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乔家大院孙茂才的分析_乔家大院中孙茂才干了什么事

说白了就是贪心所导致的

乔家大院孙茂才的分析_乔家大院中孙茂才干了什么事乔家大院孙茂才的分析_乔家大院中孙茂才干了什么事


孙茂才这个角色在《乔家大院》前半部里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是乔致庸的良师益友,为乔家的生意东山再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乔家上下尊称其为“孙先生”!但在《乔家大院》的后半部却成了一个阴险狡猾的跳梁小丑,几乎被所有剧中的正面人物唾弃,连剧中的反派都瞧他不起。不知道历史上是否有孙茂才其人,但是看完《乔家大院》后,总觉得这个角色的转变有些突兀。

在乔致庸赶考遇到穷困潦倒的孙茂才之初,孙茂才是个靠卖花生糊口的穷读书的,但是他不是老实本份做生意的料,那时候就在秤盘底下放磁铁,玩缺斤短两的手段,导演早在这里就埋下了以后孙茂才转变的伏笔,但是在我看来,对于孙茂才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有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举个例子,乔致庸去包头,接管大哥留下的“复字号”烂摊子,和邱家的“达盛昌”争做高粱霸盘,运用计谋,将邱家引入圈套行将破产之时,是孙茂才苦劝乔致庸(此时乔致庸为替哥报仇,决意要将邱家治于死地)一夜的时间,劝他和为贵,重树山西商人“义、信当头,利居第三”的行规,永不做霸盘生意,带头为商户树立起互相帮衬,公平竞争的商业氛围。有这等心胸的人,又如何能轻易就转变成为一个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的小丑呢?怎么看着都让人觉得角色转变生硬,唐突,不合理。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乔致庸为人从来都忠厚,他能以“汇通天下”为梦想,能屡次罄尽家产救济灾民,能在慈禧穷途末路,无人搭理之时,再借其30万两银子,而不耿耿于怀于慈禧对其长达数十年的迫害,这些都是因乔致庸品性淳厚,心胸宽广。

而从孙茂才这个角色在开篇时的唯利是图到篇尾时的阴险狡诈来看,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在包头时胸怀若谷,品格高逸的境界的。如果说乔致庸运用的是谋,那么孙茂才运作的顶多也就是技,这一点在后来两个人对生意理解上的分歧也能看得明白:乔致庸并非想不到汇兑官银,触动了国之利器,他想的是即使他个人有什么不测,也要为了天下商人实现“汇通天下”的梦想,他胸怀的是天下。而孙茂才坚决反对他触及汇通天下的业务,孙茂才身上具有的是商人,或者说是生意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他认为做到己利就行了,没必要关心天下的事。所以说,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样的胸怀,所以孙茂才放弃了“本可以轻松置对手于死地”的想法而力主乔致庸“和”的大境界,有些违背他的天性。如果说这精彩的一出戏是源自乔致庸的内心痛苦挣扎后,略加旁人的点醒或者遇到特殊事件的感悟而来,那就比较有说服力了。

参考链接:

贪心是他被赶出乔家大院的直接原因。

孙茂才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相当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不能盖以功过论之。他的一生历程是相当丰富的,从买花生的穷秀才,变成对拯救乔家于水火、将乔家生意推到顶峰有过莫大功劳的参谋长,再到诱婚乔大奶奶,妄图侵吞乔家家业的叛徒,其后为官在朝,逼婚乔家,最终客死他乡无后送终。

孙茂才是乔家生意的参谋长,这个定位是勿庸置疑的。从剧情的发展来看,孙茂才是很适合这个位置,并且做的很有成效的。首先,他具有对事务发展的敏锐观察力、洞察力,以及一个聪明的头脑,这一点从他在给乔家各处生意出的一些主意,及他对很多事情的评论可以看的出来。其次,孙比较善于影响乔东家的想法,在东家激愤或者有些鲁莽的时候,孙总能合适的将东家引回到正确得体的思路上来,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应该说他做的非常好。正如有人说道:“他的聪明应该说不在乔之下的。甚至换句话说,乔家的产业为什么得以转危为安甚至越来越好,一大半的原因是由于乔结识了孙,这也曾经让我觉得孙才是整个乔家的救命恩人”。孙对乔家的生意上的功劳还是不可抹杀的。

