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味同嚼蜡的典故 味同嚼蜡形容什么

味同嚼蜡的意思是什么

味同嚼蜡 [成语解释]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味同嚼蜡的典故 味同嚼蜡形容什么味同嚼蜡的典故 味同嚼蜡形容什么


[典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近义词]平淡无味、兴味索然

[反义词]饶有风趣、妙语连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扩展资料:

反义词:饶有风趣 [成语解释]很有风趣。

[典故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1章:“韩燕来觉着山地里春天不但来得早,而且饶有风趣。”

[近义词]别有风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很有风趣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现代

引人入胜什么意思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 释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山光平远,水气中和,步步~,真如梦境一般。”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近义词 令人神往

反义词 味同嚼蜡

歇后语 导游者领路

灯 谜 导游;荐之于平原君

造句: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仿佛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 释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山光平远,水气中和,步步~,真如梦境一般。”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近义词 令人神往

反义词 味同嚼蜡

歇后语 导游者领路

灯 谜 导游;荐之于平原君

造句: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仿佛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yǐn

rén

shèng

)解

释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用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古色古香

【拼音】:gǔ

xiāng

【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处】: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余音绕梁

拼音:

yīn

rào

liang

释义: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处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结构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拼音读音〗 yǐn rén rù shè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结构〗 连动式 结构

〖情感色彩〗 中性词

〖首字母拼音〗 yrrs

〖词义解释〗

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应用举例〗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秦牧《虾趣》)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 释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山光平远,水气中和,步步~,真如梦境一般。”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近义词 令人神往

反义词 味同嚼蜡

歇后语 导游者领路

灯 谜 导游;荐之于平原君

造句: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仿佛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 释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山光平远,水气中和,步步~,真如梦境一般。”

扇画小幅,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 ★秦牧《虾趣》

近义词 令人神往

反义词 味同嚼蜡

歇后语 导游者领路

灯 谜 导游;荐之于平原君

造句: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仿佛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yǐn

rén

shèng

)解释:胜,优美的境界;

引,引导;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词目引人入胜发音yǐnrénrùshèng释义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释义:

胜:优美的境界。引:引导。

词义:

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近义词:

令人神往

心驰神往

反义词:

味同嚼蜡

平淡无奇

造句:

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身如其境,十分的引人入胜啊!

味同嚼蜡是什么意思?味同嚼蜡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味同嚼蜡 wèitóngjiáolà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味同嚼蜡】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味同嚼蜡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味同嚼蜡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ɡ”。

[辨形] 嚼;不能写作“爵”。

[近义] 平淡无味 兴味索然

[反义] 饶有风趣 妙语如珠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用来形容文章写得单调呆板;空洞无物。一般作谓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索然无味”都可用来形容文章或语言无味。但~偏重于“嚼蜡”无味之极;应用范围比较小;是形象的比喻;而“索然无味”是简单的陈述;偏重于毫无兴味;除用于表示文章或讲话外;还可用来表示人、景物等。

[例句]

①这篇文章空话连篇;叫人看起来~。

②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枯燥乏味;让人读过之后~。

[英译] beasdryasdust

百科解释如下:

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解 释:

①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嚼:咀嚼。

②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蜡 : 比喻无味。

出 处: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谈读书》(王佐良译):“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用 法 :

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 例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

近义词 :

平淡无味、兴味索然

反义词 :

饶有风趣、妙语连珠

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这篇文章空话连篇;叫人看起来味同嚼蜡。

(2)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枯燥乏味;让人读过之后味同嚼蜡。

百度百科地址: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索然无味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

读音:suǒ rán wú wèi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句:决定吃斋的三天,吃啥前都得左思右想一番,然后就索然无味。

扩展资料:

近义词:味同嚼蜡

释义:表面意思是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读音:wèi tóng jiáo là

出处:《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当横陈时,味同嚼蜡。”

译文:我没有情欲之心,和你一起行情欲之事,躺在那里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味道如同嚼蜡一般,枯燥无味。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例句:幸福是最珍贵的葡萄美酒,但对低级趣味的人来说,就味同嚼蜡了。

索然无味 [成语解释]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

[典故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近义词]枯燥无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枯燥无味 [成语解释]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典故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近义词]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反义词]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索然无味 [成语解释]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

[典故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为事情和文章都有意思,太删节了怕会索然无味。”

[近义词]枯燥无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枯燥无味 [成语解释]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典故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近义词]索然无味、味同嚼蜡

[反义词]津津有味、妙趣横生

[常用程度]常用

形容文章或事物枯燥无味。

蜡字开头的有哪些成语?

