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不论是哪一门学科的学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在我看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多做试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卷子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本大题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耸sǒng立 吮shǔn吸 修葺róng 匀称chèn

B.干涸hé 日晕yūn 静谧mì 篝gōu火

C.青冥míng 大颚è 低劣liè 悄qiǎo然

D.鸟喙huì 气氛fēn 潜qiǎn行 葱茏ló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畅谈 瑶远 木杮 毫不忧豫

B.奇幻 海域 桌越 昂首挺立

C.溅落 绸暮 裹藏 更胜一愁

D.征兆 轻盈 档案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讲究方法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关键。

B.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C.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人们必须礼让为先。

D.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远古,上古。

B.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事后显露出来的迹象。

C.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D.乌云弥漫了天空。[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5.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D.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6.综合性学习。9分

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2013年5月18日,“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活动周期间,重庆科技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主题展。主办方在会场设定了H7N9型禽流感专题展板,并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被网友称作“史上蜗居”的7平米“极限住居”在活动周与市民见了面;食品安全现场检测,如辣椒面、牛奶、粉条、木耳、蜂蜜等的掺伪鉴别;超市智慧购物车展示了自主跟随、商品导购、自主结账等功能;眼3D系列产品展,让市民体验了眼3D视讯、电影及游戏等。

材料二:本次科技活动周新命名了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及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至此,全市共有72家市级科普基地。这些市级科普基地有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三: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历史等课程。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1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资讯,探究科技馆大型科普主题展的特点。3分

2请你依据材料一提供的资讯,以志愿者小王的身份补出他所说的话。2分

小王:张阿姨,科技活动周开始了,科技馆里的科普展览很值得一看。

张阿姨:一天事情这么多,哪有闲心去看。

小王:张阿姨,可不是这样的,

张阿姨:哦,那还真应该去看看。

3请你从材料二提供的五个科普基地中选择一个,为这个科普基地写一条体现其特色的宣传语。要求:有感召力,20字以内2分

科普基地名称:

宣传语:

4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资讯,概括我市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两条措施。2分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齧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5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5遂反溯流逆上矣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0.你读了本文深受什么启发?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有识天气的作用。

12.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下定义

13.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1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天气谚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请写出两条。 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作为一种对学期 教学 工作 总结 的形式,是对师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的检测。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偌大(nuò) 倏忽(shū) 蜷曲(quán) 骸骨(hài)

B响晴(xiǎng) 发酵(jiào) 哪吒(zhā) 须臾(yú)

C尴尬(gāng) 匿笑(nì) 瘫痪(tān) 啜泣(chuò)

D宽恕(sù) 发髻(jì) 喑哑(yīn) 炫耀(xuàn)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宽洪大量 蛛丝马迹

B 滚瓜乱熟 独具慧眼 恍然大悟 疲倦不堪

C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不可抗据 絮絮叨叨

D 喜出望外 脸色憔悴 各得其所 水波粼粼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耿耿于怀,一生难忘。 B.王老师看到我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C.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 网球 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网坛的骄傲。

4.下面语文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B.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虚构的 故事 ,离奇的情节,使 儿童 在潜移默化中受 教育 。

C.《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元代家。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5.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 句子 构成排比句。(2分)

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

, ;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6.修改病句,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1)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 、接受信息的能力。

(2)是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 罪人,是衡量员干部性坚定的重要标准之一。

7.古诗文填空(8分)

(1)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2) ,志在千里。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孔子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诗句是: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⑶竟不可得( ) ⑷但知其一( )

9.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2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10.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 其它 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

①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②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③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次吃了蜂蜜。

……

④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⑤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⑥“找蔡老师……”

⑦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⑧“不是放暑假了么?”

⑨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 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⑩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3.选文描述了几个经典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14.第②自然段中的加点词“从来不”与后一句中的“仅一次”是否矛盾,作者这样用词究竟是为了表现什么? ( 3分)

1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文章 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分)

16.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3分)

17.文章结尾处写道:“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15分)

小的星星也闪光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上课不听开小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明天叫你家长来。”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老师辛苦了!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 好意思。”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别总是打孩子 。”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 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 地收拾起来,说道:“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8.请你谈谈对本文标题“小的星星也闪光”的理解。(3分)

19.请你用四字词语,将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 )——星夜家访——( )——( )

20.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4分)

(1)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2)“我会的,没问题。”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21.仔细品味一段中的划线句子, 说说 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22.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文中的“我”进行评价。(2分)(至少两点)

三. 作文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题目一:这里也有乐趣

(2)文题二: 斑斓了我的岁月

如选文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①两文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参

二.