乔致庸是那个时代志比鲲鹏的英雄人物,那么怎样看孙茂才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孙茂才的出发点是自己的荣华个人的享乐,他的贡献只是说明他这方面的才能比较出众。笔者认为也并不尽然。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只知道自己荣华与享乐的人必定是一个目光短浅之徒,如西蜀后主刘禅之辈。然孙茂才的眼光绝对不能说是短浅的,乔家几处生意的大手笔都深深的捞下了“孙先生”的印记,几次与乔东家身犯险境,贩茶南下北上,没有“将生意做到全国的气魄”是不可能始终紧紧追随东家的,那可都是将脑袋提在裤腰带上的干活啊,随时可能身首异处。这样的胆量与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能解释的。在事业上,孙茂才是与乔东家志同道合的,至少在早期是完全这样的。

在乔家事业的上升阶段,乔东家提出了“汇通天下”的伟大理想。但在这一问题上,孙茂才与东家出现了分歧。有观点据此认为,孙茂才之志不及乔致庸。但是,细细品评孙的理由,可以发现,也并不是完全站得住脚。孙茂才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应该结合他的位置来看。毕竟,乔家是乔致庸的,孙茂才作为一个辅佐之人,或者可称之为僚,在他的位置和立场来讲,从东家的人身安全和生意安全着想,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风险,也是情理之中的,也是他份内应当做的。虽然他本身是反对此事的,然而当乔致庸决定做后,孙还是在南方汇饷的时候尽力帮衬乔,在这一问题上,他是称职的。这点也很类似参谋长和将军在历史上所能作出贡献的差别,这一差别很大程度上是有其位置和身份决定的,也就是俗话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参谋长必须向将军说明各种可能得情况与厉害关系,而所有英明的决策则必须由将军来下。倘若参谋长们都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那么这个决策结构的功能就必然失调。在讲的现实一点,幕僚毕竟是幕僚,钱和家业所有权都不是他的,所以他们必然要把风险估计得足一些,试想如果一个幕僚极力主张东家冒险,很有可能是个什么结果?倘若不幸失败了,不仅害了自己的东家,还非常有可能背上“不把东家钱当钱”、“蒙蔽误导东家”等不忠之名。正如孙,他的观点正是由的位置决定,这是个结构性的问题,所以不可就这件事情上将孙与乔相比,因为他们本就不对称。

在剧情的中后部分,孙茂才成了一个乔家的不忠不义之徒。这也是孙的可悲,当然事情的发生与结果和孙个人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客观来讲,孙反的结果,也有乔致庸用人的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看孙茂才于乔大奶奶的情。整部戏看下来,孙对大奶奶仅仅是为了乔家的家业吗?抑或,之后,仅仅为了向乔致庸出气吗?孙对大奶奶还是有情的。回顾一下,当时大奶奶爱惜乔家的人才孙茂才,特意亲手为他织了双护腿。孙在这件事情上大为感动,应该说此刻,孙已经对大奶奶产生情了,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对他那么好。可以说,孙以后的各种念头,大部分是从此时此事开始滋长开来的。直到最后,孙婚娶大奶奶的情形,可以明显看到,孙却是有情的。

乔致庸的失误在哪里呢?我们注意到,现代的中国式管理学中讲到,一个公司的管理,最重要的之一就是“安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看,乔东家在这一点上做的是不足的。在乔家的高峰时期,乔每年付给孙薪酬三千两银子,的确这笔钱是非常多。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仅仅有可观的收入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乔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孙的外在与内在需求,是不能完全做到“安人”的。一般,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知识分子更是如此,并且比一般人在其他方面的需求还有强烈。且不细说,来看孙茂才。

