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少儿鞍马比赛视频大全_鞍马比赛解说词

奥运体操鞍马项目的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

少儿鞍马比赛视频大全_鞍马比赛解说词少儿鞍马比赛视频大全_鞍马比赛解说词


现代鞍马成套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利用鞍所有规定部位,用不同的支撑姿势完成不同的全旋摆动动作(分腿或并腿)、单腿摆动和(或)交叉。允许有经手倒立加转体或不转体的动作,所有动作必须用摆动完成,不能有丝毫的停顿,不允许有力量动作或静止动作。

运动员必须从站立姿势开始,允许做第一个动作时走上一步或跳起撑鞍马。动作评分从运动员的手撑鞍马开始。

动作介绍:

成套动作:

比赛成套动作包括,两臂交替支撑的各种单腿摆越,正、反交叉,单、双腿全旋和各种移位转体等动作。20世纪50年代鞍马上有了各种环上转体。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运动员Z.马乔尔开创了纵向前移位、沿身体纵轴反向转体和跳动移位等技术,美国运动员K.托马斯创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术 。80年代,倒立技术与隔环转体类型的动作逐渐增多。鞍马技术进展快,难新动作不断出现。运动员对鞍马技术的进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赛获得6次鞍马世界冠军。

名字命名

以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共有33个,其中鞍马4个

童非移位: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

王崇升转体:托马斯全旋起倒立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吴国年转体: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

李宁交叉: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起源于欧洲。罗马人曾利用木制马来训练骑手。19世纪初德国体操家F.L.杨把这种木马砍头去尾作为体操器械。1896年鞍马被列为体赛项目。现代比赛用鞍马器械长160厘米 ,宽35厘米 ,马背木环上沿离地面120厘米 ,离马背12厘米 ,两环相距40~45厘米 。比赛成套动作包括 两臂交替支撑的各种单腿摆越,正、反交叉,单、双腿全旋和各种移位转体等动作。20世纪50年代鞍马上有了各种环上转体。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运动员Z.马乔尔开创了纵向前移位、沿身体纵轴反向转体和跳动移位等技术,美国运动员K.托马斯创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术 。80年代,倒立技术与隔环转体类型的动作逐渐增多。鞍马技术进展快,难新动作不断出现。运动员对鞍马技术的进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赛获得6次鞍马世界冠军。 鞍马高1.05米,环高12厘米。 鞍马是在所有部位,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完成不同的全旋和摆越动作是鞍马项目上一套动作的基本特性。做全旋时,以并腿全旋为主。允许有通过手倒立加转体或不加转体的动作,不同的结构组的动作必须在充分的摆动中完成,不能停顿,该项目中不允许有力量动作。 大多数的运动员认为鞍马是所有体操项目中难的。这可能因为鞍马对运动员的要求实在太高:力量、近乎完美的平衡、柔韧、时间感、以及动作的优美性。比赛中运动员要做一系列的前、后全旋,交叉,并且要在鞍整个长度上做动作。鞍全旋动作是靠手(多数情况下是单手)支撑身体重心,身体在马上做向前或向后的回旋。做全旋动作时,运动员双腿伸直分开并尽量上举,除双手之外的任何身体部位都不能接触鞍马。 动作流畅与精确控制是鞍马比赛得高分的要素。由于运动员的动作相当快,一般的观众可能还弄不清他做过的动作,不过这是得高分所必须的。为增加难度,运动员在做动作的同时,还会用手移动自己在马上的位置。 在男子竞技体操的六个项目中,唯有鞍马这个项目在群众中开展得不普及,因而在体赛中,鞍马受观众“冷落”。 其实,在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中,鞍马是难“驯服”的。在平日的训练中,运动员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多、精力。因为鞍支撑面积很小,完全要用两只手控制,是身体重心变化多、快的一个项目。有些单环动作,只能由两只手交替握在一个环上才能完成,这样一来,手的支撑面积就更小了。在这样窄小的支撑面积内,运动员必须不断地变化动作,再加上体操评分规则不允许除了手之外的其它身体部位触器械,所以稍有闪失,就会碰马或从马上跌落下来。 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要充分利用三个部位(两个马端和马中部的环),在这三个部位上完成各种全旋、转体、移位、交叉以及经倒立等动作,动作之间不允许停顿,也不允许出现用力动作,否则均要扣分。 在鞍马比赛中,如果运动员的一套动作难度大,姿势优美,动作协调且变化多端,连接很流畅,幅度大,下法站稳,那将会得到高分。 比赛规则 现代鞍马成套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利用鞍所有规定部位,用不同的支撑姿势完成不同的全旋摆动动作(分腿或并腿)、单腿摆动和(或)交叉。允许有经手倒立加转体或不转体的动作,所有动作必须用摆动完成,不能有丝毫的停顿,不允许有力量动作或静止动作。 运动员必须从站立姿势开始,允许做第一个动作时走上一步或跳起撑鞍马。动作评分从运动员的手撑鞍马开始。

请问体操鞍马各个动作的名称

以人命名的有4个:

童非移位: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

王崇升转体:托马斯全旋起倒立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吴国年转体: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

李宁交叉: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体赛中有四个动作以我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其中鞍马是以谁命名的

体赛中有四个动作以我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其中鞍马是以程菲命名的。

关于程菲的人物介绍:

程菲,1988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前奥运冠军,原体操女队队长。2001年,程菲进入体操队。2004年,程菲在雅典奥运会中获得在女子自由操第四名。2005年,程菲获得东亚运动会女子跳马银牌;同时在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女子跳马冠军,不仅刷新了女子跳马项目的历史,程菲的动作还被体坛命名为“程菲跳”。2006年,程菲获得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冠军;同时摘得第15届亚运会体操女子跳马桂冠 。2007年,程菲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女子跳马冠军,实现该项目的三连冠。2008年,程菲获得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并获得女子跳马季军 。2012年6月,程菲宣布退役,转型为教练。

关于鞍简单介绍: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起源于欧洲。罗马人曾利用木制马来训练骑手。19世纪初德国体操家F.L.杨把这种木马砍头去尾作为体操器械。1896年鞍马被列为体赛项目。现代比赛用鞍马器械长160厘米 ,宽35厘米 ,马背木环上沿离地面120厘米 ,离马背12厘米 ,两环相距40~45厘米 。

说起马燕红,人们熟悉的还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动作“马燕红下”,但是,由于这个动作危险性大并且对运动员身体伤害也大,后来就被禁止了。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以运动员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呢?