蜡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蜡开头的成语 蜡成语有哪些 : 味同嚼蜡、 五侯蜡烛、 银样蜡枪头、 吹灯拔蜡、 照天蜡烛、 抟沙嚼蜡、 白蜡明经

蜡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蜡丸帛书

“蜡”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蜡”开头的来成语有1个:腊源尽春回。

“蜡”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蜡”字开头的成语:

1.腊尽春回[ là jì chūn huí ]: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造句:光阴似箭,不久又是腊尽春回了。

2.蜡炬成灰[ là jù chéng huī ]: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

造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含“蜡”字的成语 :

1.味同嚼蜡[ wèi tóng jiáo là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造句:这篇文章空话连篇,叫人看起来味同嚼蜡。

2.五侯蜡烛[ wǔ hòu là zhú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造句:五侯蜡烛之家通常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3.吹灯拔蜡[ chuī dēng bá là ]:比喻垮台;散伙

造句:耳力加神速,就连吹灯拔蜡都不敢接过这一击。

4.照天蜡烛[ zhào tiān là zhú ]:宋时民间对严明廉正的官吏的美称

造句:廉颇就是古时的照天蜡烛 。

5.抟沙嚼蜡[ tuán shā jiáo là ]:比喻空虚而无味

造句:听李院长的演讲就如同抟沙嚼蜡。

6.白蜡明经[ bái là míng jīng ]:比喻屡试不中

造句:可怜老夫白蜡明经,屡屡不中,白发青衫,落魄于此。

7.银样蜡枪头[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造句:话说的好听,谁知道你是不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吧。

以腊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mq

打出【腊】字,只见下列词汇:

腊八粥;腊染法;腊梅花;腊八、腊味;腊月;腊肠;腊梅;腊月的大雪──铺天盖地;腊月廿三的灶神──要上天了。

其中未见四字成语。

“蜡”字开头的成语是什么

含有“蜡”字来的成语:

1、吹灯拔蜡源(chuī dēng bá là)

结构:连动式成语,

词性:中性成语

灯谜面:上床睡觉

解释:比喻垮台,散伙。

典故: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2、抟沙嚼蜡(tuán shā jiáo là)

结构:联合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解释:抟沙不能成形,嚼蜡毫无滋味。比喻空虚无味。

典故:元·杨立斋《哨遍》套数:“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

3、味如嚼蜡(wèi rú jiáo là)

结构:补充式成语,

词性:贬义成语

解释: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典故:语出《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但是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以腊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腊尽春来、

腊尽春回

腊尽春回 [ là jìn chūn huí ]

【解释】:腊:指腊月,即农历回十二月。答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出自】: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示例】:光阴似箭,不久又是~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八回

出 处

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例 句

光阴似箭,不久又是~了。

以“蜡”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蜡丸帛书

【拼音】:là wán bó shū

【解释】:蜡丸 : (~儿)①用蜡做成的圆形外壳,内内装药丸,古容代也在蜡壳里面放传递的机密文书。 ②外面包有蜡皮的丸药。

帛书 : 也称“缣书”、“素书”。在丝织品上写成的书。春秋战国时已有使用。魏晋以后纸书盛行,帛书遂少用。

蜡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没找到

兴如嚼蜡: 指毫无兴味。

味如嚼蜡: 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内或文章枯燥容无味。见“味同嚼蜡”。

银样蜡枪头: 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五侯蜡烛: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抟沙嚼蜡: 比喻空虚而无味。

吹灯拔蜡: 比喻垮台;散伙。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白费蜡: 白白浪费

味同嚼蜡: 象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带蜡开头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没有蜡字开头的成语。

