逻辑处理电路,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如 S 加速、多轴插补等。

9, 用开关电源给步进和直流电机系统供电好不好?

一般最好不要,特别是大力矩电机,除非选用比需要的功率大一倍以上的开关电源。因为,电机工作时是大电感型负载,会对电源端形成瞬间的高压。而开关电源的过载性能不好,会保护关断,且其精密的稳压性能又不需要,有时可能造成开关电源和驱动器的损坏。可以用常规的环形或 R 型变压器变压的直流电源。

10,我想用±10V或4~20mA的直流电压来控制步进电机,可以吗?

可以,但需要另外的转换模块。

11, 我有一个的伺服电机带编码器反馈,可否用只带测速机口的伺服驱动器控制?

可以,需要配一个编码器转测速机信号模块。

12, 伺服电机的码盘部分可以拆开吗?

禁止拆开,因为码盘内的石英片很容易破裂,且进入灰尘后,寿命和精度都将无法保证,需要专业人员检修。

13,步进和伺服电机可以拆开检修或改装吗?

不要,最好让厂家去做,拆开后没有专业设备很难安装回原样,电机的转定子间的间隙无法保证。磁钢材料的性能被破坏,甚至造成失磁,电机力矩大大下降。

14, 伺服控制器能够感知外部负载的变化吗?

如遇到设定阻力时停止、返回或保持一定的推力跟进。

15,可以将国产的驱动器或电机和国外优质的电机或驱动器配用吗?

原则上是可以的,但要搞清楚电机的技术参数后才能配用,否则会大大降低应有的效果,甚至影响长期运行和寿命。最好向供应商咨询后再决定。

16, 使用大于额定电压值的直流电源电压驱动电机安全吗 ?

正常来说这不是问题,只要电机在所设定的速度和电流极限值内运行。因为电机速度与电机线电压成正比,因此选择某种电源电压不会引起过速,但可能发生驱动器等故障。

此外 , 必须保证电机符合驱动器的最小电感系数要求,而且还要确保所设定的电流极限值小于或等于电机的额定电流。

事实上,如果你能在你设计的装置中让电机跑地比较慢的话 ( 低于额定电压 ) ,这是很好的。

以较低的电压 ( 因此比较低的速度 ) 运行会使得电刷运转反弹较少,而且电刷 / 换向器磨损较小,比较低的电流消耗和比较长的电机寿命。

另一方面,如果电机大小的***和性能的要求需要额外的转矩及速度,过度驱动电机也是可以的,但会牺牲产品的使用寿命。

17, 如何为我的应用选择适当的供电电源 ?

推荐选择电源电压值比最大所需的电压高 10%-50% 。此百分比因 Kt, Ke, 以及系统内的电压降而不同。驱动器的电流值应该足够传送应用所需的能量。记住驱动器的输出电压值与供电电压不同 , 因此驱动器输出电流也与输入电流不相同。为确定合适的供电电流,需要计算此应用所有的功率需求,再增加 5% 。按 I = P/V 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需电流值。

推荐选择电源电压值比最大所需的电压高 10%-50% 。此百分比因 Kt, Ke, 以及系统内的电压降而不同。驱动器的电流值应该足够传送应用所需的能量。记住驱动器的输出电压值与供电电压不同 , 因此驱动器输出电流也与输入电流不相同。为确定合适的供电电流,需要计算此应用所有的功率需求,再增加 5% 。按 I = P/V 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需电流值。

18, 对于伺服驱动器我可以选择那种工作方式?

不同的模式并不全部存在于所有型号的驱动器中

19, 驱动器和系统如何接地?

a. 如果在交流电源和驱动器直流总线(如变压器)之间没有隔离的话,不要将直流总线的非隔离端口或非隔离信号的地接大地,这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因为交流的公共电压并不是对大地的,在直流总线地和大地之间可能会有很高的电压。

b. 在多数伺服系统中,所有的公共地和大地在信号端是接在一起的。多种连接大地方式产生的地回路很容易受噪音影响而在不同的参考点上产生流。

c. 为了保持命令参考电压的恒定,要将驱动器的信号地接到控制器的信号地。 它也会接到外部电源的地,这将影响到控制器和驱动器的工作(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