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春秋霸主时间先后_春秋霸主先后有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不同史书对春秋五霸的记载略有不同,普遍认为的称霸顺序为: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前628)、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前591)。

春秋霸主时间先后_春秋霸主先后有春秋霸主时间先后_春秋霸主先后有


不同史书中对春秋五霸的记载: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不同史书对春秋五霸的记载略有不同,普遍认为的称霸顺序为: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前628)、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前591)。

不同史书中对春秋五霸的记载: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春秋五霸的霸主历时时间?

春秋五霸

霸国 创业霸主 历时 时间(年)

齐国 齐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

晋国 晋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

秦国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

楚国 楚庄王 芈侣 前790-前690 110

吴国 吴王 阖闾 前690-前510 30

战国七雄: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 鄢郢 湖北荆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蓟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宛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历史上春秋五霸按先后顺序到底是怎么排列的

春秋(先后霸主:齐,宋,楚,晋,秦。春秋五霸)公元前770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吕 越王勾 就是这样,是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霸主先后顺序

从公元前70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那么春秋五霸谁先称霸呢?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那么,春秋五霸谁先称霸?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六八五年即位的。他在、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六五一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个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成于率领楚、郑、陈等园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古代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集中兵力。公元前六三二年四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宏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五九八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