(一)

8.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终于,到底 ⑷只

9.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0.D

11.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2.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二)

13.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老师教我们跳舞;③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我梦里寻师。

14.不矛盾。因为“仅一次”这一次也并没有真的打骂我们,与“从来”相符合,体现了蔡老师关爱学生,疼爱学生,温柔善良的品质,所以并不矛盾。

15. 这里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往事比喻成珍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多少年来把这些往事犹如珍宝似的埋藏在心的深处,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16.“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17.这句话表面是说我想什么时候可以再见见我的蔡老师,深层含义是孩子爱老师竟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作者实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便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三)

18.①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③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到明亮的星星,更要善于发现那些微光的不起眼的小星星,④题目点明了的主旨,⑤形象新颖,设下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19.(课堂风波)——星夜家访——(真相大白)——(期望发光)

20.(1)①不被理解的委屈 ②挨训后的后悔 ③被叫家长的害怕 (2)①受到鼓励后的兴奋。②得到肯定后的激动。

21.内容上:①暗示文章的主旨。②烘托意境,增强文章的韵味。 结构上:①照应了题目。② 与第九段相呼应。③引出后文。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下面是我整理的2016-2017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时间如白jū( )过隙,又到期末时。回望这一学期,学习时,你能做到持之以héng( )吗?遇到问题时,你能做到páo( )根究底吗?遭受挫折时,你能做到不屈不náo( )吗?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成功的大门一定会为你洞开。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泰兴人才辈出,孕育了丁文江、吴贻芳、朱东润……等一批杰出人物。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它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防止H7N9流感不再蔓延,防疫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

B.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鱼岛的挑衅行为。

C.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D.随着《爸爸去哪儿》季的完美收官,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成为了热点话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⑴之毫厘, 。 ⑵ ,登高必自卑。

⑶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⑷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__。

⑸ 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⑹“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⑺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 , ”,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

5、名著与阅读(4分)

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国家 的代表作。(2分)

⑵《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前,他还做什么?汤姆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什么?(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4分)

班级开展“狼”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⑴【“狼”之成语】完成含有“狼”字的两个成语。(2分)

狼狼

⑵【“狼”之意义】现代人赋予了“狼”很多新的意义,请在下面的两个例句中选择一个,分析句中“狼”的新意义。(2分)

例句:①嫁人要嫁灰太狼。②生态保护主义提倡现代城市的发展要“与狼共舞”。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苏舜钦①的《夏意》,完成第7题。(4分)

别院深深夏篥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③流莺时一声。

[注] ①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③觉:睡醒。

7、⑴诗中哪些景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夏意”? (2分)

⑵请赏析“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②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⑤。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兵:。③睫:眼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⑤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楚庄王欲伐越( ) ②臣愚患之( ) ③王乃止( ) ④自见之谓明( )

⑵下列各句中与“王之伐越”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B.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八则》)

C.至之市(《郑人买履》)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奇妙的唾液》,完成12-14题。(8分)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液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2、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甘玲珑的《手帕》,完成15-18题。(11分)

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④“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

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

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⑥我承认,我是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基本、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5、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4分)

①②

16、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对第⑦段中“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基本、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语句是冰心《往事》中的一段文字,请结合冰心《母亲》一诗和本文谈谈你对它的理解。(3分)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

下的荫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母亲珍藏的手帕,让“我”读懂了深厚的母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珍藏,它或许是朋友、同学赠与你的一份礼物,它或许是父母给予你的一个奖励,它或许是你记忆深处值得回忆的某个故事……

请以“珍藏”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答 案

1、驹 恒 刨 挠

2、C 3、D 4、略

5、⑴美 马克吐温(2分)

⑵汤姆在确定当海盗前,他还做兵士、加入印第安人行列当大酋长。(1分)汤姆选定当海盗的理由是他认为做海盗更有前途,名声将传遍世界。(1分)

6、⑴①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② 引狼入室 豺狼当道

⑵①灰太狼爱老婆胜过爱他自己,有责任心,非常热爱劳动,聪明能干有毅力。

②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应该和狼、自然界的万物和谐相处。

7、⑴清凉的夏篥、盛开的石榴花、浓郁的树阴、正午的烈日、流莺的歌声(2分)

⑵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手法,以黄莺的鸣叫声来衬托出小院环境的幽深宁谧,表现出诗人恬适的心境。(2分)

8、⑴①想要 ②担心 ③停止 ④称作、叫做(4分)⑵D(2分)

9、 王 之 兵∕ 自 败 于 秦 晋(1分)

10、 所以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2分)

11、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12、答案示例:口腔“润滑油”(润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使人健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答出两点即可,2分)

13、答案示例:作比较(1分)。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突出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2分)。

14、答案示例:不能。“几乎”指大部分、接近于,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都消失或接近于全部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1分)如果去掉“几乎”就成了全部消失,与事实不符,(1分)“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我”三四岁时,妈妈将手帕别在“我”的外套上,为“我”擦汗;(2分)

“我”十岁生日时,母亲特意为“我”订制了一块印着“我”名字的白色红边手帕。(2分)

16、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对“我”儿时的往事记忆犹新,体现了细腻的母爱,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1分)而作为女儿的我们却忽略了平凡而真实的爱,又有对自己做法的愧疚与自责。(1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7、这句话提醒当代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是好事,但更应该懂得体味,懂得珍惜身边平凡而真实的爱,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2分)

18、能说出母爱的伟大,母亲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安全等意思即可得(1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得(2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