孙茂才与乔致庸同年参加乡试,从人物造型上来看,孙的年龄也应该比乔要大。而当乔致庸抱着如花似玉的娇妻的时候,孙茂才呢?当然,孙不能与乔相比,家境不同、背景也不同。然而若干年后,在孙辅佐乔重振乔家生意之后,孙有每年三千两的薪酬,自然应该会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了,哪个英雄不想抱得美人归。乔在此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孙的情感需求,或者说由于年轻并且自己家庭美满,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孙得这个需求,还以为凭着自己和孙的交情,以及丰厚的酬金,孙就一定能安心的在乔家工作。岂不知,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男人年纪也不小了,连家都不能齐,你说他能完全安心得下来工作吗?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吧。

而正在此时,大奶奶给孙送来了关怀,没有恋爱过的孙自然就很容易产生误会,并采取了行动。事情败露以后,自然颜面扫地,被赶出乔家。以后此人做出的一些对乔家不利之举,有的实属卑鄙,按道理这些不是孙茂才这么一个秀才的本性,但却又都是他做出来的。可见,一个人如果被搞得气急败坏,他是会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的,最后必然是搞得双方都受害。

其实,话又说回来,如果乔在对孙的“安人”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注意到孙的显在和潜在的需求的话,孙必继续是乔家一员得力干将,至少不会闹出最后的仇视结果。此事在当时而言,对乔家真是轻而易举:只需给孙说一门亲事,不在乎对方身份多么的显贵,只是漂亮一点抑或待人体贴一些,时常吹吹枕边风,让其不失君子之道,孙茂才便牢牢的绑在了乔家。不谈孙以后还能为乔家做多少贡献,至少乔家能减少多少无妄之灾啊

乔致庸用人只看才华,不重人品。孙茂才一开始卖花生坑蒙拐骗,别人帮他垫付房钱,他不知感恩,德行不好,重用必招祸乱

过去的大户人家,都是明争暗斗,只要感觉到对自己不利,管他是谁一律不放过。

太贪心了,连乔家他全部都想贪啊

《乔家大院》孙茂才为什么变了?

因为孙茂才是个商人,他要想在乱世中活下去,就不得不变。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一心只想着读书做官的人了。他开始为了生存而变。孙茂才变了,他变得更加的精明,更加的现实,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孙茂才了,他已经变得不再像是一个读书人了。孙茂才开始变了,他不在是一个读书人了,他变得更加的现实了。孙茂才变了,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一心只想着读书做官的人了,他变得更加的精明,更加的现实,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孙茂才了。他变得更加的现实,更加的精明。孙茂才变了,他变得更加现实,更加的精明。孙茂才变了,他不再是以前那个一心只想着读书做官的人了,他变得更加精明,更加的现实。

《乔家大院》中,孙茂才的结局是最终客死他乡,无后送终。

孙茂才是《乔家大院》中,很受争议的一个角色,他先是从一个买花生的穷秀才变成了一个在乔家危难的时候,拯救了乔家,又帮助乔家把生意做到了巅峰的“参谋长”。可谓是成长之快,让人都有点反应不过来。孙茂才做这一切的出发点并不是说他心性好,性格善良,他做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在早期的时候,孙茂才应该是与乔东家在事业上志同道合。而在孙茂才还没有展现才华前,乔家大奶奶爱惜乔家的人才,特意亲手为他织了双护腿。而孙茂才在这件事情上大为感动,在此刻,孙茂应该就已经对大奶奶产生感情了。

因为在他的前半生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对他那么好,可以说,孙茂才以后的各种念头,大部分是从此时此事开始滋长出来的。直到最后,孙茂才婚娶大奶奶的情形,可以明显看到,孙茂才是有情的。

在剧情的后期发展中,孙茂才为了得到乔家大奶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但是由于事情败露,孙茂才因为贪心被赶出了乔家。之后,仿佛孙茂才的本性就暴露了,有种报复的心态。往后,孙茂才做出很多不忠不义的事情,妄图侵吞乔家家业的叛徒,其后为官在朝,逼婚乔家,最终客死他乡无后送终。

孙茂才为什么会和乔致庸弄崩呢?

