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现在是第几个防震减灾日 今年是我国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今年是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2023年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现在是第几个防震减灾日 今年是我国第几个防灾减灾日现在是第几个防震减灾日 今年是我国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各界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为严重的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023年是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2023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我国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为了防御和减轻灾害,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防震减灾法》。

并于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华防震减灾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设立意义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为严重的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023年512是第几个防灾减灾日

2023年512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自2009年5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防震减灾法》开始施行,也就是2009年5月12日是第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那么,到了2023年5月12日,刚好是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

设立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为严重的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