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杜甫的八首诗 杜甫的诗诗

杜甫的诗有

像杜甫那样用那么多诗句告诉全,

杜甫的八首诗 杜甫的诗诗杜甫的八首诗 杜甫的诗诗


苦难存在的方位和形态,苦难承受者的无辜和无奈。

……

在他笔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

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有美的成分。

他尽力把它们挖掘出来,使美成为苦的背景,

或者使苦成为美的映衬,

甚至干脆把美和苦融为一体,难分难解。”

杜甫从盛唐的尾巴走来,带着不可言表的使命。

尽管,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那个平定战乱的人。

但是,他却为那个乱世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八首古诗,带你读懂诗圣的一生。

1幼年时期

壮游(节选)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偶尔也很顽皮,“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2年少优游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杜甫19岁,出游郇瑕。20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开元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天宝七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3仕途不顺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天宝六年(747年),杜甫到长安应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

杜甫有名的八首诗

杜甫有名的八首诗如下:

《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望岳》《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旅夜书怀》《登岳阳楼》《春夜喜雨》

具体如下:

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是杜甫早期的经典作品之一。此诗“望”山而作,用语豪壮,情景交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此诗诗意宏阔,气骨峥嵘,体势雄浑。尤其尾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霸气凛然更是富有哲理,千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称颂。

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七律独步天下,五律和王维二星争辉,是毫无疑问的“律诗第一人”。他绝句相对弱些,这首七绝是入榜的一首绝句,是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作完此诗第二年杜甫就在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离开了人世。此诗用语平淡但含意深远,抚今思昔,抒发人生无限漂泊凄凉和世事无常之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坛有句老话,即“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此诗一改诗圣以往悲苦凄郁之风格,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进入尾声。杜甫听到这消息,手舞足蹈,欣喜若狂,冲口唱出这首七律。此诗笔调欢快,情感一以贯之喷泻而出,更加体现出杜甫爱国忧民之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