先要说的事情就是,历史上没有孙茂才这个人,这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主要是把一些事情以孙茂才的嘴说出来让观众能明白,而更重要的是孙茂才就是乔致庸,是他在不同时间不同选择的结果。关键在一下几点。

1:孙茂才,茂才就是秀才,名字读白了就是名落孙山的秀才,乔致庸虽然有才学,可是在当时的科举环境下,很难真的凭本事考中举人,中进士,只能止步于秀才,所以他在这时候认识了孙茂才,这是一种暗示。

2:乔致庸在考试时正好哥哥病故,家道败落,如果他坚持考试,不回家主持家族事务,就必然的一贫如洗,没有功名,也没有产业,没有生活能力,最终会落个刚开始的孙茂才一样,在街边卖水煮花生的结局,于是这时孙茂才来了,两个人正式合作。这是第一个命运转折点,孙茂才的过去有可能成为乔致庸的未来。

3:两人的第一次矛盾是汇通天下开始,预示着两条路,第一条,小富即安,从这里开始,孙茂才走向了堕落,预示着如果乔致庸这时候停止前进,小富即安,会向孙茂才一样的慢慢堕落下去,这是第二个命运转折点。

4:两人的汇合是因为乔致庸继续着他汇通天下的事业,在理想与现实中被受打击的乔致庸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坚持理想还是面对现实,乔致庸选择了前者,孙茂才选着了后者,这里选着坚持理想的乔致庸被现实打击得头破血流,几次险些丧命。选择放弃理想,对现实妥协的孙茂才曲折经历,依然不得志,最后饿死街头。两人闹翻这里是第三次命运转折点。

5:最后的孙茂才,其实只是为了交代选择放弃理想对现实妥协后可能的经历,这时的孙茂才其实不是真的就是以前的孙茂才,而是一个世俗贪官的丑陋代言人而已,可以是任何一个想找乔致庸麻烦,想窃取乔家财富的人,只是用孙茂才来交代其经历和结局而已。

6:现实中的乔致庸选择坚持理想,与命运抗争,最后能实现自己汇通天下的梦想,英勇的事迹,史诗般的经济,伟大的成就与孙茂才饿死街头,无人送终,行程鲜明的对比。

孙茂才和乔致庸的关系的弄崩的原因是路线分歧导致的,当然孙本人也有问题,不过孙的本人问题只是诱因,也就是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有这么一个桥段:乔致庸的大嫂曹月枝在下嫁孙茂才并且自杀以后,孙茂才最后说了一段话:乔致庸,你错了,你好大喜功,你大而无当的你选择了涉足票号,你跟朝廷通兑银两,这是犯了咱晋商的大忌啊。从这段话当中我们就应该看到一点就是乔、孙二人的关系的崩盘是关于乔家的未来发展之路上的路线之争。如果不是路线之争孙茂才是不会讲出这段话的。那么,乔、孙二人在关于乔家的未来发展之路上有什么路线之争呢?答案是乔致庸的理想是做“货通天下,汇通天下”,而孙茂才却只想做“货通天下”,也就是说孙茂才在实现“货通天下”理想后想就此收手,不想再发展下去,这就是他们的分歧点。

