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大降于斯人也先苦练心志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小爱给大家谈谈大降于斯人也先苦练心志,以及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大降于斯人也先苦练心志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大降于斯人也先苦练心志 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1、释义: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一、出处先秦·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三、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6、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先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所不具备的能力。

7、人常常会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露在言语中,才被人所知晓。

8、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以及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或是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

9、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走向灭亡的道理。

10、扩展资料赏析:此文选自《孟子》,《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11、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12、其中的论辩文,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

13、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14、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15、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16、《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