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今天小栢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年级上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1、一、教师眼中的“倍”从众多发表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多数教师把“倍”看成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数学核心思想是: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

2、“倍”代表着两个数量间的比较关系,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两者比较,而关键是要把其中一方以另一方为标准,分成相同的几份。

3、[1]“倍”是学生在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时候,第一次从绝对数量的比多少,到相对数量的关系的转变。

4、对于中高年级即将接触到的“分数”“百分数”“比”甚至以后的函数等内容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还有教师认为:“倍”是刻画两个量之间关系的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和其他的刻画方式属于同等位置,应该和众多的刻画方式建立起联系,并将“倍”的刻画方式准确地纳入到表达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当中。

6、目前,从研究现状来看,多数一线教师对“倍”的理解到了“关系”的层面,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老师认为“倍”是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折点。

7、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而乘法结构是在加法结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的数学认知结构。

8、乘法结构不是指单一的认识乘法,而是一个概念体系,基本概念是乘法与除法,与之相关的倍、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运算律甚至面积、体积、表面积、速度等概念和定律。

9、[2]从现状来看,从乘法结构的角度去进一步研究“倍”未必不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我们既可以从乘法结构聚焦到“倍的认识”,也可以从“倍的认识”辐射到乘法结构。

10、二、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到了什么(一)学生学习的基础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11、”一线教师在“倍”的教学时,能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2、教材中“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法知识中“几个几”“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这就是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认识“倍”的基础。

13、[3]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联。

14、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15、(二)教学情境北师大版教科书以快乐的动物为情境,通过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只数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倍”的概念。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