那么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他们两人的分歧点:乔致庸的理想——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开始时间是在从武夷山贩茶到恰克图,并在恰克图参观了老票号广盛源的分号以后确立起来的。那一年可以说是乔家自乔致庸掌管以来最大的一个丰年(剧中陆玉涵就说当年就赚了30万两白银)。而孙茂才却没有心动,但是他看出来了乔致庸想做汇通天下。结果在年后的会议上,当乔致庸公开说出汇通天下的想法后,孙茂才公开表示反对意见。在随后的广州会面中,乔孙两人都想试图说服对方,可惜结果是不欢而散。那么孙茂才为什么坚决反对汇通天下呢?他的理由是票号只能掌握在政府手中,不能够掌握在商人手中,商人和政府争夺“钱袋子”只能是商人吃亏。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孙茂才的这句话对不对?我认为,孙茂才的这句话是一半正确,一半错误。正确在什么地方?正确在后半段话:商人和政府争夺“钱袋子”一定是商人吃亏。我们知道中国的政府从商人手中夺取财权是从汉武帝将盐铁收归国有经营开始的,从此开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而且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这是帝国制度的特征决定的,那么帝国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帝国制度最大的特征是中央集权,当然帝国制度还有其他的特征。既然帝国制度需要中央集权,那么就不能让地方有兵权、有财权、有官员任命权,所以商人和政府争夺“钱袋子”一定是商人吃亏。错误在哪里呢?错误在前半段:票号只能掌握在政府手中,金融行业其实不一定非要掌握在政府手中,商人也有权参与金融行业的发展。国外的银行就以私立银行为主,而不是国有银行为主的,比如说摩根大通、花旗银行、日本的三大商业银行都是私立银行。当然要根据时代的特征来看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可以说这段话是有战略眼光的。

这段话始终没有被乔致庸采纳,结果是孙茂才在乔致庸的汇通天下的道路上没有陪伴乔致庸,反而使乔、孙二人的关系走向反面,甚至孙茂才被乔致庸赶出乔家大门,彻底划清界限。这使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刘备和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后到赤壁之战前是属于关系上的蜜月期,赤壁之战后到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以后这段时间是貌合神离。原因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路线发生了冲突:刘备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诸葛亮却坚持理想主义,结果是诸葛亮被刘备晾起来了,收到重用的是法正和庞统这些实用主义者,直到夷陵之战以后刘备病重托孤才重新启用诸葛亮。

我觉得孙茂才和诸葛亮有相似的地方:两人都有理想,而且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两人都坐过冷板凳——孙茂才在反对乔致庸的汇通天下以后坐起了冷板凳,甚至公开决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以后到夷陵之战结束坐起了冷板凳。不同的是,孙茂才公开反对领导的意见,而诸葛亮却默默无言的接受。当然由于过程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以后开始执掌蜀汉政权,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做官楷模,甚至成为智慧的象征(这当然要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孙茂才却在公开反对意见以后开始与自己的领导产生嫌隙,甚至公开决裂。

那么我们从孙茂才和诸葛亮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隐忍,尤其是在职场上和上司意见相左的时候,要知道隐忍有时也是一种智慧。正所谓骑白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笑到最后的也不一定都是傻瓜,也有可能是赢家。

那么我们从乔致庸身上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教训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知道四个字——知足常乐。乔致庸的两次入狱其实都是在和政府打交道,同时也是在进入金融行业以后被绊倒了两次。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政府的特点,我曾经看过一个讲座,是一个视频。讲座中的老师在谈到政府的特点时把政府比作阴阳五行学中的火,火有哪些特点呢?那位老师说:人接近火的时候可以感到温暖,但是如果靠得太近了,就会引火烧身。政府的特点是像火的特点这样吗?是的,如果我们没有政府的保护,我们就是孤魂野鬼。如果我们和政府打得火热的话,势必会引发不必要的猜测,甚至引火烧身。那么乔致庸为什么这么喜欢和政府打得火热,甚至不惜引火烧身也在所不惜呢?他的说法是爱国,其实我觉得可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存在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于人性之中。那么存在于什么人性之中呢?贪婪。我觉得贪婪是描述人的劣根性最恰当的一个词,太史公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说人是无往而不利的动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我们的贪婪的本性呢?四个字:知足常乐。人只有知足常乐就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乔家大院》为我最欣赏的10部电视剧之一。且以我自己个人的看法来回答吧。

