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哈萨克人都有哪些风味小吃?

哈萨克族都有哪些风味小吃?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他们大部分从事畜牧业,除了少数经营农业已经定居外,绝大多数都是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哈萨克族牧生活。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过去,奶类和肉类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面食是次要的食物,很少吃蔬菜。肉食主要有绵羊肉、山羊肉、牛肉、马肉、骆驼肉。野兽肉和野禽肉也是人们补充的肉食。做法主要有煮、熏、烤三种。普遍的是吃手抓羊肉,其作法是把连骨羊肉切成大块,连同羊头、肚、心、肝、肺等一块放进铁锅加水同煮。水沸后,撒去浮沫,加入适量的盐,再用文火烧,熟后将肉切成小块,用手抓着吃,各人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时增加盐末。烤肉主要在招待客人和外出狩猎时食用。客人光临后,哈萨克人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猎肉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牧民们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别有一番风味。

哈萨克人都有哪些风味小吃?哈萨克人都有哪些风味小吃?


从事牧业的哈萨克人的食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肉类食品;一种是奶类食品;另一种是面类食品。

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和马肉,平时一般多吃羊肉。肉的食法有三种:煮、炒、烤。普遍的是吃抓肉。抓肉是把羊肉切成大块放进锅里用水煮几个小时,直至把肉煮烂为止。每年11月至12月间,牛壮羊肥。这时哈萨克族大量宰杀羊、牛、马,宰后将肉熏烤准备过冬。这些肉一直要吃到来年春天。哈萨克族把这种过冬的肉叫“索古姆”(Soolem)。此外,还用零碎的小块肉作成各种马肠、香肠,熏烤熟后,味道香美,并能保存很长时间。

奶类食品主要是由羊奶、牛奶和马奶制成的。牛奶和马奶制成的各种食品又可分为饮食类和吃食类。饮食类是把煮沸后饮食,或做奶茶,或把发酵制成酸奶。马是哈萨克人喜爱的饮料。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饮料是奶茶,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奶茶。奶类吃食品主要有用羊奶、牛奶加工制作的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此外,还有一种叫“吉尼特”(Jenit)的上等奶制品。其制法是将酥奶酪粉与酥油、小米粉和白砂糖混和在一起。这种食品一般只招待尊贵客人。

面类食品主要有馕、包尔沙克、油饼、面条、别斯巴尔马克(面片与肉、油合在一起煮食的饮食)等。

哈萨克族特色菜有什么?

手抓羊肉,即清炖羊肉。将宰杀后的羊肉切成大块,放进锅中,清水煮熟。吃时放些洋葱,味道清香可口。熏肉也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食品,哈语称之为“索古姆”。按传统,每年十一二月时,将膘肥体壮的牛、羊、马宰杀后用松柴烟熏干,可以保存到来年的六七月份。其中熏马肠味道香美,是待客上品。哈萨克人还将全羊烤制食用,烤肉哈语称“哈克塔汗叶特”。尤其是在外打猎时将捕获猎物的碎肉装进动物的肚子里,放在火堆上烤熟食用,别具风味。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由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酿成。他们的谚语说:“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饮食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酸、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酥酪、奶糕、马奶酒等等。其中马奶酒是哈萨克牧民在各种聚会、盛宴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哈萨克的习俗

认识羊的各关节与怎么搭配招待客人

注解:

1、巴斯--羊头

是要给尊贵的客人(如HUDA)和长辈,当然如果没有羊头,也可以用别的重要的骨关节代替,比如江巴

斯JAMBAS还有阿斯克几利克ASEHE JILIK。

巴斯中的舌头一般是给小孩或者年轻人,寓意今后能够能说会到

巴斯中的耳朵割给小孩寓意小孩子能够听话。

如果你是客人,别人把羊头给你了,那么你先割下羊脸颊上的肉,放在盘子里表示你接受了这份款待,然后可以将耳朵啊什么的分发给家里的小孩,哈萨克认为孩子是应当尊重和爱护的。

切了大约1/3的脸颊肉后,将羊头归还给主人

羊眼睛是可以吃的,但是不能一个人同时吃两个(不是特别确定),但决不能给小孩子。是给的。

羊脑髓是可以吃的,当然你作为客人是不能把脑髓拜出来的,就是你自己在客人们走后,如果想吃那么就可以打开吃了。

羊的下颌是不能一同献给客人的

2、莫玉恩BOYIN(脖骨)

3、卡尔布卡HABERHA(肋骨)

HABERHA分为Subehaberha 带油的肋骨和karahaberha 不带油的肋骨

4.

别得勒蔑BELDEME(脊椎骨)

5.

阿尔卡 ARKA (背骨)

以上234 5可以称为HOSBA(阔斯巴),即可配合JILIK一起可献上的)

6.江巴斯JAMBAS 尾椎骨

这个JILIK也被认为是献给尊贵客人和长辈的,当没有羊头时,可以用此JILIK

7夹阿克JAK 下颌

将羊头的毛用火烧尽后,需要将羊的下颌单另撕开,煮的的时候可以一起煮,但上饭食的时候不可将下颌一并端上去。

8托斯TOS 胸骨

可以给儿媳………………????