但还是有蜡字的成语,如下:

味同嚼蜡、

五侯蜡烛、

银样蜡枪头、

吹灯拔蜡、

照天蜡烛、

抟沙嚼蜡、

白蜡明经。

成语: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 津津有味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1172 成语 : 津津有味 注音 : ㄐ|ㄣㄐ|ㄣ|ㄡˇㄨㄟˋ 汉语拼音 : jīn jīn yǒu wèi 反义 : 味同嚼蜡 , 枯燥无味 , 索然无味 近义 : 兴味盎然 释义 : 形容兴味浓厚的样子。※语或本明.毛以遂〈曲律跋〉。后亦用「津津有味」形容食欲盎然或食物的美味。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津津有味”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津津有味」的「津津」,是形容丰厚、满溢的样子。「津津」是用来形容「 精熟之气 」满溢的样子。后来,「津津」则又有浓厚的意思。「津津有味」这个成语,较早则见于明代王骥德的著作《曲律》中毛以遂所作的跋。文中提到的王伯良即是王骥德,其字伯良,工于词曲,为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所著《曲律》为古典戏剧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在书中有言:「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曲律.卷四.杂论下》)由此可见他对戏曲的喜爱,所以毛以遂描述他:「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也就是说他只要一谈到词、曲,绝对是充满兴味,滔滔不竭。后来「津津有味」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形容创作或欣赏者兴味浓厚的样子。现在使用的语义更为广泛,亦可用来描写食欲盎然的样子,或直接形容食物的美味。 典源 : ※明.毛以遂〈曲律跋〉(据明.王骥德《曲律》引)余不谙词法而酷好词致,犹忆弱冠之年,侍先君子山阴署中,获同王伯良先生研席。先生于谭(艺)1>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余间举古传奇若杂剧中瑕瑜处相质,先生辄颐解首肯,谓可与言曲。先生于此道故本夙悟,加以精探逖揽,自宫调以至韵之平庂,声之阴阳,穷其元始,究厥指归,靡不析入三昧。 〔注解〕 (1)谭:谈论艺术。谭,同「谈」。,本为「执」之异体,疑当作「艺」。 书证 : 01.明.毛以遂〈曲律跋〉:「先生于谭(艺)之暇,每及词曲,津津乎有味其言之。」(源) 02.《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玄玄子先把外丹养砂干汞许多话头传了,再说到内丹采战,抽添转换,升提呼吸,要紧关头。甄监生听得津津有味。」 03.《野叟曝言.第二回》:「未公听得颠头播脑,把酒都忘记。……连那船家,亦觉入耳会心,津津有味。」 04.《文明小史.第一六回》:「贾家三兄弟同他儿子听了,都觉得津津有味。」 05.《黄绣球.第四回》:「将自己与黄绣球怎样发心,……一直说到那日出门看会以后情形,张先生听来,觉得津津有味。」 用法说明 : 一、 【语义说明】形容兴味浓厚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热衷沉迷」的表述上。 【例句】 <01>这本小说内容曲折离奇,让人读后觉得津津有味。 <02>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03>王教授的演讲十分精彩,让在场人士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04>他津津有味地谈著这次的纽约行,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洗耳恭听。 <05>小明津津有味地跟我聊起昨晚所看的连续剧,不知不觉就消磨了一个多小时。 <06>虽然只是平凡的小故事,但在他妙语如珠的讲述下,却也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二、 【语义说明】形容食欲盎然或食物的美味。 【使用类别】用在「食欲极佳」的表述上。 【例句】 <01>虽然只是一些粗茶淡饭,李先生依然津津有味地吃著。 <02>逢年过节时,妈妈的拿手好菜每次都让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03>小陈的厨艺很好,即使只用简单的材料,也能作出津津有味的好菜。 <04>赶了半天的路,大家都饿扁了,虽然只是路边摊的阳春面,个个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成语接龙

“津”字开头的成语

津津有味

“味”字结尾的成语

津津有味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津津有味。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津津有味。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津津有味”分成的单字详解:

津, 津, 有, 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