两人因为赶考的“奇缘”相遇,后孙茂才骑驴自荐入乔家,此时乔家已危在旦夕。说乔致庸从未想过自己会经商一生却实负经商奇才,从而力挽狂澜,这绝对没错。但孙茂才的鼎力相助,也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有孙茂才,乔致庸恐怕救活不了乔家。

一位是“明主”,一位是忠心的干将,这无疑为“黄金搭档”了。乔家局面好转之后,乔致庸以三千两银子的高年薪赠予孙茂才,显示了乔致庸的知恩图报的豁达胸怀。

孙茂才后来产生异心,表面原因有2点:乔致庸不听他的劝告,坚持要“汇通天下”;崔鸣十的离间计。

但细细想来,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人品问题。乔致庸一直对他言听计从,但在“汇通天下”这件事上坚持己见,不听他的劝告;从这里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他的理由是基于国之“利器”不可让与草民,恐与国争利会有牢狱之灾。这可谓有理,后来事实也证明他的远见:乔致庸果然入狱并被朝廷敲诈勒索。然而这是另外一个性质:乔致庸何尝不知这种结果?只是乔致庸哪怕因此牺牲,也坚决要实现自己这一宏伟梦想!从经济及社会发展上说,“汇通天下”是符合经济学规律及发展趋势的。乔致庸的眼光在这上面,而孙茂才却是基于个人安危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乔致庸的眼光长远,而孙茂才的眼光与胸怀则远在乔致庸之下。

恐怕这件事就让孙茂才心里不服气,这是反叛乔致庸的开始。到了他于寂静处种茶之后,崔鸣十使出离间计,孙茂才无疑是聪明的,他怎不知这是离间计?只是他自愿与乔致庸决裂罢了。三千两银子并不足以包养名妓,就接受了崔鸣十的好处。

矛盾最终激化是孙茂才“勾引”大太太,并想将乔家财富占为己有。乔致庸对财富并不看重,但对孙茂才欺骗他嫂子绝不能忍,在训斥嫂子之后,决然将孙茂才赶出家门。

孙茂才至此心性大乱,怀恨在心,寻找机会报复。后来小人得志,让他有机会陷害乔致庸并欲置之于死地。只是后来他发现王爷想一箭双雕,将他作替罪羊,才没害死乔致庸,但趁机强娶乔致庸嫂,理由是乔致庸嫂如其母,娶其“母”来污辱乔致庸,并因此害得乔致庸嫂自杀身亡。

由这种种事迹可以看出孙茂才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品质恶劣。

但不能说孙茂才天生是个坏人。他原来只是个穷秀才,投靠乔致庸,以自己的智慧回报知遇之恩。乔致庸给3千两年薪,他很知足。然而嫖娼使他乱了心性,包养名妓钱不够,贪婪本性由此被激发;“汇通天下”与乔致庸意见不合,与乔家核心业务无缘,自己的重要地位大为削减,心中不平之心也被激发。自己辛苦忙前忙后,出主意,毕竟绝大部分钱被乔致庸拿去了,乔致庸给钱是给的多,但这权力何尝不是掌握在乔致庸手里?给不给,给多给少,还不是乔致庸决定的?乔致庸又有娇妻相伴,我孙茂才相比之下,算个什么呢?我孙茂才智慧堪比孔明,我为什么不能做老板,享受荣华富贵、光鲜亮丽的生活?

综上所述,孙茂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然而聪明人自有聪明人的短处:不甘人后,色迷心窍,心胸狭窄。尤其是作为穷人出身的聪明人,往往在以后的岁月中抵挡不住各种诱惑。

总之,不仅陈建斌将乔致庸演到极致,倪大红亦将孙茂才演到了极致,孙茂才在此剧中是仅次于乔致庸的第2号灵魂人物,此剧之精彩,对人性之挖掘,让人拍手称赞!

PS:上面所述怕会让人有所误会,最后再特别指出来一点:其实孙茂才与乔致庸嫂彼此都是有点真感情的。

你冒才会和乔治用弄棒,关键他俩心里利益关系也和女友有一定的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