9、加乌仁 JAYRN (肩胛骨)

?????????????

10.、多马拉西几利克DOMLAXI JILIK

(前腿骨)

这个JILIK是不上餐桌的,一般就是给主人家里的小孩吃

11、卡日几利克(前腿骨) KARE JILIK

给老人长辈,特别是女孩不能吃 吃了表示不好嫁掉

12、阿斯克ASEHE (匕匙)

这个东西是咱们小时候玩的嘿嘿

13、乌尔檀几利克 (大腿) WRTAN JILIK

一般给中年的长辈

14 阿斯克几利克ASEHE JILIK (后腿骨)

年轻人女婿

几种配合:(当然不是完全必须,只是一种参考建议)

1、

家里来了一些女士的朋友,其中也有几名长辈

加乌仁 JAWRN在配合一些 2345 中的一些骨头

2、

叔叔等长辈来了

加乌仁 JAWRN 卡日几利克(如果都是中年人,也可以配合13乌尔檀几利克),以及HOSBA一起煮。

住房:古代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轻便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 毡房,哈萨克语称“宇”,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房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千百年来一直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由于是用白色毡子做成,毡房里又布置得十分讲究,人们称之为白色的宫殿。它是哈萨克先民的重要创造。

食俗: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是名贵的饮料。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特别喜欢马,马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典型食品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如:冬肉,马,奶疙瘩,等等。

哈萨克族喜欢吃什么?

哈萨克族民族喜喝奶茶,在新疆哈萨克牧民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对于大量食用动物脂肪的哈萨克族人而言,奶茶不仅可以助消化,而且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他们认为"一日三餐有茶,提神清心,劳动有劲;三天无茶落肚,浑身乏力,懒得起床。足可以看出他们你对于奶茶的喜爱

新疆哈萨克牧民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浓郁的牧区特点,特别是牧民用奶和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肉在哈萨克牧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视马肉为肉中的上品。对肉的吃法有多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是手抓肉,清炖羊肉、熏马肠。熏马肠是先将马肉切成块,用调料拌均,再塞进马肠子,熏蒸而成。其制品能历久不变质,吃时煮熟,味道鲜美,熏马肠是哈萨克人喜爱的肉制品,也是哈萨克人招持客人的上等食品。

奶制品种类较多,主要有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豆(奶酷),酸奶等,在夏季牲畜奶多的情况下,牧民将其制 成马奶和酸奶喝。其制作方法简便,营养丰富,饮之解渴 消暑,是哈萨克人招待客人的上乘饮料。奶茶是哈萨克人必 不可少的, 他们烧如)茶讲究先用慢火烧茶水,烧的时间越长越好,喝时再兑奶放酥油。 哈萨克人的主食以面为主,其制品有馕、包尔沙克、油饼、面条等,几乎每家都有烤馕炉。由于受条件限制,牧民 很少吃菜,但对葱、洋葱和土豆却情有独钟。

跪求各种民族的服饰,饮食和民居!!!!!急!!!悬赏5分哪!!!!!

服饰:

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者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份,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钟爱的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由于散居的原因,使在服饰上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做,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

藏族

藏族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哔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采色横条“帮典”,风格独特。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围裙”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藏靴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尔族

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斜领、无纽扣的“裕袢”,“裕袢”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尔族在此服装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缀。手工刺绣是尔族的传统工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所绣的花纹图案都十分精美。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灿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尔族 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大部分从事畜牧业。在牧区,春、夏、秋三季住可以拆卸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住平顶土房。哈萨克族饮食很丰富,他们爱吃用牛、羊、山羊奶制成的奶皮子、酥油、奶酪、奶疙瘩,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馕、“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

在牧区,哈萨克男子冬天普遍穿羊皮、狐皮、狼皮大氅和用驼毛絮里的大衣;裤子多用牛皮缝制,名曰“夏里巴尔”。妇女喜欢穿红色和其他颜色的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也穿羊羔皮、狐皮、狼皮大衣。姑娘们穿各种绣花衣服,在花帽上以猫头鹰羽毛作帽缨。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夏天戴白毡帽,妇女戴白布披中,天冷时戴绒头巾,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则戴圆形皮帽。哈萨克族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用毡子缝制的长袜,外着皮靴。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来客要拿出家里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

