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荀子劝学篇和张之洞劝学篇比较(张之洞劝学篇的核心思想)

您好,今天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荀子劝学篇和张之洞劝学篇比较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荀子劝学篇和张之洞劝学篇比较(张之洞劝学篇的核心思想)荀子劝学篇和张之洞劝学篇比较(张之洞劝学篇的核心思想)


1、张之洞《劝学篇》《劝学篇》不仅仅是为了告诉读书人怎样去认识和学习中学与西学,其贯穿全篇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实际上是张之洞为正在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制定的根本指导方针。

2、他在《变法》篇中说,变法是朝廷之事,变与不变之权操之于国家,但变法能否成功,往往决定于“士民之心志议论”,他自认为他的“中体西用”论便代表着这种“心志议论”。

3、按照“中体西用”的原则,永远不可变的是伦理、圣道、心术,这些是中国所以为中国的所谓“道本”,是本体;必须因时而变的是法制、器械、工艺,这些方面西方比我们优越,应当学习和仿效,用以维护和强固本体。

4、简言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质就是用西学来维护中体。

5、看看光绪帝决心维新变法的定国是诏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这两句话,就可以知道张之洞所提出的指导方针是被采纳了。

6、需要指出的是,“中体西用”的理念并非始自张之洞。

7、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就初步萌发了用西学来补中学不足的思想,主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8、后来,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郑观应更明确表述为“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未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9、张之洞只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

10、经过他在《劝学篇》中的系统、详尽的阐释与发挥,“中体西用”才真正成为举国皆知、人人皆言的价值理念,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所能作出的最合理的选择。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