童非移位、王崇升转体、吴国年转体、李宁交叉

程菲

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中,程菲以9.656分获得冠军。程菲不仅夺得女子跳马世界冠军,刷新了女子跳马项目的历史,她的动作被体坛命名为“程菲跳”

应该是 程菲

程菲跳

程菲跳

鞍马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它的起源发展是如何的?

鞍马起源于欧洲,19世纪初出现了鞍马器材,在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鞍马起源于欧洲,鞍马源于跳马项目。早在罗马时期罗马人曾利用木制马来训练骑手 1804年德国体操家古茨穆特斯将木马上的马鞍换成一对铁环,后铁环被木环取代,形成现在的鞍马。

鞍马起源于欧洲,19世纪初出现了鞍马器材,在1896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鞍马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它的训练要点是怎样的?

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如单腿摆越、交叉,双腿全旋等

鞍马它的训练要点是非常严格的,成套动作包括正、反交叉,单、双腿全旋和各种移位转体等动作,非常的严格。

训练要点:选择关键性基本动作,制定技术规格,练习其中关键技术,基本技术训练通常采用的方法。如单腿摆越、交叉,双腿 全旋、托马斯全旋,单环全旋,捷式转体和各种移位动作等。选择动作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专门训练,而不是练习某个完整动作,也是基本技术训练的一种方法。如挺身转体爬圈练习,只练习挺身转体技术,又如把马乔尔打滚的第一个转体90°单独进行等,均是如此。 在鞍马基本技术训练中,应注意全面、先进性、稳定性和预见性。

鞍马和跳马都属于体操项目,你知道鞍马和跳起源和发展吗?

鞍马和跳起源是在汉朝时期那个时候就开始有这项运动,后来一点点的又发展到现在,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多人开始模仿,所以就发展的很好。

鞍马这项运动起源于跳项目,也就是说鞍马运动是由跳马发展而来的,跳马运动是在1896年的时候被列入比赛项目当中的。

鞍马是在1896年的时候被列为了比赛项目,跳马也是在1896年的时候被列为了比赛项目。

鞍马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鞍马比赛的规则如下:

现代鞍马成套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利用鞍所有规定部位,用不同的支撑姿势完成不同的全旋摆动动作(分腿或并腿)、单腿摆动和(或)交叉。允许有经手倒立加转体或不转体的动作,所有动作必须用摆动完成,不能有丝毫的停顿,不允许有力量动作或静止动作。

运动员必须从站立姿势开始,允许做第一个动作时走上一步或跳起撑鞍马。动作评分从运动员的手撑鞍马开始。

体赛中有四个动作以我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其中鞍马是以谁命名的?

女子(16个)

【跳马】

王惠莹: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180度——“王惠莹转体”

程菲: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跳”

【高低杠】

马燕红:腾身回环倒立转体360度——“马燕红回环倒立”

莫慧兰:团身前空翻越杠再抓杠——“莫慧兰空翻(莫式空翻)”

刘璇:单臂大回环——“刘璇单臂大回环”

刘璇:单臂大回环接京格尔——“刘璇单臂大回环接京格尔”

李莉:正吊分腿后切越杠在抓杠——“李莉腾跃”(李莉飞行)

李莉:正吊经过不触杠的后撑向后过高杠成悬垂——“李莉正吊”

罗丽:中穿前上成扭臂握倒立——“罗丽中穿”

(好象平衡木上也有类似的)

马燕红:腹回环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下——“马燕红下”

毕文静:扭臂大回环转体360度成单臂——“毕文静转体”

李娅:

前空翻转体180度抓杠直接接前空翻——"李娅空翻"

【平衡木】

杨波:分腿结环跳——“杨波跳”

李莉:背转450度——“李莉背转”

陆莉:横木上一腿屈一腿直跳转90度成交叉站木——“陆莉跳”

陈翠婷:团身后空翻分腿坐下——“陈翠婷倒叉”

男子(17个)

【自由体操】

童非:旋子转体360度——“童非转体”

李月久:分腿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度前滚翻——“月久空翻”

娄云:分腿侧空翻二周转体270度——“娄云空翻”

【鞍马】

童非: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童非移位”

王崇升:托马斯全旋起倒立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王崇升转体”

吴国年: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吴国年转体”

李宁: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李宁交叉”

【吊环】

李宁(1):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李宁摆上”

李宁(2):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李宁正吊”

李小双:从支撑开始慢落下成悬垂直臂压上成十字2秒——“李小双十字”

【跳马】

娄云: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或直体奎尔沃转体360度——“娄云跳”

卢裕富:冢原屈体后空翻二周——“卢裕富跳”

李小鹏: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度——“李小鹏跳”

【单杠】

邹利敏:向前大回环转体360度成单臂扭臂握前翻转体360度成反握——“邹利敏空翻”

肖瑞智:前摆分腿前空翻成反握前翻——“肖空翻”

【双杠】

李小鹏:挂臂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李小鹏挂”

李宁:双杠大回环转体180°成支撑——“双杠李宁大回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