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喜爱的娱乐项目。

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服饰方面,散居在城镇的穿着基本上和汉族相同。在聚居区,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多戴小帽,穿白色衬衫,外套青色和棕色坎肩。青年妇女爱穿纯朴素青的黑色大襟衫袄。已婚妇女一般都要盘头,戴白色、青色布帽或头巾。未婚少女一般都梳辫子,不戴头巾。中青年妇女有佩带耳环、戒指等金银首饰的习惯。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首先摆上奶酪、奶油,各种面制干粮和奶茶,喝完奶茶后还要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荐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面颊的羊头,把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再切一块肉吃下,然后把刀还给主人,主人才动手切肉,请客人动手随便吃。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热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尝一尝。蒙古族特别尊敬长辈和教师。无论何时,对年长的人都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敬酒等都让年长的人领先,“巴格西”历来被作为贵客迎送招待。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女子喜欢穿对襟上衣,缀银扣;也有穿多榴长裙和下端带皱悯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坎肩和袷袢的。姑娘们普遍喜好红色衣裙,戴红色丝绒圆顶小帽或大红色水獭皮帽。老幼皆喜欢穿绣有花纹的高筒皮靴。未婚女子梳许多小辫,婚后改扎双辫。装饰品多为银器,如手饲、耳环、项链、戒指等。有的还佩带铸有花纹的圆银片胸饰。柯尔克孜族人好客,重礼节,凡有客人来访,都要拿出的饮食款待,尤以宰羊待客为尊敬。在迁居时,邻居们要宰羊互相招待,以示告别或迎送。

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住房自成院落,庭院种植花木蔬菜。大门多朝南开。住室的窗户和箱柜等家具都雕图案,常见的是牡丹和莲花。锡伯族妇女擅长剪纸,纸糊的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观。,在饮食方面,以面、米为主食,爱食奶茶、酥油、奶油等乳制品。

忌食狗肉。秋天习惯用圆白菜、韭菜、胡萝卜、芹菜和辣椒腌制咸菜,叫花花菜,作为冬春两季的食物。还喜欢在农闲时打猎、捕鱼,并用鱼腌制腊鱼肉。

在服饰上,妇女喜欢穿旗袍,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扎紧,现在中青年男子爱穿制服、西服,妇女爱穿连衣裙。

锡伯族 注重礼节。在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晚辈对尊长行“打千”礼。

锡伯族的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如春节、清明、端午等。锡伯族迁至伊犁后,将农历四月十八从东北出发西迁时同父母兄弟分别的那一天,作为每年的纪念日,全“牛录”(旗)老少到野外开展娱乐活动。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多吃牛、羊、马肉及其乳制品,日常食品是使和奶茶,喜欢吃库尔达克(上豆炖肉)和蜂蜜、糖浆。“纳仁”是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上好食品。

乌孜别克族 的传统房屋形式有多种,顶楼呈圆形的称为“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取暖多用壁炉。

乌孜别克族家庭多是父母与未成家子女在一起,也有祖孙三代住在一起的。有和尔、塔塔尔族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小花帽有绣花的、有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有时还在小帽外面加戴头巾。男子穿长及膝盖、斜领,右任名为“托尼”的长袍,腰间束以三角形绣花腰带,妇女穿宽大多榴的连衣裙,不系腰带。一般多穿皮靴。妇女穿的“且特克”(绣花鞋)十分别致美观。男子衬衣的领边、前襟开口处和袖口常绣有彩色图案花边,体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乌孜别克妇女善于刺绣,工艺品“派提努斯”花盘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城市乌孜别克人多穿西装。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分布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小山谷里,每年春天播种青棵、豌豆、小麦等耐寒作物,初夏赶畜群到高山草原放牧,秋后回村收获、过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塔吉克族人衣食起居等都有适应生活环境的特色。男子穿无领对襟长外套,系腰带,寒冷时外加光面羊皮大氅;戴羔皮圆高筒帽,以黑绒为面,上绣数道花边,帽沿下翻时,掩住双耳和面颊,可御风雪,已婚女子系后身围裙,所戴圆顶绣花棉帽缀有后帘可保暖,外出时在帽上系方形白色头巾,新嫁娘则系红色头巾。男女都穿毡袜,穿野羊皮软靴,用牦牛皮作靴底,轻柔坚实,适于攀缘山路。塔吉克人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乳制品,饮奶茶,以肉食为上好食品。

塔吉克族的村庄里,大都是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墙壁多用石块、草皮砌成。屋顶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门向东开,一般都靠近墙角。顶部开天窗。

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婴儿的出生是件大喜事,亲友闻讯前来祝福。在婴儿身上洒面粉以示吉利。塔吉克人注重礼节,热情好客,谁拿走客人一件东西,意味着恳请客人前去做客。忌用脚踩食盐或食物,忌骑马穿过羊群,忌接近主人的羊圈或以脚踢羊,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吃饭时忌将饭菜倒在地上,等主人收拾完餐具才能离席,交谈时忌脱帽。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的饮食,种类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汤饭,克孜杜尔玛(一种烤制的食物)、沙里玛阿西(一种煮制的食物)、古拜底埃(用鸡蛋和面粉制成的小馕和用肉、奶酪、酥油、大米等焙烘制成),各种油煎饼、烤饼、煎蒸包子、饼干、酱汁、酿制饮料以及各种炒菜等。

额额 尔

藏族女爱在脖子上佩戴各种饰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