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

下一篇: 三字经全文 相关阅读 日知录 新序 中论 新书 中说 孔子家语 颜氏家训 说苑 荀子 笠翁对韵全文 伦理生活化第二卷 伦理生活化第一卷 伦理生活化第四卷 伦理生活化第三卷 千字文 全文及解读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 安士全书原文 安士全书原文 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易解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1 2 3 4 下一页 郑重声明: 知识本无价整理有成本,务必注册会员登录后才可见百度网盘资源链接,如不能下载请联系我们。 本站大多数资料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用户分享,仅供参考学习不提供答疑解惑服务,本站原创文章或音视频会专门标注。 我们仅做更多人都能学进去的资源,资源在精而不在多,每份资料均经过整理编排,本站绝非互联网上的堆砌资源站。 以上内容由网站用户发布,请用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本站不拥有此类资料的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本站不探讨所谓学术真假的问题,部分玄学、医学、武术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不当操作产生的后果自负。 因不可抗力原因部分资源无法直接分享,无奈之举只能以普通会员赞助成永久会员的方式来提取全站资源,敬请理解。 本站资源持续更新中,永久会员可无限制下载,一次赞助终身学习,千万元价值资料免费自学。 部分内容来自于中国民间所传承的民俗文化,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链接

辛未(公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费曰:「何以见之?」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式。

丁丑(公元1577年)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岁(公元1592年),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公元1594年),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张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

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公元1597年),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 曰:「此今科试录。」 问:「何多缺名?」

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了凡四训原文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原文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